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點擊以上藍色字體「羅雅莉」關注,可閱讀本公眾號所有文章
————————————————
————————————————
臺北中正廣場無我茶會 攝影:陳杰
一、三場大型茶會
兩年一度的國際無我茶會至今已在全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舉辦,繼上屆浙江大學、龍泉、千島湖舉辦後,於2017年10月24日—10月29日今重回發源地臺灣舉辦。由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陸羽茶藝中心、泡茶師聯會、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等聯合舉辦此次活動。
2004年起,我們都會在九江、廬山舉辦無我茶會。2008年起每年五月的第二個周末就開始辦世界奉茶日。
無我茶會是一種大家自備茶葉茶具,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的茶會形式。是由臺灣陸羽茶藝中心的蔡榮章所長開創,至今已在全球各大都市舉辦十六次大型國際性茶文化活動。
此次活動安排了:千人國際無我茶會(臺北中正紀念堂廣場)、各國茶道表演、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清晨鹿野高地無我茶會、傍晚高雄無我茶會等。
無我茶會創辦人蔡榮章教授、無我茶會現任理事長李佩芳女士。
臺北中正廣場無我茶會 攝影 陳杰
攝影:何月
清晨臺東鹿野高地無我茶會 攝影:陳杰
清晨臺東鹿野高地無我茶會
攝影師:臺北 李易祐
傍晚高雄無我茶會 攝影:陳杰
無我茶會的七大精神:
一、抽籤決定座位——無尊卑之心。
二、依同一方向奉茶——無報償之心。
三、接納和欣賞各種茶——無好惡之心。
四、努力把茶泡好——求精進之心。
五、無需司儀與指揮——遵守公共約定。
六、席間不語——培養默契,體現團體律動之美。
七、泡茶方式不拘——無流域與地域之分。
江西九江茗廬茶文化代表團是本屆茶會第一個到達臺北報到的團隊,同時李曉燕老師及三位學生的論文被【第十六屆無我茶會論文集】收集。
二、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 (來自世界各國或地區的三十位茶道藝術家,同時為大家展示純茶道藝術....)
茶湯作品欣賞會貴賓入場淨手
上一任國際無我茶會理事長林連興老師的茶席
李曉燕老師的茶席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 攝影:陳杰
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現場頒發證書儀式
三、世界各國各地區茶道表演
江西名茶香天下!2017第16屆國際無我茶會,10月25日下午在臺北市敦化北路王朝大飯店五樓,安排各國茶道表演展示和交流!
無我茶會創辦人蔡榮章教授為茶道表演做總結與點評
世界各國各地區茶道表演 攝影師:臺北 李易祐
世界各國各地區茶道表演
江西九江茗廬茶文化交流中心代表團全體團員以一首【又唱請茶歌】壓軸,與各國茶道藝術家一起同臺表演,展示好山好水孕育的好茶、江西人文文化,讓天下人愛江西,讓我們也更愛她!
我們花費幾個月的時間,集茶友們的心血和智慧,合力為了此次大會的茶道表演錄製了現場背景視頻,創意、導演、音樂、攝影攝像、文字、演員都是我們茶友身兼數職完成,集大家智慧,辛苦成就一杯好茶。
背景視頻截屏
蔡錦玲女士以一首甜美的《又唱請茶歌》獻給天下愛茶人,
「一杯廬山雲霧茶,
二杯山谷雙井綠,
三杯修水寧紅茶,
四杯遂川狗牯腦,
五杯浮梁工夫紅,
六杯七杯八杯九杯,十杯百杯千杯萬杯!
江西名茶香天下!」
來自蘭州的美麗女孩朵朵解說:我生長在中國甘肅省蘭州,因為學茶,我從黃河邊,飛到了另一條母親河,長江畔。知道了老師的家鄉,江西、潯陽、廬山、景德鎮、浮梁、井岡山……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西人愛茶、好客。我們以家庭組、母女組、姐妹組、師生的組合方式,不遠千裡,從江西廬山背來了陶淵明故鄉江西九江「天下第一泉」---谷簾泉水來配茶湯,為大家衝泡江西代表性的五款茶,與天下茶友分享!這種表現茶藝的方式,意在傳達江西人愛茶清雅之品位,自給自足豐衣足食之幸福,喝茶在我們江西已是平常人家的平常日子,不張揚不浮華。畫面之溫馨,感動全場所有茶友,大家為江西茶為江西人熱烈鼓掌
茶道老師:李曉燕(中華國際無我茶會資深茶道老師、中國國家一級茶藝技師)
領唱:蔡錦玲
旁白:牟婧睿(朵朵)
演出結束,獲得滿堂喝彩!各國茶友紛紛評價:「江西茶友表演精彩,氣質好好!」那一刻,我們作為江西人深感自豪!
參觀臺東林旺制茶廠
四、臺東娜魯彎酒店阿美族馬蘭部落原住民演出晚宴
2017臺東阿美族馬蘭部落阿美公主
阿美族馬蘭部落原住民演出晚宴
攝影師:臺北 李易祐
五、惜別晚宴
演唱老鼠愛大米,收穫600多茶友的祝福,感恩!
似乎剛剛相聚,就要道別了,時間從不等人。第十六屆無我茶會28日在高雄愛河畔的君鴻大酒店45樓宴會廳舉辦惜別晚宴,各國和地區代表團都準備了助興節目,晚會中順利交棒第十七屆國際無我茶會主辦方---中國安溪!茶會圓滿!辛苦穿著綠色背心的主辦方,臺灣團的茶道老師們!茶會的工作現場、各遊覽車的領隊、宴會中的奉茶、每場活動的工作人員……每人身肩數職,一半的老師年齡六十歲左右,渾身充滿著熱情和溫暖、每個細節的用心、貼心!無我茶會留給人們最深刻的感受,是這裡的人文!是每個人臉上洋溢的笑容,是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是團隊的默契配合,大家秉承弘揚中華茶文化的歷史使命,合力打造中國茶文化。
惜別晚宴上,茶友們載歌載舞。
金門高粱酒喝起來
感謝送我們金門高粱酒的臺北資深茶道老師蘇秀琴姐姐(右)
感謝主辦方臺灣的茶道老師們
惜別晚宴
九江茗廬茶文化代表團的節目是惜別晚會開篇第一個閃亮登場。
蔡錦玲領唱【小城故事】,茶道老師李曉燕致感謝詞。
九江故事多
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九江來
收穫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
聽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已包括
談的談說的說
九江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九江來做客
談的談說的說
九江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九江來做客
接著,江西九江茗廬茶文化代表團全體團員依序一一以古詩詞介紹九江風景名勝,九江茶友們盛裝出席,優雅大方,獲得滿堂喝彩。
銀婚紀念日,收穫600多位茶友的祝福
攝影:陳般若
晚會還有一個令人感動的小插曲,「無我茶會」組委會一周之前得知10月28號是我和夫君銀婚紀念日,精心策劃一份驚喜,特意送上玫瑰祝福!
全場600名茶友鼓掌祝福!滿滿的溫暖、滿滿的感動!
感動親愛的夫君熱烈的擁吻,感恩共同度過的25年快樂時光,感恩共同擁有的愛情結晶~女兒般若。更感恩「無我茶會」的用心愛心!
感謝李曉燕老師及茶友們贈送的銀婚紀念蛋糕及鮮花
高雄85樓君鴻國際酒店溫馨之夜
相聚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讓我們相約2019年第17屆無我茶會!相約中國安溪!
六、親人團聚
這次參加無我茶會,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緣由是要探望臺灣的親人。為了此次相聚臺北,我們足足等待了10年。因為參加無我茶會,終於圓滿見到親人的心願。
大伯、堂弟一家在臺灣生活,大伯已經87歲高齡,1948年隨軍赴臺,失聯近40年,1985年才找到親人信息,1988年第一次回九江省親,那些年,大伯多次回來看望親人,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給了我們家人極大的幫助。
2007年,我曾經帶著父母、姨媽三位老人家去臺灣看望親人,前幾年大伯還可以獨自回九江省親,如今年事已高,已經不便單獨出行,一想到也許哪一天再也見不到大伯,內心就有一種扎心的疼……
30年來,大伯為大陸親人付出了很多很多,不僅僅有物質上的援助,更有精神上的指導和支撐,大伯常常對我說:「不怕口袋空空,就怕腦袋空空」,對我的每一點進步,大伯都是讚不絕口,過去大伯總是為我們擔心,憂心我們過的不好,如今大伯為我們自豪,因為我們每一個家人都比過去過得好,每一個小家都豐衣足食,都有自己的房子車子,我們如今是大伯在人前的驕傲,也是大伯的精神支柱……
堂弟在臺北一家中學做校長,不僅長得帥,氣質也特別儒雅,脾氣更是好得不得了,為了讓我們吃上全臺灣最好吃的鳳梨酥,排隊半小時,驅車一小時,專程給我們送過來。
對我這個做姐姐的各種作,從不拒絕。遵照我的要求,兩人自拍,全家自拍,然後和我的茶友們打招呼、拍照,一一照做,一點也不嫌煩。
兩岸本是一家人,期盼有一天,我們買張機票就能飛到臺北看親人。
臺北北投漁人碼頭 攝影:蔡錦玲
臺北北投漁人碼頭
七、回到溫暖的家
這次同行的茶友有位76歲的魏媽媽,老人家一直緊跟團隊的步伐,認真熱情做好每一個細節,讓所有人感動,成了這次無我茶會的一個亮點。
左二:魏媽媽
回到九江後,魏媽媽微信總結:「雖然是第一次來到臺灣,但是我們銘記永遠。我感悟到茶文化的內涵及無我精神;感受到臺灣同胞的彬彬有禮、溫柔儒雅;享受到同團茶友的關愛至親;體會到閨蜜間真摯的情感;飽嘗到女兒對媽媽的孝心。我最欣慰的是,看到中化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以曉燕為首的年輕一代中發揚光大,從而使我堅定的相信,傳統美德這個中化民族的基石一定會鋪開來、傳下去!」
臺北誠品書店 攝影:何月
臺北誠品書店 攝影:陳般若
祖國的寶島,是它的質樸的民情、熱誠的人文、謙遜的態度深深的打動了我們的心,茶道的真正精神就是潛移默化來擴大我們的格局,以一顆平和、感恩的心面對世事。
從臺東往高雄的大巴上,一路歡歌笑語。
攝影:臺灣泡茶師聯會秘書長季嫻老師
李曉燕老師微信總結:「此行真是難得!辛苦肖老師,因九江不能自由行,跟旅行社溝通費了她不少時間和精力;為了藝術的完美,陳杰老師行前大家睡了,他們還在加班剪輯製作,全程跟拍,更是辛苦;羅總出行前就反覆修改編輯文字,及時更新最新行程;蔡姐為了音樂深夜親自跑錄音師家;曉霞細心當家;楊媽媽更是我們的動力;大家每次的練習,大小姐妹們一起努力一起互相關照,不一一列舉。做快樂認真的自己,你們都是最美的珍珠,都是值得被家人捧在手心裡的寶貝!因有大家特別的緣分,此行真正完滿!一路陽光一路歡笑!所有的老師都在誇江西團:活潑、美麗、帥氣,最有特色,最用心!為大家點一百個贊
匆匆八日,七分美好,留三分期盼,才最有回味。期盼有緣臺北慢生活!」
陳杰老師特別幸福
美麗日月潭
一杯茗茶,穿越海峽!
茶為媒,水為介。
感恩一杯茶湯
遇見彼此
一期一會,彌足珍貴。
我們用餘生
一起演繹
茶的文化
江西九江茗廬茶文化代表團的美女們
臺灣竹山工業區參觀【遊山茶訪】茶文化館
你我此刻,因茶而遇。
九江美人品臺灣「東方美人」烏龍茶
山上的歲時,茶知道。 攝影:陳般若
在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中心,臺北【陸羽茶藝中心】塗國瑞老師親自講解歷屆無我茶會歷史及每年五月的第一個周末世界各地舉辦的【世界奉茶日】
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中心,臺北【陸羽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