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個人文歷史深厚的城市,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古鎮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命運。這些古鎮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也有的已經徹底消失。深入城市腹地才找到的那些地方,至今還殘存著這個城市的一絲過去,六灶古鎮之於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上海浦東的古鎮,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偏遠的原南匯地區。南匯沿海地區原是鹽場,從五代後梁開平年間開始的,距今約900年。在宋元時期達到製鹽的頂峰,生產食鹽的產量幾乎佔據了浙西鹽場的半壁江山。所以在南匯地區也就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古鎮,六灶古鎮就是其中之一,相信很多上海人都沒有聽過這個古鎮,因為相比於朱家角、七寶,它的名氣實在是太小了。
據鎮志記載,古鎮形成於明朝時期,到清朝時就是周圍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沿著一條名為六灶港的小河修建沿街商鋪,共有3公裡多長。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六灶老街的商業功能逐漸向北部的周祝公路轉移,老街店鋪日益減少,曾經繁華的老街,慢慢開始凋零。現在新老街之間有一條南北向的中市街連接。
曾經古鎮上有著數量眾多的古橋,但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為了拓寬六灶港把它作為南匯縣的東西主要航道,於是沿河古橋全部拆除,重建不同級別不同造型的水泥橋。現在想想,無不讓人感到惋惜。
「六灶關帝廟」,屬於老街上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雖為廟其實就是一間房,在房間內供奉著神像,以為周邊居民方便祈福拜神。廟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建,整體稍顯破舊,滿滿的都是歲月流逝的痕跡。走過路過的行人,也只是扭頭稍稍瞟上一眼,並不會知道這件廟宇已有近300年歷史。
東市的傅家祠堂是六灶老街上的一個亮點,始建於清雍正甲寅年間,後又經過多次修復,距今也有近300年歷史了。當年太平軍攻佔上海時,祠堂毀於戰亂。後又通過集資重建,將家祠移至土質幹硬的舊祠東,坐北朝南,前後兩進,東西兩廂。解放後,祠堂先後被安排小學校、水產隊和居民使用,現在是浦東新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那麼你知道上海的六灶古鎮嗎?如果有時間你會去這個古鎮走走嗎?對於這樣毫無保護日漸破敗的古鎮都還知道哪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