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第六屆)北京金融論壇於12月8日在京舉辦,論壇以「數字金融·爭渡未來」為主題。會上,經濟學家、銀行、保險、基金、金融科技企業高管就金融業如何應對市場變局、數字金融創新如何助力經濟發展等方面發表了觀點。在2020年度北京金融業十大品牌頒獎典禮上,平安普惠榮獲「助力實體經濟獎」。
平安普惠獲評「助力實體經濟獎」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平安普惠作為普惠金融踐行者,在金融科技合作中探索服務模式創新,與眾多金融機構的合作中,共同推動業務規則、技術規範和服務支撐體系的標準化,切實推動整個業務流程真正服務於實體經濟。
平安普惠依據國內小微經營人群的複雜現狀,如分布分散、業態多樣、需求複雜,在經營中經常有中大額借款需求、離不開線下諮詢服務等特點,依託金融科技,創新「全線上業務流程+線下諮詢服務」立體服務方式,既為小微人群提供了身邊的顧問式服務,又提供了便捷的借款體驗,助力小微企業在發展為促進我國實體經濟平穩發展的發揮出切實的價值。
在業務模式上,平安普惠與金融機構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服務小微人群,破解小微信貸業務獲客難、服務難、風控難、成本控制難的行業痛點。平安普惠建立數據驅動的科技風控體系,創新地將小微企業主個人信用與企業數據結合起來應用於風控。通過協同多方數據模型,匯集多維數據在判斷普惠金融人群信貸風險上的優勢共同支撐信貸決策的制定。其中,強金融數據與行為數據等多維數據結合,對借款人進行立體的風險畫像,從而解決了小微人群缺乏有效財務、經營數據,風險識別難的問題。
在服務模式上,平安普惠搭建起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網絡,線上滲透場景,線下走街串巷,高效觸達、服務小微。線下擁有超56000人的服務團隊覆蓋中國超過270個城市。線上擁有超4000人的遠程服務團隊,以及不限於平安生態內的210家三方合作夥伴,共同服務小微人群。在線上,平安普惠藉助遠程服務團隊為借款人提供全天候、便捷、快速的全線上服務;在線下,通過地面服務團隊向有較大額、中長期資金需求或數位技術應用能力薄弱的人群提供個性化、顧問式的「身邊服務」,為客戶介紹和推薦適合的信貸產品和服務。將生物識別、微表情、AI、遠程視頻面談等科技應用於風控,實現了中大額小微信貸全線上風控流程,並且大幅提升了中大額小微信貸的效率,從貸款申請到信貸審批完成的整個流程可快至 20 分鐘,解決小微人群「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和普惠金融過程中,促進農村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也是重中之重。對此,平安普惠始終站在服務三農,助力脫貧攻堅一線,積極將服務小微的經驗嘗試應用於三農領域,創新性開發出了「惠農金」、「惠農貸」等普惠金融扶貧產品,並獲得了相當成效。 截至9月30日,平安普惠向農村助力發放惠農貸&惠農金共計超1億,覆蓋40個縣域, 輻射周邊超10000人,直接扶持農戶超過800戶。
賦能小微和發展實體經濟之路道阻且長,平安普惠會堅持「不忘初心服務實體經濟 牢記使命踐行普惠金融」的原則,繼續以「科技助力+服務創新」雙輪驅動,精準對接小微、三農等普惠金融核心人群的需求,為提升實體經濟發力。
推廣
來源: 中華網 | 作者:李辛文 | 責編:華曉梅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