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了!日本大地震災區今昔對比照:震撼

2020-12-25 快科技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強震,引發特大海嘯。由東京電力公司運營的福島核電站因海水灌入導致斷電,造成災難性核洩漏。災難導致超過1.5萬人遇難,2000餘人失蹤。

今年3月11日是大地震的五周年紀念日。災難發生的瞬間已成為記憶,而在此之後的重建家園和恢復正常生活則成為當地災民長期的生活主題。

地震發生時,最多曾有47萬餘名災民在各地避難。而日本媒體今年3月6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仍有多達5.9萬名災民住在臨時安置房中,所有災民得到安置最快也要等到2021年。

儘管日本政府一直表示要加大災後重建的力度,加快恢復正常生活秩序步伐,但受核事故帶來的重建高難度以及資金短缺等問題限制,重建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相關焦點

  • 過去6年,日本大地震災區到底變得怎樣?
    ,對日本大地震進行了解讀評論。  6年前發生的這次大地震和引發的大海嘯,是日本千年以來沒有遭遇過的一個巨大的災難,當時在災區看到,凡是海嘯沒有到達的地方,房子都是好端端的,凡是海嘯到過的地方,所有東西都被捲走,這一次大地震,破壞力最大的不是地震,而是海嘯。海嘯最高的地方達到了36米,36米是什麼概念呢?就是13層高的房子都被淹沒了。上萬噸的船,被海嘯輕易地推上海岸,汽車像毛巾擰過的一樣扭曲。
  • 【關注】東日本大地震9周年 災區復興仍然任重道遠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引發了巨型海嘯及福島核災難。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至今已經過去9年時間。而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死亡和失蹤、間接死亡人數已經達到2萬2167人,至今仍有4萬7737人分散至日本全國各地避難未歸,巖手、宮城、福島3縣的臨時住宅內至今還有709人居住。並且,其沿海地區的人口仍在不斷減少,現在上述3縣的人口比震災發生前減少了30多萬人。距離日本政府制定的「災區復興期間」結束只有1年時間,但是當地距離真正的復興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 日本阪神大地震24周年 災區各地舉行悼念活動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日本NHK電視臺1月17日報導稱,當日是日本阪神大地震24周年,災區各地都舉行紀念活動,悼念在地震中的遇難者。1995年1月17日上午5時46分52秒(東京時間),日本關西地區發生芮氏7.3級地震,地震使得6434人遇難,25萬棟房屋被毀,有30萬人無家可歸。當日在神戶市中央區的東遊樂場,由5000餘盞竹燈組成了地震發生時間「1995」、「1.17」的字樣。東京時間5時46分,自發趕來的民眾為逝者默哀。
  • 九寨溝地震前後震撼對比!但地震再大,也震不倒中國!
    8月8日晚9:29,一名警寶出生,但新晉爸爸@江油公安交警 輔警嶽霖,晚9:30接到單位緊急集合抗震救災的命令,不久便奔赴九寨溝災區。嶽霖說:對不起孩子,請原諒父親,沒能跟你見上一面,沒能親吻你的臉頰,因為現在有更多的人需要父親。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災區餘震不斷 民眾最期待這個事
    【海外網3月11日編譯報導】 綜合日本時事通訊社、TBS電視臺11日報導,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致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3月11日是此次地震發生9周年的日子,目前災區依然餘震不斷,重建之路任重道遠。據報導,日本氣象廳10日稱,在3⋅11大地震的餘震區域,近一年內觀測到1級震度(地震烈度)以上的地震就有368次,這與大地震發生後1年內觀測到的8112次相比大幅縮減,但與地震發生前的平均1年地震306次相比,依然十分可觀。對此,日本氣象廳表示:「鑑於餘震多發狀態仍在持續,民眾仍需要注意」。
  • 東日本大地震將滿5周年 災區舉行悼念祈禱活動
    中新網3月6日電 據日媒報導,在東日本大地震將滿5周年前,日本災區各地6日紛紛舉行悼念遇難者的活動。在巖手縣陸前高田市,因海嘯遭受巨大損失的勝木田地區秋葉神社等主辦慰靈儀式,約100名居民對遇難者進行了悼念。執行委員長熊谷賢一(64歲)追憶故人,表示「因這場震災體會到了悲傷和遺憾。這種情感永生不忘」。
  • 新冠疫情下日本迎3·11大地震9周年 災區重建任重道遠
    中新網3月11日電(郭佩珊)當地時間11日,東日本大地震迎來9周年。從2012年3月11日起,日本政府每年都會在位於日本東京的國立劇場舉行「東日本大地震追悼儀式」,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這是日本首次取消這一活動,改為首相安倍晉三與內閣官員在首相官邸進行哀悼。
  • 中國援助日本熊本地震災區300萬元
    據日本共同社4月23日消息,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當日前往熊本縣政府,將中國為援助熊本地震災區提供的約5200萬日元(約合302萬元人民幣)捐款交給該縣知事蒲島鬱夫。會談前走訪災區的程永華表示,災情令人心痛,中國與日本是鄰國,應攜手共度難關,希望熊本能實現重生。
  • 日本地震前後對比照曝光,青山已不在(圖)
    北海道厚真町因強震引發大規模山體滑坡,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今天(6日)公布了一組厚真町在受災前後的畫面對比。與此同時,當地的民宅建築在地震前後變化明顯。北海道厚真町居民:當時聽到山體滑坡時發出的一聲巨響,感覺自己真的活不了了,肯定就在家被土砂直接活埋了。
  • 日本民間組織繼續向四川地震災區提供援助
    新華網東京6月10日電 日本民間組織和企業10日以成立支援四川地震重建委員會和募捐的方式繼續向四川地震災區提供援助。  日本兵庫縣神戶市支援中國四川大地震重建委員會10日正式成立。該委員會由當地防災減災機構、對外交流機構、大學及華僑華人組織發起,「兵庫震災紀念21世紀研究機構」理事長、前縣知事貝原俊民任代表。
  • 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耗費近10年
    日本阪神大地震     從避難場所、臨時住宅、街區恢復到生活重建,耗費了近10年之久     對生活在關西地區的日本人而言,13年前的阪神大地震是一次慘烈的記憶。    1995年1月17日凌晨5時46分,日本兵庫縣發生芮氏7.3級的強烈地震,死亡6432人,3萬多人受傷,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以神戶港為中心的兵庫縣,人口密集,與大阪、京都構成日本的關西經濟圈。     在日本地震史上,阪神大地震直接引起了日本對於地震科學、都市建築防震、交通防震的重視。
  • 寒山寺為日本地震災區祈福 悠悠鐘聲傳遞關愛
    中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蘇州臺記者嚴志平)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在歷史上,蘇州寒山寺與日本有深厚的淵源,從今天上午10點開始,寒山寺開始舉行法會,為日本地震災區祈福。此時,寒山寺、重元寺全體僧眾及護法居士、日資企業、日本留學生代表、學生代表共計600多人齊聚寒山寺,共同為日本特大地震及次生災害中的遇難者祈禱。
  • 何老師曬今昔對比照 歲月讓他更帥了
    何老師曬今昔對比照,歲月讓他更帥了。一直以來,何老師憑藉著比較高的智商和情商,一直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主持人之一。何老師曬出1994年和2018年的照片,並配文:衣品好像沒有什麼長進。
  • 日美天文學家用日本大地震災區地名命名小行星
    新華網東京5月9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國立天文臺9日宣布,為了表達對在日本大地震中遭受巨大損失的地區的支持,日本和美國天文學家將10顆小行星用「巖手」、「宮城」等災區地名命名,並已經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登記。正式登記是用拉丁字母標註的,包括巖手、宮城、青森、栃木、茨城、千葉縣、陸前高田(屬巖手縣)、濱通(屬福島縣)、中通(屬福島縣)、會津(屬福島縣)。
  • 走訪東日本大地震重災區:宮城縣花了3年清完垃圾
    3月8日,日本宮城縣名取市,當地民眾點亮數千盞紙燈,迎接即將到來的東日本大地震四周年紀念日。 「3·11」四周年:復興之路並不容易 據日本媒體報導,截至今年2月,東日本大地震在巖手、宮城和福島三縣共造成15823人死亡、2586人失蹤。
  • 日本關西地區試行「對口支援」方法支援地震災區
    新華網大阪3月29日電(記者馬興華)日本關西廣域聯合加盟府、縣和近畿地區城市為支援地震海嘯災區,已開始試行「對口支援」方法,以實現對災區進行細化及長期支援。據日本媒體28日報導,關西廣域聯合加盟各府、縣知事13日舉行會議,擔任聯合長的兵庫縣知事井戶敏三提議各府縣尋找、決定自己的支援對象。這一提議得到了大阪府知事橋下徹等人的支持。
  • 山東省為東日本地震災區捐贈款物170餘萬元
    山東省為東日本地震災區捐贈款物170餘萬元 2011-05-20 07:54:00    作者:李洪川   來源:大眾日報   關鍵詞: 我省 東日本 日本地震 地震災區 捐贈儀式
  • 杭州女大學生拍了西湖十景今昔對比照
    浙江在線10月7日訊 蘇堤春曉、斷橋殘雪、曲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雙峰插雲、南屏晚鐘……  近日,一組西湖十景今昔對比的照片在網上流傳,從斷橋殘雪到南屏晚鐘,當相片穿梭百年的光陰之間,西湖依舊平靜、美麗,卻有一些容顏在悄悄改變。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視頻影像流出,讓人觸目驚心!
    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14時46分,位於日本東北部地區發生9.0級地震,這次地震引發了海嘯並向日本東部海岸衝擊,使得日本東部地區青森縣
  • 日本逾千億日元捐款未分配至地震海嘯災區
    東日本大地震過去將近1個月,各方捐款總額超過1000億日元(約合11.8億美元)。然而,這些捐款截至8日尚未分配到災區或災民手中。日本新聞網記者調查顯示,災民領取捐款必須出具一份罹災證明書和一份證明自己是災民的文件,由捐款保管機構調查屬實後予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