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潮人親情紐帶——汕頭小公園開埠區重煥光彩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海內外潮人親情紐帶——汕頭小公園開埠區重煥光彩

2018-03-25 14:35: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中新社汕頭3月25日電 題:海內外潮人親情紐帶——汕頭小公園開埠區重煥光彩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廣東汕頭小公園開埠區一期修復工程完成,到騎樓街尋根、觀光的遊客比之前翻了幾番。記者25日探訪這片海內外潮人精神家園,看到來訪的鄉親、遊客絡繹不絕。

  據潮汕歷史文化中心資料記載,汕頭小公園街區是中國內地開埠的34個城市中至今唯一保存較完好的開埠區,也是中國內地面積最大的一片騎樓群片區,面積約3000畝。其放射狀的格局,象徵著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騎樓的建造汲取了外廊式建築的手法,分上樓下廊,上樓為居住區,下廊則為店面。

  記者看到,修復後的騎樓群外牆用料多樣,有水砂石、貝灰、拉毛,也有紅磚。色彩有米黃色、紅色、灰色等。騎樓裡的梁柱進行了加固,有的紋飾裝飾了歐式浮雕花紋,有的則是中式古典的花卉圖案配以懷舊色調,中西合璧渾然一體。

  小公園街區的百貨大樓,承載著海內外潮人許多記憶。修復後的百貨大樓弧形的建築外觀格外引人注目,頻頻有鄉親、遊客留影。修復後整棟大樓的主體色調為米黃色,三、四層的小陽臺深綠色調別有年代感。二層的木窗貼著藍、綠兩種彩色玻璃,三層橢圓形窗戶則貼著紅、黃、綠、藍四種顏色玻璃。大樓牆角柱體等地方的灰塑件經重新修補和上色,依然如舊,站在這弧形的百貨大樓前讓人仿佛回到上世紀三十年代。

  附近居民林炳欽老伯說,百貨大樓是華僑集資興建,繁盛期員工達300多人。集購物、娛樂、餐飲、住宿於一體,擁有汕頭埠第一部電梯。來汕頭,「百貨大樓」是必到的一個地方。這裡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

  98歲高齡的廈門大學教授潘懋元日前回到故鄉尋訪舊時居住地,他在小公園開埠區向隨行者細細述說溫暖往事,為開埠區活化保育工作連連點讚。

  馬來西亞華僑林鎮興回鄉尋根時激動地說:「我每次回鄉都必到百貨大樓和小公園亭看看,以前的殘破讓人心痛,現在的道路變整潔了,騎樓變漂亮了,要帶孩子們回來看看。」

  開埠區的郵電大樓、皇后酒樓、國平路等,也都修繕完成。騎樓街還安裝景觀燈,晚上亮燈的騎樓群別有一番味道。

  據汕頭金平區舊城辦介紹,小公園開埠區修復改造一期工程修復改造面積約14萬平方米,修復後僅春節期間就接待遊客近60萬人次。二期工程項目目前正式立項,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其中將主要是對胡文虎大樓和胡文豹大樓兩棟地標性文物建築進行高標準修復,面積約4400多平方米。(完)

相關焦點

  • 汕頭小公園開埠區上演精彩「嘉年華」
    原標題:小公園開埠區上演精彩「嘉年華」 本報記者 方淦明 攝   國慶中秋假期第二天,汕頭市2020國慶中秋嘉年華系列活動繼續在小公園開埠區精彩上演。各個演出團隊帶來的現場表演別具特色,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為市民遊客帶來一場傳統與時尚碰撞的文化「嘉年華」。   小公園開埠區承載著「百載商埠」的印記,是海內外潮人共同的「精神家園」,老埠的文化、文物古蹟遍布大街小巷,留下了永久的歷史記憶。
  • 探訪汕頭小公園街區:海內外潮汕鄉親的精神家園
    中新社汕頭8月14日電 題:探訪汕頭小公園街區:海內外潮汕鄉親的精神家園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廣東汕頭市小公園街區位於汕頭老城區,涵蓋安平路、昇平路、國平路、中山紀念亭、南生百貨大樓、郵電大樓等見證「百載商埠」歷史的建築、道路。作為汕頭老城的核心地標和文化標誌,隨著歷史的變遷,小公園街區已成為聯結海內外潮人的親情紐帶、精神家園。
  • 【小記帶你逛街市】小公園開埠區:傳統與時尚碰撞的「嘉年華」
    國慶假期第二天,汕頭市2020國慶中秋嘉年華系列活動繼續在小公園開埠區精彩上演。各個演出團隊帶來的現場表演,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與周邊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相結合,為市民遊客帶來別具特色的傳統與時尚碰撞的文化「嘉年華」。
  • 汕頭小公園:百年開埠地煥發新活力
    這是汕頭開埠的重要起點,也是許多許多市民、潮籍僑胞的集體記憶。10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這裡的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等地,看歷史、問細節、談開放、聽民聲。小公園也因此為更多人所知。集中坐落在小公園裡的博物館群,則在各個主題展覽中傳達出汕頭豐富的文化內蘊——開埠文化、華僑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等。
  • 汕頭小公園開埠區保育活化二期進度:修繕項目正式啟動清退!
    汕頭巿金平區城市更新局近日發布的《關於汕頭小公園開埠區第二期修繕項目的清退公告》,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小公園保育活化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小公園開埠區保育活化工作順利開展,根據規定,限期60天,對小公園二期工程施工範圍內相關房屋進行清退工作:
  • 探訪修復後的汕頭小公園中山紀念亭 潮籍僑胞夢中家園
    :   中新社汕頭1月8日電 題:探訪修復後的汕頭小公園中山紀念亭 潮籍僑胞夢中家園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作為海內外潮人的精神家園,廣東汕頭小公園街區保育活化備受海內外各界關注
  • 古老潮劇創新成連接海內外潮汕人親情紐帶
    中新社汕頭11月17日電 題:古老潮劇創新成連接海內外潮汕人親情紐帶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的潮劇,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2006年潮劇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今的潮劇已經不僅僅是地方傳統戲劇,通過創新創作更已成為連接海內外潮汕人的親情紐帶。17日,記者採訪了新加坡南華潮劇社,該潮劇社表演「新潮武俠潮劇」,將武俠小說與傳統潮劇融合,創新手法來詮釋古老藝術。
  • 汕頭老媽宮老戲臺修繕一新 免費潮劇演出傳鄉情
    汕頭老媽宮老戲臺修繕一新 免費潮劇演出傳鄉情 2018-04-21 13:33: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小公園開埠區:傳統與時尚碰撞的「嘉年華」
    國慶假期第二天,汕頭市2020國慶中秋嘉年華系列活動繼續在小公園開埠區精彩上演。小公園開埠區承載著「百載商埠」的印記,寄託著海內外潮人共同的在昇平路東段,美食一條街有潮汕工夫茶、手打豬肉丸、大鼎牛雜等各式展位展現潮汕地方特色,古樸的小公園開埠區把非遺、文創、美食、民俗等元素融入,為市民遊客打造一個傳統與時尚碰撞的國慶中秋嘉年華。
  • 回訪汕頭小公園開埠區街區:「總書記勉勵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奮鬥」
    1860年,汕頭開埠,成為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呈現「萬國樓船」「雲集鱗聚」的景象。這裡的商埠也從最初的西堤片區不斷向東擴展,形成放射型城市格局,形成了如今的小公園開埠區。  參觀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後,習近平總書記步行察看開埠區街區人文歷史風貌,同熱情圍攏過來的市民群眾親切交流,並發表講話。
  • 汕頭小公園:百年開埠地煥發新活力
    這是汕頭開埠的重要起點,也是許多許多市民、潮籍僑胞的集體記憶。10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這裡的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等地,看歷史、問細節、談開放、聽民聲。小公園也因此為更多人所知。集中坐落在小公園裡的博物館群,則在各個主題展覽中傳達出汕頭豐富的文化內蘊——開埠文化、華僑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等。
  • 小公園開埠區正上演傳統與時尚碰撞的「嘉年華」,約起約起!
    國慶中秋假期第二天,汕頭市2020國慶中秋嘉年華系列活動繼續在小公園開埠區精彩上演。
  • 汕頭老媽宮老戲臺修繕一新 免費潮劇演出傳鄉情
    中新社汕頭4月21日電 題:汕頭老媽宮老戲臺修繕一新 免費潮劇演出傳鄉情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汕頭小公園開埠區是海內外潮汕人的精神家園。潮劇至今已有440多年歷史,是海內外潮汕人的親情紐帶。老媽宮戲臺建成於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60—1820年),每逢正月十五和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日等重大民俗節慶時,這裡都會搭建戲臺舉行演出活動,平時則作為商貿集市所用,史稱「媽宮前」。1930年,該址建設為汕頭第一市場。
  • 小公園開埠區假日客流增加 帶旺商戶人氣
    在經歷了疫情期間的「蟄伏」之後,這個「雙節」假期,小公園開埠區在嘉年華系列活動的助力下,又恢復了以往的熱鬧,客流明顯增加,帯旺了周邊各商戶的人氣。小公園作為汕頭城市發祥地、海內外潮人共同的精神家園,經過了這幾年的修復改造之後,以中山紀念亭為中心的小公園開埠區再現風採,成為集美景美食於一體的網紅旅遊景點。這對來自廣西的遊客,20多年前曾經來過汕頭,這次國慶期間,他們舊地重遊,來到小公園開埠區打卡遊玩。
  • 汕頭收藏家收集老汕頭明信片 還原潮人歷史(圖)
    作為地道的汕頭人,朱奕毅對汕頭的開埠文化情有獨鍾。空閒之餘,他時常徜徉在熟悉的老市區大街小巷,追尋那些曾經有過的歷史印記。近年來,朱奕毅致力於老汕頭埠明信片的收集與整理,嘗試多維度發掘開埠文化的精髓,還原潮人那段曾經的輝煌。朱奕毅照片  2010年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籌備開館之際,需要大量的汕頭歷史影像資料。
  • 探訪「百載商埠」汕頭:見證被動開埠到全面主動開放
    中新社汕頭10月14日電 題:探訪「百載商埠」汕頭:見證被動開埠到全面主動開放  中新社記者 張見悅 程景偉  習近平總書記13日下午來到廣東省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了解汕頭開埠歷史、設立經濟特區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和潮汕僑胞心繫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
  • 廣東汕頭開埠文化館「變身」數字博物館
    廣東汕頭開埠文化館「變身」數字博物館 2015-03-12 18:07: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汕頭3月12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