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一所在國內名氣如雷貫耳的大學,或許一個人沒有上過高中沒有讀過大學,但是他一定聽說過清華大學。「清華」二字被賦予了太多的光環和含義,也承載了國人無數的期盼和希望,因為每一個考上清華的學生,無一不是「萬裡挑一」的學霸。那當各省市的學霸扎堆聚集在一所學校的時候,又是一副什麼光景呢?
2019年江西高考文科狀元邱瑞昆同學,在清華大學新雅書院的開學典禮上,在代表新生發言時,他就講述了自己清華園裡一周感受,邱瑞昆同學在2019年高考中,以671分高分成績勇江西省文科狀元,是名副其實的學霸。
不過邱瑞昆同學在談到自己在清華園學習時,他說到清華才一個周,便備受打擊,發現身邊全是些優秀的人。第一天想競選班幹,他發現自己在班幹管理經驗與組織能力上,與前面的同學還存有差距,嚇得他連臺都沒敢上去。等到他想參加舞蹈興趣班時,又發現自己性格靦腆放不開,最後去參加音樂歌唱時,又發現自己不是「唱歌的料」。才到清華短短一個周,「歷經挫折」的邱瑞昆便想「退學回家了」。
不過後來邱瑞昆同學在「備受打擊」之後,終於明白進入清華並不是為了再次分出高下,而是在一次次嘗試、試錯中尋找自我。邱瑞昆同學的發言非常得體,不過一些網友卻「雞蛋裡挑骨頭」,說他是忘恩負義!因為邱瑞昆同學並沒有在發言稿中介紹他來自於哪裡,說他應該在發言稿中好好介紹自己的家鄉。如此可笑的理由,實在是讓人忍俊不禁。
下面附上邱瑞昆同學在清華大學新雅書院的完整發言稿。
其實在大山看來,不管被外界賦予什麼樣的含義,清華終屬學習之地。學習和成長,是清華學子在清華園裡必須學會的事情。而對於所有的大學來說,學生終將會進入社會熔爐之中,能否為社會創造價值是一個核心考量標準。
從這一點來看,清華大學和其他普通大學並沒有什麼不同,他也只是一所大學而已,或者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我們應該收拾好行囊,去往下一個目的地。
最後,大山希望每一位大一新生,都向邱瑞昆同學學習,不以追求和他人的高下之分為大學學習目的,而是在大學生活裡,找到自我,知道自己的學習興趣並付諸努力,才不負這美好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