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 :備受矚目的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內部布展工作已進入尾聲,將於本月正式開放迎接首批觀眾。據介紹,佔地3585平方米的博物館主要由展廳、臨時展廳、放映廳、庫房及其他附屬用房等組成。在博物館東側,屹立百年的炮臺清晰可見。而當年為紀念抗擊英法聯軍殉國將軍樂善而鑄的鐵鐘,在流失海外105年後,於2005年由英國政府無償歸還,現矗立在博物館外。
三部分內容展示大沽興衰博物館內展示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目前主題擬定為「屹立京畿」「抵禦外侮」和「慷慨悲歌」。
第一部分以大沽地區成陸、全球海洋時代的到來為歷史背景,從「海上」與「國門」兩者缺一不可的角度演繹明、清兩朝的歷史演變及大沽炮臺戰略地位的確立。通過以黃河、塘沽貝殼堤、蒸汽船、漕運圖、明代鐵炮、士兵、修築炮臺等為主題的大量模型、圖片、蠟像和油畫讓遊客體驗大沽海防要塞的形成過程。其最大亮點是一幅展示大沽口位置重要性的宋代黃河改道海河入海示意圖,藉助現代電子技術,遊客可以看到蔚藍色不停閃爍的河流及渤海灣,如同真實「流動」一般。
第二部分以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大沽談判」為起始,通過演繹三次大沽之戰,讓遊客了解近代中國遭受侵略的屈辱衰亡。煙槍、白銀元寶、鐵炮、鐵戧、英法聯軍火炮、法國米涅式步槍、中國紅夷大炮等大量文物以及電動沙盤,將給遊客帶來巨大的視覺衝擊力。
第三部分突出大沽口炮臺在抗擊八國聯軍中舉足輕重的歷史作用,揭示炮臺存廢與民族存亡的共生關係。該部分包括加強防務和抗擊八國聯軍兩大部分,激戰大沽口等圖文並茂的景觀可以讓遊客切身體會這段風起雲湧的歷史。
預鏽板外牆凸顯滄桑歷史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的外圍被數十塊巨大的斜體鋼板包圍,氣勢恢宏,但幾場秋雨過後,這些鋼板已經開始生鏽。「好好的鋼板,難道任由它們鏽掉?」對於記者的疑問,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博物館的外牆採用了目前最先進的技術——預鏽板幕牆技術,這種技術在本市還是首次應用。「板牆自然生鏽一段時間後,將用固定劑把鏽斑固定,不但不會損壞鋼板,反而會形成一種鏽影斑駁的歷史縱深感。」負責人說,「這種技術省去了700多平方米牆面的油漆費用,大大節省了開支,而且更加低碳環保。」
主題公園再現古戰場全貌與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一同建設的還有主題公園,在遺址公園入口處設計圓弧炮牆,臨海一面修建仿古炮牆;恢復「威」字、「海」字炮臺原有風貌;在「鎮」字炮臺遺址以北,依原貌重建一座炮臺,遊客可登炮臺遠眺,俯瞰古戰場全貌;在「海」字炮臺南側,修建一些茅草屋,內設與真人大小相同的清代士兵泥塑像,再現當年士兵的生活場景。遺址公園還規劃設計海上實景演出以及舞臺演出,配合周圍的休閒、娛樂、餐飲和住宿設施,打造一處聚客之地。 (來源:每日新報)
(責任編輯:new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