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如何去愛?親密關係的正確做法讓你不再迷茫

2020-12-25 果枚讀書成長
電視劇《三十而已》

電視劇《三十而已》最近大熱。

三十歲女性在職場、愛情、婚姻方面遇到的問題真實又扎心:

工作上沒追求的鐘曉芹,和陳嶼的婚姻患上了「失語症」;

獨立好強的女孩王漫妮遇上的卻是「不婚男」梁正賢;

完美全職太太顧佳最後還是和出軌丈夫許幻山離了婚......

雖然全劇以鍾陳二人復婚、漫妮出國、顧佳重新開拓事業為結尾,但還是引發很多網友無限感慨:

女人想要的幸福婚姻怎麼就那麼難?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五個等級構成。

而親密關係正處於「歸屬與愛的需要」這一層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最近讀了兩本關於親密關係的同名書籍,一本是美國心理學教授羅蘭·米勒的《親密關係(第六版)》。另一本是世界頂級心靈導師加拿大克裡斯多福·孟的《親密關係》。

羅蘭·米勒的《親密關係》,更偏重於研究著作。

作者通過嚴謹的數據和豐富的案例揭示親密關係的特點。該書論述了親密關係的基礎、活動形態、類型、矛盾和修復等內容。

讀完,也許你會對愛情、婚姻、性愛、家暴等親密關係有全新的認識。

克裡斯多福·孟的《親密關係》,更像是作者自己的經歷、其他婚姻案例分享及整個親密關係心路歷程的探索和發現。

該書介紹了親密關係要經歷的幾個階段以及最後如何維護增進親密關係。讀起來更加輕鬆有趣。

這兩部書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一個相同的扎心事實:親密關係其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美好。

親密關係剛開始都很美好

01.剛開始都很美好

米勒教授指出,男女雙方因為相似或不同,一開始相互產生吸引力,第一印象中彼此都會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

克裡斯多福也說,親密關係就像勇敢的騎士在尋找聖杯一樣,在通往一段偉大的探索旅程中,靈魂關係就像聖杯一樣難以捉摸。

就像相愛的兩個人走到一起,希望從此以後能過上永遠幸福的生活,永遠不要分開。

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人,在婚後的一兩年就彼此相看兩厭,甚至有的伴侶,蜜月期一過就要去離婚。

02.小心相互依賴

隨著親密關係的增加,雙方不再為維護自己最初的好印象而做出努力 。

相互依賴會放大彼此的衝突和摩擦。

同時彼此更容易知道對方的最敏感和忌諱的內容是什麼,反而常常以此為傷害。

還有雙方家庭或健康、職場等方面出現的突發情況也會讓兩人感覺不愉快。

相互依賴會放大衝突和摩擦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對婚姻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自己的另一半還像熱戀時那樣溫柔體貼浪漫。而隨著婚姻的開始,她會發現另一半完全沒有做到自己期望的樣子,就會產生深重的失落和痛苦。

克裡斯託福·孟在書中指出:剛開始戀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月暈,朦朦朧朧看不清楚,自己看到的都是美好浪漫的,以為永久會這樣。

但隨著時間和交往的進一步深入,發現美好的感覺很快隨之幻滅 。

雙方因為衝突會產生很大的矛盾,彼此毫不相讓。開始當初的選擇產生懷疑,同時對對方令自己不滿意之處盡情責怪和歧視。

梁靜茹《慢慢來比較快》有句歌詞「來得快去得也快」也道出了對愛情消逝極快的無奈。

親密關係其實脆弱易碎

03.其實脆弱易碎

為什麼浪漫愛情其實很難持久?

親密關係中雙方常常會出現嫉妒、欺騙等令人傷心的情況。

大量的實驗證明:親密關係中或早或晚總會出現背叛和衝突。

在雙方爭奪平等權利的過程中,很多女性還會遭到家庭暴力的傷害,致使這些親密關係最終會走向解體與消亡。

克裡斯託福·孟在書中也指出:親密雙方因認知、理解等偏差會產生權力鬥爭 。

憤怒會讓雙方產生攻擊性,也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從中抽離 。

克裡斯託福·孟分析得出,彼此的衝突其實是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的投射。

《三十而已》陳嶼與鍾曉芹

如《三十而已》中前半部陳嶼總是一副冷冰冰、嫌棄的語氣說鍾曉芹:我不在家,你就回你媽那兒。你連自己都整不清呢?怎麼要孩子?

其實就是跟陳嶼很小的時候經歷有關。父親拋棄了母子三人,他像父親一樣帶著弟弟生活、學習,替闖禍的弟弟背鍋。

陳嶼的內心很累,希望能有人替他分擔,而不希望妻子再像弟弟小時候一樣時時刻刻需要人照顧。

而鍾曉芹正和他相反。從小就被家人照顧,卻又沒有被充分尊重和認可,從沒有發揮過自主性,所以才會有討好型人格的表現。但她的內心其實也非常需要被尊重被認可。

所以在這段婚姻中雙方都不舒服,彼此在朝夕相處中相互傷害,婚姻難以為繼。

親密關係如此難以維繫,是不是我們就什麼也不用做,眼睜睜地看著親密關係走向解體了嗎?

不是。

我們完全可以做一些努力,讓情況不至於變得那麼糟糕。

區分愛情和婚姻的不同

愛與被愛的正確姿勢

米勒說,親密關係是表達人生高低潮的一種藝術。就像所有的藝術一樣,它也需要個人天分、基本教育和不斷地練習。

1.區分愛情和婚姻的不同

愛情是雙方相互吸引產生的美好感情,很多人往往相信一見鍾情。

愛情中的雙方總能被對方的優點所吸引,比如女性溫柔、細膩,男性浪漫、主動關心等。即使對方身上有一些小缺點,也會被熱烈中的人看做是微不足道的,將來能改變的,甚至是獨特的優點。

其實這是一種「驗證性偏差」,或者說「月暈現象」。伴侶雙方的認識並不客觀,但自己卻渾然不覺。

所以,當陳嶼在公交車站看到其他人都行色匆匆,只有鍾曉芹抬頭看夕陽,他立刻就覺得這女孩與眾不同,很可愛。

婚姻卻是在沒有距離的相處中逐漸會暴露彼此的缺點,陳嶼後來認為鍾曉芹隨手丟東西、傻,其實是自己的看法變了。鍾曉芹一直沒變,變得是陳嶼婚前婚後的衡量標準。

好在有很多夫妻將浪漫的愛情轉化為相互依賴的親情,並且對婚姻進行承諾,在日後即使遇到可替代伴侶的誘惑也會不太在意,即使雙方出現衝突,也會採取寬容理性的態度處理好。

遇到衝突嘗試解決

2.遇到衝突嘗試解決:

夫妻雙方過日子,一定會少不了衝突。

衝突並不可怕,解決衝突的方式非常重要。

是認真傾聽對方的心聲,努力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表達同情和理解,還是敷衍了事、沉默應對、批評指責,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正確的做法是:

每一次由一個人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表達完,表述的過程先說事實,再說自己的感受,最後再說自己的要求。說的時候,另一方不要插話或評判。說完後,另一方再重複一遍對方說的內容,然後問,是不是這個意思,得到確認後,再由另一方用同樣的方式進行表達。

等雙方都說完後,再商討能不能雙方都退一步,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做法。

解決問題的前提是雙方對親密關係的信念:衝突是可以協商解決的,雙方的未來會越來越好。而不是迴避或消極悲觀的心態。

或者,跟對方開誠布公地說,你對我某某事的態度引起了我童年時的不愉快經歷,這讓我感到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所以我才會反應強烈。

也許正是這種坦誠和開放,對方會變得支持和珍惜你。彼此的關係也會更親密。

3.好說好散

即使經過努力,對方也不願意改變,自己如果覺得沒有必要再將這段關係維繫下去。可以選擇離開,好說好散。

不要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投入太多精力,要學會及時止損

結語

《親密關係》雖讓我們看到了同一個扎心的真相:親密關係其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美好,但通過不斷地反省、自我教育和練習,現有的親密關係還是能得以改善和進一步加強。

要堅信,白首偕老的美好也會發生在你的身上。只要你們彼此努力改變自己,更理解對方,取悅對方。

親密關係是人一生的課題。

每個人都要終身修行。

相關焦點

  • 解讀弗洛姆愛的藝術,你不再恐懼失去愛情,自信維護長期親密關係
    原創:美意/文心意說情感恐婚族似乎越來越多,排除其他因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代的男女雙方長期親密關係的維繫越來越沒有信心。上一篇我們講了關於維護長期關係的原則。當然,除了遵行原則,還需要理解愛的藝術。以下,我們從弗洛姆《愛的藝術》得到了啟發。
  • 《非誠勿擾》教你正確處理親密關係
    今晚(2月22日)《非誠勿擾》,孟非一句「你喜歡我、我也欣賞你,才能走到一起」引發了強烈共鳴。我們該如何正確處理親密關係?三位老師表示:獨立、成長、尊重、欣賞才是關鍵詞。還有一位俄羅斯帥哥認為自己「骨子裡就是個中國人」,期待能夠在臺上找到一個中國女朋友。
  • 《後來的我們》:親密關係中,我們該如何去愛一個人
    當林見清有足夠的錢買房子時,他想把父親接來住,但是父親執意不去。林見清想把方小曉找回來,但方小曉不喜歡用房子來套住自己愛情的見清。從他們的對話中就能感受到,方小曉此刻感受到,她們之間的愛已經不再是當初純粹的愛。林見清說「我真的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了」。
  • 親密關係親測:你會區分愛與自由的界限嗎?
    從來,愛與自由是相互矛盾的,愛,讓關係更加親近,而自由,令關係保持距離。如何讓愛與自由找到最佳的臨界點,是對婚姻的終極探索。因為當一個人沒有選擇的餘地時,它會很難真心地去愛對方。愛人先愛己,沒有一種親密關係中的需求,需要放棄自我來滿足對方。近幾年,「愛自己」總是出現在網絡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似乎每個人都會說「你要學會愛自己」,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這只是停留在嘴巴的一句話,如何愛自己,依然是一個未解的謎題。
  •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約翰·格雷的親密關係修煉法
    在愛情和婚姻裡,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自以為的愛很可能是枷鎖,期待被滿足的喜悅永遠不及期待落空的失望,對最愛自己的人,往往無法以愛回饋。如何在婚姻關係中獲得知足常樂的平和呢?而恰恰婚姻是最不容易保持理性的一種關係。兩個人因為相愛走到一起,相愛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太多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愛和期待。在愛的包圍之下,兩個人勇敢無畏地克服重重困難,一腳邁進婚姻的大門,從此要開始以更多理性的方式去對待面前的這個人,沒有準備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 親密關係: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愛到「忘我」
    想想看,一個人曾用生命威脅都留不住對方,這樣的關係怎能親密,即使在一起,恐怕也是有了婚姻的形式,很難擁有愛情的真諦。有人說,愛一個人,愛到塵埃裡,愛得卑微,那是心甘情願的,怎麼能說那不是真愛呢?而愛情是講究平等的,「在你面前,我覺得我很好,所以我才喜歡和你在一起」,而卑微的付出者,會成為討好者,討好會讓接受者鄙視,因為我們以討好的方式和對方建立一段關係,同時也給對方傳遞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你來鄙視我吧」,所以這樣的關係很難長久。
  • 讀懂《親密關係》,幸福就會向你招手,帶你找到屬於你的Mr.Right
    今天隆重給大家推薦《親密關係》這本書。很多人認為戀愛和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一方付出多少努力就要求對方也要付出相同多的努力。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即便你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最終也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效果。因此怎麼樣讓你愛的人也同樣愛你呢?首先大家思考一下,親密關係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 親密關係:為什麼戀愛是個技術活兒?
    約翰·格雷有一堆辦法讓你好受一些,他一邊像是總能及時傳來小抄的仗義鄰桌,陪同應對交往中的各式傷痛和尷尬;一邊又善意提醒,不要去批評你還沒理解的事情,愛不會讓你輕易傷悲,傲慢和偏見才會。後來再探討兩性差異的心理類書籍,大都附著一些交往技巧,其中不乏生動有趣的內容,即便是《親密關係》這樣經典的教材。
  • 你在親密關係中無法獲得真愛,只因這2個愛的謊言!
    一段親密關係的健康流動,需要愛來輔助,但是不少人經常假以愛之名去做一些傷害別人的事情,不僅汙化了「愛」,而且還讓一部分人因此喪失了辨別愛的能力。甚至有些人在親密關係中一次次地被傷害,從而不敢相信愛,失去愛的能力。
  • 面對親密關係 你的安全感夠嗎
    親密關係是背負安全感最沉重的一種成人關係。在心靈空間中,我們內在嬰兒的需要未被滿足,這個饑渴的嬰兒就等待著一個人幫助自己完成這個人生第一使命。終於,有個人好像同意一輩子會和你在一起,於是,人生有了希望,這個艱巨的使命遊戲會有人和你一起完成了,或者,為你完成了。遺憾的是,安全感是個永遠餵不飽的嬰兒。  伴侶沒有義務給你安全感,因為TA根本給不了你。
  • 親密關係:愛自己,才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但維繫好這種伴侶之愛(親密+承諾兩種因素),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伴侶雙方都不要忘記愛自己。很多人走進親密關係後,會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對方或這段關係中,忽視了自己的重要性,進而感受不到愛情中的美好。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只有好好愛自己,才有可能擁有"終生浪漫"的感情。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具體說說。
  • 你是怎樣愛一個人的?這三種看似正確的做法,其實正在疏遠你們
    對於不同的人對它都有著不同的定義,用哲學的話語來講:因為對於愛情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和觀點,就會構成彼此不同的做法,表現在愛情之上,就成為了你認為愛情是什麼樣的,到最後就會為了這樣的愛情去做什麼。真正的愛情並不存在一個準確的定義,大多數人的愛情只是朝著他們以為正確的愛情做法去付出行動,僅此而已。
  • 親密關係中的戀愛與婚姻完全兩回事!莫把妻子當作情婦來愛
    歸根結底,他們並未進入內省階段,相反的,看到的是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是如何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而更加的要求對方為自己負責。親密關係是我們修行的道場其實,親密關係是我們修行的道場,我們則需要在這份來之不易的親密關係中成長、學習。這樣來看,實在太可惜。
  • 為什麼你無法擁有美好的親密關係?
    在這些紛繁的關係中,對於我們影響最深遠的無疑是親密關係。但是,對於如何建立和維護親密關係,我們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做好準備。在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明明很真誠對待,明明很努力維護,為什麼事與願違,總是溝通不暢,甚至相互怨恨,最後關係破裂?
  • 最好的愛情,是男女雙方在親密關係中共同成長
    如果你也對上述問題有困惑,不妨和我一起翻開《與人親密》這本書,書中通過將大量的情感心理學知識和有趣的生活實例相結合,帶我們一起認識親密關係中不斷重複的痛苦模式、愛的吸引力法則和保持甜蜜相處的藝術。很多伴侶在度過甜蜜期,生活歸於平淡後往往會有一種失落感,比如,有的妻子會對丈夫說:才發現,你們男人一旦把我們娶到手就不再像以前那麼在乎了,而我已經為你付出太多,你這麼做怎麼對得起當初為我許下的承諾。妻子通過一次次的指責讓丈夫感到愧疚來試圖改變丈夫往往都會歸於失敗。
  • 《親密關係》:防止從「月暈」到「幻滅」,就是放下需求和期望
    當你繼續在感情中成長時,你也開始懂得欣賞你跟伴侶之間所發生的任何事情。當你拒絕接受不悅與不適時,你也不再看見這些事物能帶來的啟示,也將是你無法看清正在發生的事物。所以,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
  • 百合花和親密關係
    02這件事讓我會親密關係的經營有不少觸發:首先,很美好的事物,如我們不去呵護它,它會失去光澤。如同伴侶間的親密關係,在蜜月期,我們都是帶著玫瑰眼睛看著對方,我們找尋的是夢郎夢姑,不是現實中的ta。等蜜月期一過,柴米油鹽一來,就不免失落抱怨。
  • 「羅志祥周揚青分手」:親密關係裡,如何處理個人隱私?
    我們暫且不管他們分手的原因,我在想一個問題:親密關係裡,該不該有個人隱私?02親密關係裡該不該有個人隱私?以前我相信,真愛不猜疑這句話,如果愛一個人,還要處處去猜忌,這樣的愛情,讓人很頭痛,愛的一方會變得神經質,被愛的一方會覺得被束縛,愛情不再是自由的天空,反倒是進入圍城的牢籠,最終戀人只能痛苦分手。曾經在我的身邊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 我們的親密關係如何被堵住的?
    就是有時候他就想要我去抱他,還有一些其他的親密行為。我覺得不自在就會推開他,他說夫妻之間這樣的行為不是正常的嗎?每次我表現出不耐煩他就會很生氣,摔東西,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了,我想讓自己不那麼排斥和丈夫的關係,因為他不發脾氣的時候對我還是挺好的。
  • 天秤座超級新月 || 讓你的親密關係成為通向靈魂的橋梁
    而這一次的新月,會更多地將我們的關注點聚焦在親密關係層面。有人說親密關係是通往靈魂的橋梁,因為當你出發去尋找愛的時候,你就踏上了自我尋找的旅程。 如果你的親密關係出現了問題,不要急著和對方吵架,因為你會發現彼此都是同病相憐的人,兩個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人,很可能內心背負著同樣的痛苦。所以,對對方慈悲一些,對自己也慈悲一些。掌控、控制只會製造分裂和恐懼,而愛會離得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