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繪製氣象災害四色等級風險空間分布圖

2020-12-18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王鈞立報導 近日,重慶市氣象局印發了《2020年全市氣象部門安全生產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要求以控大事故、防大災害為目標,以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為主線,堅決履行好氣象安全職責,並對全年安全生產工作進行部署和任務分解。

  《工作要點》確定了2020年五大目標任務。要求各單位要構建更加嚴密的責任體系,落實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全面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要推動更加嚴格的監管執法,推進1部國標、2部行標、10部地標的制修訂;要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風險防控和部門應急聯動,按照「分區域、分級別、網格化」原則,繪製氣象災害「紅橙黃綠」四色等級風險空間分布圖,分類建立重大風險隱患臺帳,完善包括影響範圍、對象、致災因素、重點防範期、監測和預防責任人、管控措施等內容的動態資料庫,形成「一圖一表一庫」,充分發揮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作用;要夯實內部安全,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和隱患治理,強化人影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要築牢基層基礎,持續推進安全管理信息化和防雷減災標準化建設,積極推進巴南創新性開展住宅小區防雷減災標準化示範建設,推動建立行業氣象防災減災一體化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顏昕)

相關焦點

  • 繪製「紅橙黃藍」分布圖 讓安全風險一目了然
    繪製「紅橙黃藍」分布圖 讓安全風險一目了然 2017年12月13日 10:13:11來源:杭州日報通訊員 楊威   今年以來,蕭山的42家危化企業被標上了不同的顏色,紅色、橙色、黃色、藍色代表了不同的風險等級,有了這個「四色圖」,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哪些需要重點防範。
  • 雲南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預報 局部地區有強對流天氣
    雲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預報:昭通、曲靖中北部、昆明中北部、楚雄、麗江、迪慶東部和南部、大理西部和南部、怒江、保山、德宏、臨滄、普洱北部和西南部、玉溪中南部、紅河西南部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為Ⅲ級(風險較高
  • 山西電力完成架空輸電線路山火分布圖繪製
    11月10日,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針對春秋季山火易發,嚴重威脅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的情況,率先組織完成山火分布圖繪製工作,並將分布圖寫入山火調研報告。  2020年,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特殊區域分布圖繪製安排,山西電力確定繪製山火分布圖的工作目標,並周密制定分布圖繪製工作計劃,按時間節點繪製。
  • 讀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尋找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較低的地區
    自然災害是指一些發生在地球表層系統中的自然事件,但是卻能夠造成我們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自然災害根據成因可以分為地質地貌災害、氣象災害、海洋災害和生物災害。地質地貌災害是指在地球的發展演化過程中,由各種地質作用形成的災害性地質事件,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
  • 南京每個社區配「安全員」 全市繪製「紅橙黃藍」風險分布圖
    中國江蘇網2月7日訊(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 倪敏)78個重大危險源將在線監測、全市所有社區都將配備一名「安全員」、在全市劃定「紅橙黃藍」安全風險區……記者從南京市安監部門獲悉,今年南京在安全領域將進一步加重社區一線布局,與南京市綜治辦合作,把安全生產的內容加入到網格化管理中。
  • 浙江地震災害風險隱患有多少?哪裡風險最高?將用兩年半時間查清楚
    對於浙江省而言,儘管地震災害的頻率並不如颱風等氣象災害那樣高,但是致災因子仍不容輕視,包括經濟、人口、建築條件等諸多要素的承災環境暴露和脆弱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地震這種自然現象導致災害的嚴重程度。在同等條件下,經濟越發達、人口越稠密,災害風險越高。
  • ...讀河流山洪災害風險——《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致災閾值雨量等級...
    據統計,我國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暴發的誘因主要是降水,識別山洪災害和評估災害風險,降水量成為重要依據。明確致災雨量的閾值並將其按等級劃分,有利於氣象部門評估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等氣象風險,提高風險區劃業務服務能力,為氣象風險預警預報提供科學支撐,對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近日,《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致災閾值雨量等級》氣象行業標準發布,並將於8月1日開始實施。
  • 雲南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
    氣象部門提醒,要重點關注金沙江河谷、滇西邊緣、哀牢山沿線及滇南邊緣較高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及時關注強降水及其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同時也要注意強對流天氣對出行帶來的不利影響,有外出計劃的朋友需及時關注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 人行南昌中支創新繪製江西金融風險區域分布圖
    為創新防範化解區域金融風險的方法和手段,鞏固提升維護區域金融穩定的效果和成果,日前,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根據新時代金融風險防控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從有效防控江西金融風險的大局出發,創新繪製具有江西特色的金融風險區域分布圖,全面摸清轄區各類金融風險底數,有效打造江西金融風險實時監測預警和防控中心。
  • 暴雨引發的災害風險能預報嗎?
    、江西、福建等地需關注降雨疊加效應,湖南、江西部分地區暴雨綜合風險較高,廣西北部、廣東中部部分地區致災風險高;7月,當雨帶停留在長江流域,中央氣象臺再次預判——湖北、安徽、江蘇、湖南、四川等地暴雨綜合風險較高,其中,湖北東部、江西北部局地風險等級高。
  • 重慶:七八月洪澇、乾旱和高溫偏重,面臨較大災害風險
    根據統計與分析,上半年自然災害主要表現為三個特點:一是災害頻發。1-6月,重慶全市發生洪澇、風雹、乾旱、山體崩塌、滑坡、森林火災、低溫冷凍、降雪、生物等自然災害50起(去年40起)。尤其是進入6月主汛期以來,重慶市已經出現了5場區域暴雨,較常年同期翻倍,且強度大,影響範圍廣。其中「6.20」和「6.27」暴雨達重度等級,綦江和南川降雨量甚至出現了歷史同期的極值。
  • 重慶舉行8月氣象服務新聞發布會
    強化市區縣氣象部門內部加密會商,與中央氣象臺,四川、貴州、陝西等周邊省市氣象部門以及重慶水文監測總站、重慶地質災害監測預報中心聯防會商42次,聯合市防辦組織臨災會商12次,聯合發布工作通知14次,對氣象災害發生發展趨勢進行有效跟蹤和聯防。  三是強化風險預警,提升災害防範水平。
  • 歐洲宇航局繪製出全球火災分布圖
    歐洲宇航局通過資源遙感衛星ERS-2和巨型地球環境監測衛星「恩維薩特」,利用沿軌掃描輻射計和高級沿軌掃描輻射計,持續監測地球表面火災,繪製出了全球火災分布圖。世界火災分布圖綜合了所有可用衛星數據,除了圖像外,還提供火災時間、地點等信息。這些信息對大氣化學研究、全球生態學研究以及火災預防管理和氣象學都極其重要,尤其對氣候研究意義重大,因為火災釋放氣體對大氣汙染有重要影響,如1998年的厄爾尼諾引起的婆羅洲大火產生50億噸的碳,相當於歐洲當年所有的碳排放量。
  • 廣東東北部森林火險等級高
    綜合分析認為,12月份,我國自然災害風險水平與常年相當,中西部大部地區氣溫偏低,全國大部地區降水偏少,森林火災風險增大,華南江南部分地區氣象乾旱造成森林火災風險等級較高,西北等地可能遭受強冷空氣引發的低溫冷凍和雪災影響,西南等地局地可能發生小型滑坡和崩塌災害。福建廣東廣西部分林區森林火險形勢嚴峻。
  • 日本暴雨災害反思:2016年繪製洪災風險地圖根本沒用上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截至7月12日上午,遭受暴雨災害的西日本地區12個府縣的遇難人數已升至195人。在岡山縣,無法確認安危的人員出現增加,7府縣仍有超過60人下落不明。受災情況可能進一步擴大。《日本經濟新聞》7月12日報導說,在暴雨導致4分之1地區被水淹的岡山縣倉敷市真備町,2016年曾繪製設想可能遭受水淹的區域和避難場所的「洪水泥石流災害風險地圖」。事實上,此次暴雨導致的水淹區域與「風險地圖」中預測的區域幾乎完全一致,但是仍有很多人因此遇難。有的居民表示「根本沒看到過該風險地圖」,倉敷市方面表示「應該反覆敦促居民確認(風險地圖)」。
  • 廣東省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11-2020年)
    通過對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的研究,進一步查清廣東氣象災害的分布、形成原因以及發生規律,繪製全省各災種氣象災害風險圖、氣象災害綜合防禦分區圖,對指導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制訂防災減災對策,規避風險,減少損失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城市規劃、城鎮建設、重大工程建設以及工農業生產等諸多方面,也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 重慶市氣象局與中國移動重慶公司共推5G+氣象助力農村氣象災害防禦
    本文原標題:《重慶市氣象局與中國移動重慶公司共推5G+氣象助力農村氣象災害防禦》 2020年11月27日21:57:05,融合網&呼麥網小編在重慶市氣象局官網「首頁>新聞動態>市局動態」欄目看到一則標題為
  • 嵐山「大會戰」經驗獲省減災委發文推廣日照完成全國氣象災害風險...
    本報訊 通訊員孫碩 徐浩然 魯亓報導 近日,山東省日照市氣象局順利完成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嵐山區試點任務。
  • 《氣象乾旱等級》國家標準
    字體 大中小 《氣象乾旱等級》是2006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8個氣象國家標準之一,是我國首次發布的用於監測乾旱災害的國家標準,這將結束我國氣象乾旱監測和評估技術方法多
  • 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制度成效顯著
    這正是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制度成立十年來的成效縮影。目前,該制度已成為深化氣象與各聯絡員單位合作的重要交流平臺和紐帶。尤其在今年,中國氣象局進一步深化與各部門的合作,充分發揮「行業+氣象」的聚合效能,最大程度減輕了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和影響,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作出了積極貢獻。  聯動合作機制進一步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