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呵護民族團結之花
——玉門市小金灣東鄉族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
每日甘肅網5月15日訊據酒泉日報報導(記者 周愛玲 通訊員 妥生龍 蒲捷)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玉門市小金灣東鄉族鄉著力建設黨建引領先進鄉、產業興旺富裕鄉、脫貧攻堅示範鄉、社會治理文明鄉、民族團結模範鄉,形成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1991年我們搬到這裡時,一棵樹都沒有。後來成立了小金灣鄉移民工作站,10名工作人員在龍泉村地窩子辦公。我家八口人擠在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生活。當時風沙大、土地鹽鹼嚴重。一年沒多少收成,還為吃飽肚子發愁。如今小金灣的變化很大,條條馬路通到家門口,許多村民住上了小康房,出門開著小轎車。在黨的各項惠民政策扶持下,老百姓發展養殖、種植及第三產業,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是各族幹部群眾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帶來的豐碩成果。」小金灣鄉退休幹部張學義說。
近年來,小金灣鄉堅持把民生保障作為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全力抓好民生政策落實,著力解決移民群眾教育、醫療、就業等「急難愁」問題,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以前家裡人生病要去其他地方看,往返得花不少錢。現在,家門口的衛生院條件很好,看病的費用醫療保險可以報銷。」富源村4組村民馬木灑說。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小金灣鄉把做好民族團結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相結合,緊盯「戶有增收項目、人有創收技能」的增收目標,積極引導少數民族群眾採取多種途徑增加收入。2019年,全鄉順利完成脫貧「摘帽」。
「近年來,鄉上每年都舉辦刺繡、烹飪、電焊等技能培訓班,我參加了刺繡培訓。我的腿腳不方便,平時在家繡包、鞋墊等,在網上賣收入也不錯。」金柳村4組村民馬阿西也說。
為傳承發揚好少數民族文化,小金灣鄉通過舉辦各類體育賽事及文藝活動,讓各族幹部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通過舉辦各類體育賽事和文藝活動,既展示了我們東鄉族的文化,又促進了民族團結。」富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進龍說。
為做好民族團結工作,小金灣東鄉族鄉幹部經常深入群眾家中,誰家有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就這樣播撒在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