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智慧城市生活 湘江智谷用科技打造「宜居宜業」新城

2020-12-15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12月14日訊(記者 李昆勵)「未來的智慧城市,從門禁到停車、安防、物業都可以通過AI智能進行操作運用……」 不久前,在2020中國(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的「軟體賦能數字經濟轉型發展」主題論壇上,智慧城市行業應用專家對未來智慧生活的設想,與湘江智谷·人工智慧科技城不謀而合。

事實上,湘江智谷項目從2018年立項起,就流露出了不同於傳統房地產造城的氣勢:佔地面積14.34平方公裡,總投資500億元,計劃分三期15年進行開發……

在湘江智谷,長沙市政府將和碧桂園集團一起規劃、共同運營,打造一座集產、學、研、經、用於一體,重點引進並培育人工智慧行業上下遊企業及研發機構,構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創新研發平臺、成果技術轉化平臺及產業應用示範平臺的中部AI矽谷。

坐標長沙 用科技「再造」新城

「為什麼是長沙?」這是碧桂園湖南區域執行總裁兼湘江智谷·人工智慧科技城項目總指揮李天鵬被問得最多的問題。

近年來,智能製造被長沙放在了產業升級的統領地位。全市不僅大規模推進產業智能化,更是堅持以新基建為智慧城市建設賦能,積極打造新型智慧示範城市。

而多年深耕發展的碧桂園,也正在從「房地產」向「產地房」轉型。打造科技小鎮、發展現代農業、研發機器人……三大核心業務已成為碧桂園集團的發展引領,「高科技綜合性企業」也為了碧桂園的「新名片」。

2018年6月19日,雙方「一拍即合」,籤署了框架協議。2019年10月25日,湘江智谷·人工智慧科技城正式開工。

「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械、智能製造、智慧家居,這是湘江智谷的四個主要發展方向。」李天鵬告訴記者,了解了湘江智谷的發展定位,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是長沙,「不管是哪一點,長沙都有著的得天獨厚的優勢與競爭力。」

在湘江智谷打下第一根樁基那天,碧桂園就引進了12家人工智慧企業與湘江智谷籤訂了框架協議。同時,還有36家企業明確表達了入駐意願。

而長沙的智能製造試點企業也「擴張」到668家。其中,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和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專項項目27家,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位。

「強強聯合」的打法,讓湘江智谷·人工智慧科技城輕鬆摘下「中部AI矽谷」的頭銜。

改變城市的力量:產業

湘江智谷既是湖南省和長沙市的重點工程,更是碧桂園在湖南的壹號工程。建設過程中,碧桂園擔負著「建設者」與「招商者」的雙重身份與責任。

「在我看來,雙重身份代表著雙重利好。」身為項目總指揮,李天鵬敏銳地聞到了責任背後的「商機」:「湘江智谷是人—城—產的全產業鏈閉環,也就是一個完整的智能平臺,開發者決定了這個平臺需要誰。」

「以產促城,以城興產」是湘江智谷的發展軌跡,也決定了這個平臺的準入門檻。早在2019年項目開工時,首次啟用的360畝地塊中,就有227.6畝工業用地優先建設,用於引進國內外優質人工智慧企業。

通過發展智能產業,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大城市病」問題,才能穩定人才、培養人才。「在這裡,我們先做產業,後造城。」李天鵬說。

按照計劃,湘江智谷將引入或培育不少於20家覆蓋人工智慧算法、硬體、應用場景等行業上下遊產業鏈企業研發機構,成立兩個人工智慧領域的博士後工作站,及兩個創新研發機構,不僅為長沙國家智能製造中心建設助力,更為打造長沙人才高地儲備專業人才。

「隨著教育、醫療的配套不斷完善,我現在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讓更多人認可湘江智谷。」在李天鵬看來,當5分鐘工作、生活圈的「產城細胞」成為城市常態,一座城才真正做到了「宜居又宜業」。

相關焦點

  • 三亞將打造集科技、智慧、生態的智谷產業園區!加快城市產業升級
    三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於日前對外發布《三亞智谷產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三亞將打造智谷產業園區,引駐科技產業聚集,推動科技研發、人工智慧、科技旅遊等高新產業發展,完善現代服務產業體系,打造科技、智慧、生態谷,加快城市產業升級。根據《規劃》,三亞智谷產業園規劃總用地面積約320.12公頃。
  • 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天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濱海新區加快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落實「雙城」發展布局,全面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的關鍵五年。  偉大事業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
  • 富山新城最新規劃獲批 打造國際宜居宜業城市新區
    該總體規劃提出富山產業新城將構築 「一核、兩心、三軸、九組團」的整體空間結構,打造對外交通發達、內部交通完善、城市功能強大、產城融合度高、自主創新能力強、產業實力雄厚的國際宜居宜業城市新區。按照《珠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2015年修訂)》布局,在平沙新城與富山產業新城之間,規劃形成富山產業新城市級中心,重點發展服務全市的大型金融、辦公、商業及綜合服務設施;同時,積極發展輻射珠江口西岸甚至更大區域範圍的高標準的商務會展、文化娛樂及旅遊休閒等設施。兩心包括起步區新鎮中心及富山南新鎮中心。
  • 黃石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生態新城 榮登《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柯銘錕)11月28日,《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發布,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黃石(大冶)榜上有名。黃石,鑲嵌在長江中遊南岸一顆璀璨的明珠,依山傍水,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能成功當選中國宜居宜業城市,與黃石城市建設快速發展提升密切相關。
  • 成都金牛區發布北部新城規劃 打造宜業宜居新城區
    成都金牛區發布北部新城規劃 打造宜業宜居新城區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16年03月31日18:42 西部地理信息產業園效果圖 「科創新谷」+「智慧商都」 成就北部新城黃金價值窪地 未來,依託區域內的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和西部唯一的國家級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
  • 打造宜居宜業新城——奮進中的日照開發區·基礎設施篇
    日照開發區長城汽車配套產業園園區道路杭州路上,大型車輛往來行駛,向項目工地輸送建材;雙創大廈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午後聚奎園內,老人牽著孩子的手在公園五彩步道上悠閒漫步;銀川路道路沿線,工人們正在修剪苗木……一幀幀畫面,描摹出日照開發區宜居宜業新城的生動掠影。
  • 宜業宜商宜居,彭山青龍成為產業新城(組圖)
    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這是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重慶兩江之後的第四個國家級新區,這為地處天府新區橋頭堡位置的彭山青龍開啟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一個宜業宜商宜居新城已藍圖初現。  如果說,過去彭山青龍依託發達的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成為川西糧食的交易基地,如今,借天府新區的春風,青龍將逐步打造成一個產業新城,按照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規劃,在未來3-5年內天府新區青龍將形成15-20萬產業人口的消費聚集區,一個現代化的新型產業新城已初露端倪。
  • 雲南滇中新區:綠色經濟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新城
    經濟騰飛的同時,一組數據讓新區彰顯出更強的生命力: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新區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60餘萬常住人口享有生態環境良好、人居環境優美、城鎮化基礎較好的生活環境。位於努力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中國最美麗省份的雲南省,新區的發展必然離不開生態環境和綠色產業的加持。
  • 亦莊新城規劃全文也來了!建世界一流宜業宜居新城
    12月11日,《亦莊新城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發布。《規劃》提出,亦莊新城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按照國際標準著力建設好三城一區創新主平臺,到2035年將亦莊新城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綜合新城。
  • 「新城」上水平,宜業更宜居
    「新城」上水平,宜業更宜居 2020-12-14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居宜業宜商 成都金堂開啟新一輪「乘風破浪」
    如今,在時代的浪潮下,這座「嚮往的城市」正在開啟新一輪的「乘風破浪」。  宜居:人在公園中,住得安逸!  想要讓人口流入城市,首要的前提是宜居。這一點上,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金堂將「安逸」二字融進了生活肌理。
  • 新區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美麗新城 「濱城」與...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昨日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時期是濱海新區實現「一基地三區」核心區功能定位,打造國內大循環北方樞紐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先行區,基本建成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的關鍵五年。
  • 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產城融合 打造宜居宜業美麗新城
    如今鹿城的城鎮,生態環境有效提升,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產業發展欣欣向榮,城鄉經濟動能澎湃……一幅宜居宜業城市新圖景正在繪就。結合獨特的自然稟賦,七都人很快定下目標:要面向溫州主城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以美麗城鎮樣板創建為契機,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城市功能、提升城鄉風貌。  新時代美麗城鎮,「環境美」既是基礎,也是首要條件。
  • 茶園新區智谷公園又有新動態了!
    作為南岸區的重點建設項目 小夥伴們翹首以盼的「黑科技」公園 —— 智谷公園 日前又有了最新動態
  • 青島高新區:精細監管 打造宜居宜業新城區
    中國山東網8月10日訊 良好的市容環境,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品位,決定著城市的形象和百姓福祉。青島高新區高度重視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和監管工作,將綠化工程管護作為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抓手。立足生態、科技、人文新城建設,青島高新區堅持高效管理、精細施工,突出「高新」特色,全力打造綠色生態宜居宜業新城區。目前,高新區景觀綠化面積約62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中央智力島區域、瀾灣藝術公園、人才廣場3大景觀片區,火炬大道、岙東路、河東路等重要城市門戶道路,以及羊毛溝、葫蘆巷、南支流等水系兩岸景觀。
  • 江西湖口縣投資3億元打造生態宜居宜業城市
    全縣基本形成了「以城市綠化為中心,通道綠化為骨架,工業園區、鄉鎮、村莊綠化為亮點,青山綠樹為屏障」的生態宜居宜業城市新格局。自2010年開始,在城區綠化中,縣裡按照建設濱江臨湖,宜居宜業的山水園林城市的思路,縣財政投入1.5億元資金,重點打造石鐘廣場,具有江南溼地風格的省級臺山森林公園,以及中醫醫院、新城二小、湖口中學等標誌性建築的生態綠地。
  • 福州上榜全國宜居宜業城市!
    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日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其中,福州市、福清市榜上有名。福州再添新榮譽據悉,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是宜居委、中城網《中國宜居宜業城市研究報告2020》部分成果,通過對399個具有很高自由選擇能力的研究樣本對居住城市的選擇行為分析,加權賦值,計算得出上榜城市的宜居宜業指數。作為八閩首府,福州自然條件優越,歷史底蘊深厚,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 湘江好房榜|大勢將起!2020,誰將榮膺大城新標杆?
    新城崛起,誰最代表新城高度,彰顯榜樣力量?新城置業,誰是更值得長沙購房者信任的選擇?湘江好房匯年度巨獻,重磅打造《湘江好房榜》。這一次,我們不以銷售論英雄,更為城市發展立榜,為美好生活立榜,彰顯真正的大城新標杆!
  • 規劃中的南京龍潭新城, 將打造宜居宜業環境
    龍潭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南京市2015年至2030年最新規劃顯示:龍潭街道將發展為龍潭新城,規劃範圍西至七鄉河、北至長江、東南至南京邊界便民河
  • 福州獲評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記者 葉義斌 攝福州新聞網12月1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記者14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日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其中,福州市、福清市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