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上出現扒手,司售人員會用暗語提醒乘客注意
大晴天喊乘客帶雨傘下車,還沒到站就一個勁地問乘客「怎麼還不下車」……不要以為這是售票員在「發寶」,其實是暗示乘客:「有扒手上車了。」
昨日,記者走訪幾條公交路線發現,公交司售人員發明了很多看似怪異的「防盜暗語」,提醒乘客小心扒手。
暗語提醒:請帶雨傘
本月6日,鄭先生乘坐321路公交車從上新街前往渝中區辦事,站在後門位置。
不久,上來兩個20歲出頭的年輕男子。售票員張女士竟提醒乘客們:「前方到站,請大家攜帶好雨傘準備下車。」
一連播報了兩次,有的乘客哈哈大笑,有的乘客則嘀咕:「大熱天喊帶雨傘,售票員是耍幽默還是另有含義?」鄭先生說,播報完之後,售票員還反覆在鄭先生身邊走來走去。
車到站後,兩個年輕男子匆忙下車,鄭先生發現自己的提包已被拉開,所幸沒有丟東西。鄭先生這才恍然大悟,之前售票員說帶雨傘,是在提醒大家。
動作提醒:頻繁剎車昨下午,記者來到朝天門。公交二公司一調度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很多小偷都是熟面孔,售票員大多是女性,只有儘量想辦法提醒乘客。
「若發現小偷作案,我們會悄悄向駕駛員比一個"2"的手勢,我們戲稱為"二級鉗工"。」一位售票員說,每當看到這種手勢,駕駛員就會頻繁剎車,這時車廂裡的乘客往往罵聲一片,「我們用這種方法,阻止了多起偷盜。」
車隊解釋:自我保護冠忠公交公司一負責人告訴記者,「防賊暗語」是司售人員在工作中慢慢摸索出來的。售票員新老更替時,老售票員會把這些暗語傳授給新售票員。
該負責人說,如果司售人員直接衝上去制止偷竊,很可能遭到竊賊的報復。使用暗語制止扒竊,竊賊不敢囂張報復。也有一些乘客不理解這些暗語,有時候售票員看見賊快下手了,說話急了些,乘客還會埋怨。
記者 夏祥洲
民警教你巧妙防扒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扒?昨天,市公安局公交總隊副總隊長鄒小平、市公交總隊政工監督室主任胡果,以及經驗豐富的反扒民警李剛,向市民指點迷津。
鄒小平介紹,以前,扒手熱衷於在固定公交車站和公交線路上下手,比如人流量大的解放碑到楊家坪線路,解放碑到石橋鋪線路。在警方大力度打擊下,扒手逐漸有了新花樣,作案地點上更具流動性,手法也分門別類。
扒手幫派刀片劃包派:此類扒手團夥作案居多,他們尤其中意在中級公交車上行竊。中級車乘坐市民較少,扒手會分坐在乘客身邊或身後,一人分散事主注意力並留意他人動向,另一人伺機劃包。
徒手行竊派:此類扒手喜歡單幹,徒手行竊,「技術含量」最高。他們作案地點多在普通公交車上,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先瞄準「獵物」,再故意和對方擁擠,迅速下手。
成群結隊派:這類扒手多半是老鄉或死黨,人多,作案主要在車站,他們蜂擁而上,假裝上下車,將事主夾在中間,前面的堵路,後面的用剪刀或刀片劃包、剪斷項鍊,成功後一同離去。
知道了扒手情況,我們再來詳細介紹如何防扒。
不要露富乘坐公交車時,貴重物品儘量放在包內,並將包壓在胸前,切忌放在身後。夏天,愛美的女性不要將金銀首飾裸露在外,乘車時,要注意左右乘客的舉動,不要靠別人太近。上下車時不要站在車門正中,從兩旁下車。單身女性可等其他乘客走完後再下車。
車站候車時,上下車是扒手最易下手的機會,不要和別人爭搶上車。時刻注意自己財物,盯緊身邊的人。等到前面的人離開車門後再上車。上車後,趕緊找位子坐下,或者儘量靠裡站。
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場合,和身邊陌生人保持距離。財物儘量放內包。如果是背包,裡面不要放錢財。手機等貼身物品放在自己最容易察覺的地方,比如衣服內包。
權衡敵我如果發現扒手正在對自己行竊,不要魯莽硬碰硬,也不要懦弱放縱對方。首先,權衡敵我情況,如果自己有許多兄弟夥在一旁,可面露兇光,當場戳穿扒手;如獨自一人,對方成群結隊,要尋求周邊市民幫助。及時報警,注意對方形象特徵,比如身高,臉上有沒有麻子,是不是兔唇,手上是否有傷疤等,方便警方更有針對性地調查。
點到為止發現旁人被盜,提醒應做到點到為止。
突然打岔式:發現身邊市民被盜,可突然走上前,詢問對方路怎麼走,借個電話之類,引起事主注意。
震耳欲聾式:如果被盜市民離自己有一定距離,可氣運丹田,使勁咳嗽、唱歌、大吼,聲音越大越好,提醒扒手知趣。
無釐頭式:這需要一點想像力,可走上前喊聲哥,稱聲兄弟,或者拿出錢佯裝給事主,拍打事主身體等,給事主一點提示。記者 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