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濟寧人,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世界聞名的三孔旅遊景區。大家都知道文化名城曲阜是信義之鄉,禮儀之邦,濃鬱的風土人情,熱情好客的人民,古樸的小城風貌都會使您留戀忘返。
曲阜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是我國歷代紀念孔子的聖地,統稱「三孔」。孔夫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首創儒家文化,而其子孫後代也在此生活繁衍,傳承著孔子的文化思想。1994年,「三孔」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三孔」具體指的是什麼。
孔廟,又稱至聖廟,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賢人的地方。孔廟同北京的故宮、河北承德市避暑山莊並稱中國的三大古建築群。專家對孔廟講了四名話:建築時間最久遠、最宏大、保存最完整、東方建築特色最突出。從孔廟可看出兩個問題:一是孔子對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巨大貢獻;二是中國在歷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廟。在孔子故居建廟堂三間,陳列孔子的衣、車、書等,「歲時奉祀」。歷代皇帝對孔廟都有擴建,計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百次達到現在的規模。孔廟仿皇宮建築之制,分三路布局,九過院落,共有房屋466間,門亭54座,東西相對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有碑碣近千塊,佔地327.5畝,長達兩華裡又150公尺。現在看到的孔廟是明弘治年間的規模。解放後國家多次撥款維修保護。我國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為聯合國保護的文物單位,孔廟建築時間之久遠,規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實屬世之罕見。
孔廟的第一道門位於曲阜明城正南門,上懸「萬仞宮牆」四個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筆。它來源於孔子得意弟子子貢。魯國大會諸侯時,有人提出子貢的學問博大精深,可與孔子相提並論,子貢在場,馬上站起來說,我可不敢與老師孔子比,人的學問好比一堵牆,我這道牆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師的牆有數仞之多,所以便被稱為「萬仞宮牆」。
說完了孔廟,接下來再說說孔府,它是孔子嫡系後裔居住的府邸,在孔廟的東面,是中國現存最大最豪華的貴族莊園,佔地七萬五千平方米,相當於十個標準的足球場。
雖然孔子生前沒有緣分住在孔府裡,但死後卻風光地在孔林長眠,孔林就是埋葬孔子和他後代的陵園,坐落在曲阜的北部,佔地三千餘畝,相當於邊長為一千多米的正方形。
說起孔林,就不得不提到孔子墓碑前一座奇怪的矮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相傳在康熙二十三年的時候,康熙爺來到孔林看望孔子,就在準備跪拜時,發現墓碑上的字是「大成至聖文宣王之墓」,這個文宣王的「王」字讓康熙爺站在那很是尷尬,其他的人也很費解,就在這個時候,孔子的第64代孫子孫尚任反應過來,這皇帝是只拜師不拜王的,這可怎麼辦呢?於是他讓人拿黃色的綢子把「文宣王」三個字蓋住,又添上了「先師」兩個字,果然皇帝就開始祭拜了,後來為了不再出現類似的情景,在孔子的墓碑前就建起了這道矮牆。
現在世界各地共有1000多座孔廟,人們都很尊敬和崇拜這位「先師」,在中國民間,凡是家裡有孩子要考學的,家長通常都會帶著他們來孔廟拜拜孔子,就為了求一個好成績,據說都比較靈驗。
在2500多年漫長的歷史變遷中,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孔廟、孔府和孔林的香火,綿延至今都沒有斷絕過,這就需要你去曲阜這座歷史名城好好感受一下了,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如果了解這些您對曲阜有所嚮往的話,不如親自到三孔遊覽一番,隨時歡迎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