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如今我們身邊很多人,更願意把錢花在體驗一件事上,而不是擁有一個東西上。而做農場的人都知道「體驗感」是休閒農場經營成敗的關鍵,如何讓遊客真正覺得把時間和精力花在你的農場值得?如何讓消費成為一種美好記憶,遊客「來了還想來」?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今天就來講講有哪些能打動消費者,提升體驗感的農場設計。
說到體驗經濟的成功案例,咖啡店你會想到「星巴克」,遊樂園你會想到「迪士尼」,家居業你會想到「宜家」……
而在休閒農業領域,農場主需要扮演體驗大戲的導演,以農場為舞臺,以山林田園景觀為布景,以遊客為主角,以農產品為道具,設計體驗活動的劇本,創造出一集集讓主角們「入戲太深」的連續劇。
資深媒體人羅振宇曾分享過一個朋友關於「體驗經濟」的經歷:
年前在一個會上遇到一位朋友,他說,去年的某個瞬間,他突然明白了什麼是「體驗經濟」。
他給我們看他腳上穿的鞋,他說:「這鞋我買了8雙。為啥?因為這鞋裡有5釐米的內增高。」
其實這位朋友個兒並不矮,而且已經功成名就,不用靠個頭兒去博取什麼社會競爭力了。那他為什麼還要穿這種內增高鞋呢?
他說:「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穿上了這種鞋,發現自己的視野高出了5釐米。這5釐米帶來的視野真是美妙啊,一旦體驗到,就絕不捨得再失去。所以,同樣的鞋我就乾脆買了8雙。這樣,我就隨時可以享受這高5釐米後的視野了。」
他說:「我從這個例子悟出了體驗經濟最核心的特徵,就是沒法退轉。一旦體驗到更美好的東西,就無法再退回原來的體驗層級上去了。」
同理,農場的魅力,就在於設計出出色的體驗項目,讓遊客體驗過一次就無法逃離,下一次還想再來。
然而,體驗設計不能一成不變,應根據需求進行不斷升級,這樣才能保證與更高體驗層級的農場競爭中不被淘汰。
那麼到底如何設計呢?農場主應經常思考能給遊客提供什麼特殊的體驗,去設計吸引人的體驗活動,不過,設計過程中也應層層遞進,不應過急。
下面源味君給大家分享設計體驗活動的幾個步驟:
1.設定體驗主題。
首先要設計明確的個性化體驗主題,體驗如果沒有主題,遊客就抓不到主軸,就很難產生整合體驗感受,也就無法留下長久的記憶。
而設定主題,可以從取名開始,農場名稱可以強調生動活潑、別出心裁;也可以強調自然生態;起名也可以強調與眾不同。
比如位於桃園觀音鄉的「青林農場」,一年四季都栽種著向日葵,還有專門種植食蟲植物的「波的農場」,種有豬籠草、捕蠅草、毛毯苔、瓶子草等。
這裡要強調的是,主題必須結合當地鄉村旅遊特色,根據農場目標市場客源的需求,突顯個性化特徵,並且還要是簡單、吸引人的,能夠帶動所有設計與活動的概念。
2.塑造正面形象。
主題只是基礎,農場還要塑造形象,才能創造體驗。塑造完美的形象很難,但是農場可以塑造正面形象,這要靠農場每個正面的環節,串聯融合起來,必須與主題一致,這樣農場不同的形象讓遊客產生不同的印象,並最終形成不同的體驗。
當然,我們設計要避免出現與主題相牴觸或是造成幹擾的信息,以免減損遊客的體驗感,比如,強調自然生態的休閒農場不應有打獵、鬥雞等虐殺動物的活動。
如最近娛樂圈的明星翟天臨因學術上的造假事件,讓其「學霸」人設瞬間崩塌,遭到社會公眾的批評和怒罵。農場也需要塑造正面形象,才能獲得好評,吸引遊客不斷前來。
休閒農場塑造的形象可以有很多種,有的農場讓孩子們體驗擠牛奶,塑造鮮活的形象;還有的生態農場以復育螢火蟲及蝴堞,塑造生態保育的形象。
美國一家農場就針對親子群體設計了很多促銷體驗活動,如母親可免費住兩個晚上、母親節打折等等。通過打動母親、打動整個家庭,而且母親為家庭操持,給母親更多關注,也讓農場有了一個溫馨、有人情味的形象。
3.配合加入紀念品。
旅遊紀念品既是一種使個人的體驗社會化的方法,也是旅遊者完整體驗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紀念品的價格與它具有回憶體驗的價值相關,而其價格超過實物的價值。
農場為遊客提供紀念品,會增強體驗的事後效果,強化遊客的記憶,而消費者願意帶回去的這些伴手禮,也可以形成二次傳播,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農場。
所以農場可以開發一些造型別致、做工精緻、觀賞性強的紀念品,比如以農場主題作圖案,製作T-shirt、帽子、茶具、陶罐等。
紀念品既要承載當地的歷史文化內涵,又要體現當地民族特色,這樣才能使遊客產生聯想、宣傳品牌。
如平林休閒農場,讓小朋友天馬行空的創意發揮在製作精美的昆蟲模型上,不僅豐富了體驗活動,而且還是非常特別的紀念品。
4.動員五種感官刺激。
五種感官刺激是「嗅、聽、味、觸、視」五種人的基本感官,農場的主題性要滿足人的五種基本感官,遊客才能將主題留在腦海中,從而形成自己的品牌。
在視覺景觀和聽覺體驗設計中,做的比較好的當屬美國的Pinegrove度假農莊了。
農場大廳在平時會放一些輕揚歡快的遊牧歌曲,在晚上會舉辦鄉村音樂會,使遊客真切地感受到西部牛仔的生活氛圍。還可以參加頗具牛仔風情的敞篷車旅遊,使遊客感受了一把牛仔生活。
農場還為了凸顯個性,打造木質的純自然色的房屋,大廳裡陳列著古老的農耕工具、馬車等過去時代的農具,使遊客一眼望去便是一派古樸自然景象。
臺灣的頭城農場在「水稻文化體驗」的活動中,讓遊客光著腳丫子,親身感受泥土的親切問候,通過彎腰插秧的體驗,感受到「汗滴禾下土」所蘊含的千古智慧。
還有搓草、巡田水、割稻、腳踩機器桶、手搖風鼓機等一系列的傳統農事,都是遊客可以用身體觸碰感官的。
最後是味覺與嗅覺體驗。如香草王國農園,在「料理庭院」和「香氣庭院」裡品嘗香草美食和香草茶飲。
還有用香草油烤制的麵包、加香草的牛肉拌飯和炸香草都是農園的代表性美食。
農場涉及的感官刺激愈多,設計的體驗就愈容易成功,這個可以藉助色彩、音樂、風格、設施與形象等工具來達到理想的體驗效果。
比如,關於乳牛和羊的遊玩,農場可以設計觀賞、聽聲、聞體味、喝奶、餵飼、觸摸等活動,以豐富體驗。
對於休閒農業的經營者,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如何將體驗落實到體驗活動設計和營銷策略,是競爭力的根源。而吸引遊客前來,獲得經營管理收入,也是休閒農場的主要業務。
所以各位農場主必須規劃設計有效的體驗活動,使遊客參與體驗後產生好感並與人分享。即使是單一主題的農場也可以深挖主題特色,設計出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
以上「套路」僅供參考,農場主們可以適當結合自身農場的優勢應用。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和建議,歡迎留言哦!
文章投稿/轉載/自媒體合作請聯繫微信:18186233709
報導熱線: 18186233709(同微信)
追尋源汁源味農產品
體驗源汁源味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