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歲小哥直播賣土雞 10天助農創收5萬元

2020-12-14 澎湃新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歲小哥直播賣土雞 10天助農創收5萬元

2020-08-12 12: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我們這邊的本地土雞基本都是這種黃羽,個頭不大,一般在4斤左右。大家來看一下這個雞的爪子,尖細鋒利,這是散養土雞的特點,而且雞的精神頭很足,跟市場上賣的雞場雞有明顯區別……」

8月10日早上八點剛過,在隆盛鎮振興村脫貧戶彭靜家中,高飛正提著一隻土雞直播賣貨,向自己的3000多名粉絲推介著彭靜家的散養土雞。

▲高飛在農戶家直播賣雞。趙竹萱 攝

在陽光曝曬下直播近一個小時,高飛渾身溼透,滿頭大汗,卻滿面笑容。「今天周一,早上看直播的人不多,但下單的還是不少。」他說,遇上周末直播間人多的時候,一場直播下來能幫貧困戶賣一百來只雞出去。

今年29歲的高飛是隆盛當地小家禽養殖大戶。說起為什麼直播賣雞,高飛說緣於今年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爆發之後,小家禽屠宰停止,村裡趕場也停了,交通運輸也管制了起來。而當時他自己的養殖場裡還有1000餘只雞正值售賣之時。

「本來只是打算試一試,沒想到真能賣出去!」發現直播賣貨可以幹,高飛開始仔細琢磨,日常便發一些關於識別土雞、觀賞土雞飼養環境或是飼養過程的小視頻。通過摸索研究,精心地拍攝,他每條小視頻的瀏覽量都能達到7000左右,最高的一條達到了20餘萬。靠著直播和原本的客源基礎,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高飛便將自己的1000餘只雞全部銷售了出去,同時,也在直播平臺上積攢了許多粉絲和人氣。

自己的雞賣完了,但市場需求仍在。於是,高飛便開始收購同村村民家中的土雞來賣,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受疫情影響,絕大多數村民都陷入了小家禽銷售的困境之中,特別是建卡貧困戶。

「近兩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們隆盛扶貧產業發展得不錯,不少貧困戶通過養殖小家禽成功脫了貧,有的養殖規模還不小,養得多的有1000多隻,最少的也有兩三百隻。銷售不出去對他們來說打擊是很大的,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返貧。」想到這些,高飛索性不再收購,而是將直播間搬到了各個有售賣需求的貧困戶家中,與他們一起直播售賣。

▲高飛正在對土貨進行裝車打包,準備配送。趙竹萱 攝

如今,高飛直播賣貨已在當地出了名,許多村民也形成了找他賣貨的習慣,就像彭靜一家,家裡缺了勞動力,1000餘只土雞眼看著就要虧損,便著急地聯繫上了高飛。

「我們一家2018年就脫貧了,但是我老公去年又查出來淋巴癌,家裡一下子就沒了勞動力,我一個人的全部精力都用在養這1000多隻雞上了,根本沒法拉出去賣,高飛來幫我們直播,這才10來天的時間,已經賣出去500多隻,掙了5萬餘元了。」彭靜的妻子孫學桂感激地說,最近氣溫很高,但高飛每隔兩三天就會來她家直播一場,每次都跟今天一樣,渾身大汗,還要幫著宰殺、清洗、裝袋,最後還要幫他們配送、發快遞,如果不是高飛,她還真的不曉得該拿這1000多隻雞怎麼辦。

聽到孫學桂這話,高飛笑著說,這點小事不用謝,只是希望自己能把直播帶貨做好,在擴大自己線上銷售的同時,也能幫助更多的農業種養殖戶增收致富。

來源:綦江微發布 | 趙竹萱

編輯:李亞雯

編審:王 旻

值班編委:彭 巧

總編輯:孫 萍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歲小哥直播賣土雞 10天助農創收5萬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它的爪子鋒利,它的精神頭很足……」29歲小哥直播賣雞,10天幫...
    大家來看一下這個雞的爪子,尖細鋒利,這是散養土雞的特點,而且雞的精神頭很足,跟市場上賣的雞場雞有明顯區別……」8月10日早上八點剛過,在隆盛鎮振興村脫貧戶彭靜家中,高飛正提著一隻土雞直播賣貨,向自己的3000多名粉絲推介著彭靜家的散養土雞。在陽光曝曬下直播近一個小時,高飛渾身溼透,滿頭大汗,卻滿面笑容。「今天周一,早上看直播的人不多,但下單的還是不少。」
  • 局長、村官、小哥紛紛變身主播,百萬人圍觀京東快遞助農直播
    在本次直播活動中,日照市嵐山區商務局局長田文見變身主播與網友互動,全方位介紹嵐山的海洋漁業資源以及貽貝養殖情況,用自身的生活經驗,告訴網民們吃海虹的方式與方法,並現場試吃。本次直播,在3小時的直播時間內,共吸引57.78萬網友同時在線觀看,不少網友在直播間留言「支持海虹大賣」。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嶺南鄉村處處生機盎然
    2019年,全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8元,百姓的腰包更鼓了,全面小康的腳步也更近了。全面小康,在「冬瓜叔叔」的直播帶貨中「大家一定要試試英德紅茶,我們這裡是著名的紅茶之鄉!」英德從2015年開始大力搭建農村電商平臺,肖立鑫也從2018年10月開始正式「觸網」直播。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物資捐贈需求,肖立鑫在網上呼籲愛心人士購買「愛心冬瓜」捐給湖北,奉獻助農和抗疫「雙份」愛心。2月底,8車140噸價值160多萬元的冬瓜、紅茶、大米等的物資發往湖北。「我理解的全面小康,就是大家生活富裕,農產品不愁賣、賣上好價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土雞如何變「鳳凰」——精細農業「湘佳...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尚武 孟姣燕 周勇軍六年一瞬間,土雞變「鳳凰」。在石門縣壺瓶山區,林中散養的土雞,飲山泉、啄昆蟲、食花草……湘佳牧業紮根於此,引領貧困戶養「脫貧雞」、奔小康路。2014年,禽流感疫情讓市場「聞禽色變」,土雞無人問津。
  • 密雲李子高產難運輸,極兔小哥貼心來助農
    在7月29日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消費主張》節目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同樣都是賣李子的農戶,境遇卻是天差地別。北京密雲御皇李子是北京的特色水果,每年七八月份成熟。不過每年到了七八月份的李子採摘期,李子反而讓農戶們揪心了。雖然密雲李子飽滿多汁,但它下樹期時間短,只有20多天,且向外運輸容易損壞,因此如何儘快賣出李子成了果農的心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九)荒山變花海 農旅...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九)荒山變花海 農旅融合促增收 2020-06-23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第一書記張冬冬:「戰馬加鞭」奔小康
    2019年10月下旬,中央統戰部選派37歲的張冬冬到了戰馬村擔任第一書記。剛剛翻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當時鎮上的集市都暫時關停了,趕場活動也暫停了,我們在走訪時發現,村裡很多老年人家裡的土雞蛋沒了銷路。」在忙著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張冬冬還開始在村裡收購起雞蛋等農產品,然後通過直播、帶到縣城售賣等方式幫助群眾銷售。
  • 「京心助農」讓山西晉中土雞搖身變「鳳凰」
    10年前,身為80後大學生村官的他決定下鄉創業,帶領當地農戶開展土雞養殖。   近年來,土雞由於其肉質鮮美、無公害汙染而頗受人們青睞。然而,由於土雞的養殖成本比肉雞高,並且放養的管理難度較大,因此,合作社的規模和效益也一直難有大突破。「剛開始做養殖場的時候,我們的年利潤只有幾萬元。」 回憶起創業初期的艱難,閆文江無奈地表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莊村:綠葉蝶變「黃金葉」
    如何突破瓶頸,破解難題,助農增收成為擺在新莊村黨支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題。「選對路子,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關鍵。利用新莊村耕地面積多、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等自然優勢,發展烤菸產業是出路。」堯三才說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莊村:綠葉蝶變「黃金葉」
    如何突破瓶頸,破解難題,助農增收成為擺在新莊村黨支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題。「選對路子,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關鍵。利用新莊村耕地面積多、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等自然優勢,發展烤菸產業是出路。」堯三才說道。
  • 直播助農「金扁擔」 擔起更多致富夢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地方農特產品線下銷售受阻,庫存積壓量大,給不少農戶,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戶帶來致貧返貧風險。直播助農活動,把「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農特產品搬到手機屏幕上,通過網際網路呈現在全國消費者面前,不僅把農特產品直接賣到了城市消費者手裡,還鼓舞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幹勁。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936.8億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牛市裡的「牛事兒」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牛市裡的「牛事兒」 2020-11-10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卓尼...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卓尼】美麗藏鄉日日新——卓尼縣因地制宜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綜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昝 琦 李近遠 顧麗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卓尼】「秘境卓尼」譜新篇
  • 臨清市長走進助農小哥直播間,為家鄉農產品帶貨!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2日訊聊城電視臺公共頻道傾力打造助農小哥,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幫助村民解決銷售難,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隨著茌平,冠縣,東阿等地的縣市區長走進助農小哥直播間,攜手網紅主持人一起直播售賣本地土特產,縣市區長「直播帶貨」徹底火了,本周精彩繼續,臨清市委副書記、市長祁學蘭將攜手助農小哥,代言推薦極富臨清特色的特色農副產品。為了通過線上銷售助農增收,為臨清製造搭建起新的銷售渠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奉節大力培育本土「網紅」直播帶貨!助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我們龍橋的油竹筍,我們龍橋的油竹筍生長在海拔1700~1800米,龍橋有10萬畝的竹筍海洋,每年的4月底到5月底都是竹筍成熟的季節,歡迎朋友們過來採摘。眼前這個穿著土家族服裝正在直播的是龍橋土家族鄉龍橋村的村主任江芹,受疫情影響,為了改變村裡農特產品滯銷的的局面,她硬著頭皮開了直播。「農產品銷不出去老百姓很頭疼,我們也很著急,所以找了很多方式,在其他網絡平臺我們看到了直播帶貨的方式,我就自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就開始了我的直播帶貨之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人大代表「變身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區人大堅持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組織近2000名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開展「扶貧路上·我為鄉親賣土貨」代表主題活動,全力參與脫貧攻堅,積極貢獻人大力量,充分彰顯人大作為。
  • 聊城冠縣副縣長當主播 攜手助農小哥為冠縣油桃代言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9日訊網絡直播、網紅帶貨,相信小夥伴們對這種新型的電商形式並不陌生。我們助農小哥團隊這次策劃運作的直播播主身份可不一般,聽說是冠縣一位非常帥氣的副縣長哦,4月10日,他將和我們的助農小哥一起為您直播品嘗新鮮可口的冠縣油桃。
  • 梅州大埔直播助農帶貨近10萬元
    5月1日15時,由大埔縣電商協會主辦的「和壽大埔」品牌推廣暨有播直播助農賣貨活動在大埔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舉行,丘香姐、肉丸哥、陳銀子等20多名本土網紅直播為大埔農特產品代言,線上幫扶農戶(貧困戶)賣貨,同時助力大埔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新農業新農人丨不做空姐當「石榴姐」!去年賣了3500萬元水果的她...
    這個新聞觸動了何爽,她在網上查詢了很多相關信息,發現當時直播主要是娛樂方面的,帶貨主播的確很少,而在果園裡直播賣水果的主播就更少了,她預見其中的市場空間會很大。石榴收入助其完成學業,她如今紮根家鄉今年2月10日起,拼多多就在全國率先開啟了「政企合作直播助農」,探索「市縣長當主播,農戶多賣貨」的電商助農新模式。重慶是最早一批與拼多多合作「市縣長直播」的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