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美意/文心意說情感
恐婚族似乎越來越多,排除其他因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代的男女雙方長期親密關係的維繫越來越沒有信心。
上一篇我們講了關於維護長期關係的原則。當然,除了遵行原則,還需要理解愛的藝術。以下,我們從弗洛姆《愛的藝術》得到了啟發。讓我們共同來解讀愛的藝術,不再對愛情患得患失,從些自信維護長期親密關係。
1.愛是一種能力
我們都知道學藝術很燒錢,比如學習繪畫、音樂和雕塑,不僅需要投入高昂的費用,還要付出許多艱辛的努力。但是,我們在學習如何愛人方面有投入過多少時間、精力和金錢呢?愛人和接受被愛,是否需要學習?學習能力與愛的能力是否成正比?
在弗洛姆看來,愛是一種能力,是有創造性和成熟人格的人才有的能力。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去希望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去愛人能力的問題。歸根結底,人們總是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
2.愛與被愛,都要保持開放和尊重
戀愛中的兩人一旦發生衝突,雙方就傾向於指責對方的不是,埋怨對方不合己意,甚至衝動之下立馬甩出「分手」殺手鐧,只想儘快擺脫掉對方製造的「苦海」。但很遺憾的是,TA從不願意反思自己是否在愛的能力上出現問題了。
因此,在親密關係中,你首先需要保持一顆謙恭的心,若無法相敬如賓,也至少學會尊重對方的想法和做法,開放地去接受所有可能的意外結果。
例如,你等待著他在戀愛紀念日為你準備燭光晚餐,但是他卻加班直至凌晨深夜不歸;你想要他陪你逛街提包提些搭配意見,他卻中途轉場想要去瀏覽最新的遊戲裝備。
你諸如此類,如果你不能保持開放地接受相處中的小意外,你將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失望,心中的洪水猛獸不斷被你的這些消極情緒記憶增強力量,直至最後一刻瞬間爆發,衝毀了你們日積月累建立的親密關係。那可能將是人生中為數不多的令人追悔莫及的事。
記住,保持開放和尊重,愛是一種你需要學習和反省的能力,而不是慣性地去責怪對方。
3. 懷有責任心地去給予
正如聖經所言施比受更為有福。在戀愛關係中,我們也要學會給予而非一味索取。給予愛人無微不至的關懷,但不要求立馬看見回報作為交換。
作為新時代女性,一個女人通過婚嫁獲得生活保證的觀念已不再時髦,保持獨立自主還能夠學會付出的姿態卻酷似一種英雄作風。
切忌不要抱著把對方當做私有財產一樣完全佔有,並且整天拿著放大鏡去搜查對方,總想找出個關於他沾惹花花草草的蛛絲馬跡。
要以對方期望的方式去愛對方,而不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對方。
如果,對方要的是一個青蘋果,你去給TA一框香梨。那樣的結果顯然而知。
當然,給予的基礎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對方的需求,但又很重要的是不能忘我。
就如母親給予孩子的愛常常忘我,弗洛姆說,忘我的本質是戴著道德的假面具輕視生活。一個女人如果能夠很好地自愛,能夠熱愛生活、享受自由,也學會與孤獨共處,這樣的狀態也會讓戀人更加欣賞和尊重。
換句話說,如果你能夠充實地經營自己的生活,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你不僅會獲得戀人的忠誠和疼愛,也會增強自身的魅力,為這段戀情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感和活力。
4.永遠保持耐心
激情會讓你們的愛熊熊燃燒,但是日復一日的長期相處卻容易消磨你們愛的意志。
我們都明白相愛容易,相處太難。我們不停地為一些明星們相繼離婚的消息扼腕嘆息,
也不斷動搖了對理想愛情的期待信念。
回到自身上,我們萬不可對自己身處的時代產生失望,進而歸因自己也無法擁有美滿的愛情。其實,當你越朝向內心的時候,你將越有愛的能力。
想想與你走過風風雨雨的愛人,當他不小心犯錯的時候,你是否像原諒自己一樣去原諒他?當他疲憊到快要自閉的時候,你是否還埋怨他擺著臭臉不搭理你?諸如此類,小小的瑣事和不滿讓你越來越生氣,但是你卻忘了保持耐心,無法退讓一步,靜待他的改變。學會愛人如己般地保持一顆耐心,慢慢地深入去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不去控制對方,更不要奴役對方,讓他成為本該成為的樣子。而你能夠做的就是保持耐心,慢慢地理解他、等待他的改變。
總結而言:
1.把愛當成一門藝術,花心思去學習。
2.保持開放和尊重
3.懷有責任心地去給予
4.永遠保持耐心
作者:美意,心理諮詢師,本碩心理學專業出身,長期從事心理諮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