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的佛塔熠熠生輝,黃昏裡的烏木橋溫柔嫋娜,緬甸佛塔全收錄

2020-12-24 靈洋劇場

提到東南亞旅遊,我們往往會想到熱情洋溢激情澎湃的泰國;會想到精緻美麗極具現代化的新加坡;會想到碧浪白沙陽光海灘的馬來西亞。而東南亞也有這樣一個國家,被稱為「佛教之國」,佛教在這片土地上已存在兩千五百多年,這裡佛塔林立信徒眾多。人們在佛教文化的氤氳下自由生活,陽光下熠熠生輝的浮屠時刻保佑著這裡的子民。如果你渴望靜下心來,享受慢節奏的生活,在緬甸能幫你找尋到真正的自我。請跟隨我的腳步,從緬甸第一大城市仰光出發,經過古都曼德勒,最後到達佛教聖地蒲甘,讓自己的心慢下來,忘卻紅塵中的繁瑣與煩惱,在佛塔前發願,這一世平安幸福。

仰光大金塔

仰光是緬甸的最大城市,在2005年緬甸遷都內比都之前,一直是緬甸的首都。仰光的景點集中在市中心北部,由於長期受殖民統治仰光很多建築留下了歐式風格,城市風景優美花木眾多。仰光大金塔是仰光之行必去景點,之前小編給大家介紹過柬埔寨的吳哥窟與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而仰光的大金塔與它倆並稱「東南亞三大古蹟」。仰光大金塔高達98米。與4座中塔與64座小塔一起,表面全部用金箔包裹,使用金箔近30噸,更不用提各類鑲嵌寶石和美麗的鈴鐺。高高的佇立於皇家園林聖山之上,它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供奉著四位佛陀的遺物,也是緬甸的國家象徵。

蘇雷寶塔

建於兩千多年前的蘇雷寶塔,是仰光市的最中心,整個城市以佛塔為中心向四周延展。塔高46米,全身鍍金,八邊形的塔基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據傳蘇雷寶塔是從印度返回緬甸的和尚為迎接聖物建造的,以菩薩時代的保護神蘇雷命名。蘇雷塑像在寶塔內靜靜佇立守護著整個聖山。與其他佛塔不同的是,這裡還供奉著緬甸人的8種生肖,從周一到周日各不相同,周三早上下午各有一個。在蘇雷寶塔可以看到虔誠的人們舀水澆在佛塔周圍的生肖上,以求庇護。小編認為心誠則靈,去蘇雷寶塔一定要拜一拜屬於自己的生肖。

烏本橋

離開仰光讓我們一起去緬甸王朝的最後一個都城曼德勒,這裡見證了緬甸國王最後的輝煌。曼德勒不似大城市般熱鬧繁華,卻擁有更加古樸的文化,各類名勝古蹟王宮佛塔更是數不勝數。建於1851年的烏本橋,長達1200米,全部由拆自阿瓦王宮的實心柚木建造,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烏本橋被稱為緬甸人的愛情橋愛人們會不遠千裡來此登橋,祈求天長地久相敬如賓。小編認為,烏本橋最美的時刻是黃昏,在橋上靜靜望向遠方的湖水,看夕陽將天空染色再逐漸消失在天際,享受這一刻的平靜與動人。

金色宮殿僧院

曼德勒除了烏本橋,另一個值得一去的景點是金色宮殿僧院,它是緬甸少有的純柚木僧院之一。整個建築由柚木做基礎,房頂層層疊疊,門窗和牆壁都是精細複雜的木質雕刻,具有典型的敏東王時期風格。之所以叫宮殿僧院,是因為它之前是敏東王的王宮,後來敏東王在這裡去世他的繼任國王便把整個王宮搬到了其他地方,讓這裡成為一個僧院。走進僧院,可以看到國王在這裡沉思時坐過的獅子寶座,不知道當時坐在上面的國王面對佛像和著層層疊疊的宮牆會思索些什麼,他的內心應該是平靜又渴望成功的吧。

他冰瑜塔

接下來讓我們去一片不太平的土地上,這裡被馬可波羅形容為世界最美的景色之一。經歷過戰爭的殘酷、地震摧毀和風沙侵蝕的蒲甘仍然平靜地停留在在這片布滿寺廟的平原上。作為曾經的蒲甘王國發源地,他冰瑜塔是蒲甘遺存的地標之一。他冰瑜塔是「般若」的音譯,代表佛教中無上智慧。他冰瑜塔東部向外突出,一改之前對稱的正方形寺廟,給後來的浮屠建築提供了完美的借鑑。曾經的他冰瑜塔內部有樓梯可以直達塔頂,如今因為保護建築的考慮也不再開放。小編不禁思索,追求無上智慧的智者們數千年前站在佛塔頂端俯瞰整片蒲甘平原時,內心是否也跟我一樣,會折服於這廣袤的大地。

摩訶菩提寺

蒲甘唯一一座印度孟加拉風格的佛塔是摩訶菩提寺,完全仿造印度比哈爾邦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建造,傳說中當年釋迦牟尼在那裡悟道成佛,是著名的佛教聖地。摩訶菩提寺周圍有6座小佛塔,底座成四方形,塔身為方錐形,摩訶菩提寺的特點在於塔身有無數內凹的佛龕,裡面放著一尊尊坐佛,整個佛塔由無數個小佛龕組成。去緬甸旅遊,要保留有對佛教的尊重和敬畏,如很多寺廟進門前需要拖鞋或者帶鞋套。不可以對著僧人或佛像開閃光燈。緬甸在幾千年來的佛教薰陶下,安靜且充滿智慧,在這片淨土上,安靜的找尋自己、淨化心靈是緬甸遊真正的意義。

相關焦點

  • 緬甸烏木橋號稱世界最美落日之一,體驗不同國度風景
    印象中的 緬甸 ,是一塊神秘莫測而又動蕩不安的土地。 烏木橋被認為世界最美的日落,烏木橋是去緬甸旅遊必去的景點,黃昏時在日落的照射下,尤其的美。所以被緬甸人稱為「愛情橋」,一定要親自走在那橋上,感受緬甸獨有的烏木橋。
  • 緬甸|走進佛塔之國,來一場最虔誠信仰的旅行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是著名的佛教之國,這個國家80%以上的人都信仰佛教。佛教徒向來崇尚建造浮屠,因此,緬甸的歷代國王、社會領袖和普羅大眾對佛塔都情有獨鍾,全國到處佛塔林立。據說,緬甸全國現有佛塔超過330萬座。確切統計起來十分困難,但可以肯定的是,緬甸是世界上佛塔最多的國家。
  • 瞻仰緬甸蒲甘的千年佛塔
    吸引人的是門口那千年的 大樹 ,將整個寺廟掩映了一大半,在火辣的烈日下守著一份難得的清涼。寺廟中心就是偌大的 金塔 ,四方環繞無數小塔,在陽光下金光閃閃。不時有善男信女在此頂禮膜拜,獻上一串花束,奉上一份心願。寺廟一側就是 伊洛 瓦迪河。近處河面平靜,遠處依然是佛塔金頂。炎熱讓一切都靜止,只有數艘人力船在平靜的河面划過,留下一絲絲漣漪,恰如波動的心弦,讓心念一份悸動,內心的感動湧動。
  • 在緬甸佛塔中行走(上)
    常人眼裡,緬甸是千佛聖地,萬塔之國。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有佛塔。從伊洛瓦底江下遊的稻鄉三角洲,到伊洛瓦底江源頭的山城葡萄,毫無例外。在緬甸,縱然這一南一北相距數千裡,也不管各省邦之間風土人情有多大的差異,只要看見炊煙嫋嫋,就會看到佛塔。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佛塔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抬頭可瞻仰,低頭可俯視,是緬甸最驕傲的文化遺蹟。
  • 一分鐘帶你讀懂緬甸,佛塔之國,景美人不多!
    緬甸美景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緬甸佛教,不管你走到哪裡,都會看到佛教的身影,佛教的象徵就是佛塔,而緬甸的佛塔是數不盡的,也經常被譽為「佛塔之國」在這個國度裡,你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是當地的僧人,這裡的僧人與國內不同,一天只吃兩頓飯,且有過午不食的習俗,僧人像當地人化緣,也是化到什麼吃什麼,葷素不忌,有著自己的一套佛法傳承。
  • 緬甸最值得去的佛塔盤點/緬甸最有特色的佛塔|緬甸小眾旅行攻略
    緬甸最值得去的佛塔盤點之敏貢篇1/白色波浪般的佛塔白色如起伏波浪的佛塔,紅色僧侶在波浪上穿行~在一片藍天底下,白色波浪仿佛流動了起來。它是緬甸的一位國王為難產的愛妃修建的佛塔,仿佛老式奶油蛋糕的花邊~在緬甸的佔星術裡,佛塔所處位置是世界中心,所以在三層塔身的第一層底座,有多組從下至上的七層小塔,象徵圍繞世界的七座大山,而之間連接的波浪形護欄則代表海洋。 也是小地球緬甸行程將會去到的地方。
  • 萬千佛塔之國,遊覽美麗的金色宮殿,神秘而美麗的緬甸
    路上穿著裙子的男人們,用香木粉畫著臉的女人和孩子,狹窄的街道上賣著各式小食的小販們,在黑夜中依舊金光燦燦的寺廟,平原上沐浴著迷霧和陽光的磚切佛塔,千年佛塔裡踢球的男孩和略顯憂鬱的女孩,穿著印度紅僧袍踏著塵土而來的僧人,讓人不太敢下咽的街邊各色食物,二手的士車裡的陣陣茉莉花香,道路兩旁破布搭成的連排住所
  • 在世界最美日出的地方,兩千多座佛塔上空的熱氣球~緬甸旅行記
    ,黃昏時分,這個時候的緬甸像是被蒙上了一層迷霧一般,又朦朧又嬌美,在這裡宛如仙境一般。,登上平原最高處的平臺等待清晨第一縷陽光溫柔的點亮塔林,踏上單車或者乘坐小馬車穿梭在千年寺廟之間感受古老文明。在這裡,你可以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出門見佛塔,步步遇菩薩」,眼觀四方,所到之處,皆是浮屠...
  • 緬甸自由行:讓人難忘的自然美景,造型獨特的佛塔
    緬甸道納山脈山景緬甸道納山脈山景緬甸東枝日出緬甸高音吉島海岸,是緬甸西南地區伊洛瓦底地區的一個島嶼。由於其美麗的巖石和礁石,它是一個旅遊勝地。緬甸格勞避暑小鎮鄉村景色緬甸格勞避暑小鎮鄉村景色緬甸湖景緬甸皇家功績寶塔,位於緬甸 曼德勒市 。它由729個佛塔組成,像涼亭一樣,每個寺廟都有白色大理石頂部。
  • 蒲甘的佛塔
    作者 | 嚴冬蒲甘是緬甸的歷史古城,佛教文化遺址,保留著緬甸各個歷史時期建造的眾多佛塔,也是緬甸古老建築藝術的縮影。只有在這裡你才能深深體會這片土地上的佛塔有多少。這需要多少顆虔誠的心靈,多少年共同的信仰才能完成呢。瑞喜宮塔,公元1059年由最早統一緬甸的蒲甘王朝阿奴律陀王開始建造,是蒲甘最古老的塔。瑞喜宮塔中供奉著當時斯裡蘭卡國王送的佛牙。阿南達佛塔。最精美的佛塔。
  • 中國專家在緬甸搶修佛塔
    據新華社緬甸蒲甘電(記者莊北寧)5月初的緬甸,驕陽似火。頂著烈日,來自中國的文物保護專家們正在緬甸蒲甘搶修因地震受損的他冰瑜佛塔,希望為這座古塔做好雨季應急防護工作。
  • 瀾湄去哪兒之緬甸篇:穿梭千年 邂逅心靈
    朝陽浮現,為大地和古老的建築披上一層金紗,乘坐的熱氣球凌空浮起,再天空和大地之間,佛塔若隱若現,這裡是萬塔之國緬甸。去緬甸,體會濃鬱的佛教文化,探尋歷經千年的遺蹟,來一場邂逅心靈的旅行。去仰光佛寺為心靈卸下沉重。
  • 話說緬甸佛塔(南洋伯 Maung Chan)
    緬甸人對三寶特別樂善好施——因而佛塔多、寺院多、和尚多、施捨喜慶多。 緬甸人自古以來認為:破除貪嗔痴,施捨一生儲蓄予佛法僧或興建佛塔,功德無量——因而在緬甸人身上,精神的富足與經濟的貧困,有機結合、和平共處。 信佛的緬甸人認為四大皆空,願通過戒-定-慧修行,告別輪迴迷途,航向涅槃彼岸。
  • 邱承彬淺談緬甸蒲甘佛塔奇觀
    作者:邱承彬(旅遊專欄作家,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藏名:扎西多吉,網名:神奇的天珠,號:六不居士,辦公地點:六不精舍)  魯網9月26日訊 蒲甘位於緬甸的母親河伊洛瓦底江中遊左岸,是著名的國際旅遊城市,也是緬甸的歷史古城、佛教聖地、佛塔之城。
  • 緬甸這一不起眼的木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價值上億人民幣!
    不過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緬甸的一座橋,其實人們一提到緬甸這個國家,首先想到的還是這個國家不計其數的佛塔,因為佛教在緬甸歷史悠久,所有各式各樣的佛塔是很多的。許多人來緬甸旅遊就是想來觀賞一下緬甸的佛塔,不過比起各色各樣的佛塔,今天要說的這座橋更為吸引人,而且歷史也同樣遊客。今天要說的這座橋名叫——烏木橋,對於緬甸了解的朋友就知道這座橋在緬甸是很有知名度的。
  • 緬甸8座佛塔珍寶被盜 另有一座佛塔遭到縱火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 在6月8日緬甸蒲甘發現有五座佛塔中珍寶被盜之後,6月9日又發現另外三座佛塔有被盜痕跡,經緬甸國家文物局考古人員勘察確認,塔內珍寶已被盜空。此外,當地時間6月9日上午8時許,蒲甘的珞珈泰班佛塔遭到縱火,據蒲甘文物局負責人介紹,縱火者使用的是澆過油的竹捆,幸好有路人及時發現火情,並迅速撲滅。蒲甘於2019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亞洲三大佛教遺蹟之一,全盛時期曾經建有448.6萬多座佛塔,被稱為「萬塔之城」,是緬甸佛教藝術和建築的聖地。
  • 蒲甘· 舉目皆佛塔,八方盡佛陀
    阿奴律陀在位期間,不僅統一了緬甸諸省,並且引入了小乘佛教,開創了緬甸史上的第一個盛世。從此,千百座佛塔從蒲甘平原上拔地而起,鑄就了當代蒲甘的相貌。瑞喜宮塔,阿奴律陀在位時修建,全蒲甘最氣派的一座金塔「蒲甘有什麼好玩的?」 期末考試前,一起複習的朋友們問我。
  • 春節緬甸佛塔煙雨+威桑海灘7日唯品之旅(2016年0209)
    【蒲甘】有這麼一個地方,放眼望去2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擠滿了2000多座佛塔的壯觀場面,登上平原最高處的平臺等待清晨第一縷陽光溫柔的點亮塔林,踏上單車或者乘坐小馬車穿梭在千年寺廟之間感受古老文明。這裡就是蒲甘,一座歷史悠久的故都,一段動人心魄的歷史,一個凡人心靈的棲息地。
  • 緬甸固都陶佛塔:全世界最偉大的功德佛塔
    緬甸曼德勒的固都陶佛塔,白色和金色是這裡的主色調,金碧輝煌的大金塔旁邊,729座白塔組成了壯觀而寫意的佛塔群,每一座白塔內,都有一塊刻著經文的石碑,據說是來自緬甸和東南亞的2400名高僧耗時7年5個月所刻,赤腳邁步在純白色的佛塔之間
  • 蒲甘的遇見,就是從一個佛塔到另一個佛塔
    1000多塊純金箔被用來朝聖緬甸寶塔,使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寶塔周圍懸掛著1000多個金銀鈴鐺。這把重達1260公斤的金屬傘頂部鑲嵌著664顆紅寶石、551顆翡翠和443顆鑽石,其中一顆重達76克拉。在城市地區,緬甸有許多歷史時期建造的佛塔和佛寺。城市寶塔和佛教寺廟的建築藝術是緬甸古代建築藝術的縮影,體現了緬甸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成為緬甸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沿著崎嶇不平的小路,我來到了一個名叫塞卡的小漁村,這裡曾經是緬甸的軍事管理區。我需要特殊文件才能進入。在水塔的另一邊,有精美的古建築,似乎被世人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