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 - 北宋人物、海上女神媽祖

2021-02-17 歷史坊間談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這一信仰的主體據說是由真人真事演變而來的。考察媽祖的生平得知,這一信仰來自民間傳說。首先是傳說,然後是傳說的歷史化和神化,最後形成普遍的媽祖信仰。

媽祖原名林默,世人尊稱林默娘,宋初莆田縣湄洲島人,生於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媽祖本是我國宋代一位道德高尚、人所欽佩的傑出女性。她的大名在千年的歲月變遷中,不僅沒有消聲覓跡,而且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千秋不朽」、「萬古流芳」(梁啓超題天后宮聯句)澤被蒼生的天上聖母。清源軍那時為莆田人陳洪進管轄。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船員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問題,他們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一生在大海中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

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南唐清源軍莆田縣湄洲人(今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湄洲島),媽祖祖父林孚,官居福建總管。父林願(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檢。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盼望再生一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一個女嬰,父母有點失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裡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巖石都發紅了。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閒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默,父母又稱她為默娘。默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後,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兇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在這海域裡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預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與世長辭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傳說,他們看見湄峰山上有朵彩雲冉冉升起。從此以後,航海的人又傳說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

媽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馳,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通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媽祖 【畫像】,在這海域裡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測吉兇,必會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羽化飛升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看見,媽祖同諸姐登高於湄峰之巔,告別親人們之後,獨自乘長風駕祥雲,翱翔於蒼天皎日之間[6],忽見彩雲布合,人亦不可復見[7]。此後,航海的人又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

媽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馳,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普救眾生,護佑漁民,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並最終列入道教祭典和國家祀典[8]。

媽祖鄉人感其治病救人的恩惠,於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道觀)。祖廟於公元1023-1032年(天聖年間)擴建,日臻雄偉。1403年-1424年(明永樂年間),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至清康熙時,已形成了具有五組建築群的「海上龍宮」。可惜,原有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已廢圯,現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規模較小。湄洲祖廟進行了大量的復原修建工作,另投資1億多元興建了媽祖新殿,新殿宏偉壯觀,被世人譽為「海上布達拉宮」。經過千百年的分靈傳播,隨著信眾走出國門,媽祖也從湄洲逐漸走向世界,成為一尊跨越國界的國際性神祇,並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湄洲媽祖祖廟,尊稱湄洲祖廟。是媽祖信仰、媽祖文化的發祥地,道教著名宮觀,世界媽祖文化中心,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申遺地、遺產地和主要傳承地。

除莆田湄洲島的上媽祖廟外,泉州的天后宮,寧波慶安的天后宮,天津的天后宮,澳門的媽祖閣,臺灣北港的朝天宮和鹿港媽祖廟,汕頭媽嶼島的天后古廟,汕頭市區昇平路的老媽宮,漳州漳浦的烏石天后宮為中國天后宮有名的大廟。道教封號:輔兜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猜你還想看:

歷史上最能忍辱負重的三大人物,將忍發揮到極致,你最敬佩哪位?

最幸運的女乞丐,在路邊乞討,送人一個饅頭,後成千古一後!

相關焦點

  • 九月初九重陽節這天,媽祖林默羽化成仙,化作一道白光沖天而起
    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羽化飛升,湄洲島上的不少漁民看見林默乘著長風,駕著祥雲飛上了天空,翱翔於蒼天皎日之間,此後海上的漁民經常看到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截止到目前,全世界有45個國家和地區信仰林默,聯合國也授予了她「和平女神」的稱號,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海上女神媽祖為何受到全球2億人的朝拜?真人真事還是神話傳說?
    媽祖信仰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民間信仰之一,她同樣隨著中國人的足跡傳遍世界各地。媽祖本來是海上保護神,後來當她的職能逐漸擴大時,無論是商人、手工業者,也無論是難產或其他疾病。人們都認為媽祖都能幫助他們排難解困,所以海外的華人同樣建廟祭祀。
  • 媽祖 林默
    媽祖影響力由福建莆田湄洲島傳播,歷經千年,對東亞海洋文化及南中國海產生重大影響,稱為媽祖文化。媽祖原名林默(暱稱「默娘」),排行家中老么,聰慧過人、沉默不多言,終身未婚,後常於海湧風浪顯靈、颱風轉彎、保祐平安航行,世人認為是「護國庇民」的海洋守護神。
  • 恭賀媽祖1060周年聖誕:中國海上女神「媽祖」的來歷
    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皇帝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從宋朝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道教尊號:輔兜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 海之女神,媽祖千秋
    漢族民間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媽祖的專職海神地位在元朝封天妃後正式奠定,到清康熙平臺灣後特封天后。歷代皆從政治統治需要或從海上交通貿易的經濟目的來進行冊封。而隨著福建海外交通的發展和海外移民傳播,媽祖信仰遍及海內外。
  • 海上女神媽祖為什麼叫林默?積陰德,子孫福
    林默之名,善財相助媽祖出生後,她連續幾十天不哭不笑。林願認為他的女兒可能是個啞巴,於是捶胸頓首,日日愁眉不展。果然不出其所料,坊間傳出林氏生出一啞女的流言。林願內心經過了一番苦苦掙扎後,欲將女兒遺棄。歸家後,林願給女兒取名為林默,小名默娘。而相傳,那位老者正是當初觀音的徒弟善財化身來相助龍女的。
  • 歷史:海上女神林默娘,閩南地區很多人新信奉的「媽祖」
    說起莆田,這座城市最引以為傲的文化當屬媽祖文化。隨便問一個莆田人,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媽祖這個名字這個文化的。它不僅僅在莆田印象深刻,更傳播到了臺灣,浙江等地,更是不斷向全球傳播,是航海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小編今且來說一說這媽祖文化的具體內涵。
  • 「海上女神」媽祖是怎樣煉成的?
    管大海的,有伏波神、南海觀世音、媽祖、南海神。此外,還有一些「落寞海神」,可能一般人不太熟悉。《山海經》裡記載了南海神不廷胡餘、西海神蓐收,今天很少人知道這些神明。《元史》曾親切地稱呼觀音菩薩為「南海大士」,稱呼媽祖為「南海女神」,聽上去非常「洋氣」。其中,觀世音菩薩算是海陸兩棲的神明。但是,在海上世界,真正影響力排第一的還要數媽祖。
  • 買實名火車票上熱搜 「護航女神」媽祖與背後的海洋文化
    9月6日上午9點07分,動車D3142次從福建莆田站緩緩啟動,這趟列車3車3F座位上的「旅客」一下子引起了眾人注意,她是首次坐動車「巡安」的海上女神——湄洲媽祖。本次列車的目的地是江蘇崑山,此次出行是為了參加一次「媽祖文化」交流活動,接下來的行程還包括江蘇常熟和上海等地。
  • 海上女神,媽祖信仰形成的最初萌芽
    我們無法想像林默離開人世之初,湄洲島的子民和海上的漁民,商人對她的深切懷念。這兩則傳說見於《天妃顯聖錄》等文本,第一個「顯夢闢地」為媽祖升天后不久媽祖廟興建的記載,它當為第二座媽祖廟,也是第一座正式的媽祖廟。第一座簡易的媽祖廟是林默去世之後,湄洲島人在她坐化之處搭建的,它的形體像土地公廟,可能略大些、但大不到哪裡去。林默剛離開入世,湄洲人都當她還活著。她經常在湄山燻修。她死後仍安葬在湄山上。
  • 媽祖的由來,你知道嗎?
    媽祖,原名林默 ,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因救助海難於宋太宗雍熙 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目前,全世界45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的媽祖廟,有3億多人信仰媽祖。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有關機構授予媽祖「和平女神」稱號。
  • 海上女神,媽祖的水闕仙班
    媽祖降妖伏魔有五六個故事。這些妖魔在海上興風作浪,危害民眾,老百姓無可奈何。媽祖修成神通後,具大法力,哪裡有災難她就在哪裡出現,哪裡有妖魔她就去降伏。有的海怪妖術高強,危害也大,媽祖初到時,發下誓言:「此妖不除,風波不息。」然最終她並沒有滅除一個妖怪,她用非凡的法力和超凡的耐心去降伏妖怪,讓妖怪跪地求饒甘願受罰。
  •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內供奉的女神
    媽祖廟在湄洲島北部的祖廟山上,為中外媽祖廟祖庭,千百年來,一直被媽祖信徒奉為「聖址」,香火興盛。 湄洲島媽祖原名林默,生於北宋建隆年間(公元960-963年)。其父林願,曾任宋朝都巡檢,因林默出生後一個多月不曾啼哭,故取名為「默」,長大後人稱默娘。
  • 湄洲媽祖首次坐動車購買實名車票
    這位不同尋常的乘客就是「海上女神」湄洲媽祖。這位特殊的「旅客」上車後一下子引起了其他乘客的注意。媽祖的身旁擺放著一張實名制車票,顯示的乘車人為「林默」,身份證號碼有四個字母被符號代替,有網友們戲稱:估計這是第一位有身份證的神仙吧!據了解,湄洲媽祖當天是前往崑山參加「2019年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 漢歷4717年3月23日:漢族海上和平女神媽祖誕辰1060周年紀念
    真名林默 漢族 被譽為和平女神 誕辰於漢歷3657年3月23日。 媽祖是流傳於漢族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盛於明、繁榮於近現代。民間在出海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媽祖是集無私、善良、親切、慈愛、英勇等傳統美德於一體的精神象徵和女性代表。
  • 媽祖為了自己的追求,做出了什麼眾人不解的決定?
    從古至今,總是流傳著很多美好的故事,對於真善美,我們每一個人都很期待,充滿真心,都會賦予些神話的色彩,但有的卻是真實存在的,北宋時期的民間女子,是怎麼成為「海上女神」的,相信我們大家都感到好奇?今天就跟誰小編一起來看吧。
  • 三明天后宮(媽祖廟)
    海神媽祖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海洋貿易者、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尤其是在福建、廣東、海南、臺灣、東南亞中有廣泛的媽祖信仰,許多沿海地區均建有媽祖廟。 媽祖的真名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誕生於莆田縣湄洲島,為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媽祖,被尊為海上女神,又名天后聖母,天王母后。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從宋朝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
  • 媽祖首次坐動車買實名車票,網友:媽祖也有身份證,好神奇哦!
    導語:媽祖是公元960年農曆3月二三出生福建莆田湄州島,原名林默,是北宋時期福建海邊的一位女子,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死後由鄉親立廟奉祀,千百年來被海內外華人尊為「海上女神」。因此,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等等,目前,全世界45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的媽祖廟,有3億多人信仰媽祖。9月6號,被海內外華人尊為護佑平安的「海上女神」媽祖首次坐動車,前往蘇南、上海一帶巡安布福交流活動。本次件再也平常之事,但因這位」旅客「特殊性,再加上大家都知道,坐動車必須有身份證才能買票。
  • 瀋陽天后宮:中國最北的媽祖廟
    媽祖本名叫林默  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夏曆三月二十三日,福建莆田湄州嶼巡檢(很小的官)林願之妻,生下一女,此女生下後一直不哭,故起名為林默,長大後也叫默娘。  因為生長在海邊,林默水性極好,常常去救助海上遇難的客商和漁民。林默又懂一些天象,她的天氣預報常常十報九準。她還懂得醫藥,給人看病治療。
  • 給郭臺銘託夢的媽祖,究竟是怎樣一位「女神」?
    在參選理由中,他特別提到媽祖託夢叫他出來參選,所以他決定遵照媽祖指示!這段媽祖託夢之說,一下子成為網絡上走紅的段子:我媽祖託夢叫我去面試,媽祖託夢叫我找女朋友,媽祖託夢叫我買XX股票……似乎大家做什麼事,都能從媽祖託夢裡找到依據。那麼,這位給郭董託夢的媽祖,究竟是怎樣一位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