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光景一時新——「十三五」期間甘州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綜述

2021-02-07 甘州在線
    甘州融媒訊  (記者 蔣雲 馬嶽榮)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來自溫州的陳先生一家三口原本打算在平山湖大峽谷遊玩一天就去嘉峪關,沒想到一家人在甘州整整「賴」了六天,先後遊覽了平山湖大峽谷、屋蘭古鎮、張掖國家溼地公園、蘆水灣旅遊度假區、張掖大佛寺、黑水國遺址、馬蹄寺和七彩丹霞等景點,直到七號才戀戀不捨地踏上返程。臨走時陳先生還略帶遺憾地說:「高臺的紅西路軍紀念館、肅南的康樂草原等還沒來得及去呢,下次吧!真是沒想到,甘州處處是美景,有這麼多的好玩的好吃的啊!」

  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是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黃金周。數據顯示,「十一」黃金周期間,位於甘州區的張掖大佛寺、溼地公園、蘆水灣生態景區、平山湖大峽谷、公航旅自駕遊營地等十餘個4A、3A級景區共接待旅遊人數67.8萬人次,同比增加33.88%,實現旅遊收入41745.551萬元,同比增加9.6%。

  「甘州處處是美景」,陳先生的感慨是甘州區全力建設全域旅遊示範市的結果。

  「十三五」以來,甘州區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搶抓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城市創建機遇,充分利用我區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促進文化、旅遊、體育、農業、交通、教育等多領域立體開放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全區旅遊度假環境和文旅產業核心競爭力, 實現文化旅遊資源大區向文化旅遊產業強區轉變,全力打造絲綢之路黃金旅遊線重要旅遊目的地、中國西部區域性遊客集散中心和國際特色休閒度假名城。先後被命名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化先進單位和「書香甘州」榮譽稱號。

  春有繁花盛開、夏有綠樹成蔭、秋有斑斕彩林、冬有白雪碧樹,步移景異,風光旖旎。一個個精品景區搖曳生姿,一個個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如花綻放,串聯出甘州的秀麗畫卷。

  「十三五」期間,甘州區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全區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甘州區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意見》、《蘆水灣省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實施方案》,為全區文旅融合發展提出了目標,明確了任務。 「旅遊+」效應持續發散,除以大佛寺景區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遊和平山湖大峽谷為代表的自然風光遊受的海內外遊客持續關注外,甘州府城、屋蘭古鎮、張掖國際汽車自駕營基地、喀爾喀小鎮、張掖國家溼地公園、富來登溫泉水世界等新景區和鑫匯國際購物中心、金張掖國際商廈、甘州巷子等旅遊商貿中心建成投入運營,滿足了遊客多樣化需求,帶動了休閒購物、研學旅遊、民俗體驗、養身健康等產業快速升溫。

  「十三五」期間,甘州區文體旅遊產業投資近50億元,有效地帶動了全區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全區文化旅遊體育市場經營主體775家。張掖青少年戶外運動營地和新建的喀爾喀小鎮、民生小鎮和丹霞灣生態體育休閒園成為新興的戶外運動拓展訓練基地。特色餐飲企業100多家,社會賓館330多家,客房數達到13500多間,床位數達到28000多張,旅遊直接從業人數超過2萬多人。文化產業資產累計達到30.24億元。甘州府城2018年啟動運營,連續兩年成功舉辦「敦煌·張掖寫經書法藝術節」,並被省政府確定為永久舉辦地;來德書院、南華書院、祁連書畫院、孔孟書院等文化團體落戶甘州府城,46戶小微文化企業入駐甘州府城「雙創」基地,6家社會企業利用城牆開辦博物館,甘州府城的對外影響力和文化集聚效應初步形成。平山湖大峽谷景區藉助甘平公路建成通車,經營權平穩移交,喀爾喀小鎮主體工程完工「三大工程」,進入快速「成長期」。

  大佛寺景區綜合旅遊停車場和票務中心投入使用,國家溼地公園南入口遊客服務中心建成和景區內30多公裡道路提升改造完成。蘆水灣景區建成省旅遊度假區,正在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紅色文化弘揚傳承不斷提升,區上投資700多萬元的紅色文化陳列展覽提升項目於2018年9月開工,2019年4月完成,展廳面積擴展至1100平方米,向社會各界群眾展示甘州的紅色文化和歷史。按照《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指導意見》精神,將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納入張掖生態經濟的範疇,以此提高張掖知名度,擴大對外影響力,帶動體育產業發展,全面拉動三產及圍繞汽車相關產業的開發。同時,通過張掖國家沙漠體育公園國際賽車城和汽車自駕營地、平山湖賽車場、馬可波羅汽車自駕營以及張掖豪霆國際賽車場等汽車運動基礎設施的建設,吸引了新的高端汽車運動品牌賽事,常年推出融自然與文化、觀賞與體驗為一體的汽車自駕體驗活動,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賽事承辦地和汽車運動體驗區。依託平山湖大峽谷自然景區優勢,挖掘冬季全國冰雪山地馬拉松暨甘肅省雪地登山賽。充分利用蘆水灣生態景區水域優勢,大力發展水上特色運動項目,引進了全國青少年龍舟錦標賽、全國青少年帆船城市邀請賽。

  藉助連續成功舉辦張掖•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張掖•絲綢之路冰雪山地馬拉松賽,張掖•敦煌絲綢之路寫經藝術節等品牌節會賽事,成功吸引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央視網、每日甘肅等國家級和省級媒體平臺發布「溼地之城•賽車之都」旅遊品牌相關信息,持續提升了甘州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完善旅遊服務設施、推動全區文化旅遊品質提升,讓市民和廣大遊客充分感受甘州悠久的歷史、美麗的山水和厚重的人文,助推甘州文化旅遊事業快速健康發展,帶動全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相關焦點

  • 兵團「十三五」旅遊產業發展綜述:跑出旅遊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兵團「十三五」旅遊產業發展綜述,壯大產業規模,健全產業體系,提升產業質量,構建「一心一圈兩帶多點」產業布局體系,跑出兵團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十三五」期間,兵團積極推進環天山生態文化旅遊帶和西部邊境旅遊帶建設。重點圍繞生態觀光、文化體驗、紅色旅遊、休閒自駕、康養度假,打造旅遊精品項目,建設旅遊城市。
  • 安順市「十三五」期間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安順市「十三五」期間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深秋時節,彩虹在犀牛潭上升起,黃果樹瀑布展現出不一樣的好景致;鮑家屯的田間地頭,農稻已泛黃開始收割,行走其間,稻香撲面而來;山裡江南的蝶戀花海,藍天、白雲、粉黛花海交織成一片夢幻的世界;格凸河清涼的空氣
  • 走生態路打「融合」牌——張掖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綜述
    走生態路打「融合」牌——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綜述張掖日報記者王晶晶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借旅遊之船出海,而旅遊借文化之根立足。回眸「十三五」 激發產業活力近年來,我市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綠色發展崛起的主攻方向,以打造國際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國家擴大文化消費試點等「五大示範試點」為突破口,深化「三大戰略」「四大行動」,文化旅遊產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 湖南「十三五」文化和旅遊工作亮點綜述
    瀟湘錦繡,又見詩和遠方——湖南「十三五」文化和旅遊工作亮點綜述  文藝春風吹遍三湘,精品力作層出不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要指標超額完成,文化遺產保護走在全國前列,文化和旅遊產業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繪就「錦繡瀟湘」全域旅遊長卷。
  • 曲靖市「十三五」文化旅遊事業發展綜述
    成績的背後,是近年來曲靖文化旅遊行業砥礪前行、持續發力的付出。「十三五」期間,我市文化旅遊事業緊扣時代潮流,聚力文脈傳承,文化和旅遊產品日益豐富多元,文化旅遊事業呈現繁榮發展態勢。2019年3月14日,曲靖市文化和旅遊局正式掛牌成立,作為新一輪機構改革後組建的部門,曲靖市文化和旅遊局將文化、旅遊的管理服務力量匯集重組,整合成一支統一的市場管理服務隊伍。
  • 無邊光景一時新——郴州蘇仙區治理尾砂礦區助力全域旅遊發展紀實
    無邊光景一時新——蘇仙區治理尾砂礦區助力全域旅遊發展紀實蘇仙湖 黃建華 攝 治理後引進的「郴州長卷」項目。 治理後的東湖公園。全域旅遊啃「硬骨頭」蘇仙區是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該區也是110多種礦產富集區,多年採礦選礦遺留的尾砂礦區也不少,是發展全域旅遊過程中必須啃掉的「硬骨頭」。 據了解,蘇仙區礦業經濟發展鼎盛時,僅西河上遊就聚集採礦、選礦企業幾百家。
  • 黃山市「十三五」時期文旅產業發展綜述
    「十三五」期間,黃山市文旅部門立足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緊扣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這個中心環節,堅持守正創新,依託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兩大國家級戰略平臺,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發展取得重要成果
  • 「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無邊光景一時新
    近年來,我市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和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為抓手,積極探索「文旅活市」發展路徑,按照「精品景區+秦嶺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的發展模式,著力創建國家旅遊休閒度假集中區和全域旅遊示範市,精心打造了商於古道生態文化旅遊走廊、秦風楚韻旅遊體驗走廊、秦嶺山水風情休閒走廊三條精品旅遊廊道,成功躋身全國旅遊百強市。
  • 酒泉市肅北:十三五期間文化旅遊產業步入快車道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5年來,肅北大力實施「旅遊興縣」戰略,不斷優化旅遊發展環境,完善景區景點旅遊基礎配套設施,壯大旅遊產業規模,突出民族文化和自然資源稟賦,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打造「遊敦煌莫高窟·住雪山蒙古包」特色旅遊品牌,全縣文化旅遊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 「十三五」期間湟源縣文化旅遊工作取得新進展
    「十三五」期間湟源縣文化旅遊工作取得新進展 2021-01-07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道通衢成坦途——「十三五」期間張掖市交通運輸工作發展綜述
    大道通衢成坦途——「十三五」期間我市交通運輸工作發展綜述  張掖日報記者賀承冬  正在建設的張扁高速建成後將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北通新疆、內蒙古,南至青海、四川的南北省際快速大通道,成為河西走廊經濟區與成渝經濟區聯繫的重要紐帶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奏響文旅產業發展新樂章 ——我市「十三五」時期文旅產業發展綜述
    作為「金字招牌」,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已連續舉辦15屆,每一屆都有新突破、每一次都有新跨越。從最初的「養在深山人未識」,到如今「優秀魅力城市」「年度魅力文旅扶貧城市」和「最佳全域旅遊目的地」「避暑旅遊十強城市」等各種榮譽加持,無不見證著平涼文化旅遊產業步履鏗鏘的發展歷程。
  • 多洛米蒂: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 "十三五"收官 華僑城開啟文化產業發展新徵程
    來自全國各地和「一帶一路」國家等國內外優質文化產業項目、產品,匯聚在12個線上專業展館,全景式地展現了「十三五」時期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創新。在眾多參展企業中,華僑城集團(以下簡稱「華僑城」)採取1+N形式,統籌旗下16家大型文旅企業參展,並在本屆文博會期間再度獲評「全國文化企業30強」,連續多年蟬聯該項榮譽,引發業界關注。
  • 甘州區全力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
    (記者 劉楓)甘州區以實現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把發展旅遊產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以「文化為魂、旅遊為體、體育為用」,加快培育「旅遊+」產業發展集群,全區文化旅遊產業實現有序融合、市場持續穩定,預計全年接待遊客1339
  • 【回眸「十三五」】產業興 活力足 鄉村美——「十三五」期間我市...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十三五」期間我市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以科學的決策、有力的舉措,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書寫了產業興、活力足、鄉村美的「三農」新篇章。
  • 「十三五」期間山東文化旅遊持續健康發展,這些數據全國第一
    12月8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介紹「十三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持續健康發展,山東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8654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建成綜合性文化活動室,提前完成文化扶貧任務。為58個省財政困難縣(沂蒙革命老區縣)配發流動文化服務車,率先建成面向視障人群的公益性數字文化服務應用平臺—山東省盲人數字圖書館。「旅遊廁所革命」成效顯著,全省新建、改建旅遊廁所累計完成2.1萬座,建設數量全國第一。按照「十三五」期間省考核辦組織的全省城鄉居民滿意度考核結果,全省「文化生活」滿意度每年均排在第二位。
  • 轉型蝶變嘉峪關——嘉峪關市「十三五」期間經濟工作綜述
    轉型蝶變嘉峪關——我市「十三五」期間經濟工作綜述嘉峪關日報記者 楊亮嘉峪關,一座西北地區因礦設企、因企設市的工業城市。正是基於此,黨的十八大以來,嘉峪關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形勢和任務要求,在工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道路上大膽探索、深入思考、積極作為,推動工業轉型在關鍵環節、關鍵領域實現了新突破、開創了新局面。
  • 點讚「十三五」——恩施市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健康發展
    雲上恩施報導(融媒體記者 董元昊 袁潤)恩施市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區位條件優越,具有發展全域旅遊得天獨厚的優勢。「十三五」以來,恩施市舉全市之力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旅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助推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綠色發展。
  • 生態美 產業興 百姓富——我區「十三五」發展成就綜述之桂林篇
    天更藍,水更清,產業更強,城市更美,日子更好了!「十三五」時期,桂林按照「加快建設新城、疏解提升老城,產業融合發展、城鄉協調推進,生態文化相融、富裕和諧桂林」目標不斷奮進;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工業、農村振興兩大戰略,打好「三大攻堅戰」,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群眾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