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徐麗
福田區作為深圳市唯一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已建成「特色鮮明、理念先進、標準領先、供給豐富、服務高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當前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大背景下,形成觸手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網絡。
面對疫情常態化的大環境,福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如何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高文化設施服務效能,助力福田新30年建設。福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董姍日前接受讀創/深圳商報記者專訪時回答了這些問題。
全國獨創「線上調解」智慧維權 地毯式排查文化市場隱患
記者:在疫情逐漸平穩後,福田區如何築牢疫情防控防線,推進文化行業安全發展?
董姍:福田區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加強文化行業疫情監管,加大巡查執法力度,開展全覆蓋全方位防疫宣傳,築牢酒店、娛樂場所等疫情防線。我們在全國獨創「線上調解」智慧維權,推進糾紛高效、便捷化解,確保疫情期間涉旅遊行業的投訴維權渠道順暢,這一做法獲得了國家文旅部、省文旅廳的肯定。
此外,持續以地毯式排查消除文化市場隱患,嚴格演出娛樂、體育賽事等活動審批和監管,對景區景點、歌舞娛樂、網吧等場所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提升文化、旅遊、體育行業應急救援實操技能,有效防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
打造國際一流文體地標 推動「文化+金融」融合發展
記者:聽說福田區計劃掀起新一輪文體設施建設高潮,打造文化產業新格局,具體是怎樣的呢?
董姍:福田區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號召,繼續深入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國際演藝中心、安託山博物館群等重大文體設施建設,力圖打造國際一流文體地標。硬體做好後,也要重視軟體發展,福田區會加強與港澳數字創意產業合作,吸引國內外龍頭文化企業把總部或地區總部、高附加值的製造環節、研發中心、採購中心和服務外包基地設在福田,打造國際一流文化產業總部聚集城區。啟動「文化+金融」融合發展「五個一」工程,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
助力福田新30年再出發 三大舉措提升福田魅力
記者:而立之年再出發,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是如何助力福田新30年建設的?
董姍:集聚高端時尚要素,打響「福田時尚」品牌。一是大力發展培育時尚品牌。立足灣區時尚總部,引入時尚總部企業、時尚媒體、頂級設計師品牌,打造時尚超級孵化器。培育獨立設計師品牌和新興時尚品牌,發展以原創設計、高端定製體驗店為主的「櫥窗經濟」。完善中國與國際時尚文化、資源與產業對接平臺。支持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的時尚企業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創建國際知名品牌。二是構建多元時尚發布傳播體系。支持深圳廣電集團、報業集團等媒體,開設時尚潮流、時尚理念、時尚消費等專欄專刊,利用市民廣場、會展中心等公共區域,建設時尚展示演示載體。開展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深圳時裝周等活動,提高「時尚福田」品牌影響力。三是促進「時尚+」深度融合。推動科技與時尚設計、時尚製造、時尚傳播融合,依託「時尚產業特色銀行」等特色機構,鼓勵金融機構扶持時尚領域的信貸和服務,推動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把握都市時尚發展趨勢,帶動發展一批有情懷、重設計、高品質的創意零售、特色餐飲、展覽空間、複合書店等多種時尚商業形態。推廣夜間購物、夜間美食、夜間娛樂、夜遊經濟,形成都市夜遊品牌,建設灣區最精彩、最多元、最國際範的時尚魅力之城,打造時尚旅行目的地。
完善全域立體文體設施,打造灣區文化地標。一是規劃布局重大公共文體設施。統籌布局國際演藝中心、國際體育文化交流中心等重大公共文體設施項目,構建「兩帶五組團」重大文體設施建設總體布局,打造與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中心城區相匹配、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公共文體設施,形成享譽全球的文化地標。二是建設多維便捷文體服務圈。實施大中小文體設施星羅棋布計劃,建構立體綜合性文體網絡,因地制宜建設多種規格的足球、籃球、羽毛球等場地,高水平建設能承辦國內及國際頂級賽事、彰顯福田體育精神的網球館、擊劍館、射擊館等高端體育設施,全面建成「家門口的文體服務圈」。
注重先行示範引領作用,健全公共文化服務。一是持續擦亮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招牌。充分發揮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引領作用,積極推進公共服務「福田標準」建設。加快「福田文化雲」建設,建成數位化、智能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先行示範區。二是全面提升公共文化管理運營水平。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會文體空間的建設和運營,以高水平文化活動提高城區公共文化品質,形成觸手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網絡。健全公共文化服務動態跟蹤反饋評價體系,堅持需求導向,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文化體育事業逐步走 高標準展現福田文化影響力
記者: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是「智能體育」事業和公共圖書館體制改革,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董姍:接下來,福田區會打造「智能體育」事業,健全體育產業鏈條。一是構建「智慧體育」管理平臺。針對目前全民健身領域重建設、輕管理,設施及場地多、信息數據掌握少,場地管理人力成本較高、管理效率低等問題,打造「智慧體育」應用管理平臺,實現管理精準化、決策智慧化、運維高效化、健身科學化、使用便捷化、器械智能化,引領全民智慧健身潮流。立足「智慧體育」平臺,收集、分析和管理體育大數據,及時掌握各地體育事業建設成就;通過集中管理,全面跟蹤運動數據,健全體育運動產業和生態鏈。二是打造時尚健身步道。以公園為單元,在環中心公園片區建設一批智能化室外健身設施,為市民提供智能、個性的科學健身指導,滿足市民多樣健身需求。圍繞「運動+音樂」理念,充分融入音樂元素,將獲評「深圳十佳健身步道」的蓮花春早路、香蜜幸福路、梅林青石路打造成「體育時尚健身步道」。
推動公共圖書館體制改革,引領文化體制創新。對標國際一流,創新引領公共圖書館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區圖書館館長選拔機制改革,由知名文化人士擔任館長。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區公共圖書館建設和運營,完善總分館機制,街道和社區一級圖書館與城市書吧、企業、社會機構的合作,開闢一條可持續、可推廣的公共文化服務創新之路。高標準規劃建設「福田區少兒圖書館」,提升未成年人閱讀推廣服務水平和質量。把圖書館和書院建設結合起來,通過與福田書院、喜馬拉雅、鳳凰書院、讀者書院等合作,落地書院項目。打造在全國範圍內有影響力的圖書館活動品牌,利用閱讀展示福田的文化影響力。
審讀:孫世建 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