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去莫奈的《睡蓮》池旁等風來

2020-12-16 騰訊網

Heritage

從時代實錄到文化掠影,自時尚動向至藝術風潮,Heritage的庫藏圖片都能全方位完美覆蓋。這家成立於2000年的圖片社,收錄了全球多家著名藝術機構及眾多私人藏品的珍貴圖片,並憑藉其強大的資料庫模式和精準的關鍵詞系統,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海量用戶提供完備的圖檔索引及出眾的搜索體驗,無論圖片質量還是圖片數量都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日本岡山大原美術館,創作於約1906年

《睡蓮》是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所繪的系列組畫,總共約250幅。

所謂「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置,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畫作。區分它們的,僅僅只是大師對光與色的瞬間捕捉。

克勞德·莫奈《睡蓮》,私人收藏,創作於1905年

克勞德·莫奈《睡蓮》,私人收藏,創作於約1914年

1883年,43歲的莫奈搬到巴黎郊區一個寧靜的小鎮吉維尼,以畫為生。七年後,他從長期購買他作品的畫商保羅那裡得到一筆錢,他買下了房屋和庭院,開始打理他的花園,並挖了一個人工池塘,種下了一池睡蓮。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創作於1916至1919年

起初莫奈只是觀賞睡蓮,後來他漸漸產生了創作的衝動——「池裡的精靈浮現在我眼前,我舉起了調色板」,就這樣,一幅幅睡蓮畫作誕生了,睡蓮成了他晚年繪畫的主題。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澳大利亞坎培拉澳洲國立美術館,創作於1914至1917年

《睡蓮》創作於印象派的鼎盛時期,作為印象派的集大成者,莫奈的繪畫技巧和自身研習此時已經到達登峰造極的地步。

在看似隨意輕鬆的筆觸中,光線的美感、水面上自然漂浮的睡蓮的溫柔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法國勒阿弗爾安德烈·馬爾羅現代藝術博物館。

水照見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在莫奈的筆下,它成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繪出的最奇妙和富麗堂皇的織錦緞。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創作於1916年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奧地利維也納阿爾貝蒂娜博物館,創作於約1917至1919年

莫奈在《睡蓮》中對於光和影的運用遠遠超出了對物體本身的描繪:垂直的平面上,波光粼粼的水面向遠處延伸。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美國休斯頓美術館,創作於1907年

如今這些《睡蓮》畫作散落於世界上千個大美術館、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2020年,一幅印有莫奈籤名的《睡蓮》在倫敦蘇富比以2373萬英鎊的天價成交。

《睡蓮》是莫奈晚年對光與色表現的完美總結,更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第九交響曲」。

IC photo可為各品牌提供《睡蓮》的藝術IP授權,助力多元化的品牌表達。

深度視界

精選資源融合多家國際頂尖圖片社,覆蓋風光美食、人文藝術、體育運動、自然動物、社會紀實、名家大片、藝術作品等豐富內容,不僅擁有Magnum、NOOR、VU、VII等專注紀實與人文的圖片社資源,也囊括SIME、Robert Harding、Stockfood等專注實景與構圖的精選資源,更包含RMN、Bridgeman、akg等專注藝術與文物的博物館資源。

—— END ——

相關焦點

  • 炎炎夏日,去莫奈的《睡蓮》池旁等風來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日本岡山大原美術館,創作於約1906年 《睡蓮》是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所繪的系列組畫,總共約250幅。七年後,他從長期購買他作品的畫商保羅那裡得到一筆錢,他買下了房屋和庭院,開始打理他的花園,並挖了一個人工池塘,種下了一池睡蓮。
  • 深度視界28期|炎炎夏日,去莫奈的《睡蓮》池旁等風來
    七年後,他從長期購買他作品的畫商保羅那裡得到一筆錢,他買下了房屋和庭院,開始打理他的花園,並挖了一個人工池塘,種下了一池睡蓮。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創作於1916至1919年起初莫奈只是觀賞睡蓮,後來他漸漸產生了創作的衝動——「池裡的精靈浮現在我眼前,我舉起了調色板」,就這樣,一幅幅睡蓮畫作誕生了,睡蓮成了他晚年繪畫的主題
  • 夏日賞荷花,還可以賞睡蓮,莫奈大師都痴迷的睡蓮也美極了
    蓄足了一晚上的精神,在粘稠的夏日清晨裡,一朵朵睡蓮醒來了,慢慢抹去慵懶,睡美人露出嫵媚動人的姿態。沿著水面,美麗的睡蓮一片片向湖面遠處擴展開來,在陽關斑駁的光影下大放光芒。睡蓮拉丁名Nymphaea,由「居住在山林水澤中的仙女」的名詞中衍生出來,古埃及人把睡蓮奉為神聖之花,象徵著「只有開始,不會幻滅」。
  • 莫奈花園裡的睡蓮
    其實,在巴黎,還有一處值得去的地方,它就是莫奈花園。莫奈花園水園裡的睡蓮最初想去莫奈花園還是三年前一次去橘園美術館產生的,橘園美術館位於巴黎協和廣場旁邊其中有一間的展廳整個牆壁都是莫奈的畫作《睡蓮》。當時以為莫奈花園就在橘園美術館內部,那天急匆匆參觀完橘園美術館,沒有發現花園,心想是不是那天花園未開放,後來從網上查了一下,原來莫奈花園不在橘園美術館裡,它距離巴黎還很遠,於是打消了去一趟的念頭。但我對莫奈花園始終念念不忘。
  • 讓莫奈痴迷的睡蓮究竟有多好看!
    碧波微蕩,輕泛漣漪青葉蓋綠水,清風過紅花抵不過,一池睡蓮花之所以美麗,讓人豔羨是因為花開有時人們常會認為:睡蓮即是蓮花,其實呀,荷花既是蓮花,為蓮科蓮屬。但,睡蓮非蓮,是獨立的睡蓮科睡蓮屬。在這裡我們能近距離欣賞睡蓮的美,不同種類的睡蓮旁還有著「身份證」,上面記錄著它的信息,讓你在觀賞之餘,還可增長植物見聞,下面給花蜜們展示了27個品種,更多品種等著大家來花星球解鎖喲。
  • 關市有個「莫奈之池」
    今年5月去岐阜縣,這個縣的森林覆蓋率非常之高,有山有水,因此被譽為「森林之國」、「山水之國」。該縣中部有個叫關市的小城市,以生產刀劍利器而聞名,但今天卻成了旅遊觀光之地,那裡有一個聲名遠播的「莫奈之池」。
  • 【藝術賞析】莫奈《池塘·睡蓮》
    是莫奈(1840年-1926年)以睡蓮為主題的重要晚期作品之一。這幅油畫傾注了莫奈極大的創作熱情,他對於光和影的運用在這幅作品中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遠遠超出了對物體本身的描繪。 《池塘·睡蓮》以令人叫絕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繪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遠處延伸的視覺效果。在大師的筆下,是純綠色的,而花朵卻像暗紅的火焰。
  • 莫奈作品之睡蓮系列
    莫奈熱愛大自然,    廣袤的田野、潺潺的流水、變化無窮的天空,這些都是他繪畫的對象。庭院池中的睡蓮,紅的、白的、紫的,靜靜地躺在綠色的大「床」上,展示著它們的美麗。在莫奈的《睡蓮》中,與其說他是用色彩表現大自然的水中睡蓮,不如說他是用水中睡蓮表現大自然的色彩。
  • 莫奈的睡蓮
    在前後印象主義畫史上,莫奈是一個全能的人物,從他的《日出-印象》開始,到最後一幅《睡蓮》結束,似乎是開始了前印象主義結束了後印象主義。莫奈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謝世,這以前不要說前期的人物,後期三駕馬車亦先他而去,通常說來,他只是前期的代表人物,其實不然,睡蓮系列是他後期的開始。
  • 睡蓮--莫奈--印象派
    莫奈選擇以睡蓮為其意象世界的建構基礎,在作品中呈現出獨特的審美意蘊。莫奈的《睡蓮》系列畫是在自我情感和審美意境的不斷探索中創作出來的,注重表達自己獨有的個性和藝術情感。他從客觀物象中選取抽象的線、形、色彩等來構築藝術的生命,他用顫動的筆觸、絢爛的色彩和流暢的線條表現出了池中睡蓮在陽光下的瞬間印象,充滿了表現的激情和欲望。
  • 莫奈晚年與睡蓮相伴的日子
    這大概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一個特色。《睡蓮》系列作品,從1897到1926年,莫奈總共畫過181幅。那時候的他重新拿起了畫筆,莫奈似乎不再刻意去抓住日出和日落的瞬間,而是慢慢地去追求連續性,開始花好幾年的時間去畫同一個主題。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他也迎來了自己創作的巔峰時期,他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來畫睡蓮。
  • 莫奈|那一池睡蓮,是秘密花園,也是此生摯愛
    《睡蓮-日落》莫奈的《睡蓮》,追求的是光影效果。除了水上漂浮的睡蓮之外,水中所倒映出的周圍樹木的光影,水被風吹起的微波蕩漾,都是通過筆觸和色彩的不斷變化,引導觀眾自己去感受水面的魅力,帶來無限的遐想,就像在一個小宇宙中,它將每時每刻的變化都呈現在你的面前,傳達出一個生動的每一個瞬間。
  • 莫奈睡蓮賞析
    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莫奈的妻子愛麗絲去世,這給他造成沉重打擊,緊接著他的右眼患白內障。他又因為風溼病已不能在畫架前作畫,便在家裡客廳的牆壁上,用綁著長杆子的油畫筆作睡蓮的寫生。從此莫奈開始了他那悲劇性的生命鬥爭時期。他以極大的毅力畫完《睡蓮》畫幅。水光花影,斑駁閃耀,雖然已經不像年輕時代那樣嚴謹、認真,但其敏銳而獨到的色彩觀察力,卻絲毫不減當年。畫家的餘生只畫「睡蓮」。
  • 「睡蓮」主題畫展,向莫奈致敬
    ,而莫奈筆下的《睡蓮》也成了美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抹重彩。莫奈 睡蓮由新民晚報、上海書畫善會共同主辦,海上印社和敬華藝術空間協辦的「向莫奈致敬——上海當代畫家睡蓮展」,將於明天至11月26日在滬上畫廊新地標——敬華藝術空間(銅仁路92號)舉辦。
  • 不善言辭的莫奈一生到底畫了多少幅睡蓮
    回到巴黎後,他決定告別喧鬧的城市生活,搬到鄉下去生活。因為給妻子看病,莫奈幾乎耗去了所有的積蓄,手頭並不寬裕的他,先在吉維尼小鎮上租下了一間房。   不善言辭的莫奈,在這個小鎮顯得格格不入。人們每天看著這位身形高大,留著絡腮鬍子的男子,叼著菸斗走過田埂,支起畫架,一坐就是一整天。在吉維尼村民眼中,這個行為古怪的「外來客」,有點不務正業。
  • 莫奈一生到底畫了多少幅睡蓮
    例如,主題為《睡蓮》的作品,從1897到1926年,莫奈總共畫過181幅,可見莫奈的探索精神。然而莫奈並不滿足於此,借著當時吉維尼附近的河水改道,他挖掘了人工池塘,設計了一座「水上花園」,並在池中築起了一座日本式小橋,種下了一池睡蓮。
  • 法國莫奈花園:忘了時間的睡蓮依然綻放
    ——莫奈寫給友人吉弗魯的信要更好地了解這位畫家,我們決定前往位於巴黎西北76公裡處的小鎮吉維尼(Giverny)。人到中年,失去愛妻的莫奈厭煩了巴黎醉生夢死的社交生活,他在1883 年移居到吉維尼,直至去世。他在吉維尼建起了莫奈花園,並以花園裡的睡蓮為藍本創作出《睡蓮》系列。無論是《睡蓮》,還是花園,如今都成了莫奈留給世人的禮物。
  • 炎炎夏日,松江喊你來避暑納涼啦
    炎炎夏日,陽光投射在城市的每一處角落帶著些許溫熱的微風每當這時候,總希望能找到一個不用舟車勞頓,就能觀美景又涼爽的地方悠然靜享片刻靜謐和清涼無論是在室外還是在溫室展覽館裡都有很多鬱鬱蔥蔥的植物哪怕是在炎炎夏日
  • 莫奈的《睡蓮》,你真的看懂了嗎?
    1883年,四十多歲的莫奈,經歷了妻子離世。他獨自乘坐火車,途經巴黎郊區的吉維尼Giverny小鎮。被這裡的寧靜所打動。回到巴黎後,他決定告別喧鬧的城市生活,搬到鄉下去生活。因為給妻子看病,莫奈幾乎耗去了所有的積蓄,手頭並不寬裕的他,先在吉維尼小鎮上租下了一間房。
  • 比莫奈的睡蓮更美,日本各地的睡蓮池BEST6
    睡蓮在新綠中初開,漂浮在池中,從初夏一直綻放。何不趁著這大好時光,去欣賞一下現實中的「睡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