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近年來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現在,我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話語權越來越強,所承擔的國際責任也越來越重,所以不可避免地會被人拿來和發達國家比較。
而在這些發達國家之中,我們比較最多的就是美國。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在很多方面都和中國暗暗比較。雖說以前我國和美國的差距很大,但現在我國的綜合實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和美國的差距也在進一步縮小。尤其今年,美國的疫情沒有得到明顯抑制,經濟也受到了重創,但是我國的經濟卻可以在平穩中繼續發展,差距自然而然會變得更小。
根據一些數據對比,我國雖然總體GDP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國人口眾多,人均GDP排名就下降了很多,美國人均GDP可以達到中國的6.5倍。根據2019年美國GDP數據,其人均GDP已經達到了6.5萬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和美國在消費力方面的差距還是非常顯著的。
不過我們再看一些視頻的時候也發現了,好像美國的物價水平都很便宜,那他們的真實消費力究竟如何?中美兩國究竟誰的物價更便宜一些?其實,一些內行人發表了觀點,我們看到的或許並不是事實,如果站在不同角度來看,答案可能會有所不同。而中美兩國的差距也不在人均GDP方面,我們可能被美國的物價"騙"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購買力
世界銀行曾經發布過相關報告,報告顯示我國的經濟總量在2017年就超過了美國,如果從購買力這方面來看,當時4.184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就相當於1美元了。當然,購買力的計算並不能單純靠匯率。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自然是中國的物價比較便宜。但是有人對此提出了異議,從美國超市商品售價來看,明明比國內的超市要便宜很多,一些商品連一美元都沒有,但是在國內賣得卻很貴,為什麼說中國的物價比美國便宜呢?
商品價格
如果說,我們不考慮別的因素,而是單單看商品價格,那麼像一些電子產品,還有一些肉製品的價格,確實美國要比中國便宜。但是你只看到了這些有形商品的價格,卻沒有看到無形商品價格,比如教育、醫療等等,從這些方面的費用來說,美國可是比中國高多了。在美國,很多人生了急病也不敢叫救護車,因為一次救護車的出車費用真的讓普通家庭難以承擔。
我們之前也說過,四成的美國人拿不出400美元的應急金。雖說這和美國人不存錢的習慣有關係,但是也反映出,美國的物價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便宜。如果他們的物價便宜,那麼他們每個月可能在滿足日常開銷之餘,還會有多餘的錢不知道花在哪兒。但事實擺在眼前,說明他們的生活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好。
人工成本
以前我國因為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所以價格也比較低廉,很多外國企業都在我國建廠。但是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我國人工成本開始出現上漲現象,很多外資企業紛紛撤離中國,開始尋求更低成本的東南亞市場。但是,即使是在勞動力成本上漲的情況下,我國和美國相比,還是比較低廉的,美國人工成本十分高昂,所以其服務業的價格也比較高。
在美國,很多居民的日常消費物價雖說比較低,但有一部分都是花在了"服務"方面,他們會有小費、各種稅等等支出,所以算下來,花的錢也不少。美國人均GDP之所以比中國高出那麼多,人口數量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單從收入比來看,美國確實佔有比較大的優勢,但是這並不能作為中美兩國物價水平的標準。
我們並不懂太多美國消費方面的東西,所以我們只是看到了超市的物價表,就以為他們的物價水平很低,但這並不客觀。在教育方面,美國一年的學費就要上萬美元,這和中國相比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除此之外,美國的餐飲業也比較貴,不僅要付飯錢,還要付服務費等等,所以和中國比起來還是貴了不少。總而言之,我們不能只通過一個方面判斷中美兩國的物價水平,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才能看得更加全面,更加客觀。那麼對於中美兩國的物價水平,你有什麼看法嗎?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