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叔教育指南(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就業有利於勞動者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上學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們總說:只要考上大學,未來前途一片光明之類的話語,不過等到學生們大學畢業後卻發現,未來前途考上大學後也會迷茫,找份工作很難,好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很多人為了謀一份好工作,會付出很多努力,「國企」更是成為很多學生的就業目標,不過國企招聘有這樣的一種現象:很多國企更愛「校招」,社招難度竟然高於校招,這讓不少步入社會的人都感到不公平!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一位考官說出了真相,聽完太扎心了!
第一點:校招的學生更簡單,整體的學生素質要更高
很多國企更偏向於「校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校招的學生背景簡單,學校裡的學生整體素質要更高,從中選拔人才更容易一些。國企發展也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因此在招聘的時候會更傾向於學校,學校培養出的人才素質更高,而且這也會很大程度上減輕國企招聘人員的壓力,能夠在短時間內尋找到合適的員工。
第二點:剛畢業的學生工作熱情要更高,更負責
剛畢業的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還沒有經歷社會的摧殘打磨,因此在工作中也有很高的熱情,對待工作內容也會更認真負責。國企工作穩定,薪水福利待遇都不錯,長時間的工作讓不少國企員工否磨平了心性,所以很多國企就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為企業帶去活力,更好地帶動企業發展,所以很多國企會選擇「校招」而不是「社招」。
第三點:國企招聘人才很注重穩定性
一般國企招聘下員工後不會輕易辭退,而且國企發展年限很長,所以就需要穩定性很強的員工。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接觸過很多工作,因此剛開始是不會輕易跳槽的,而那些社會上混跡多年的職場人穩定性並不如剛畢業的學生,國企更偏向於穩定性強、服從性強的員工,所以很多國企不願意選擇「社招」,「校招」就會成為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
其實不管是校招還是社招,每個人都有機會,就看你能否把握住這樣的機會。只要你是人才,那麼總會有欣賞你的伯樂出現,你也能得到最合適的工作崗位,所以說,能力很重要。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認為國企校招和社招有什麼不同嗎?你怎麼看待這一現象呢?歡迎留言討論。
往期精彩
社會職業「鄙視鏈」榜單發布,打工人成功墊底,公務員竟無緣第一
為何考研人很多是普通大學生,最後上岸人卻很少?導師講出實情
被名校錄取的高考生,「外貌」都有這三個特徵,大學老師:特別準
大學年級常見現狀,大二是個「分水嶺」,考研逆襲這一階段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