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海峽:兵家必爭之「咽喉」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馬爾馬拉海三部分組成。該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將土耳其一分為二,是亞、歐兩大洲的天然分界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天下咽喉」之稱。
土耳其海峽作為交通戰略要道,在東西方國家文化、貿易往來中扮演重要角色,自古以來就是各國必爭之地。公元前5世紀,波斯國曾在海峽上修建浮橋,從亞洲進入歐洲。公元14世紀,奧斯曼帝國渡過海峽,侵入巴爾幹,建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17世紀末起,沙皇俄國開始加入爭奪。1783年,俄國建立了以塞瓦斯託波爾為基地的黑海艦隊。
此後,英國、法國、奧地利等國為爭奪該海峽也進行了長期鬥爭。1841年,英國、法國、奧地利等國迫使俄國籤訂《倫敦海峽公約》,規定任何國家的軍艦平時都不得通過該海峽,以制止俄國奪取海峽控制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帝國戰敗,失去海峽控制權。1936年,土耳其、英國等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籤訂了《蒙特勒公約》,規定了各國船舶可自由通過海峽等通行規則並保留至今。
如今,土耳其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每年大約有4.8萬艘船通過該海峽,是俄羅斯和包括亞塞拜然和哈薩克斯坦在內的裏海地區國家向歐洲出口的主要海運路線之一。
土耳其目前完全控制著土耳其海峽這一戰略要地,如果將其封鎖,將會對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戰略布局造成威脅,而這也是土耳其遊走於美俄間的最大籌碼和「殺手鐧」。對俄羅斯而言,俄艦隊通過土耳其海峽可以南下地中海、印度洋,爭取更多海洋控制權,同時該海峽也是俄羅斯通過黑海進行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對美國來說,土耳其海峽關乎其與北約的戰略利益。
總而言之,土耳其海峽的存在既是俄羅斯南擴的屏障,也是北約東擴的阻礙,未來有關國家圍繞土耳其海峽的博弈也將持續下去。
徐溢達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