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加電子菸省代的門店擴張奇蹟:兩個月,從0到30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投中網

儘管兩部委在去年11月1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終止了電子菸的線上銷售,但對於有著連續創業經歷、深度了解電子菸市場的吳東平來說,這反而是一個重要機遇。

「很簡單,線上不讓賣,線下門店大有可為。」吳東平說。這個語速極快、腦筋更快的廣東男人,思考問題的方式一向如此。正如同西諺所說的,「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於是,吳東平沒有猶豫,迅速集結自己多年的資金、資源all in雪加——這個年輕而新銳的電子菸領軍品牌。在業內其他玩家還在鼓吹「至暗時刻」的時候,他完成了下沉市場的快速擴張,從2020年4月到6月,創下了兩個月內從0到30個雪加專賣店的擴張奇蹟。

吳東平總結的經驗有兩點:一是源於對電子菸市場空間和盈利模式的精準判斷,二是與品牌方通力合作之下完成的「極速」擴張。

一、等待我的,是至少7200萬元的巨大蛋糕

萬聯網時代的創業大潮一浪高過一浪,有人在風口起飛,有人在岸邊擱淺。

對於吳東平來說,連續創業帶給他的除了財富的積累,更寶貴的就是快速辨別「風向」的能力。諸如此前共享充電寶、自助售貨櫃等項目風起時,吳東平每每能順勢起飛,2019年下半年,他再次憑藉敏銳的嗅覺找到了電子菸的風口。

「我在廣東這邊已經做了3年的街電服務商,有團隊、有資源、有經驗,所以看到-一個市場前最莊人的新風口便果斷地入局了。」

廣東本地多年的深耕,給吳東平積累下了不少的創業經驗和人脈資源。快速入局的背後,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厚積薄發。

吳東平第一次接觸到電子菸,是因為看到了電子菸無人售貨機。作為有首多年共字充電寶服務經驗的供應商,他很清楚這種小型櫃式自助售貨機的便利性和盈利能力,加上電了煙這個產品本身具備的極強用戶黏性和潛力,吳東平判斷,這勢必會是近年來最大的一個風口和紅利。

當然,項目好不好不靠拍腦門——微信之父張小龍信奉的產品經驗就是,如果一個新產品在剛剛推出的時候就能有一個自然的增長曲線這就證明它是值得繼續推廣的。吳東平也相信這種小步快跑的模式——能不能嫌錢,全憑數據說話。

吳東平算了這樣一筆帳: 「理論上講,所有菸民都是電子菸的用戶,那麼全國吸菸人口數量有多少呢?大約35億,佔全國人口的1/4。如果按照這個平均比例,以我們布局的城市之一佛山為例, 月前這裡的常住人口是800萬,粗算下來就是200萬菸民,這都是我們的潛在用戶。」

如果再保守一點兒,哪怕每10個菸民中有一個能夠轉化為電子菸用戶,佛山市就能爭取到20多萬的用戶,這其實已經是一個不小的基數。

但吳東平發現,市場上的不少頭部品牌在定價策略上存在問題。大多數換彈式電子菸的定價是199-299元——包括一桿兩彈,按照一顆煙彈產生的煙霧量約等於3包捲菸算,一般的老菸民每個月至少需要400元左右,才能保證電子菸不斷頓。

「我們對目前經營的五個城市的消費水平做過調查,人均收入在14200元左右, 刨除衣食住行等固定消費之後,剩餘可支配的消費額度不足1000元。」他說,「這樣的收入水平,難以承擔每月四五百元的電子菸消費支出。」

所以吳東平才會調轉方向,尋找市場上更具價格優勢的電子菸產品,最後他鎖定了雪加。

「相比299元的『門檻費』,雪加38.5元的Lite套裝(一桿一彈)簡直是神來之筆,一下子契合了用戶,尤其是下沉市場用戶的真正需求。拉新能力一下子就上來了。」

雖然客單價相較此前有所下降,但用戶數量卻得到了顯著提升。這無疑證明雪加的定價策略更適合目前的受眾市場。按照目前吳東平得出來的數據,每個用戶平均每月300元的消費開支,整個佛山20多萬電子菸用戶,他想要衝刺的就是每月7200萬元的市場蛋糕。而整個廣東的想像空間,更不可小覷。

在最火的賽道和最火的運營模式雙重優勢疊加之下,吳東平迅速在廣州、佛山、東莞、中山、茂名等城市布局電子菸門店,大舉進入這片藍海。

二、兩個月開30家店,他是怎麼做到的%3F

開好第一家店,吳東平用了半個月時間。

開好第2到第10家店,吳東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直到開滿30家店,以及向60家店進軍的最新數據,吳東平總共也就用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

這樣的速度,堪稱「奇蹟」。

「因為我們之前做過3年的街電運營商,也開過其他電子菸加盟店,所以在雪加專賣店的擴張上人手、資源、經驗等方面是十分充沛的,這點很有信心。」

吳東平手下有兩百多個BD人員,在廣州、佛山、茂名等多個城市的商超、物業資源都有常年積累,加之疫情影響下店鋪租賃轉向買方市場,所以不需要太多思考和猶豫。開店期問,不僅其固有的經驗和資源為吳東平奠定了基礎,雪加給予的政策便利也幫了大忙:「雪加現在打出的口號是0加盟費,顯而易見這個品牌是不會憑「割加盟商韭菜而賺錢的,這就在源頭上打消了加盟商的顧慮。」

「其次,雪加目前對新店的政策是裝修、物料、展示櫃、首批貨源全補貼,不僅沒有加盟成本,連固定成本也省去大半。」他說。

根據雪加的現行攻策,任何人加盟新店:品牌方都會從選址、裝修、開業、培訓、營銷五大方面給了幫助。相比友商只有貨補沒有現金支持的情況,雪加的補貼力度更大,可以做到除房租和人力外零成本開店。整個開店流程,都有專人輔導,一家店的開設時間大約在14-21天。

雙向優勢疊加,這才造就了吳東平快速擴張的奇蹟。

誠然,即便是再有經驗的行業老炮,也不可能完全順風順水,門店擴張到第10家的時候,吳東平發現了流量停滯的問題。「開始,只要有流量和曝光我們就去開,但後來發現雪加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品牌自身和受眾群體都更偏年輕、單靠自然流量不能保持增長。」

於是,從第11家店開始,吳東平要求運營人員保持單店開業10天地推的策略、主動向市場植入雪加的概念。「一個年輕的品牌投入市場之後,還是需要教育用戶去了解和接受的,所以我們拿出lite套裝這個性價比最高、最適合冷啟動的產品去做推廣。」他這樣解釋。

畢競對於三四線城市的用戶來說。無論是電子菸還是雪加這個品牌都還是一個新鮮事物。想要讓潛在用戶慢慢按受,就需要在初期找到一個合適的指點,撬動行業需求的自循環。

Lite的低價,搭配專員線下地推模式,簡簡單單的組合,就能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當地培養一批種子用戶後,再依靠這批種子用戶去做營銷裂變。簡單講就是用現金的形式鼓勵用戶主動拉新,從而依靠種子的力量產生幾何級增長。最終形成一個以專營店為主、合作店及店中店為輔,再搭配附近街區的一些鋪貨店為衛星,圍繞整個片區形成區域優勢,一點一點打透當地市場。」

打透,是吳東平最終的目標。

眼前的利益不足以滿足這個省級代理的野心,吳東平對拿下整個廣東省的電子菸市場有著更人的願景。

選擇合作夥伴,社會責任感是重要條件。

電了煙市場在未來大有可為,這是吳東平腦海中已經根深蒂固的事實。

在國內尚未迎來爆發、市場不斷出現唱衰聲音的當下,吳東平就預判:「電子菸市場一定競爭激烈, 當下的廣東省已經顯現出了這種勢頭。後續伴隨著用戶認知水平的攀升,這個行業不僅需求旺盛,還可能會爆發同質競爭嚴重的情況。」

所以,吳東平從現在開始就馬不停蹄地遊走在各個城市之間,為團隊確定了年底之前開滿100家店的目標。

這個極具儀式感的數字當然不是拍腦門決定的,是通過團隊嚴格計算出來的結果。

根據測算,想要與友商品牌在當地保證量級平衡,茂名還需開出10家,佛山還需開滿40家。這樣先搭建好金字塔的基礎數據,就能夠輕而易舉地靠Lite套裝這個利器,迅速打透廣東省口標城市的電子菸市場。

「電子菸是一個毛利非常高的產品,基術只有房租、水電、人工這些固定成木,邊際成本幾乎是恆定的,所以越是規模化就越賺錢。」簡言之,已知的市場份額擺在眼前,晚布局一步就是將這部分真金白銀拱手讓人,吳東平當然不能停下。

根據吳東中對已有店鋪運營數據的跟蹤,目前他銷售的雪加電子菸毛利率能夠達劍40%左右,而假設旗下門店每個店員每大至少賣出3套Lite套裝,一個月就能推銷出90個套裝。「那6個月之後我們就有五百多個用戶了,這五百多個購買了煙杆的用戶再來回購煙彈的時候,邊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況且,目前門店真實的銷售數字是每個店員日均售出6.6個雪加套裝。那麼這個邊際收益就相當奪張了。」他興奮地描述著。

這就是電子菸的魅力,其成癮性帶來的復購頻次,不亞於傳統菸草,且相對後者有著明顯的品牌護城河,同時又對人的傷害更小。

今年5月,世界無菸日前夕,世界衛生組織(WH0)發布電子菸主題報告,明確表示對成年菸民而言,轉向電了煙能有效降低健康風險。至此,關於電子菸能否減害的爭論,也隨著世界最權威機構的蓋棺定論而畫上句號。

「嘗過Lite套裝的用戶,接受度都很高,有了煙杆之後煙彈的補充也就源源不斷。」

吳東平復盤,目前他的新店成本控制在一次性5萬-6萬元的現金投入,預計3-5個月之內能快速收回成本,實現盈利。

大膽預測,如果上述模型順利跑通,在年底開滿100家門店,等待吳東平的或許就是廣東本地上億級別的下沉市場。

今年7月16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決定聯合開展電子菸市場專項檢查行動,並發布了《電子菸市場專項檢查行動方案》,進一步杜絕電子菸對未成年人產生侵害。於是有人質疑電子菸必死,行業亂象頻生,蒙眼狂奔。

「外界解讀有誤。」吳東平對自己的事業十分篤定,「事實上,目前國家的各項所謂的「打擊'政策,都是對電子菸行業的利好。只有國家配合清除了微商亂象,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電子菸的線下模式才會在更健康、穩定的環境中迎來爆發。』

作為省級代理商,吳東平也對自己管理的各家門店實施了嚴格的管控,「用戶來店購買需要出示身份證,嚴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商品,違者一律重罰」。

他看重雪加的另一點是,這家年輕公司的價值觀很正。2019年12月,《雪加基本法》 出臺,它相當於這家電子菸公司的「憲法」,凌駕於一切公司規章之上。《雪加基本法》 共7章、24條,從產品、渠道、品牌傳播等多個維度提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具體措施,並確立了罰則。其中包括把「禁止向末成年人出售電子菸」以及「禁止在中小學校周邊設立門店」寫入與經銷商、加盟商的合同條款中。一旦發現違規行為,將追究其違約責任,直至取消合作資質。

「監管者的嚴格措施會進-步淘汰掉那些投機者,這樣就給下沉市場騰出了更大的空間,」吳東平說,「屬於電子菸行業的大發展,還在後頭。」

相關焦點

  • 雪加在電子菸排行中一路高歌前進
    >   「很簡單,線上不讓賣,線下門店大有可為!」在兩部委下發通告終止了電子菸的線上銷售後,雪加廣東省代吳東平輕鬆說道。在他看來,網售禁令只是改變了中國電子菸行業的遊戲規則,對龐大的電子菸市場衝擊並不大,它帶來的不是寒冬,而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於是,在九成業內玩家虧掉了投資款、撤掉了生產線的時候,新銳電子菸品牌「雪加」改變打法,迅速集結資金下沉市場,趁機跑馬圈地,瓜分空出的市場份額。
  • 蜜雪冰城:門店從4500到7050家,營收從35到65億元
    2018年到2019年,蜜雪冰城捨命狂奔:全國門店數量從4500家到如今的7050家,並在海外市場開店60餘家;終端營收實現了從35億到65億的跨越。目前,蜜雪冰城應該是國內門店數最多的茶飲品牌。蜜雪冰城採用加盟方式快速擴張,主攻三線城市以下、校園等場景,價格也足夠性感,門店單價最低的飲品只要4元,卻一年賣了65億元。
  • 蜜雪冰城商業邏輯:主打冰淇淋和茶飲,門店7050家,營收65億
    2018年到2019年,蜜雪冰城捨命狂奔:全國門店數量從4500家到如今的7050家,並在海外市場開店60餘家;終端營收實現了從35億到65億的跨越。目前,蜜雪冰城應該是國內門店數最多的茶飲品牌。蜜雪冰城採用加盟方式快速擴張,主攻三線城市以下、校園等場景,價格也足夠性感,門店單價最低的飲品只要4元,卻一年賣了65億元。
  • 雪加中國地圖:線下渠道這麼強,雪加做對了什麼?
    何偉在呼和浩特的第一家加盟店「雪加還給我們提供了專業的運營培訓。」一位來自長三角的加盟商說。而雪加內部把這種培訓規劃到即將成立的商學院課程裡。除了何偉之外,雪加已經讓不少門店獲得了收益。比如位於上海金橋的一家店鋪,前期投入成本不到10萬,雪加的加盟費一直為0,補貼絕大部分的裝修費,並提供了大量的物料和宣傳支持。3個月後,該店共獲20萬的總銷售額,月均利潤能夠達到40%左右。
  • 雪加地圖:這家電子菸的線下渠道強在哪裡?
    今年6月之前,有過多次開店經驗的何偉並不知道雪加。但這款霧化電子菸的加盟條件迅速讓他心動:包括以個人身份加入,加盟費為0;享受店面設計和裝修的補貼;以及贈送貨品補貼大禮包和促銷物料(比如陳列展架、一次性菸嘴)等。在二三線城市,開一家店的全部投資只需要5萬元左右,屬於典型的「小而美」。 而他開店的準備時間被壓縮到15天之內。
  • 創立23年6次更新,門店形象對蜜雪冰城的成功起了多大作用?
    (第一代門店形象圖,圖片來源蜜雪冰城官網)在蜜雪冰城第一代的時候,從門店形象來看作為創始人張紅超那時候其實是沒有品牌意識的,蜜雪冰城這幾個字可能對於他來說只因為開店需要有一個名字,經營的重心應該只是在競爭中生存
  • 濟南門店吃出塑料後,杭州門店筷子又檢出大腸菌群,海底撈快速擴張...
    近期,海底撈食品安全問題頻現,自濟南門店吃出塑料後,杭州門店又被檢出筷子大腸菌群項目不合格。受疫情影響,海底撈2020年上半年虧預計損約9億元至10億元,但依然表示仍將積極開設新門店。而快速擴張帶來的經營成本上升、食安事件頻發等問題給海底撈敲響了警鐘。
  • 蜜雪冰城:門店數即將破萬,奶茶界的拼多多?
    在NCBD(餐寶典)發布的「2019中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茶飲品牌排行榜」中,喜茶、茶顏悅色、奈雪の茶、一點點、蜜雪冰城等30個品牌上榜。其中,蜜雪冰城排名第五,歡迎指數為60.6。備註:該榜單的「歡迎指數」指標,由消費者滿意度、網民關注度、媒體關注度、網絡情感以及行業專家綜合評分加權得出。
  • 海底撈業績虧損+門店擴張,你看懂了嗎?
    但與此同時,在疫情的影響下,海底撈門店擴張的步伐也未停下,上半年新開門店173家。在七夕當天海底撈門店生意火爆,排號系統出現異常也成為網絡上討論的熱點。海底撈業績虧損+門店擴張兩個動作,我們能讀懂什麼?
  • 國盛證券:我愛我家規模擴張,門店3500餘家
    2019 年歸母淨利潤和 EPS 分別為 8.27 億/0.35 元每股,同比增長31.1%。我國中介行業正處於快速變革、發展迅猛的時代。第一,從行業空間看,由於近幾年新房中介滲透率快速提升,帶來新房中介市場 TAM 快速擴大。第二,從行業發展趨勢看,數位化和抱團(加盟/平臺的 ACN 聯賣模式)正在劇烈改變行業生態。
  • 無印良品中國大陸門店繼續擴張 預計2017年將達200家
    大陸門店繼續擴張   截至今年二季度,Ryohin Keikaku Co. Ltd.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的淨銷售額僅增長5.9% 至739.44 億日元(1人民幣約合14日元),而一季度銷售增幅為13.0%;二季度集團收入總計741.81億日元,同比增幅6.0%,較一季度的13.0% 同樣大幅放緩。
  • 黃燜雞米飯門店在榕擴張迅速 加盟費不到兩萬元
    黃燜雞米飯門店在榕擴張迅速去年初開始,福州大街小巷不知不覺開出了許多「黃燜雞米飯」。居民區、辦公樓、學校……只要是人多的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在西洪路的一家黃燜雞米飯門店,福州晚報記者昨日在中午用餐時間看到,雖然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紅火。
  • 開啟「高調」模式 味多美門店擴張背後的秘密
    味多美當前正處於高速發展期,也許人們對味多美都不陌生,但在其門店快速擴張背後,卻有很多事情不為人知。味多美日前在京舉辦19周年慶典,系統闡述了味多美門店遍布北京,深受顧客歡迎的秘密。開啟「高調」模式一家傳統的烘焙麵包坊,在沉默了18年後,今年決定不再低調。繼今年4月承包西單地鐵站所有廣告位之後,12月,味多美在19周年慶典之際又包下了國貿地鐵一號線。
  • 門店擴張「騎虎難下」 快時尚轉型路該怎麼走
    從上述業績報告來看,雖然除GAP外,其他幾大快時尚品牌的銷售收入都在增長,但這種增長實際上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門店數量的擴張,而不是其盈利能力的提高。  過去的一年中,全球最知名的幾家快時尚品牌繼續保持跑馬圈地的姿態: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2016年全球淨開門店279家;優衣庫全球門店總數較上年度同期增加160家;H&M集團全球新開427家門店以及11家網上商店。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在零售行業,銷售額並不是衡量企業發展的重要指標,隨著門店的持續擴張,銷售額上漲是必然現象,但這並不意味著利潤的增加。
  • 海底撈門店數量三年增長超3倍擴張效果顯現2019年淨賺23億
    火鍋界「網紅」海底撈(06862.HK)在門店加速擴張下實現了業績的增長。海底撈日前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顯然,高速的市場擴張已成海底撈提高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17年海底撈開始加速門店擴張,截至2019年門店數量達768家,較2016年的176家增長3.36倍。門店數量三年增至768家3月25日,海底撈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
  • 煌上煌加速門店擴張 「鴨脖三雄」正面競爭將起
    「公司上半年新開門店430多家,關店100多家。一般下半年是開店高峰期,公司2019年新開1000家門店的目標始終未變。」日前,煌上煌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煌上煌開店速度正在加快,在2018年新開1000多家,預計未來兩年每年仍能保持800~1000家門店的開發。而早在2014年,煌上煌的目標還是每年新增400家門店。
  • 海底撈門店數量三年增長超3倍 擴張效果顯現2019年淨賺23億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 曹雪嬌火鍋界「網紅」海底撈(06862.HK)在門店加速擴張下實現了業績的增長。海底撈日前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顯然,高速的市場擴張已成海底撈提高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17年海底撈開始加速門店擴張,截至2019年門店數量達768家,較2016年的176家增長3.36倍。門店數量三年增至768家3月25日,海底撈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
  • 擴張門店實無必要 元祖股份募集資金用途存疑
    在門店經營狀況並不樂觀的情況下,元祖股份仍然計劃將募集資金中的6.2億元用於開設306家直營門店,相關專家表示對此非常費解   時隔兩年之後,靠著冰淇淋餡的「雪月餅」走進內地市場的臺灣烘焙品牌「元祖」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上市攻勢。
  • 海底撈擴張增厚業績難持續 數百門店銷售額增速降10%
    業績的高速增長,與海底撈提速開店擴張有關。僅過去一年,海底撈新開門店數達200家,全球餐飲門店數增至466家,會員數量超過3600萬。不過,在瘋狂擴張之際,海底撈也暴露同店銷售額增速下降的問題。截至去年底,其同店銷售額增速下降8%,其中二線城市的增速下跌幅度最大為10.2%。
  • 香港莎莎內地門店2010年擴張至100家
    莎莎集團同時宣稱,到2010年,它在內地門店的數量將擴張到100家。  莎莎集團主要業務為化妝品零售、品牌管理及美容業務,旗下莎莎化妝品有限公司是亞洲最大的化妝品零售商之一,在亞洲擁有85間分店,銷售400多個品牌的15000多種化妝品、護膚品、香水等,它也是伊莉莎白·雅頓等多個國際化妝品牌在亞洲的獨家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