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靜秋
圖:高成渝
高成渝是我一起共事過年的好友,今年54歲。當年,我們一起從蘇北老家到浙江那邊發展,他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他的獨生子高洋,我也見過多次,看上去是一個比較懂禮貌略顯文氣的男孩子。但未曾想,卻犯下了殺人的重罪,在母親的資助下畏罪潛逃,失去了自首的機會。
當高成渝告訴我他兒子的事情時,已經被關進看守所一個多月了,我跟著他去探望過一次,但在羈押期間,是見不到人的,我們放了2000元之後,就匆匆離去。對高成渝而言,這是他人生最大的痛點,正常情況下,都是他告訴我關於兒子的事時,我才會聊起這個話題,今天,他把兒子寫的遺書發給我,看了我心裡很不是滋味。高成渝說,這遺書,是他兒子被執行死刑之前寫的。
看著遺書中熟悉的字體,我心裡真的是五味雜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之將死其鳴也哀。我是個淚點比較高的人,但是看了這封遺書,我還是禁不住潸然淚下。
根據高成渝的描述,先前孩子比較調皮,家教嚴厲的他,也經常打孩子,雖然兒子也做過一些錯事,但也沒有太違反任何原則性的問題。但面對女友的挑釁,年僅19歲的兒子,沒有選擇理性處理,也沒有告訴家人,獨自選擇了一個太激進、太衝動、太極端、太不合時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勒死了懷孕三個月的女友。從而也將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遺書中,高成渝的兒子希望老爸能夠領養一個女孩,取名叫「高洋」,也就是說,名字和他的一模一樣。但不希望因自己的離去,讓老爸和老媽孤獨終老,可以看出,兒子也是一個懂事的人。
誠然,兒子的"善言"是對老爸說的,是對"沒有他不行"的生者說的。也許,他走時的痛苦也就幾秒鐘,留下的人可能痛苦幾年、幾十年,甚至痛苦到他們自己走的時候。
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呢。願世人謹守內心的真善美,願世界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