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羽化飛升,湄洲島上的不少漁民看見林默乘著長風,駕著祥雲飛上了天空,翱翔於蒼天皎日之間,此後海上的漁民經常看到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截止到目前,全世界有45個國家和地區信仰林默,聯合國也授予了她「和平女神」的稱號,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的世界遺產。
媽祖、天妃、天后、天后聖母,數百年來,信仰媽祖的漁民、海員、船工、商人越來越多,媽祖廟也越來越多,截止到目前,全世界有1萬多間媽祖廟,成為東南亞地區3億多香客共同的信仰。僅僅在媽祖的誕生地福建莆田,大大小小的媽祖廟就超過了100間,媽祖作為一個古代民間的神祗,為何她的精神能被海內外、世界上這麼多人認可、讚揚和崇敬呢,一切都得從她的出生說起。
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福建望族莆田九牧林家後裔,在媽祖林默還沒出生的一天晚上,母親王氏就夢見觀音大士慈詳地對她說:「你患不孕,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沒過多久王氏果然懷孕,懷胎14月終於誕下一女嬰,傳聞王氏分娩時,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入室中,光輝奪目,香氣飄蕩,久久不散……女嬰出生至滿月,從未啼哭,林默由此而來!
小時候的林默就已經異於常人了,她聰慧過人,長大以後更是救死扶傷,尋醫問診分文不收,由於平素精研醫理,常為眾人治病,教眾人防疫消災,贏得了大家的欽佩和尊重,素來性情和順,熱心助人,不圖回報,鄰裡鄉親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求幫助,久而久之,林默大仁大義的事跡也就逐漸的傳開了。
一天林默的父親和哥哥和島上的漁民一起出海捕魚,一開始天氣都挺不錯的,突然海上狂風大作,巨浪駭人,猶如一頭噬人巨獸,木船哪兒能扛得住大自然海浪的力量,沒幾下就七零八落……媽祖在家感受到了海上的突然變化,深感鄉親們情況十分危急,於是趕緊往出事的地方趕,救回了父親和不少漁民,只是自己的哥哥,早已沒有了生息,當地漁民感激林默的救命之恩,在她生日那天都不出海打漁,生日那天禁捕也成為了流傳到今的習俗。
大海深不可測,風浪無情,漁民出海頻頻遇險,的林默練就一身好水性,又能駕船如飛,自願擔起海上救援任務,哪裡有呼救,那裡就出現海上神女的身影。據說有一次,天黑時狂風大作,黑浪滔天,海上的船隻無法進港,得訊後的林默情急之下竟將自家的房屋點燃,讓熊熊大火為船隻引航……然而在一次海上救援中,林默不幸遇難,鄉親們悲痛欲絕,誰都不願相信這個事實。
在宋太宗雍熙四年,也就是公元987年的時候,九月初九重陽節那天,年僅28歲的林默在海上救援過程中,不幸被桅杆擊中頭部,落水身亡,年僅28歲。可是沒多久湄洲島上的漁民看見了媽祖乘著長風,駕著祥雲飛上的天空,翱翔於蒼天九日之間。從此以後航海的人都說,經常看見林默穿著紅衣服,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險呼救的人,人們為了感激和紀念林默,越來越多的媽祖廟遍及東南南海,隨著鄭和下西洋走向東南亞,一步步成了億萬人信仰的女神。
北宋以後,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頂峰時期,女性社會地位降到谷底,除了女媧、王母這些上古形成的女神,人們信仰的保護神幾乎全是男性,唯獨媽祖例外。作為一個古代民間神祗,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為何她的精神還能被海內外這麼多人認可、讚揚和崇敬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媽祖身上聚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善良正直,見義勇為,扶貧濟困,解救危難,造福民眾,功德無量,才會深受百姓尊敬和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