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程度上,廣發證券稱得上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見證者。從1991年成立以來,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財富管理、金融科技等多個方面在行業發展中均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中投行業務創下多個行業第一,例如在股權分置改革中首次率先提出蝶式權證理念,採用送股加「認購權證+認沽權證」的方式實現行業創新。
當人工智慧掀起金融科技浪潮,廣發證券藉助強勁的投研能力,在金融科技上不斷推陳出新,推出證券行業首個智能投顧應用「貝塔牛」,通過算法模型,為大眾客戶提供7X24小時智能投顧服務。
此外,隨著券商傳統業務中「佣金戰」白熱化,廣發證券率先在業內提出「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思路,並於同年在國內券商中率先成立財富管理中心。
站在2020新的十年關口,廣發證券如何鍛造具有科技屬性的新型券商,將是一個持續進程。
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在1990年11月底和12月初成立,這標誌著中國開始探索建立現代化的資本市場。次年9月8日,廣東發展銀行證券部開業,廣發證券正式發軔。1993年末公司正式成立,1996年改制為廣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成功借殼上市,2015年在H股上市。
廣發證券最具特色與創新性業務要數於1993年即開展的投資銀行業務,該項業務也伴隨著廣發證券一路成長壯大。
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投行業務並沒有明確的發展歷程與階段性劃分,如果按照投行市場政策來劃分主要分為審批制、核准制和註冊制,具體而言包括額度制、指標制、通道制和保薦制幾個階段。
事實上,在每一階段,廣發投行都佔據較好的市場地位。尤其是保薦制度方面,2004年證券行業開始實行保薦制度,廣發證券是全國首批保薦機構之一,並且第一批取得保薦代表人資格的有33人,當時在全國排名第一。
自1993年以來,廣發投行先後承銷了白雲山、五糧液、中信證券等三百多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廣發投行累計主承銷首發項目240多家,承銷家數和市場佔有率位居市場前十名。
二十多年發展歷程也助推了廣發證券進一步鞏固自己在業內的地位,逐漸發展成為一家集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私募融資、兼併收購等服務於一身、各業務板塊並駕齊驅、均衡發展的綜合性投行。其中,股權融資和兼併收購業務的經驗和市場競爭力尤為突出。
股權融資業務方面,廣發投行擁有一支專業人才隊伍,多年來其保薦代表人數量位居行業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廣發投行具備領先的創新實力,在其發展歷程中,一直將創新視為業務發展的源動力,創造了多項行業第一。例如,2005年,在長江電力股權分置改革中,首次採用「認股權證」方式;2005年,在武鋼股份股權分置改革中,廣發證券作為其保薦券商提出蝶式權證理念,首次採用送股加上「認購權證+認沽權證」方式;2006年,首次推出長江電力權證融資業務;2007年廣發投行保薦並主承銷的武鋼股份75億元分離交易可轉債,是當期國內最早公布設計並使用分離交易可轉債這一創新形式的金融衍生產品。
一直以來,廣發證券在中小項目中保持較大優勢。據了解,中小企業承銷市場化特徵更加明顯,受其他方面幹擾少,廣發證券一直關注中小企業發展,對中小企業長期跟蹤研究、適時戰略引導,已經成為其投資銀行業務特色之一。
承銷中小企業一個重要特點是需要善於挖掘和提煉企業價值。如廣發證券2009年承銷奧飛動漫,在對行業以及企業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依託企業自身的產業基礎,深入挖掘企業價值,提煉企業盈利模式,將其高度概括為產業運營與動漫形象創作一體化獨特道路,並將奧飛動漫定位為國內整個玩具行業的產業調整和升級的先行者和引領者。這也成為中國玩具企業上市的一個經典案例。
如果說廣發投行具有先發優勢,廣發也隨著時代的變遷,為其經紀業務賦予了新內涵。
隨著券商傳統業務中佣金戰白熱化,全國大型券商興起,各具特色的業務模式共同構成了當前競爭格局,經紀業務紅海競爭導致佣金率持續下行,國內外同行都紛紛轉型財富管理,尤其是2009年以來摩根史坦利、高盛等華爾街大行成功轉型,給國內券商提供了經典範例。
事實上,全球財富管理市場十分廣闊。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潛在的個人可投資資產將達到226萬億。根據波士頓諮詢發布的《2017年全球財富報告-財富管理數字轉型,打造全新客戶體驗》,中國市場2017年私人財富增速達14%。總體上看,在無風險利率下行、剛兌打破的背景下,低風險高收益資產開始變得稀缺,居民開始尋求配置的多樣化。
從2008年開始,廣發證券就著手從經紀業務客戶服務上進行創新,於2009年2月成立經紀業務管理部客戶服務部,主要負責廣發證券經紀業務客戶服務體系規劃建設、客戶服務平臺搭建、客戶服務品牌塑造及客戶服務隊伍管理工作。
2010年廣發證券基於對國內居民儲蓄數額龐大的考慮,率先在業內提出「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的思路,並於同年在國內券商中率先成立財富管理中心,該中心致力於為高淨值客戶提供投資管理、財務顧問、上市融資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和財富規劃。
事實上,不同於資產管理負責創設資管產品、管理證券組合,財富管理作為「買方中介」,負責維護客戶關係,向終端客戶提供資管產品,追求實現客戶財產的保值增值。
財富管理客戶分為大眾人群和高淨值人群,針對不同客戶特徵,採用更加多元的方式服務客戶。此外,相比於單純金融產品銷售,財富管理內涵更為豐富,形成業務閉環所需涉及的鏈路更長。即便是以金融產品銷售作為財富管理業務的基本盤,也需要進行投資研究與投資顧問等能力的培育,從而向以客戶為中心、以資產配置為核心的財富管理業務模式進階。
推進財富管理轉型以來,廣發證券一直致力於做好產品研究與評價,引入不同類別優質產品,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今年以來,廣發證券股票型、混合型產品的銷售佔比相比2018、2019年末均有大幅增長;非固收私募產品銷售同比亦大幅增長,銷售結構持續優化。
在理財產品引入方面,廣發證券不斷構建和完善多層次財富管理研究體系,建立了多資產多策略的研判體系,前瞻性判斷各類資產、策略未來表現,在此指引下,進行中長期的產品類型規劃和布局。
尤其是今年以來,廣發證券繼續以產品、人員、平臺三大子戰略為驅動,推進財富管理轉型持續深化,在產品銷售、產品保有、財富管理客戶方面均有所提升。據了解,廣發證券以研究驅動產品銷售,公募業務行業地位有所提升,私募產品銷售結構持續優化。
此外,在高端產品與客戶服務方面,作為全行業最早設立「私人銀行部」的券商之一,廣發證券以數位化、配置化、平臺化為戰略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根據其風險偏好等因素,為其挑選出最合適的產品。
投顧是財富管理業務與客戶接觸的重要媒介。近年來,廣發證券一直致力推進的「星.投顧」培訓模式,培訓課程累計瀏覽量突破50000人次。連續十年間,廣發證券的投顧數量全行業第一,最佳投顧獲獎比例達36.4%,位列行業第一,特別是資產配置類最佳投顧獲獎人數行業排名第一。
隨著金融行業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新興信息技術也在重塑金融行業生態,「無科技不金融」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廣發證券堅定科技賦能全業務,全面打造智能化券商。
當前金融科技成為廣發證券發展的新引擎,2020半年報顯示,廣發證券股票基金成交量7.57萬億(雙邊統計),同比增長 22.81%;手機證券用戶數超過 2950萬,較上年末增長約 8%;微信平臺的關注用戶數達305萬;報告期內易淘金電商平臺的金融產品銷售和轉讓金額達1810億元。
經過多年探索,廣發證券日漸將金融科技納入其戰略發展的框架之中,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金融科技支柱的基礎上,構建覆蓋財富管理、投資銀行、機構與交易、投資管理四大業務板塊的一體化架構平臺。
事實上在金融科技方面,廣發證券有很多裡程碑事件。在證券業彈性計算架構方面,廣發證券正努力建造滿足證券業務發展需要的分層雲架構,包括行情雲、資訊雲、消息中心、認證中心等,實現證券應用快速構建;其自主研發基於Docker的容器化研發運維生態平臺,具備豐富的彈性計算特性,支持遠程自動化部署,實現分鐘級全平臺部署構建或全局災難恢復。
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衍生品金融工具和機構化產品日趨複雜,資本中介類業務比重逐步放大,場外交易市場規模逐年上升,跨境業務逐步展開,對風險的識別和管理挑戰越來越大,當前券商行業強調數位化全面風險管理。在這方面,廣發證券正在布局建設一套數位化合規與風控監控體系,實現對全集團業務運營風險的實時、連續、穿透式管理,有機整合各方技術資源,穿透業務訴求,達到決策核心。
眾所周知,進入人工智慧時代,技術變革對券商交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2017開始,廣發證券通過戰略支撐項目智慧廣發GF-SMART統一建設「能聽、會說、會想」的智能大腦,支撐超過50多個智能化應用場景。其推出的證券行業首個智能投顧應用「貝塔牛」,通過算法模型,為大眾客戶提供7X24小時的智能投顧服務,累計客戶數已超過80萬。基於科學的用戶運營方法論構建的智能運營中臺,通過60個AI算法模型貫穿用戶全生命周期,實現自動化的客戶拉新、促活、留存等多種功能。
另一方面,廣發證券還是國內較早探索區塊鏈在實際交易中應用的頭部券商,其打造了國內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管理和監控基礎資產運營情況的CMBS項目。據了解,該項目主要是基於區塊鏈可信計算。廣發證券推動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可信ABS雲落地實施,解決ABS基礎資產數據不透明、難以驗證,及流程複雜、信息化程度差等痛點問題,可信ABS雲於2018年10月投產,應用在某CMBS項目中,大幅提升了審計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廣發證券重點發展了疫情無接觸服務。其在業內首創金融IM服務平臺「有問必答」,自研直播技術平臺、短視頻服務平臺、智能AI主播平臺,以及針對高淨值客戶的「雲上管家」服務方案等,在疫情期間為客戶提供了獨特服務體驗,全面滿足了大眾客戶到高淨值客戶的各級服務需求。
綜合來看,投行、財富管理乃至金融科技等方面長足發展離不開被譽為券商業務的發動機,即強大的研究能力。
據了解,廣發證券在被譽為業界奧斯卡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中,已連續兩次獲得「最佳本土研究團隊」稱號。
2019年,更是廣發證券研究業務豐收大年。研究團隊憑藉其雄厚的研究實力獲得境內外多個獎項。廣發證券在2019「中國證券業分析師金牛獎」評選中,再奪「五大金牛研究團隊」獎,是自2014年以來連續第六年獲得金牛研究團隊;在2019「機構投資者•財新資本市場分析師成就獎」評選中,獲得「最佳分析師團隊」第二名的成績,參評的24個小組中有18個小組上榜(前三),其中策略研究等7個小組獲得第一名。
資料顯示,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一直致力於為公募基金、保險公司、保險資管、私募基金、證券公司資產管理部、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等機構客戶提供賣方研究服務和投資諮詢服務。截至目前,發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設有分支機構,擁有近200名國內外著名高等院校畢業的專業分析師,98%以上具有碩博學歷。
研究團隊覆蓋宏觀經濟、策略研究、金融工程以及28個行業和逾800支國內外上市的股票,研究團隊分為宏觀經濟、策略研究、金融工程、行業小組等,覆蓋32個研究領域,研究人員配置比例在證券研究行業內居於前列。
被資本市場譽為「博士軍團」的廣發證券,一向重視人才培養、成長。在資本市場30年發展中,廣發證券為證券行業培養了一批批金融人才,成為當地政府金融業、證券行業發展的顧問。
1999年12月,廣發證券博士後工作站正式成立,這是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的第一個金融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到目前為止,廣發證券博士後工作站已累計招收20批61名博士後,不僅為廣發證券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支持,而且承擔了政府部門、監管機構的大量研究課題,向社會各界輸送了眾多高端人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廣發證券表示,未來,公司將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身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貢獻更多「廣發智慧」,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