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美景和動物變成照片資料——有感於威尼斯河道中歸來的海豚

2021-01-20 越遊人

早上起來發現義大利水城威尼斯的一則新聞被推上了熱搜。

據說很多年以前,威尼斯運河河道的水面清澈而寧靜,經常可以看到海豚和天鵝的出現。而隨著這些年來旅遊的開發和生態的破壞,這種人和動物和諧的環境再也看不到了。據說一位居住在威尼斯住了快60年的老者表示,他在這裡住了一輩子,還是第一次在運河中見到海豚。

威尼斯運河河道中的海豚

據威尼斯當地一位官員表示:「水體變得清澈是因為現在水上交通減少,河底的淤泥和雜物不被擾動的緣故。而且隨著遊人的減少和很少有人出門,水上交通需求量大減,連威尼斯的空氣都變好了!」

雖然沒有經過調查就這麼說有些主觀,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給環境和動物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傷害也是不能否定的。希望——我們對已經發生的事情可以煩死,並對大自然依然存有敬畏之心!

野生動物的保護

目前現存有150萬種人類已經命名的動物。隨著地球生態環境的逐漸惡化,而估計已經滅絕的動物有700萬種之多。而且約有3.4萬種植物和5200多種動物瀕臨滅絕。

央視曾經製作了一組公益廣告片呼籲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主題為「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請到了眾多明星為之代言。這是一組涉及到鯊魚、長頸鹿、大象、娃娃魚、犀牛、老虎等多種保護動物的宣傳片。用意就是讓大家保護環境和愛護野生動物,畢竟在人類的肆意掠奪下,越來越多的物種開始走向滅亡。

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

白犀牛:2018年3月20日,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蘇丹」在肯亞國家公園死去,地球上的白犀牛隻剩兩頭雌性。「白犀牛」這個物種至此可以說已經消亡。而人類對犀牛角的迷戀是導致這個物種滅亡的最重要原因!歐洲和美國眾多的有錢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用犀牛角的裝飾品來彰顯身份,而白犀牛角以稀有性稱為了市場上的極品。無數偷獵者開始獵殺這種看上去完全無害的動物。當肯亞方面作出反應派兵保護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已經只能存在於黑白照片中的斑驢

斑驢:是斑馬的近親,跟斑馬不同,它只在前半身和頭部有花紋。據說斑驢最後一次被發現是在1870年,南非人把它視作食物和皮革的來源,最終致使該動物滅絕。

美麗的長江白鱘

長江白鱘: 極其美麗的一種長江魚類,曾經一度登上過我們國家的郵票。以漂亮的體態和敏捷的動作文明。而在長江上已經有接近20年沒有發現白鱘的存在了,專家稱很有可能這個物種已經滅絕。而因為白鱘肉質鮮美而對其大肆捕殺是滅絕的主要原因。

而由於人類的各種奇葩原因的捕殺也同樣導致了不少野生動物變成了「瀕危物種」

已經進入「易危物種」的長頸鹿
穿山甲

「穿山甲的指甲和殼可以入藥」——現代醫院研究發現,穿山甲的指甲和殼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成分可以被醫學採用。特別是他的指甲,成分與人類的指甲無異。周杰倫在最近拍攝的一部公益視頻中和特意諷刺了想購買穿山甲指甲的人不如去啃啃自己的指甲!而「穿山甲的肉是活肉,大補」的概念也不知道怎麼會那麼有市場!

水上大熊貓——長江白鰭豚

同樣有著不幸遭遇的還有有著「長江女神」和「水上大熊貓之稱」的長江白鰭豚。白鰭豚曾經在長江上擁有非常多的數量,而隨著長江沿岸的開發和過度捕撈,它們的生活環境和食物來源都成了巨大的問題。2006年,白鰭豚被列入「功能性滅絕」動物名單。2018年,雖然依然沒有官宣滅絕,可是白鰭豚依然在「極危」的名錄裡。

其實大部分的野生動物跟人類都是可以和平共存的,我們跟這些動物們並沒有直接的對立關係。而且人類目前很多的流傳疾病大部分都是由於捕食野生動物而來的,比如愛滋病來自於黑猩猩、中東的禽流感源自於駱駝!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似乎也是由於捕食蝙蝠而來。這些災難不能不說是「野生動物」的反擊。而如果不去捕殺他們,很多事情是不是就可能根本不會發生呢?

愛護環境——保護唯一的地球

人類活動造成的另一個後果就是環境的極具惡化!而隨著資源的過度開採和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無可避免地造成了土地荒漠化和全球變暖!

我國的荒漠化也很嚴重

數據顯示,全球有1/3 的肥沃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脅。去可自由放牧的區域有超過 50% 地面積目前已經開始沙化,植被蓋度減少,風蝕、水蝕嚴重。荒漠化導致耕地和作物產區銳減,長期以往,人類的吃飯都會成為重大問題。

而荒漠化進程中對植被的肆意破壞無形中也為全球變暖推波助瀾。進入八十年代後,全球氣溫明顯上升。21世紀北極平均氣溫上升了1.6℃以上。2019年的冬天南極甚至出現了平均氣溫超過15度的「暖冬」!南北極和格陵蘭島的冰蓋大面積融化。

無家可歸的北極熊

而冰雪的融化不單單會給極地地區的動物造成影響,也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國家地理雜誌之前做過一組南北極消融後世界各地的地圖——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被海水吞噬。超過80%的人口受到影響。

南北極消融後亞太地區假想圖

不要讓美景和可愛的動物變成圖片資料,也不要讓藍天碧海只能展示在顯示器中

《流浪地球》截圖

電影《流浪地球》中一個場景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女主角在教室裡上課,藍天鳥鳴美麗的陽光,突然隨著停電一切都被打回原形——原來一切都已經回不去了,過去那些美好只能停留在教材和科技設備的投影裡!

據國際科學新聞門戶網站(https://phys.org/)最近報導,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如果世界各國能堅持履行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將全球氣溫升高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那麼,到2070年,地球上每10個物種中可能只有2個或更少的物種滅絕;如果人類活動造成更嚴重的升溫,地球上可能會有1/3甚至一半的動植物物種滅絕。

如果環境繼續遭到破壞那麼「流浪地球」裡面授課的場景可能真的會在不久之後出現,我想這是我們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保護環境,真的要從你我、從小事做起!畢竟,看到運河裡突然出現的海豚,會有誰不開心呢?

相關焦點

  • 隔離之下威尼斯河道變得清澈,撒丁島出現海豚,遊客回歸自然狀態
    #威尼斯河道變清出現海豚義大利威尼斯作為旅遊目的地,每年都有很多慶祝活動,許多河流汙染,造成的很多的水生植物被自然環境所拋棄,這是正是到義大利流行病後,由於封鎖在,全國眾多的汙染渠道減少、水質也慢慢地變得好轉。當地民眾和甚至從未見到過,人們都說在義大利撒丁島港很少見到的、甚至海豚也逐漸來到河流之中。
  • 天鵝海豚現身威尼斯運河照片瘋傳,《國家地理》:假的
    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在義大利肆虐,最近多張聲稱在旅遊勝地威尼斯運河拍攝的照片在社交平臺瘋傳,相中河水清澈,聲稱連天鵝、海豚也來湊熱鬧,但《國家地理頻道》查證照片來源,表示這批照片的拍攝地並非在威尼斯。
  • 威尼斯運河一夜變清?天鵝和海豚都來遊泳了?我只能說這是美好的願景.
    有天鵝正在威尼斯運河遊泳的照片,拍攝地是布拉諾島(Burano),該島位於威尼斯省,但跟人們熟知的威尼斯市不同。另一張海豚在威尼斯運河遊泳的照片及視頻,是在薩丁尼亞島(Sardinia)拍攝,該島位於義大利西南部,距威尼斯800公裡。
  • 新加坡有海豚?網友拍到野生海豚照片......
    最近有位新加坡網友出海到新加坡姐妹島時,目擊到好幾條野生海豚出沒,開心的要跳起來了!網友小顏上周末到姐妹島海洋公園(Sisters' Islands Marine Park)潛水並進行資料收集。她說:「船長告訴我們,這裡附近有海豚。真的,我們在船上看到了海豚!」
  • 探訪荷蘭「威尼斯」 布滿河道的童話村(高清組圖)
    原標題:探訪荷蘭「威尼斯」 布滿河道的童話村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2日報導,近日,一組拍攝荷蘭羊角村美麗田園風光的照片迅速走紅網絡,縱橫交錯的水路和眾多的小船讓人們意識到原來水上生活不止是在威尼斯。
  • 全球「封城」後,動物們上演瘋狂動物城!威尼斯水清有魚群,撒丁島出現海豚,猴子上街搶香蕉!
    曾經喧鬧的城市驟然安靜,甚至變成了一座孤城。這個時候,世界出現了另一種場景,小動物們開始了它們的街頭狂歡。因為這次疫情已經很久沒有遊客給它們投食了飢餓的鴿子無處覓食化身「劫匪」追著路人討要食物之前網絡上威尼斯出現海豚的視頻
  • 隔離之下,威尼斯運河變清,天鵝和海豚都來了?
    流傳內容:外國社交網站3月17日起流傳多張「威尼斯運河」現況的照片,稱著名水都因為遊客及人類活動大減,河水不再混濁,小魚成群結隊暢遊,天鵝和海豚都在運河出現。(Burano)拍攝;「海豚照」的拍攝地點則在義大利西南方薩丁尼亞島(Sardinia)的港口,與為人熟知的水城威尼斯相距數百公裡。
  • 印度恆河變清、威尼斯現海豚、動物滿街跑
    印度恆河變清、威尼斯現海豚、動物滿街跑……2020年新冠狀病毒的肆虐導致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如果現在問病毒帶給我們什麼?我們會毫不猶豫地說:帶來了災難、哭聲、痛苦,但所有的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世界需要平衡,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這次疫情,你就會發現不一樣的地方,有黑暗的地方就會有光明的存在,對待不好的事情我們就要用希望的眼光去看。
  • 隔離之下,威尼斯運河變清,天鵝和海豚都來了
    義大利的疫情牽動人心,但與此同時,威尼斯運河的水竟然變清了。碧綠清澈的水為威尼斯所罕見威尼斯運河雖然是威尼斯的名片和招牌,但由於大量人類的水上活動,再加上天氣因素,威尼斯運河常年都是渾濁的。然而現在,沒有了遊客,當地人也被迫呆在家中,運河上幾乎是空的。
  • 沒了遊客 威尼斯水清連海豚都回來了?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沒了遊客,威尼斯水清連海豚都回來了?【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德國《圖片報》19日稱,自威尼斯因新冠肺炎疫情實施「封城」以來,居民們欣喜地發現,由於沒有遊客,威尼斯的水又重新清澈見底,連海豚都回來了。威尼斯每年吸引將近3000萬遊客到訪。一些遊客會亂丟垃圾、在水裡遊泳甚至小便,這讓威尼斯的水變得越來越髒。
  • 印度恆河變清、威尼斯現海豚、動物滿街跑,這是疫情帶給我們的!
    「印度恆河變清、威尼斯現海豚、動物滿街跑」,這是疫情帶給我們的!2020年是對人類的一次大考驗,這次疫情的爆發完全扼制住了人類的行動,但是卻還給了大自然一片寧靜,這讓人們不禁思考,誰才是「病毒」?猶記當時義大利等一些西方國家疫情爆發時,出現了這樣一些新聞,野生鹿等等動物都敢公然上街覓食,好像是大自然強勢地讓我們給它們讓出了位置一樣。
  • 全球「封城」後,動物們上演瘋狂動物城!威尼斯水清有魚群,撒丁島...
    曾經喧鬧的城市驟然安靜,甚至變成了一座孤城。這個時候,世界出現了另一種場景,小動物們開始了它們的街頭狂歡。 因為這次疫情 已經很久沒有遊客給它們投食了 飢餓的鴿子無處覓食 化身「劫匪」 追著路人討要食物 之前網絡上威尼斯出現海豚的視頻
  • 沒了遊客,威尼斯水清連海豚都回來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德國《圖片報》19日稱,自威尼斯因新冠肺炎疫情實施「封城」以來,居民們欣喜地發現,由於沒有遊客,威尼斯的水又重新清澈見底,連海豚都回來了。威尼斯每年吸引將近3000萬遊客到訪。一些遊客會亂丟垃圾、在水裡遊泳甚至小便,這讓威尼斯的水變得越來越髒。如今,威尼斯變成了一座空城,水中不見遊船,路上也沒有了遊客。水城的水也隨之清澈起來,許多小魚在水中遊弋,天鵝也在嬉戲。甚至有人還看到海豚遊到岸邊「打招呼」。但威尼斯市市長辦公室發言人表示,水變得清澈不代表水質汙染問題得到改善。但他也承認,疫情期間當地的空氣品質確實有所改善。
  • 威尼斯鎖國後水質變清,引來天鵝海豚和水母
    義大利是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第二高的國家,義大利政府已實施全國封鎖管制,卻意外讓多年來水質渾濁的威尼斯運河邊得清澈無比。威尼斯是抵達裡最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之一,沒有封鎖前,全年遊客如織,威尼斯是浪漫之城,運河貫穿市區,浪漫船隻穿梭於運河中,而現在當地居民發現,威尼斯運河變成清澈無比,小魚在水中遊泳,甚至天鵝,海豚,水母都來了。許多人覺得這個是肆虐全世界的黑暗疫情帶來的小亮點。
  • 河豚屬於什麼動物 河豚與海豚有什麼區別?
    河豚與海豚有什麼區別 河豚和海豚的科屬區別 1、河豚:河豚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鯨目、齒鯨亞目淡水豚總科哺乳動物總稱。 2、海豚:海豚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   原標題:河豚屬於什麼動物 河豚與海豚有什麼區別?
  • 天鵝現身威尼斯?海豚在水底遊泳?野象醉臥茶山?國家地理:假的
    有國外網友於推特發布多張照片,聲稱在義大利實施「鎖國」後,人類活動大減,威尼斯河開始變得清澈見底,甚至出現了海豚和天鵝。帖子從上周二起便在社交網絡瘋狂傳播,似乎為隔離中的人們帶去一絲安慰和希望。然而「國家地理」雜誌在經過查證照片來源後向世人澄清:假的。
  • 一隻海豚在這個愛爾蘭港孤獨生活了幾十年,何解?海豚是群居動物
    風在碼頭的遊艇索具上嗡嗡作響,在一家禮品店附近吹奏著細膩的雨水管音樂,禮品店裡堆滿了海豚芬吉有關的T恤、珠寶和玩具。路標廣告牌醒目提示旅遊船提供保證目擊或遇到芬吉互動嬉戲讓你如願歸來。研究人員認為,獨居動物可能是幼小的海豚,觸覺或某方面有缺陷,或者迷失離開了它們的出生地,但沒有發現新的類群加入。也許他們是殘疾的,或者是海豚的棄兒。或者,像燈塔守護者費裡特一樣,他們是孤獨的人,不太關心自己的同伴。芬吉也經常出現在其他海豚群中玩耍,但當它們離開時,它就呆在原地。無論這是對港口富饒的偏愛,還是對遠方的恐懼,還是別的什麼都說不出來。
  • 義大利隔離幾天後,威尼斯河流變清了,連海豚也來了.人類活動對大自然影響有多大?
    每年威尼斯政府都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清理運河,就在去年多名貢多拉船夫6次潛入威尼斯運河中,清理出2.5噸垃圾。沒想到這次因為一場疫情,這困擾已久的汙染問題就被迅速解決了。威尼斯運河的河水似乎一夜之間被施法了一樣,變成有史以來最乾淨最清澈的一次。威尼斯的當地人都忍不住,紛紛拍照紀念這難得一遇的場景。
  • 邦迪海灘涂鴉牆之動物篇:蝙蝠俠歸來!
    面對著邦迪海灘的太平洋永不停息的波濤,沙灘的這邊靜靜佇立著一面塗鴉牆,黑色的蝙蝠展開巨大的翅膀,凌厲的眼神正俯瞰大地,好一幅蝙蝠俠歸來圖。小哥的表情動作都很到位。塗鴉的內容有很多是表現動物的,而這些關於動物的描述又大都是呼籲保護大自然的。我們的海洋,我們最後賴以生存的家園!
  • 即將消失的世界美景——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是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首府,威尼斯省省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畫派的發源地,其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城市內各種教堂、雕塑、禮堂都非常有藝術性。大水道是貫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長的街道,它將城市分割成兩部分,順水道觀光是遊覽威尼斯風景的最佳方案之一。沿途能看到很多著名的建築,就是你曾經在照片上或者視頻上見到但叫不出名字的建築,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實在是有一種時空穿梭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