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天津丨走進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了解近代中國不一樣的奮鬥史

2020-12-12 澎湃新聞

館藏天津丨走進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了解近代中國不一樣的奮鬥史

2020-01-0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津城,

曾有一處被稱為「津門之屏」的地方,

這裡見證著天津的發展,

今天小津要帶大家遊覽的,

便是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

大沽口炮臺遺址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東南海河入海口兩岸,天津東部45公裡處,是展現中國近代史上帝國主義入侵,中華民族不畏列強、抵禦外犯的民族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大沽口炮臺遺址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88年國務院將大沽口炮臺遺址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將其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9年被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命名為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201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6年被國家發改委、中共中央宣傳部、財政局、國家文物局、國家旅遊局等十四個中央部委命名為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建築外形呈不規則的放射形,猶如炮彈爆炸的形狀,取意於「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民族精神的迸發」。整個建築用高強度鋼板覆蓋,用鏽色體現歷史的厚重與深沉,極富震撼力與藝術性。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屬遺址類博物館,總體佔地面積5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900平方米。主要由展廳、臨時展廳、3D影院等組成。

博物館主展廳面積約1700平方米,由京畿海門、沽口禦侮、國門淪陷等部分組成,採取博物館與紀念館相結合的陳列藝術形式、傳統與現代手段相結合的陳列方法,通過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客觀而生動地展現大沽口炮檯曆經外敵入侵、幾經興廢的悲壯歷史和中國人民不畏列強、頑強抗爭的史跡,更多地體現大沽口炮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及豐厚的歷史積澱。

下面就讓我們,

一起走進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

看看他為我們講述了那些故事吧。

京畿海門

該展廳展示了自十五世紀末葉開始,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全球海洋時代拉開序幕。

這時,中國的明王朝正忙於抵禦泛海而來的倭寇。大沽地區也因此開始成為國家海防重地。由於與首都近在咫尺,使這裡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接連成為英國使團登上中國大陸的起點。這種不同文明間的對話催生了大沽口炮臺,造就了京畿海門。

沽口禦侮

走入沽口禦侮展廳,這裡講述著1859-1860年的三次大沽口之戰,決定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結局,影響了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證明了大沽口炮臺作為首都海上門戶的戰略地位:炮臺的陷落,意味著打通了前往紫禁城的道路。

同時,英勇悲壯的大沽口血戰也表現了中華兒女不畏強敵,反抗外侮的民族精神。

國門淪陷

在該展廳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因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促使清朝政府於19世紀60年代開始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此間,大沽口炮臺也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安裝了世界先進的火炮,架設了電報線,為首都構築了海口屏障,八國聯軍的入侵也再次證明了大沽口的特殊戰略地位。

1900年,英、法、美、俄、德、意、日、奧八國組成了聯軍,在俄軍將領布蘭特的指揮下,侵略軍向炮臺發起進攻,羅榮光率領炮臺守軍英勇反抗,67歲的老將軍羅榮光自殺殉國。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11個國家籤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根據條約規定,大沽口炮臺被永久拆毀。

警鐘長鳴

警鐘長鳴展廳展示著鴉片戰爭期間的史料以及展品,提醒著來此參觀的市民與遊客警鐘長鳴。

而在第四展廳不得不提的便是大沽鐵鐘,又名樂威毅公祠鐵鐘。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時,他被英國士兵作為戰利品掠奪走,存放在樸茨茅斯市的維多利亞公園內。經過多方努力,鐵鐘由英國政府無償返還,在海外流失105年後,於 2005年7月20日回到故裡。

大沽口炮臺記錄了一段屈辱的歷史,

但更是一部奮鬥史,

它向世界證明:

中國人是不可徵服的。

如今,

百年前的古戰場早已變得寧靜安詳,

放眼大沽海口,

遠處船影穿梭,

高樓林立,

而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

則依舊聳立於此,

為我們講述著這段不能忘記的歷史。

地址: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東炮臺路1號

開放時間:4月至10月:周一至周日9:00-17:30(17:00停止售票);11月至3月:周一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售票)

門票:25元/人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請註明來源「樂遊天津」(tianjin-tour)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微博@天津旅遊

原標題:《館藏天津丨走進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了解近代中國不一樣的奮鬥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鄭重的天津之旅——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
    天津其實並不是旅遊必備打卡地,但是這裡有著深深的文化底蘊,今天樓主帶著大家就來到了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大家要記得學生要憑有效證件適當減其費用,說樸素點就是學生證了)映入眼帘的就是遺址博物館的大牌子。
  • 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展館暫停開放
    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展館暫停開放】請大家注意哦~ @天津廣播:【轉發提醒!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展館暫停開放】鑑於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現存的消防問題,根據消防部門要求,經濱海新區文旅局批准,展館暫停開放(閉館時間:2020年10月2日下午13:00起)。大沽口炮臺遺址區可供參觀,門票價格調整為10元/人。@濱海發布 ​
  •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本月納客 再現古戰場全貌
    天津北方網訊 :備受矚目的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內部布展工作已進入尾聲,將於本月正式開放迎接首批觀眾。據介紹,佔地3585平方米的博物館主要由展廳、臨時展廳、放映廳、庫房及其他附屬用房等組成。在博物館東側,屹立百年的炮臺清晰可見。
  •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展館開放
    原標題: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展館開放 根據濱海新區文旅局統一部署安排,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時,今天,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展館區正式恢復開放。開館後,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門票價格調整為每人25元,全國醫護人員憑醫師證、護士證等醫務工作有效資格證及身份證,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可免費參觀,老年人、殘疾人、學生等特殊群體門票減免優惠措施按照原參觀制度執行。開館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售票),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 訪大沽口炮臺遺址 記錄一段不應忘記的歷史
    大沽口炮臺位於天津塘沽區大沽口海河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門之屏障。明代,大沽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臺,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其寓意是威武地鎮守在海門高處。
  •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主題活動順利開展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主題活動順利開展 2020-08-22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六大系列活動等你來
    ,舉辦「以史為鑑 鐵鐘鳴記——鴉片戰爭文物陳列暨戰事回顧展」活動。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03「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鐵鐘銘記儀式鳴響具有百年歷史的大沽鐵鐘,鄭重傳遞三個層面的寓意:一響祭奠英烈,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致以崇高敬意;二響警示後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史為鑑,警鐘長鳴:三響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凝聚磅礴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天津濱海: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獻禮建黨舉辦特色集報展
    天津濱海: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獻禮建黨舉辦特色集報展為紀念建黨99周年,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特別推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集報精品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我通過展覽的方式,將歷經2個月收集的黨的光輝歷程展示給廣大黨員、群眾、青少年」,循著79歲孫玉斌老人親手製作、粘貼的剪報展板,長達200米的集報剪報畫卷使黨的歷史發展進程歷歷在目。重溫建黨歷史,回顧輝煌歷程,此展覽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引導廣大群眾深刻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
  • 玩轉京津冀(56)|兩日光景,天津的這條旅遊路線帶你了解近代中國歷史
    都說百年歷史看天津,若不來這座城市,一定是認為是誇誇其談,可當您踏入這座城市的瞬間,定會被豐富的中國近代史所震撼,今天小編便帶領著大家,開啟近代中國史兩日遊,精品旅遊路線,讓旅行變得更為精緻。Day1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小站練兵園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大沽口炮臺俗稱「津門之屏,明代大沽口開始設防,清代開始修炮臺,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南有虎門,北有大沽,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兩座重要的海防屏障。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主要由展廳、臨時展廳、放映廳、庫房及其它附屬用房等組成。
  • 天津大沽口炮臺遺址區明日開放
    本報訊(記者 劉茵)記者獲悉,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將於3月24日起恢復對外開放大沽口炮臺遺址區。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開放時間為9:00—16:30(16:00停止購票),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開放區域為大沽口炮臺遺址區正常開放,博物館場館暫不開放。
  • 黨建帶團建——新區院青年幹警參觀「大沽口炮臺遺址」 博物館
    抗戰勝利75周年 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激發愛國熱情,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9月3日上午,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之際,由院機關黨委領導、團總支組織,近百名青年檢察幹警參觀了「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機關黨委書記劉維明同志及部分黨委委員參加活動。
  • ...銘記黨員初心使命——執行局支部前往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開展...
    參觀紅色革命基地 銘記黨員初心使命——執行局支部前往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開展黨日活動 2020-07-02 0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沽炮臺二百年祭
    但走進建在大沽口炮臺遺址上的博物館,一種沉重的歷史滄桑感仍然令人震撼  渤海之濱,海河之畔,始建於1817年的大沽口炮臺靜靜地俯視著這片曾飽受血與火洗禮的土地。  西距天津約45公裡,西北距北京約170公裡,大沽口扼海陸咽喉,守京津門戶,素稱「天下第一海防」。  歷經兩個世紀的跌宕起伏,當年的「天下第一海防」早已不復昔日模樣。但走進建在大沽口炮臺遺址上的博物館,一種沉重的歷史滄桑感仍然令人震撼。
  • 天津四家博物館升級!
    平津戰役紀念館成為繼天津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之後,天津市第四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此外,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
  • 1860年英法聯軍攻破天津大沽口炮臺後的殘酷場面
    大沽口炮臺位於現在的天津市濱海新區,原置於海河南北兩岸,俗稱「津門之屏」。大沽海口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這裡是從海上進京的唯一門戶,一旦失守,首都就將毫無遮攔地暴露在外人眼前。明代,大沽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臺,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
  • 天津去哪玩?推薦來濱海新區:科技館、圖書館、大沽炮臺遺址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博物館不大,半小時即可轉完,出來後,向東步行幾十米,即可看到一座炮臺,炮臺上有一座大炮和幾門小炮對準海面,這就是威字炮臺遺址,是如今僅存的大沽炮臺遺蹟。地理位置示意圖大沽口炮臺遺址大沽口炮臺遺址大沽口炮臺地貌天氣陰沉,細雨霏霏,炮臺上的遊客來來去去,已經好幾撥了,我卻長久地佇立,任思緒飛揚。
  • 天津去哪玩?推薦來濱海新區:科技館、圖書館、大沽炮臺遺址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博物館不大,半小時即可轉完,出來後,向東步行幾十米,即可看到一座炮臺,炮臺上有一座大炮和幾門小炮對準海面,這就是威字炮臺遺址,是如今僅存的大沽炮臺遺蹟。於是,大沽炮臺就成為中國近代史屈辱的見證:1840年8月,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8艘軍艦北上,封鎖海河口,武力威脅大沽口。籤訂《南京條約》。
  • 城事|天津四家博物館升級!周末走起~
    平津戰役紀念館成為繼天津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之後,天津市第四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此外,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
  • 小小探險家走進天津大沽炮臺
    原標題:小小探險家走進大沽炮臺 由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組織的「博物館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主題系列特色文化活動日前展開。活動通過展示濱海新區的民俗文化資源,以展覽、青少年考古、專題講座、普及文物知識等形式,拉近民眾與文物的距離。 活動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小小探險家互動體驗項目。
  • 518「博物館日」去天津的博物館裡認識歷史和世界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充分利用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舉辦「畫缸魚貼缸魚」活動,使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更具趣味性。依託館內藏品,設立「楊柳青年畫互動體驗區」,吸引市民對傳統年畫製作技藝的關注和參與。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將走進民園西裡文化社區,邀請民園西裡文化街區商戶及周邊社區居民參與「香滿中華」沉香文化系列雅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