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變現這個話題,很多人已經不陌生了,但作為沒有基礎的小白來說,卻是真的難:
不知道哪個平臺適合零基礎小白髮展?
只看到大V們出一個又一個爆款,而自己卻零閱讀量,零點讚量。
看到別人每個月接單變現上萬,而自己卻零收入。
自己明明很認真在作圖、碼子,卻還是沒有閱讀量。
而我也是在疫情期間接觸到自媒體,但自媒體平臺很多,在綜合各方面後,我先選擇了小紅書,原因是:小紅書的創作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篇幅短小,只要利用碎片時間就可以完成一篇筆記。
特別幸運的是,我遇到小紅書博主玄女,是她手把手教我從零基礎小白,成為小紅書博主。
想要快速地成長,那一定是離不開引路人。
掌握一門技能,不一定讓你生活變得富有,但一定會在某一個瞬間,讓你擁有變富有的機會。
剛剛說到玄女,她是經營了一段時間的小紅書了,有一定的粉絲量,但一直沒有突破,疫情期間,她在小紅書發了一個短視頻成了爆款,10天變現6000,更是漲粉30000。
小紅書是以種草為主的平臺,大家想要買東西,需要推薦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小紅書。所以,有大量品牌方會通過小紅書來宣傳自己的產品,這對運營小紅書的素人提供了更多的變現機會。
小紅書對內容的篇幅要求不超過1000字,利用半小時就可以完成,時間也很靈活,所以,特別適合寶媽或者想要兼職的上班族。
既然那麼好的平臺,零基礎的小白該如何成為小紅書博主呢?今天,從六個步驟教大家精準定位,定位是成為博主的第一步,塑造精準定位,才能打造強變現的IP帳號。
01.自身分析
用頭腦風暴法,羅列出你身上所有的特點和標籤。例如:你的專業技能是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工作領域是什麼。個人擁有哪些資源,有哪些個人能力。
最後,從你羅列的所有標籤裡,挑出你最擅長和最喜歡的,並且能保證持續輸出內容的。
舉身邊兩個小紅書博主的例子:
小樂是一個自媒體寫作人,她擅長的就是寫作,那麼她的小紅書筆記主要是以分享寫作經驗、投稿資源以及書單等。
小曼是一名大學生,剛開始她就在小紅書分享自己考研經驗、英語四級考試以及大學生書單等,後來,她的粉絲累積到上萬時,她開始接商單,以種草筆記為主。
總結:一是你自身喜歡擅長的;二是你能持續輸出的。
02.用戶分析
小紅書的用戶畫像是90後年輕用戶為主,一線城市25歲到35歲之間女性為主,屬於中高端消費人群,購買能力強。
所以,你的定位一定要與用戶畫像有契合點,同時輸出的內容是為用戶提供價值的,如情感價值、乾貨,還是學習價值等,別人才會為你點讚收藏。
現在我就是以輸出情感乾貨為主,像婆媳關係、夫妻關係如何處理,大家對這類問題比較關注,有共鳴點,也渴望乾貨,所以我的爆款筆記已經有十多個了。
總結:一是定位與用戶畫像切合;二是有價值乾貨輸出。
03.學習同行
運營小紅書前,先關注你的同行,然後去學習他們的閃光點,學習他們是怎麼定位的,個人主頁介紹是怎麼寫的,選題是怎麼選的,他們產生了哪些爆款筆記,他們的粉絲是什麼樣子的群體?
朋友小語學習同行就做得特別好,她做的是學習乾貨類分享,她在開始寫筆記之前,她找出同領域10個優秀博主分析,將她們點讚數超過1萬的爆款筆記逐個分析,例如標題、話題、方法規律。因此,她寫出來的筆記,幾乎都是爆款。
總結:一是關注同行,學習閃光點;二是分析同領域爆款筆記。
04.尋求差異性
當你學習了同行之後,你需要做的就是找準與同行的差異性,例如同樣是種草筆記,你要做出自己的個性,才能脫穎而出,粉絲才會關注你。
小紅書博主裡,我最喜歡的一個情感博主,她分享的方式是和其他博主不一樣的,她是先講一個故事,引起大家的共鳴,接著再提供乾貨,而且她的聲音也很獨特,讓人聽了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總結:找出自己與同行的差異性,寫出帶有自己特質的筆記。
05.垂直於一個細分領域
沒有人會喜歡一個雜亂的店鋪,一個整潔,一目了然的店面,才能留住客人,我想大家都明白。
例如,你今天發布的乾貨筆記成了爆款,有粉絲關注你了,那可能她就是期待在你這裡看到更多優質的乾貨筆記,如果你一天發乾貨,一天又發種草,那粉絲就可能會取關。
總結:筆記領域要垂直,要持續輸出同領域的乾貨。
06.展示你真實的生活
小紅書有兩大特點:一是打造真實的人設,有溫度,有情感,能與用戶產生共鳴。二是電商變現。
所以,運營小紅書,一定要注意強化自己真實的IP形象。
你可以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傳遞自己的價值觀;同時,可以追一些熱點,將一些熱門的話題和自己的領域結合起來分享。
玄女成為爆款的視頻,記錄的就是她作為一個寶媽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主題就是時間管理。
07.寫在最後
如果你是一個寶媽,或者是大學生,還是想做副業的上班族,小紅書博主變現是最好的選擇,可以利用你的碎片時間,去分享筆記。
凡事去做,而不是僅僅去想,做一件事的同時,也一定要知道怎麼做好這件事,你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你要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做?最後就是你的執行力緊跟目標。
時刻把執行力掛在心上,才能將一件事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