在日前召開的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東莞榮獲17個省級精神文明建設獎項。其中,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系統收穫頗豐,佔據3席——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東莞市文化館、鴉片戰爭博物館同獲「廣東省文明單位」稱號。
2018年以來,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市文明委有關工作部署,順應文旅體融合發展新形勢,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大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設的品質內涵,助力東莞又一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文明創建無止境,牢記使命再出發。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將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不忘初心、接續奮鬥,不斷增強市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積極推動優質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圖為「基層文化百村示範工程」啟動儀式現場
理順工作機制,實現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常態化
順應文旅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按照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的新要求,配合市文明辦落實《東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成員單位工作職能》,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同業務工作、行業管理、社會治理緊密結合起來,為全局常態化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工作指引。同時,修訂完善文件,對原三局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工作進行認真梳理,全面理順全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職責。
認真貫徹落實《東莞市文明創建督導檢查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機構改革工作,及時調整文明創建督導工作範圍,將督導對象拓展為「鎮街(園區)圖書分館、網吧、校園周邊環境、A級景區及旅遊企業」,每季度通過實地督導和在線資料檢查相結合的形式,逐項對標檢查標準進行細緻評分並形成排名予以公布。通過反饋檢查結果、定時複查等舉措,督促鎮街(園區)明確屬地整改責任、及時整改到位,持之以恆、毫不鬆懈抓好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讓市民享受「文明紅利」
今年以來,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入貫徹市文明委(擴大)會議精神,制定並印發《東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辦公室文化景點組督導工作方案》,召開全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協調會。
完善組織架構,成立了文化景點組領導小組辦公室,局領導靠前指揮擔任組長、副組長,下設四個督導小組,明確分工對四個街道和松山湖園區的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A級景區、星級酒店、網吧等243個考察點位開展多輪次、全方位、多維度的實地督導。
建立臺帳制度,將發現的宣傳氛圍、環境衛生、設施設備、消防安全等100多處問題全部記錄在案,通過「回頭看」確保各考察點位將發現的問題全部整改到位。指導各直屬單位嚴格落實防疫措施,開展志願服務,完善公益廣告,更新設施設備,增設道德模範和疫情防控先進典型模範事跡專題展覽,編印《文明旅遊出行指南》,倡導文明出行新風。指導東莞圖書館完善消防設施和無障礙通道,可園博物館完善導視系統,東莞展覽館增設母嬰室,以文明創建帶動各公共文化場館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豐富文旅體服務和產品供給,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
近年來,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通過精心培育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文旅體活動品牌,有力提升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
自推出全民藝術普及行動計劃以來,圍繞抓傳統藝術弘揚,抓現代藝術傳播,抓高雅藝術普及,每年推出「學、演、展、誦、談」五大類共計90餘項文化服務項目。截至2020年11月,共計開展7000餘場活動。
整合文化活動品牌「東莞文化四季」和旅遊服務品牌「暢遊東莞·四季如歌」,實施「文化四季·四季如歌——東莞文旅融合行動計劃」,以文化為內涵、以旅遊為外化的方式,利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包裝推廣東莞旅遊資源,挖掘展現城市文化底蘊,吸引約120萬人通過網絡雲遊東莞景點。舉辦東莞鎮街文旅季、手機攝影大賽、線路設計大賽、鎮街創意手信徵集活動、網紅景點評選活動、旅遊體驗活動等六大項目、500場文旅融合活動。
打造「東莞文化年曆」「同飲一江水——廣東勞動者歌唱大賽」「東莞讀書節」「東莞學習論壇」「東莞市合唱節」「粵劇黃金周」「草坪音樂會」「迎新年環城跑」「市民運動會」、市籃球聯賽、市羽毛球聯賽、市足球聯賽等40多個各具特色的文旅體活動品牌。豐富文旅體服務和產品供給,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
推動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通過切實發揮文旅體活動在基層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重要載體作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加大對優質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力度,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優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實施「基層文化百村示範工程」,在全市範圍內選取100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作為示範點建設單位。發揮文旅體融合優勢,推出我要上「村」晚——百村文藝交流展演活動,以及藝術普及進百村、技能比拼進百村、運動健身進百村等13項活動,優化和豐富基層文化服務載體和供給。
完善公共文化和旅遊體育服務體系。推進完善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構建「一核多元,分類推進」的東莞特色文化館總分館制。完善「三級結構、多種形態、時間全天候、空間全覆蓋」的圖書館總分館體系,2018年以來新建115個村(社區)圖書館服務點、21個城市閱讀驛站。東莞市文化館被文化和旅遊部授予「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東莞圖書館繪本館體系建設、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案例獲評「2019年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優秀案例」。
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策劃開展「美麗灣區 幸福遊會」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系列活動暨2019茶山茶園遊會、東莞龍舟月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東莞村頭遺址、蔣光鼐故居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迎恩門、東莞中學舊址等10處入選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莞成為全省省級以上文保單位密度最高的地級市。
推動旅遊廁所建設。貫徹落實《全國旅遊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新三年行動計劃」期間,旅遊廁所建設目標為130座,實際完成數157座,完成率120.8%,超額完成27座。探索「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管理模式,採用旅遊廁所「企業建設企業管理」的創新理念,把旅遊廁所建在休閒購物街區,豐富商業體驗場景,拓展了旅遊廁所功能,提升了園區旅遊配套設施水平與服務品質,提高了廣大市民使用廁所的便利性。
以專項整治為主要抓手,規範文旅體市場經營秩序
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文體旅遊市場管理工作部署要求,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以專項整治為主要抓手,抓住重點行業,依法加大文化、旅遊、體育三大領域檢查整治,不斷規範市場經營秩序。
規範市場管理。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積極協助各鎮街文化廣電旅遊體育綜合執法分局機構改革,推動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執法職能融合。抓牢安全生產,組織開展夏季全市遊泳場所安全檢查、涉出境遊業務旅行社排查、玻璃橋高危項目整治等專項行動。緊盯重點行業,嚴厲整治不合理低價遊、非法港澳遊等非法旅遊產品經營行為。築牢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防線,全年安全播出實現零事故。
守好意識形態安全「南大門」。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形勢研判和輿情監測,強化對文化和旅遊市場領域、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和各類節慶、展覽、論壇、講座等活動審核把關,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鬥爭,全方位築牢意識形態安全「護城河」和「防火牆」。
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制定出臺了《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黑網吧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等多份文件,組織開展了「旅遊購物亂象」「黑網吧」、無證歌舞娛樂場所涉黑惡專項排查,全面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和經營亂象,淨化經營風氣。積極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活動,利用排發放宣傳單張、戶外LED屏投放廣告等多形式多渠道發布掃黑除惡信息,營造掃黑除惡良好氛圍。
文字:趙水平
攝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