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過大壽不是萬壽無疆!他為什麼說慈禧是萬壽"疆無"?

2020-12-17 歷史一籮筐

清朝的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統治中國,長達四十八年,幹了許多禍國殃民的壞事。在其聽政期間與外國列強共籤了不下五個喪權辱國的不並等條約,特別是在其過大壽年份更是如此,下面就由小編盤點一下其過大壽年份共籤訂了哪些不並等條約,喪失了多少國土?

圖:慈禧慶壽遊頤和園

1885年是慈禧五十大壽年份,該年6月派清廷代表李鴻章與法國駐華公使巴德諾在天津籤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中法新約》)。

由於清朝的腐敗怯懦,法國在戰場失利的形勢下達到了發動這場侵略戰爭——中法戰爭的目的,法國實現了據越侵華的圖謀,侵略勢力伸入雲南、廣西,中國西南門戶大開。

圖:1895年《馬關條約》籤訂現場及部分條款

1894年11月,慈禧要過六十歲生日。過生日的前一天,日寇攻佔了金州[在東北的遼東半 島],慈禧卻下令讓軍機大臣和全體朝廷官員「聽戲三日,諸事延擱」!慈禧生日當天,大連陷落。慈禧不顧東北同胞的死活,安坐在她的寶座上,得意洋洋地接受大臣們的祝壽。後旅順又落入了敵寇之手。不久,慈禧把持的清政府跟日本訂了個賣國條約——《馬關 條約》,把臺灣、澎湖列島白白送給了日本強盜,還賠他們白銀二萬萬兩!

圖:《辛丑條約》籤訂現場

到了1901年,日本和沙皇俄國為了搶佔我國東北,在中國領土上大打出手。慈禧倒宣布希麼「嚴守中立」!最關心的是準備怎樣過好七十歲生日。清朝官吏為求慈禧寵幸,大肆搜刮民財,給慈禧爭送厚禮,那管朝廷治理。最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該年9月奕劻、李鴻章代表清朝廷在北京與英、美、德、法、俄、日、意、奧匈8國公使籤定的一個和平協定----《辛丑條約》

條約規定:1、中國賠款價息合計9.8億兩白銀。2、割讓東三省,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該條約是帝國主義列強強加給中國的又一奴役性條約。它的籤訂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標誌著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可是,在其七十大壽時,還是有人給慈禧寫壽聯,其中有一副壽聯,慈禧特別喜歡,那副壽聯寫的是:一人有慶:萬壽無疆!當時,傑出的民國革命家章太炎聽後,相當氣憤,馬上也給慈禧寫了一副對聯,貼了出去。對聯寫的是: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只餘一人歌慶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臺灣,而今又割東三省!每逢萬壽祝疆無!每次她過生日,中國就要喪失一片土地「疆無」。 章太炎的對聯裡,還嵌上了那個馬屁精寫的八個字,把每句最後兩字顛倒,其意思就變成:一人慶有, 萬壽疆無!

據統計,1842年-----1901年四次侵華戰爭,清政府共割讓國土達160餘萬平方公裡。

相關焦點

  • 慈禧七十歲生日大赦天下 為何唯獨不赦免這三人?
    在清末時,民間有一種迷信的說法,認為慈禧的命格與大清相衝。因為不知是巧合還是其他原因,慈禧每過一次大壽,清朝的國運就會衰落一分。晚清的章太炎曾撰聯嘲諷慈禧,中有一句為「五十割琉球,六十割臺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壽祝疆無。」意思是慈禧每次過大壽,中國就要給洋人割地賠款。就慈禧本人而言,她自己的五旬和六旬大壽,的確是花了心思,用很鋪張的形式來過的。
  • 慈禧過66大壽,有人送給她一件「特殊」禮物,現在已經增值50倍
    66大壽時,袁、世、凱為討慈禧太后的歡心,送給她一件清國誰也沒玩過,誰也沒有用過,甚至誰都不敢用的禮物,這件禮物價值不菲,可是慈禧只用了一次,便徹底放棄了,這件禮物被丟棄在倉庫了,一晃眼睛,過了100多年,如今被找了出來,竟然升值了50倍,您想要知道它是什麼,那就讓小編給您揭秘吧。
  • 景德鎮御窯廠,為一位太后專門燒造堂名款瓷器,慈禧是唯一一位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慈禧在做大壽的時候,都要令景德鎮御窯廠燒造賞賜用瓷。清晚期「體和殿制」款黃地粉彩鷺蓮紋盆高九·一釐米口徑三二·二釐米故宮博物院藏儲秀宮膳房傳辦「各樣黃瓷盤、碗、盅碟共二萬一千八百四十件,萬壽無疆和萬福萬壽黃瓷各式盤、碗、盅、碟共九千四百三十件」,御膳房傳辦「萬壽無疆黃地五彩
  • 慈禧為何要穿著龍袍?鳳在龍上的石刻是怎麼回事?慈禧是無冕之王
    慈禧太后也一樣,她這輩子最大的偶像,那就是宋朝的劉娥,為什麼?因為光緒不是慈禧親生的,而宋仁宗也不是劉娥親生的。劉娥能夠執掌朝政到死,那慈禧以劉娥做榜樣,意思也就很明確了,她也要執掌朝政到死。這麼一來情況就有點意思了,那麼慈禧到底做過哪些挑戰皇權的事情呢?
  • 甲午戰爭:日本天皇省吃儉用買軍艦,清廷卻忙著花錢給慈禧過大壽
    說實話,對於一場即將爆發的大戰而言,200萬的軍費根本說不上多,甚至還只能用少得可憐來形容,那麼晚晴朝廷為什麼會拒絕李鴻章的要求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確實沒錢了,當時清朝的國庫總共就只剩下區區得200萬兩白銀了(為了重修頤和園,慈禧曾多次挪用北洋水師的軍費);二,慈禧馬上就要過六十大壽了,需要大筆的開銷。
  • 豆腐郎王致和的臭豆腐 是如何成為慈禧太后每餐必吃的一道菜?
    可是,到了慈禧年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位西太后完全不按祖制出牌,極奢窮侈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壽,提前兩年就昭告天下,筵宴提前一個月就開吃了,整個壽宴耗費白銀近一千萬兩
  • 此人向慈禧進諫停修頤和園,慈禧大怒,連喊三聲:「你給我滾!」
    有個人確實嫉妒袁世凱,他在朝鮮是袁世凱的上司,說袁世凱是「妄開邊釁」、「擅挪軍款」。而劇中這個吳大澂是朝廷的人,在見到袁世凱之後,瞬間被袁的氣質所折服,上趕著袁世凱要做親家。但他並不是翁同龢的人,李鴻章這句話是冤枉了人家。
  • 慈禧66大壽時,袁世凱送了輛汽車,為何她坐了一次就成了擺設?
    在清末時期,汽車便是傳入了中國,當時袁世凱為了給慈禧66大壽那天送禮,花了一萬兩白銀購買了一輛洋汽車,慈禧當時一看便是來了興趣,趕忙叫人載著自己溜了一圈,但沒想到慈禧之後就沒碰過這輛車,放在宮中成為了擺設。說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改造儲秀宮:慈禧太后的「裝修大計」與巔峰之路
    儲秀宮之所以受參觀者青睞,不僅因為這裡有著故宮博物院頗具特色的陳列方式——原狀陳列,也因為這裡曾經的主人——慈禧太后實在太過有名。如果在紫禁城內挑選一處與慈禧關係最密切的建築,那麼非儲秀宮莫屬。在這裡,慈禧完成了身份等級的飛越,也到達了權力的巔峰。
  • 「朝代說」回到清朝過大壽!清朝人怎麼過生日?比現在熱鬧多了!
    《康熙萬壽慶典圖卷》(局部)說起過生日來,我們現代人都不陌生。80大壽。慈禧劇照一次是清末,慈禧太后準備自己六旬大壽(1894年11 月 7 日,陰曆十月初十)時,隆重慶祝。朝廷為此籌措白銀1000 多萬兩,準備壽慶。
  • 頤和園有一座銅製的寶雲閣,傳說中是慈禧太后用這「招」製作的!
    「亭子」,還跟慈禧太后的一個傳說有關,如此多的銅,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根據傳說,慈禧太后50大壽的時候,為了犒賞自己的「勤政愛民」,不惜挪用海軍軍費來為自己修建頤和園。不過慈禧太后感覺頤和園還能再添點景致,經過李蓮英的提醒,才發現原來這麼好的風景,還缺一個賞景的亭子,慈禧馬上下令修一座亭子,來為自己日後賞風景提供便利條件。為了能夠修建一座讓自己滿意的亭子,慈禧還特意找了一位道士堪輿風水。
  • 母親過生日,慈禧寫一首詩當賀禮,沒想到成為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慈禧嫁給鹹豐帝之初,相較於與她同時進宮的慈安來講,她不是很受寵愛,生下兒子同治帝後,在宮中的地位才慢慢好轉。鹹豐帝體弱多病,加上當時北邊有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南面有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內憂外患,讓他心力交瘁。慈禧工於書法,於是鹹豐帝就時常口授讓其代筆批閱奏章,還允許慈禧發表自己的意見。
  • 故宮有一輛慈禧坐過的奔馳車,奔馳公司欲用高價收回,直接被拒絕
    這就跟我們的慈禧太后有關了。出生於1835年的慈禧,其實家中條件一般,但是她從小就是一個很有想法和主見的人,1846年道光皇帝發現國庫虧空嚴重,讓全朝官員補上,慈禧家中因為沒有錢,籌款三年還是不夠,祖父因而被捕入獄,為了幫助這個家,慈禧才11歲就開始做針線活,並且給父親出主意,比如說變賣哪些家產,又比如說向誰借錢。
  • 慈禧60大壽,孔府獻兩桌豐盛壽宴,讓人想不到最貴的是一碗麵!
    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十月,正值慈禧太后60整壽,全國上下可就忙活開了,忙活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給慈禧太后送禮,並討得清朝最高掌權者的歡心。換句話來說,如果慈禧不高興,別說前程,甚至腦袋都有可能落地。
  • 清朝三次盛大祝壽:康、乾顯盛世高峰,慈禧卻在危難時花1千萬兩
    一次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康熙帝玄燁過六十大壽。 當時,玄燁剛從霸州(今河北霸縣)巡視水利工程回到北京西郊暢春園。 再一次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八月十三日乾隆帝弘曆過八旬大壽。
  • 慈禧過生日,四川巡撫命兩千人找一件寶貝當壽禮,最後計劃落空
    比如,當年慈禧老太后過生日之前,四川的一位巡撫大人,就動用了兩千多人為慈禧找一件寶貝當壽禮,結果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都沒有找到。究竟巡撫大人要送的是什麼禮物呢?如果您也想知道,那就讓小編來給您從頭揭秘吧。(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頤和園耗資千萬白銀的景區:為慈禧六十大壽修建,藏著許多小秘密
    1894年,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排雲殿就是為慶祝慈禧太后壽辰而建,成為中軸線上的另一重要建築。據史料記載:僅是從頤和園到紫禁城沿途搭建的彩殿就耗費了白銀近五百萬兩,從東宮門到西華門修整沿途妨礙觀瞻的店面耗銀達240萬兩。
  • 曾國藩看人從未走過眼,他第一次見到慈禧時,對慈禧的評價如何?
    ——胡哲敷 晚清時期,內憂外患,社會動蕩,正所謂亂世出豪傑,於是乎無數英雄兒女,才子佳人應運而生,其中便包括一個名叫曾國藩的人,此人乃宗聖曾子七十世孫,6歲入塾,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5歲中秀才,27歲入朝為官,並一步一步成為晚清時期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文學家、書法家,他還是湘軍的創立者,由他帶領的湘軍,不但攻滅了太平天國,甚至實力可與清廷抗衡,慈禧太后都要敬他三分
  • 李蓮英長得那麼醜,為什麼慈禧還那麼喜歡他?
    所以慈禧對李蓮英那不叫喜歡,那叫得寵,所以相貌和得寵壓根他就不是一組前因後果的關係,整岔氣了。那麼接下來,咱就通過說說李蓮英的一些個生平,從中吧嗒吧嗒李蓮英為嘛得寵。所以最開始李蓮英在奏事處,景仁宮先後都當過差,領頭的太監感覺這小子可以啊!聰明,伶俐,一個眼神過去就明白要幹嘛?得咧,這就接著往上推,這一傢伙就推到了同治身邊,同治一瞅不錯啊,就賞給了慈禧,在慈禧的身邊聽用。這個時候,李蓮英才十六歲,瞅見沒三年就湊到了慈禧的眼跟前。後來的事。
  • 這個女人曾想「學習」慈禧,卻被慈禧推到了水井裡,一年後才撈出
    中國書店出版社《還原一個不為人知的末代皇太后隆裕》記述了這樣一件事兒:慈禧六十大壽當天,隆裕和瑾妃兩人不巧起來得稍微晚了一些,但到了現場,她們都沒有看到珍妃。過了一會兒,光緒來了,身邊帶著珍妃,顯然,珍妃是在光緒的寢宮過了夜。這讓隆裕很不快,她告訴光緒留妃子在寢宮過夜有違祖宗家法,光緒不但不以為然,反而責罵她多管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