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地方行」穿好藏袍迎接山外人 草原上的脫貧攻堅戰

2020-12-23 央廣網

央廣網碌曲9月19日消息(記者王啟慧)九月下旬的甘南陰雨連綿,沿213國道一路深入碌曲草原腹地,就可到達尕海鎮尕秀村。四面連綿不斷的大山將尕秀村環繞其中,犛牛和藏羊散落在遼闊的高原草原上,愜意生長。

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藏區牧民以高山牛羊為伴,以草原湖泊為家,逐水草而居。

草原生活雖樸實浪漫,但如若不談風景,牧民真實生活卻存在著太多不便。「交通不方便,以前兒子上學的時候,我要騎馬或摩託車去送,路程遙遠,麻煩著呢!」58歲的拉毛加談起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出行難、看病難、水電難是他最發愁的問題。

為了讓牧民不離開草原又能過上穩定的生活,實行草場承包到戶後,尕秀村分別在2003年、2013年實行遊牧民定居工程和易地搬遷工程,通過扶持,牧民集中定居。定居後,村內統一供水供電,醫院看病、教育讀書都跟過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拉毛加的兩個孫子上學,從家到學校只有700米的距離,兒子和孫子兩代人上學的對比,讓他真切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但長久的生活習慣依然遺留下了很多問題,「那時候沒有生態、衛生意識,牛羊就在院子裡,髒得很!」

牧民實現集中定居後,兒童在村裡就可接受教育。(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

在注重生態保護的今天,尕秀村逐漸認識到打生態牌、吃生態飯、走綠色發展的道路是必然選擇。2017年,通過政府引導、支持,尕秀村在原有村貌的基礎上進行提升改造,使用生物降解廁所、太陽能採暖、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新科技,全面推動「環境革命」,藏區居民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拉毛加通過經營牧家樂,提高了家庭收入。(央廣網記者 王啟慧 攝)

綠水青山是大自然賜予甘南的禮物,也是尕秀人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海拔3300米的高原生態和草原風光,是無數人的嚮往之地。拉毛加和妻子貢去乎草就在這裡開起了牧家樂,原汁原味的藏族特色住宿、飲食以及直觀的文化感受,吸引了大批遊客慕名而來。「牧家樂收入一年能有4萬塊。」加上70多頭犛牛帶來的畜牧收入,拉毛加一家8口人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

在尕秀村,拉毛加的「拉傑牧家樂」並非獨此一家。

「目前村子裡有67戶牧家樂,旺季時生意最好的牧家樂一天就能營收1500元,整個旺季6-8月份能賺十幾萬元。」包村幹部石向陽見證了尕秀村的日子在一天天變好。村裡把原有民居改造與新建旅遊景點結合起來,把生態畜牧業與文化旅遊業結合起來。尕海鎮書記蘇努東珠告訴記者,今年尕秀村接待遊客43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7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13500元。獨具民族特色的藏家民居、藏式門樓,暢通整潔的水泥村道、錯落有致的休閒廣場將尕秀打造成了「生態旅遊第一藏寨」。

尕秀藏寨民俗度假村(央廣網發 任磊 攝)

牧民從牧場走向市場,很多人把牲畜賣掉專門從事旅遊服務業,草場得到休養、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全村產業逐步由傳統畜牧業向文化旅遊業發展轉變。

網際網路時代,發展旅遊產業,電子商務必不可少。2017年,「藏寶網」應運而生,尕秀村的精準扶貧戶、困難戶可將農副產品放到網絡上銷往全國各地,依託著多種收入來源,尕秀村在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並成為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扶貧產業的模範村。

將旅遊資源變為資產入股正在開發的東喀爾古城堡景區、以集體土地入股曬銀灘帳篷城……尕秀村不斷探索「支部+合作社+產業」「支部+公司+電商」「黨員+牧戶+產業」的牧戶分紅等產業模式。跨過脫貧這道坎,致富是尕秀人的奮鬥目標。而馬術、射箭、彈唱、鍋莊等豐富的民族文化形式,將為尕秀人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幾近十月,甘南雖已過旅遊旺季,被尕秀人稱為「神山」的大山還鬱鬱蔥蔥、巍峨俊美,山水環繞的尕秀在清冷之中散發出別具一格的藏區風情。對於尕秀人而言,旅遊不是複製,而是獨一無二的藏寨;脫貧不是離開草原,也不是背井離鄉換上城市的衣裳,而是穿好藏袍,讓山外的人走進來,走進甘南的草長水美,走進藏區的民族特色,走進尕秀的藏寨旅遊文化。

相關焦點

  • 決戰脫貧攻堅 | 浠水巴河: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戰脫貧攻堅 | 浠水巴河: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12-07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黃花鄉: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
    今年,黃花鄉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精神,按照《崇信縣脫貧攻堅「回頭看」排查問題整改方案》要求,全面開展2020年精準扶貧「回頭看」整改工作,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確保全鄉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 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標題: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8年2月12日) 習近平 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先後在延安、貴陽、這次是黨的十九大後我主持召開的第一次脫貧攻堅座談會。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次把大家請來,主要目的是聽聽大家意見和建議,交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把握工作進展,分析存在問題,明確下一步工作部署和安排,扎紮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前進。 下面,我講點意見,講3個問題。
  • 黃業斌督戰雲浮新興脫貧攻堅工作,要求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4月24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業斌率省內脫貧攻堅掛牌督戰雲浮市工作組到新興縣開展實地督戰,要求新興縣咬定目標任務不放鬆,狠抓重點難點,確保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黃業斌一行首先前往裡洞鎮裡江村扶貧產業基地——臺灣紅心番石榴種植基地,詳細了解該產業基地發展情況。
  • 健全防止返貧機制 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一論脫貧攻堅與...
    健全防止返貧機制 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一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2020-08-31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脫貧攻堅」群策群力 建言獻智 為「兩州一縣」脫貧攻堅提供智力...
    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證馮湖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對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最好回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重要思想,系統回答了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系列重大問題,這是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遵循。當前,我省脫貧攻堅進入了攻城拔寨的最關鍵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甘肅背水一戰的「一號工程」,是硬仗中的硬仗。
  • 「脫貧攻堅」旺牧:擔當之責輝耀星光草原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分內職責,加強對本部門本行業脫貧攻堅的組織領導,運用部門職能和行業資源做好工作,做到扶貧項目優先安排、扶貧資金優先保障、扶貧工作優先對接、扶貧措施優先落實。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結合本部門工作和扶貧聯繫點情況深入調研,改進本部門扶貧工作。
  • 「脫貧攻堅·村村道」錦屏九勺村:原籍幹部大走訪活動助推脫貧攻堅
    錦屏縣彥洞鄉九勺村為全面提升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滿意度,增強群眾獲得感,充分發揮本土優勢、人脈優勢和資源優勢,貫徹落實該縣脫貧攻堅指揮部關於開展「作一次動員、辦一個座談、聊一次家常、做一批實事」的「四個一」行動,宣傳黨的好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 【脫貧攻堅】極地江源脫貧「三問」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緊跟一屆抓,當「黨建+引領」與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願望高度契合,脫貧攻堅自然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黨旗飄揚的玉樹草原,「黨建」的紅色力量,無疑是發展最大的「資本」,是讓41萬玉樹農牧民徹底擺脫貧困、實現幸福小康的最優資源。二問——攻堅突圍的最強戰鬥力是什麼?
  • 「脫貧攻堅群英譜——脫貧攻堅幹部考察調研」「天路」通山外 希望...
    2018年,在張忠富的帶領下,金河村修通了幾代人盼了上百年的「天路」,結束了常德市最後一個自然村不通公路的歷史。「天路」通向山外,也讓張忠富走進了村民心底。在我省今年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中,張忠富獲得好評。
  • 方俊到巴鈴回龍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4月22日,黔西南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興仁市委書記方俊到巴鈴鎮公德村、回龍鎮楊家灣、塘山、新坪村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責任再壓實,工作再細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潘炳雲參加調研督導。
  • 紮實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提供...
    打贏脫貧攻堅戰,要聚焦人這一關鍵因素,按照盡銳出戰的要求,持續推動幹部政策向脫貧攻堅一線傾斜、幹部力量向貧困地區集聚,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選優配強領導班子。班子強,則事業興。領導班子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火車頭」,建設好領導班子是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關鍵,也是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關鍵。
  • 一縷清風漫草原 ——北京掛職幹部助力呼倫貝爾市脫貧攻堅紀實
    經過8年的持續奮鬥,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在這場舉世矚目的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國家任務中,湧現出許許多多的先鋒人物與事跡。今天,我們把目光聚焦呼倫貝爾市,講講京蒙扶貧協作那些掛職幹部的故事。
  • 「原創」聚焦「九力」決戰脫貧攻堅
    作者:雲南省社科專家沿邊地區脫貧攻堅實踐經驗總結調研組在凝心聚力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特別是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到騰衝市清水鄉司莫拉村實地調研時對脫貧攻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進程中,騰衝市委、市政府通過聚焦「九力」,決戰脫貧攻堅,取得較好成效。
  • 劉紹建調研三家館鄉脫貧攻堅工作
    紅網時刻張家界10月30日訊(記者 李森林)10月29日,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劉紹建帶領市委辦、市扶貧辦、永定區政府等單位相關負責人,深入三家館鄉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全鄉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90戶2680人,其中已脫貧770戶2644人,未脫貧20戶36人。今年擬脫貧戶共20戶36人,10月26日召開鄉級會議對脫貧人口進行審核,目前正在公示。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上下同心 合力攻堅——內蒙古全力...
    內蒙古為切實加強各級黨委對脫貧攻堅的領導,按照自治區負總責、盟市旗縣抓落實、蘇木鄉鎮和嘎查村抓實施的要求,制定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五級書記抓脫貧攻堅工作職責》,對自治區黨委書記、盟市黨委書記、旗縣(市、區)黨委書記、蘇木鄉鎮黨委書記、嘎查村黨組織書記脫貧攻堅工作職責進行了明確。實行省級領導幹部聯繫貧困旗縣工作,36位省級領導「一對一」聯繫貧困旗縣,幫助基層推動脫貧攻堅。
  • 行過四季,3分鐘視頻見證柳州、防城港、南寧決戰脫貧攻堅!
    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聯合廣西廣播電視臺與14個設區市聯動,共同製作15支微視頻,全景生動展示廣西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巨大成就和成功經驗,體現壯鄉兒女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年,春夏秋冬的20次更替,1800多天的全力以赴,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你看到了什麼?
  • 哈爾濱市阿城區:保持攻堅態勢強化攻堅責任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高偉)10月22日,由哈爾濱市委宣傳部組織縣(市、區)系列新聞發布會和實地採訪活動走進阿城區,阿城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主題新聞發布會。
  • 脫貧攻堅 | 草原深處的烏拉嘎查變化大
    ——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草原深處的烏拉嘎查變化大——節選自《決不掉隊—四子王旗脫貧攻堅紀實》四子王旗江岸蘇木烏拉嘎查,靜靜地躺在杜爾伯特草原的懷抱中。全嘎查共有266戶6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岸蘇木派駐烏拉嘎查的第一書記帶領大家因地制宜,想辦法擺脫貧困。
  • 群眾不脫貧 企業不「收兵」——華能瀾滄江公司助力雲南脫貧攻堅戰
    「這只是我們助力雲南脫貧攻堅的一部分。」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能瀾滄江公司」)董事長袁湘華說,面對脫貧攻堅戰,華能瀾滄江公司主動擔當,先後投入22.4億元,聚焦熱點難點,補短板強弱項,集中精力攻克最後堡壘,助力雲南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