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12月8日,觀眾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廣場參觀上海猶太難民名單牆。 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為進一步保存、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上海拯救猶太難民的歷史記憶,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加速擴建。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擴建後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用現實的場景設置和生動的音畫效果展現出那一段難忘的歷史。12月8日,擴建後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以全新面貌亮相。為紀念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接納和保護猶太難民的這段歷史,2007年,虹口區以摩西會堂舊址為核心建立了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
用心記述猶太人在上海的特殊歲月——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千件展品...
光明日報記者 任鵬 曹繼軍 面積從1000多平方米到4000多平方米,展品從150件到近1000件……歷時近3年,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完成了改擴建工程。日前,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舉行新館開館活動,以色列、德國、波蘭、美國駐滬總領事來到活動現場,上海猶太難民史料研究中心也同時揭牌。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擴建完成重新開放
12月8日,觀眾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廣場參觀上海猶太難民名單牆。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為進一步保存、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上海拯救猶太難民的歷史記憶,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加速擴建。擴建工程於12月8日宣告完成,紀念館重新對外開放。2007年上海市虹口區以二戰時期「摩西會堂」舊址為基礎,設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
360°全景看全新亮相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360°全景看全新亮相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2020-12-09 0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向全世界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哈佛法學院教授勞倫斯·泰伯1941年10月出生於上海,他說:「我的父母是躲過了大屠殺的猶太難民。因為有了上海這個避風港,我的餘生才有了可能。我很高興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重新開放。」 他們的期待是有理由的。經擴建,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的展覽面積擴大4倍,展陳面積擴大10倍。除摩西會堂舊址原封保留外,紀念館展廳、廣場等部分均進行了擴容和升級。
-
老房子裡匯集「高科技」,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老房子裡匯集「高科技」,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參觀者可以通過瀏覽影像資料,聽猶太難民親口說一說當年經歷;可以通過一件歷史文物,了解猶太難民如何從海上逃亡到上海;通過一個復原場景,知道猶太難民和上海鄰居的生活環境;更可以通過一部歷史短片,快速了解歷史背景。尤其展館序廳部分,通過多媒體影像裝置實現了類似肉眼3D的特殊效果,讓參觀者瞬間就融入凝重的歷史氛圍之中。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預約參觀方式在此
參觀者可以通過瀏覽影像資料,聽猶太難民親口說一說當年經歷;可以通過一件歷史文物,了解猶太難民如何從海上逃亡到上海;通過一個復原場景,知道猶太難民和上海鄰居的生活環境;更可以通過一部歷史短片,快速了解歷史背景。尤其展館序廳部分,通過多媒體影像裝置實現了類似肉眼3D的特殊效果,讓參觀者瞬間就融入凝重的歷史氛圍之中。
-
訴說「諾亞方舟」的救助故事,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坐落於虹口區長陽路與舟山路交會處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正是當年許多猶太難民在上海的生活之處。2018年,紀念館啟動擴建項目。歷時近三年,2020年12月8日,擴建後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將重新開館,面積從1000多平方米到4000多平方米,展品從150件到近1000件,近20個復原場景,161個鮮活的人物故事,參觀者可多媒體互動「沉浸式」體驗跨越民族的特殊情誼。至此,這座全球唯一以大屠殺為背景、以拯救為主題的猶太難民紀念館,以全新的面貌亮相。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從1000多平方米麵積到4000多平方米,從150件展品到近1000件,歷時近3年,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完成了改擴建工程,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經擴建,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總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除摩西會堂舊址原封保留外,紀念館展廳、廣場等部分均進行了擴容和升級,展覽面積擴大至4倍,展陳面積擴大10倍。通過擴建,紀念館新展廳內部不僅設計簡約、時尚,而且展品也更為豐富。
-
8000餘冊書籍從倫敦漂洋過海,入藏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澎湃新聞 9月2日晚,來自英國倫敦的8000餘冊書籍,順利抵達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併入藏。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今起全新亮相!預約參觀方式在此→
虹口新聞辦說,歷時近3年,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完成了改擴建工程,自今天(12月8日)起向公眾開放。紀念館開放時間為9:00—17:00,16:00停止入場。目前因疫情防控需要,紀念館實行預約參觀制,參觀者可通過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官網(點擊「閱讀原文」直達)預約後購票進入。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用千件展品推開時光之門
12月8日,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舉行新館開館活動,上海猶太難民史料研究中心也同時揭牌。 當時世界各國緊閉國門,拒絕接納猶太難民。上海,作為當時二戰中世界上唯一不用籤證或任何官方文件就能入境的地方,向他們打開了大門,接納並幫助這些背井離鄉的人們重建家園。兩萬餘名猶太難民先後居住在上海虹口地區的長陽路、霍山路、高陽路等地方,摩西會堂成了難民經常聚會的場所。
-
豫園、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等今起「暫停營業」,開放時間待定
豫園、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等今起「暫停營業」,開放時間待定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鄧玲瑋 2020-01-24 10:39
-
千件文物回到虹口裡弄,再現二戰猶太難民的上海記憶
美國東部時間已經過了午夜,然而生活在美國各地的十幾位猶太人不約而同地打開了他們平時不常用的微信,請求他們在中國的朋友傳一些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的現場照片和視頻 。此時在大洋彼岸的上海,12月8日下午,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正在舉行新館開館儀式。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今起重新向公眾開放,1000件展品詮釋構建「人類...
,展現在世人面前——歷時近3年完成擴建,全方位承載這一特殊世界性歷史記憶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今天以全新面貌向公眾開放。地處虹口區長陽路與舟山路交匯處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是中國境內現存的、唯一一處反映二戰時期猶太難民在中國生活的歷史遺址,也是全球唯一以大屠殺為背景、以拯救為主題的紀念館。2007年,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以摩西會堂舊址為核心建立。
-
北外灘文化會客廳|走進猶太難民的上海家園
說起北外灘的歷史,人們可能都聽聞過上世紀戰爭年代,18000名猶太難民為躲避納粹暴行,遠渡重洋到上海求生的經歷。這片成為猶太人「避難所」的虹口提籃橋地區,也留下了民族交融的痕跡,成為了中外文明交流歷史、猶太民族歷史的見證。那麼,猶太人的上海家園究竟是怎樣的面貌?其中又藏著哪些故事?
-
護照、船票、「通」字徽章、傳家婚紗……聽它們講述猶太難民在滬...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於12月8日 以全新面貌亮相 展館整體面積擴大到4000多平方米 展陳增加到近1000件(組) 相關連結:重新開館!
-
訴說人類共同的情感,猶太難民與上海的故事還在世界流傳
吳思敏 設計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批歐洲猶太難民不遠萬裡,從納粹德國的魔爪下逃離,來到東方「諾亞方舟」——上海。在上海虹口區長陽路62號,一座紅磚拱門的歐式建築,曾是猶太難民的宗教活動中心——摩西會堂。2007年之後,迎著「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新名牌上的猶太教燈盞圖案,許多當年避難上海的猶太難民或他們的後代走進這裡,重溫那段艱難而又溫馨的歲月。
-
舟山路:猶太難民的「上海方舟」
紅色的外牆、狹窄的拱門、高聳的屋頂、連為一體的數棟建築……這段舟山路是當年猶太難民隔離區中最繁華的街道。如今,曾經的不凡就深藏在一幢幢積滿歲月滄桑的老房子裡。當歐洲猶太難民大批進入上海後,上海一些上層人士和多國反戰人士一起成立的「救援歐洲猶太難民委員會」出面在提籃橋地區買下一些房子給難民居住,又撥出地塊,讓猶太人自行建造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