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開元寺東西塔,我國建築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對石塔

2020-12-14 魚和海的時光

說到泉州,自然要說到開元寺,因為省會福州也有個開元寺,這裡還是叫泉州開元寺吧,泉州開元寺最出名的莫過於東西塔了。當地人有句俗話說:「站著像東西塔,躺著像洛陽橋。」由此可見東西塔在泉州人心目中的位置。東西塔是現今我國建築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對石塔,歷經歲月更替,至今巋然屹立,堪稱奇蹟。泉州離廈門很近,高速大約1小時車程,如果對歷史文化古蹟感興趣,可以去走走看看。

泉州市開元寺內東西塔

東西塔又是如何建成的呢?

帶著這個疑問,在網上查了些資料,據說原來設計建造時先建了一座土山,然後用土山做斜坡,建塔的工人從土山腳往土山頂慢慢將石頭一塊塊地往上疊,塔造愈高,土山堆愈高,土山因此也就愈伸愈遠,一直堆到現在的中山路十字路口,所以這個地方就叫做「土山街」。點擊

建造高度這麼高的石塔,究竟用了多少塊石頭呢?

傳說,當年造塔時用的石頭從西街排到泉州城郊,即現在泉州城東南的東海鎮法石村,所以這個地方叫「石頭街」。

泉州市開元寺內麒麟壁

泉州開元寺東西塔簡介

東塔(鎮國塔):位於開元寺大雄寶殿前東側,名鎮國塔。鹹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前後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師才易磚為石,後由法權法師,天錫法師繼造,前後經十年才完工。

泉州市開元寺東塔

東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迴廊、外壁、塔內迴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為框架式的結構。正中的塔心柱直貫於各層,是全塔的支撐。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崗巖,以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計算精確,築工縝密。

泉州市開元寺東塔局部

石塔不但堅固無比,而且造型精緻。塔簷呈彎弧狀向外伸展,簷角高翹,使塔身有凌空欲飛的態勢,顯得輕盈。每一層各設四個門和四個龕,逐層互換。這樣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形更加生動和美觀。每層塔簷角各系銅鐸一枚,微風吹動之時,鐸聲叮咚,悅耳怡人。

泉州市開元寺西塔

西塔(仁壽塔):位於大雄寶殿前西側,名仁壽塔。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五代 梁貞明年間 (公元915-920年),建7級木塔,號無量壽塔,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名仁壽。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災,淳熙年間(1174-1189年)改建為磚塔。紹定元年(1228年),改建為石塔,至嘉熙元年(1237年)完工,先東塔十年而成。

泉州市開元寺內石獅子

西塔象徵西方極樂世界,以塔身的八面和塔頂、塔座合為十方淨土。每一方淨土從上到下交錯安放著諸天神將、羅漢、高僧、菩薩、童子,還有對佛教發展大有貢獻的梁武帝、昭明太子,以及神話故事中的猴行者、火龍太子等浮雕像。

歷史傳說

泉州開元寺東西塔的歷史久遠,當地還流傳著一個「東塔神西塔鬼」的傳說故事。傳說這兩座東西塔,當時是由師徒二人主事,師傅起東塔,徒弟起西塔,建到塔尾,兩人都沒辦法下來。師父就舉起身邊的一支雨傘展開跳落來,徒弟看見師父這樣做,也展開一支雨傘跳落來,結果徒弟卻摔作肉餅。原來師父用的是布雨傘,跳落去就像降落傘,慢慢著地,所以平安無事;徒弟用的是紙雨傘,一跳落去,紙傘就破,結果徒弟摔死了。所以古人就說東塔神西塔鬼。這本是無稽之談,沒有根據,但是它說明了一個道理,真功夫要真學到手,盲目模仿有時會走入死路。泉州有一句古話叫做「跟師傅跳落去」,大概就是來源於這個傳說吧。(資料來源於網絡整理)

泉州市開元寺

周邊景點:

泉州中山街,西街,關嶽廟,清淨寺,天后宮,承天寺,府文廟。

景點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176號開元寺內(導航搜索泉州開元寺)

泉州市內交通指南:

乘坐2路、961路、旅遊專線車601線等,在開元寺站下。

開放時間:

08:00-17:30 (周一至周日)

相關焦點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十二座,福建泉州東西塔
    位於泉州市區西街泉州開元寺內,是鎮國塔、仁壽塔的合成,也是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開元寺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該寺廟的規模十分宏偉,有氣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壇、藏經閣和東西塔,因其古老而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獨具魅力的神韻而著稱於世。其中東塔鎮國塔始建於唐鹹通六年,即公元865年。西塔仁壽塔始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即公元916年。東西塔歷經風雨侵襲,地震搖撼,仍屹然挺立,這也表現出了宋代泉州石構建築和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是中國古代石構的建築瑰寶。
  • 泉州開元寺:「桑蓮法界」結緣「海絲之路」
    開元寺航拍 福建日報記者 何金 通訊員 張九強 攝千年古桑 福建日報記者 何金 通訊員 張九強 攝文物名片泉州開元寺泉州開元寺是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前世傳奇一對石塔高古至尊講述人 黃明珍(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中心副研究員)公元1250年,泉州開元寺內的東西兩座塔建成,至今為全國建築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對石塔,是中國的
  • 泉州古城的獨特標誌和象徵——開元寺
    開元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始建於唐朝武則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開元寺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據《泉州志》記載,唐代時這裡桑園園主黃守恭有一天夢見一位和尚讓他舍地建寺,不便拒絕,於是提了一個條件:如果園中的桑樹在三天內能開出白蓮花,就施捨。
  • 時隔大半個世紀 泉州東西塔將再次修繕
    文/圖 本報泉州特派記者 林森泉時隔大半個世紀,泉州東西塔又要修繕了。記者昨日從國家文物局網站獲悉,泉州7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修繕方案,日前獲國家文物局批覆。昨天中午,古城泉州很悶熱。泉州開元寺裡仁壽塔上的唐三藏、「孫悟空」師徒兩人的石雕浮像,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明。仁壽塔位於開元寺的西部,泉州人簡稱為西塔。與西塔並列在開元寺東面的鎮國塔,簡稱為東塔。
  • 中國旅遊文化瑰寶~泉州東西雙塔珍貴照片爆出
    泉州東西塔是鎮國塔、仁壽塔的合成,是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位於泉州市區西街泉州開元寺內。開元寺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氣魄雄奇的大雄主殿、甘露戒壇、藏經閣和東西塔,以其古老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獨具魅力的神韻著稱於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中兩側的雙塔,東為「鎮國塔」,高48.27米;西為「仁壽塔」,高45.06米。東、西兩塔是中國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對石塔。鎮國塔始建於唐鹹通六年(公元865年),仁壽塔,始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
  • 福建泉州標誌是什麼?這對中國保存最高石塔,看點豐富免費開放
    當然如今保留下來最著名的一定非西街的開元寺莫屬。除了它是擁有著1300多年歷史和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外,最重要的就是這裡保留著一對中國現存最高的石塔。,可以說這兩尊石塔基本上可以堪稱是宋代泉州石構建築和石雕藝術的最高成就,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築中的奇葩。
  • 泉州這個古老佛教建築,距今有1300多年歷史,現如今免費開放
    「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為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對泉州這座文化古城的歷史評價。而泉州最值得一看的佛教建築就是開元寺了。開元寺坐落在泉州市鯉城區的西街上,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古泉州史遺系列遺產的代表性遺存之一。
  • 你有可能不知道的泉州開元寺「十八景」
    雙塔凌雲是泉州十八景的第一風景,開元寺的東西雙塔是中國最高的一對石塔,也是全國四大名塔之一,更是古城泉州城市標誌,兩塔為我國古代石構建築的瑰寶,經明萬曆年間泉州八級地震以及多次颱風的考驗,仍屹立不倒難道孫行者最早形象在泉州東西塔?宋代建的東西塔可是大大早於明代成書的《西遊記》。(陳英傑攝影)第二景:千年古桑
  • 福建的泉州
    泉州開元寺東西塔泉州開元寺石塔是我國古代石構建築瑰寶。從石塔的建築規模、形制和技藝等方面來看,都可以說得上精妙絕倫。它充分體現了宋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性。它不但在中國石塔中堪稱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標誌,可以說,東西塔已成為泉州的象徵。泉州素有&34;的美稱,是佛教文化傳播較早較集中的地方之一。在泉州市區的清源山,南安的九日山,晉江的青石山等,均有&34;的摩崖石刻。
  • 能去泉州旅行了嗎?泉州這「八大世界之最」景點,居然會天天爆滿
    開元寺的東西塔中國最高的孿生石塔泉州東西塔,是鎮國塔、仁壽塔的合成,是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位於泉州市區西街泉州開元寺內。東西塔歷經風雨侵襲,地震搖撼,仍屹然挺立,表現了宋代泉州石構建築和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築瑰寶。
  • 歷史悠久的開元寺,古老精美的東西塔,泉州歡迎你
    泉州在福建省東南沿海,晉江下遊的區域。泉州是東南沿海文化的一座古老的城市。是中國最先開始貿易的一個城市,所以給泉州留下許多古代對外交通史跡和文物。因比泉州也是著名的僑鄉。泉州的古蹟也是非常多的,可以說遍地都是,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介紹泉州這座美麗的城市吧。
  • 不說開元寺,只說泉州東西塔,純乾貨~
    泉州東西塔位於泉州市區西街開元寺內,是中國現存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對石塔。關於塔的年代東塔鎮國塔在公元1238-1250年建造,西塔仁壽塔先東塔10年而建約公元1228-1237年。為什麼選擇這期間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建造東西塔呢?這與當時泉州的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
  • 美麗的文化古城福建泉州,我的家鄉
    東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館(弘一法師紀念館)、準提禪院;西翼有安養院、功德堂、水陸寺;大雄寶殿前拜亭的東、西兩側分置鎮國塔、仁壽塔兩石塔,俗稱東西塔。泉州開元寺東西塔泉州開元寺石塔是我國古代石構建築瑰寶。從石塔的建築規模、形制和技藝等方面來看,都可以說得上精妙絕倫。它充分體現了宋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性。
  • 東西塔是堆土建成的嗎?
    」的方法,在塔旁堆土形成斜坡,數百數千斤的石頭,人拉肩扛,硬是從土坡下運上去造塔,土坡隨著石塔建造的高度越堆越高越堆越長,直至東西塔建造完成,土坡已經像一座山那麼高,土也堆到了現在中山中路與新門街交界的地方,這個地方就被命名為「塗(土)山街」。
  • 東西塔宏偉壯觀,是泉州市的地標,清源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開元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更名開元寺。現存主要廟宇系明、清兩代修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
  • 福建泉州千年開元寺
    千年古剎開元寺坐落在中國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27號(從前的西城外),是於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由黃守恭開創,是一座有1300多年的唐代古剎。這裡蓮宮梵宇,煥彩鎏金,刺桐掩映,古榕垂蔭,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更是古往今來泉州佛教叢林之冠。
  • 泉州西街開元寺東西塔詳細解說介紹及西塔石雕的文化傳說故事
    泉州開元寺內的東西兩座塔是現今全國建築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對石塔。唐朝建寺的時候,最初建的是木塔,因為火災而毀,在宋朝重建時改為磚塔,後再改為現時的石塔。東塔名鎮國塔,高48米多,西塔叫仁壽塔,高45米多。如此高的石塔,到底要用多少石頭奠基,用多少大石頭造塔身?
  • 泉州老街,與眾不同的情懷,只此一條
    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徵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築。   一千多年來,這條古街區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鏈,將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跡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於其間的名賢逸事、民間傳說一一貫穿起來。
  • 三十年代的福建,廈門鼓浪嶼、福州泉州漳州
    圖為三十年代的廈門中山路,廈門中山路始建於1925年,全長1198米,寬15米,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遙遙相望,是廈門最老牌的商業街。而且中山路的騎樓街是廈門建築文化的代表,這些建築絕大部分是二十年代華僑回鄉建造的,現已被列為舊城保護的重點。不僅如此,中山路自開街以來,一直都是廈門的商業龍頭、經濟中心。不論往昔還是如今,人們一提及廈門,就必說中山路,它好似紐約的曼哈頓、東京的銀座、香港的中環,讓人流連忘返。
  • 泉州那些標誌性建築、名勝古蹟你去過幾處?
    最能代表泉州文化的標誌性建築有哪些呢?小編找到的這些你又最鍾意哪個?一起來看看吧!泉州東西塔:  泉州東西塔,是鎮國塔、仁壽塔的合成,是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位於泉州市區西街泉州開元寺內。鎮國塔始建於唐鹹通六年(公元865年),仁壽塔,始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