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探險家走進天津大沽炮臺

2020-12-13 天津頻道

原標題:小小探險家走進大沽炮臺

由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組織的「博物館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主題系列特色文化活動日前展開。活動通過展示濱海新區的民俗文化資源,以展覽、青少年考古、專題講座、普及文物知識等形式,拉近民眾與文物的距離。

活動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小小探險家互動體驗項目。參與者化身探險家,在宣教人員的引導下了解遺址發掘進展和成果、模擬考古勘探和考古發掘體驗、進行手工考古製作。除考古體驗外,博物館還安排了文物科普講座、展覽進校園、普及考古知識、設立「文化遺產共分享——你所知道的文化遺產」公開課等活動。(記者 王瑞豐)

(責編:胡昱喆、魏炳鋒)

推薦閱讀

天津開展至雄安新區等城際鐵路規劃研究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天津市出臺「關於貫徹落實『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構建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詳細】

7月起天津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每月2050元日前,天津市人力社保局印發通知,從今年7月1日起上調天津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1950元調整為每月2050元,每小時11.2元調整為每小時11.8元;非全日制用工勞動者最低小時工資標準由每人每小時19.5元,調整為每人每小時20.8元。【詳細】

相關焦點

  • 老照片:歷史上的今天,八國聯軍攻陷天津的大沽炮臺
    1900年的今天,也就是1900年6月16日,八國聯軍向清廷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交出扼守天津的大沽炮臺。大沽炮臺號稱固若金湯,在洋務運動後大規模改建,配備的是德國克虜伯堡壘炮。而且,還配置了4門德國製造的魚雷艦。但在聯軍的攻擊下,6小時即告失守。
  • 大沽炮臺二百年祭
    但走進建在大沽口炮臺遺址上的博物館,一種沉重的歷史滄桑感仍然令人震撼  渤海之濱,海河之畔,始建於1817年的大沽口炮臺靜靜地俯視著這片曾飽受血與火洗禮的土地。  西距天津約45公裡,西北距北京約170公裡,大沽口扼海陸咽喉,守京津門戶,素稱「天下第一海防」。  歷經兩個世紀的跌宕起伏,當年的「天下第一海防」早已不復昔日模樣。但走進建在大沽口炮臺遺址上的博物館,一種沉重的歷史滄桑感仍然令人震撼。
  • 遊天津大沽炮臺,有津門之屏美譽,見證中國歷史百年滄桑
    老天津人一直津津樂道於天津的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今日的它們,也許已經隨著歲月的風塵逐漸被人遺忘,可是歷史,卻深刻而清晰地呈現著它們與天津衛的淵源。    大沽炮臺之上,一門門古銅色的土炮,堅實而厚重地佇立,體積龐大的主炮如同獅群傲然挺立,面朝東方的那邊海域。相對於主炮,其它土炮群體積略小,炮身彈痕累累,卻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 天津去哪玩?推薦來濱海新區:科技館、圖書館、大沽炮臺遺址
    引言一個人在天津,一有空就到處逛。津門故裡、五大道、意風區、鼓樓、海河、水上公園、楊柳青、黃崖關等等,基本轉遍了。每逢周末,我都得思考一個問題,該去哪玩呢?大沽炮臺遊記下午3點,從圖書館出來,返回停車場,雨已停,準備去往大沽炮臺。只有十多公裡,開車半小時即到。以下是大沽炮臺遊記,本文作重點介紹。先進大沽炮臺博物館,博物館造型獨特,呈放射狀的鐵鏽色金屬建築,寓意為爆炸的炸彈,裡面有史料介紹,以及古炮、石碑等文物。
  • 天津去哪玩?推薦來濱海新區:科技館、圖書館、大沽炮臺遺址
    大沽炮臺遊記下午3點,從圖書館出來,返回停車場,雨已停,準備去往大沽炮臺。只有十多公裡,開車半小時即到。以下是大沽炮臺遊記,本文作重點介紹。先進大沽炮臺博物館,博物館造型獨特,呈放射狀的鐵鏽色金屬建築,寓意為爆炸的炸彈,裡面有史料介紹,以及古炮、石碑等文物。
  • 館藏天津丨走進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了解近代中國不一樣的奮鬥史
    館藏天津丨走進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了解近代中國不一樣的奮鬥史 2020-01-0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史上的今天:6月17日——八國聯軍攻佔大沽炮臺
    1.八國聯軍攻佔大沽炮臺 1900年6月17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大沽炮臺,天津失守,北京門戶洞開,清王朝的都城直接暴露於侵略者的槍炮之下。
  • 八國聯軍攻打大沽炮臺真實照:圖2是聯軍登陸,圖4德國軍艦被擊中
    大沽口炮臺位於天津市境內,原置於海河南北兩岸,俗稱「津門之屏」。自明代開始,大沽口邊開始設防。到了清代後修炮臺,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
  •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記者拍攝的大沽炮臺慘敗情形
    1、這是一組英國戰地記者費利斯比託拍攝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大沽口炮臺的情形。圖為大沽口北側炮臺。圖文/普希金皇村2、費利斯比託是19世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也是拍攝東亞地區最早的攝影師之一。圖為大沽炮臺內側。
  • 1860年英法聯軍攻破天津大沽口炮臺後的殘酷場面
    大沽口炮臺位於現在的天津市濱海新區,原置於海河南北兩岸,俗稱「津門之屏」。大沽海口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這裡是從海上進京的唯一門戶,一旦失守,首都就將毫無遮攔地暴露在外人眼前。明代,大沽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臺,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
  • 大沽船塢金湯橋天津鹼廠 工業歷史見證天津變遷
    日前,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正式公布,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漢陽鐵廠、京張鐵路等一百個項目名列其中,而天津的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金湯橋、天津鹼廠,更是作為見證清末近代軍事、民用工業發展而榜上有名,這三處遺址顯示了天津歷史發展的變遷歷程。風雲變幻,三處遺存伴著津城的繁華走過一百多年的時光。
  • 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
    昨天給大伙兒講了天津和「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的由來,今天令狐繼續和大伙兒聊聊天津,今兒咱說說天津衛的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對不起,這個答案是錯誤的,我想甚至很多年輕一些的天津人可能都不太知道所謂的炮臺是哪裡,其實這裡的炮臺指的是明朝在今天現在的馬家口、海光寺西、三岔河口北岸、河北區的窯窪南岸、紅橋區的西沽、邵公莊東和雙廟街等七處建造的炮臺,而不是大沽口炮臺。
  • 大沽口炮臺與中國奸細
    而速佔派的觀點是,現在需要保護的外國人有四類:傳教士、西摩爾的聯軍、北京的外國僑民和天津的外國僑民。如果延遲行動,就無法為西摩爾的聯軍打開通路,更無法「代替」大清政府圍剿義和團。那麼,所有的外國人必會遭遇滅頂之災——「不奪大沽,等於自殺!」    「露西亞」號軍艦上的海軍軍官們決定,通知大清帝國駐津總督與大沽炮臺司令官,要求交出炮臺暫為聯軍使用,最後期限為十七日凌晨二時整。
  • 大沽船塢 百年船廠的傳奇
    ▲大沽的海神廟以海神廟為中心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位於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城市塘沽區海河下遊南岸,佔地約46000平方米。大沽船塢是1880年李鴻章由於北洋水師修理艦船的需要,在原來是鹽村和漁村的名叫大沽的地點上建設的我國北方第一個近代化造船廠。
  • 九河下梢天津衛,去《河神》外的天津轉轉,天津老景點你知道哪些
    一部《河神》,一部劇道盡了天津的土著風情,讓人恨不得當下便奔去津門轉上一轉。那麼過去的天津有哪些不可錯過的好去處,發展至今又是怎樣一番景象?今天阿九帶著大家走進天津,看看各大景點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 九河下梢天津衛,去《河神》之外的天津轉轉,天津老景點你知道哪些?
    一部《河神》,一部劇道盡了天津的土著風情,讓人恨不得當下便奔去津門轉上一轉。那麼過去的天津有哪些不可錯過的好去處,發展至今又是怎樣一番景象?今天阿九帶著大家走進天津,看看各大景點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 天津"大沽船塢"將申全國重點文物 遺址引關注
    天津"大沽船塢"將申全國重點文物 遺址引關注   天津網 訊  從「第二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天津論壇」上獲悉,百年大沽船塢將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海河下遊工業遺產首個保護規劃舊址反映了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足跡和天津產業工人成長的歷程以及塘沽地區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具有近代工業遺產和歷史文物遺蹟的雙重意義。文物部門計劃對地下遺址和文物進行發掘,在此基礎上修復地上遺址,將大沽船塢遺址區開闢為大型工業遺址園。
  • 新民晚報數字報-大沽要塞變新區 手繪地圖錄舊貌
    特派記者 王文佳  歷經五戰,沉寂百年,重新修葺過的大沽炮臺如今靜靜地俯視著眼前的天津新城區。
  •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本月納客 再現古戰場全貌
    天津北方網訊 :備受矚目的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內部布展工作已進入尾聲,將於本月正式開放迎接首批觀眾。據介紹,佔地3585平方米的博物館主要由展廳、臨時展廳、放映廳、庫房及其他附屬用房等組成。在博物館東側,屹立百年的炮臺清晰可見。
  • 訪大沽口炮臺遺址 記錄一段不應忘記的歷史
    大沽口炮臺位於天津塘沽區大沽口海河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門之屏障。明代,大沽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臺,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其寓意是威武地鎮守在海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