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最近,德雲社遭遇了一次演出風波。已經開始售票的北美巡演,突然因為承辦方的問題而無法進行。郭德綱方面也是當機立斷,立馬更換了更加有經驗的中國承辦方,並且聯合北美的其它票務公司,重新按著原計劃進行售票。一場可能告吹的海外巡演,再次如火如荼起來。
而24日傍晚,德雲社的郭德綱經紀人王海,則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對外公布了這次北美巡演的時間和票務價位等問題。從公布的訊息來看,自11月3日開始,到11月18日,郭德綱和于謙老師將帶領德雲社弟子在北美巡演四場,分別是洛杉磯、溫哥華、多倫多和紐約。
而在具體的票價方面,則顯得十分親民。與德雲社在中國內地動輒便是上千甚至被黃牛炒到幾萬的演出票價相反,德雲社的北美巡演活動,在票務上,定位十分親民。在具體票價上,總共分為六個層次,分別是58、88、128、168、198和388美元。最後的388美元則享受VIP尊享服務,不僅是一張觀看的票務座位價碼。
也就是說,德雲社這次北美巡演的最低票價,折算人民幣,則是402元上下。而最高的尊享票價,折算人民幣則是2692元。這個價碼,與德雲社在國內一線城市的商業演出票務價碼相同。不過,北美一般不會出現黃牛問題,而且我們也應該考慮這些城市的居民人均收入問題。這個定價,顯然要比國內親民一些。
那麼,58美元到388美元的票價,在北美的商業演出當中,屬於什麼水平呢?我們不妨來做一些截面上的對比。先說電影院方面的對比。北美2017年的電影票平均票價是11美元略高一些,折算人民幣則是76元。這個價碼,正好是中國去年電影票均價的一倍。而德雲社北美巡演的最低票價,基本上可以買5張電影票。我們可以折算一下,一張德雲票,值幾張國內電影票。
而另一方面的對比,則可以用百老匯的演出票價來關照。在紐約的百老匯街道,有數十家演出機構,這有點像咱們首都北京的天橋一袋。這幾十家歌舞劇等藝術門類的演出場所,一般都是為遊客服務的。而在票價方面,目前,百老匯的最低門票價格是100美金。花這個錢,只能在劇院的角落邊緣位置,這是起步價。
而百老匯的某些劇院的頭牌尊享位置,價位一般平均在500美金上下,也有更貴的,但已經不具備參考價值,那些尊享服務,已經不僅僅是一張座位那麼簡單。而這次德雲社北美巡演賣出388美元的尊享票,可能也會包含一些門票座位之外的服務。
顯然,郭德綱帶隊的德雲社北美巡演,已經實現了對百老匯門票價值的對標。這個58到388美元的價格,也正是美國方面一般商業演出的市場價。早在2007年,趙本山大叔也曾帶領二人轉團隊進行北美巡演,當時的最低票價,也是100美金起步。這些年,北美的商業演出價位較為穩定,並未有太多實質性的發展。
而07年的時候,本山大叔的巡演,也曾出現過第三方票務方面的問題,與觀眾之間產生摩擦,當時也是最終進行了化解。不過,輿論方面,對本山大叔帶隊的二人轉節目的某些三俗問題有過批評,尤其是拿殘疾人開玩笑的某些作品,被評論為「不能理解」。
德雲社郭德綱方面,歷次北美巡演,在當地的輿論口碑方面,做出的維護工作則較為妥帖。雖然郭德綱在國內也遭遇三俗問題的質疑,但在北美市場,至今未有英文報紙對其進行「頗有微詞」的批評。而這次即將到來的北美巡演,對於德雲社來講,又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商業挑戰。
對於郭德綱而言,能夠帶領德雲社去北美賺錢,十分值得肯定。雖然德雲社並非直接票務分紅,而是以第三方的形式籤訂演出合約,直接拿錢,但也形成了真金白銀。能夠通過商業演出的形式賺取外匯的行為,都值得肯定。這樣的活動,其他相聲演員也應該多學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