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發配寧古塔,西漢發配合浦,東漢發配哪裡,今已在國境外

2020-12-24 大鵬說事

有網友問,在看清宮劇時,經常會聽到皇帝大怒道:將某某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這是嘛意思?

其實,這就是將犯人終身發配寧古塔了。不過,也不是誰都有資格發配寧古塔,能去寧古塔的大多都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

因為寧古塔可是滿人的發源地,位於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寧安一帶。因其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除了寧古塔,清代流放犯人的地方還有尚陽堡(瀋陽)、卜奎(齊齊哈爾)、三姓(依蘭)、瑗琿(黑河)及阿勒楚喀(阿城)。

到了乾隆晚期,為了保護所謂的龍脈,就對東北採取了全面封禁,並頒布了新的流民條例,犯人開始往新疆伊犁發配。

說完了清朝的發配寧古塔,咱們再溯流追源一下發配的由來,這種處罰犯人的刑制,可能是由秦代的遷或適發展而來。

秦國在吞併六國過程中,為了有效控制邊境,便把將一些罪犯趕到邊境去居住。這種手段,後來發展成相對獨立的刑種,稱為「遷」或「適」。

在秦代時,這種刑罰很輕,沒有明確的量刑標準。至於遷、適到何處去,也不根據犯罪輕重來決定,只考慮實際需要,沒有固定地點。

到了漢代,這種刑罰逐漸變得成熟起來,其量刑標準從一般的輕刑上升到僅次於死刑的重刑,稱為「徙邊」,實質就是驅使犯人到邊地充軍。

並且,徙邊的地點也變得比較固定,比如說:不道、大不敬及其相近性質的罪犯,如得減死,則徙往西北邊郡,如朔方、涼州。

如果是涉及大逆不道等罪名的犯人,主犯誅死,從犯及家屬若得減死罪一等,就徙往南方邊郡,如房陵、合浦、日南、九真。

雖然都是遷往南方邊郡,但兩漢略有不同,西漢是遷往房陵、合浦,東漢是遷往日南、九真,這是為什麼呢?

先說房陵,西漢把房陵作為流放地,是沿襲了秦代的歷史傳統。秦始皇時期,嫪毐、呂不韋死後,其家人都被遷到房陵。

到了西漢,這裡更成了高級貴族的流放地。據不完全統計,有趙王張傲、濟川王劉明、常山王劉勃、清河王劉年等多位皇親國戚流放房陵。

房陵並不算邊疆,為什麼能成為流放地呢?有人認為,房陵 「縱橫千裡、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因此被選為流放之地,

其實不然,房陵依山傍水,自然環境並不十分惡劣,有「世外桃源」之稱。選擇房陵,主要是因為這裡距京城較近,在一定程度便於管理。

相比於西漢初期這些幸運兒,西漢中期以後的犯人就比較悲催了,他們往往被流放到嶺南地區的合浦。

合浦是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在嶺南地區所設的九郡之一。北與鬱林、南海二郡為鄰,南接交趾郡,東南面臨南海。

其行政區域大概包括今天的廣西東南部、廣東西南部及海南。在當時的中原人士看來,是瘴霧瀰漫,毒蛇遍地,猛獸橫行的蠻荒之地。

所以,西漢中期以後,就把新開闢的合浦郡作為流放地了。 僅從漢成帝到漢平帝的幾十年裡,因罪「徙合浦」者就有10餘起。

比如,京兆尹王章得罪大將軍王鳳,下獄死,妻子皆徙合浦; 淳于長因大逆不道罪,死獄中後,妻子當坐者徙合浦;等等。

雖然,這些人在政治上失意之後,就把心思用在了發展生產上,依靠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技能,很快搞得風生水起。

所以到了東漢時期,合浦地區逐漸繁榮起來,其青銅鑄造業、玻璃燒制業和珍珠採集業都很發達,不再適合做流放地了。

敲黑板,劃重點啦!那麼,東漢時期,犯人流放到哪裡呢?主要集中到與合浦同屬交州,但更遠,更荒涼,更偏僻的九真、日南去了。

其中,九真位於今天的越南,治所在胥浦縣(在今越南清化省東山縣楊舍村)。轄境相當今越南清化、河靜兩省及義安省東部地區。

據記載,東漢文學家梁竦,其家人就曾經兩次被流放到九真。如果大家對他的名字不太熟悉的話,我再提倆人,他孫子是大將軍梁商,重孫子是大將軍梁冀。

梁家第一次被流放,是因為他哥哥駙馬梁松為他人跑官要官,結果東窗事發,梁松被處死,其二弟梁竦、梁恭「俱徙九真」。

梁竦比較有才,在流放的路上寫了一篇《悼騷賦》,慨嘆伍子胥、屈原以無罪身死。明帝讀後,下詔允許他們返回故鄉。

梁家人第二次被流放是因為嘛呢?梁竦的女兒給漢章帝生了個兒子叫劉肇,竇皇后沒有兒子,就收養了劉肇,當自己的兒子。

後來,劉肇被立為了太子。這是好事啊!梁家就私底下慶祝了一下,結果被竇家知道了,竇皇后就誣陷梁竦密謀叛逆。

結果,梁竦死在獄中,家屬又被流放到九真之地。等到竇太后死後,漢和帝劉肇才下詔徵還梁竦的妻子、兒子。

等到了漢桓帝的時候,大將軍梁冀專權亂政。漢桓帝沒收了梁冀的大將軍印綬,改封他為比景都鄉侯,梁冀當天就自殺了。

比景在哪裡,為什麼梁冀當天就自殺了呢?原來比景就位於日南郡,比他老爺爺梁竦流放的九真郡還要靠南。

具體點說,日南郡在今越南中部地區,治所在今越南廣治省東河市,轄地包括越南橫山以南到平定省以北一帶。

為什麼這個地方叫日南呢?原來此地位於北回歸線以南,一年中有兩個月的時間,太陽在北邊,遂命名為日南郡。

那麼,比景為何又叫這個名字呢?原來古代「景」景跟「影」字是通假字,比景這個地方,中午的時候,太陽在頭上,影子在身下,有相比之意。

風水輪流轉。漢靈帝時期,大將軍竇武與太尉陳蕃密謀清除宦官勢力,結果失敗被殺,其家屬被徙到日南郡。

但據史料記載,公元172年六月,竇武的妻子在比景去世後,竇太后憂鬱成疾也於七月病逝。由此可知,竇家也被流放到了比景。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清朝,犯人被發配寧古塔,這是啥地方?至今180度變化,不敢認!
    清朝,犯人被發配寧古塔,這是啥地方?至今180度變化,不敢認!關於清朝的電視劇,經常會有一個小細節,就是一旦有大臣犯罪,或者男盜女娼,就會被發配寧古塔,那麼,寧古塔到底是個什麼地方?為什麼要將犯人送到這裡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發配「寧古塔」,到底有多可怕?
    在說這句話之前,皇帝必然會吹鬍子瞪眼,只見他面孔漲的通紅,從乾澀的喉頭裡硬擠出一句:「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底下聽令的那人必定會頹然倒下,似乎被抽走了最後一絲氣力。 「寧古塔」究竟在哪裡呢?「披甲人」又是誰?為什麼清朝人聞之色變?現今的寧古塔和披甲人又在哪裡?那邊景色如何?問題的答案,請聽西西娓娓道來。
  • 寧古塔在哪兒?為什麼一聽到流放寧古塔,有些人直接就嚇得腿軟?
    看過清朝電視劇的人不知道是否聽到過這個地方:寧古塔。當時清朝的皇帝會將一些罪大惡極或者一些作奸犯科的同黨都會送到寧古塔去。然而當時的人一聽到」寧古塔「三個字有些人臉色就變了,甚至當時清朝的人一提到寧古塔就會聞之色變,有些人寧可死都不肯去寧古塔,那麼寧古塔究竟有什麼恐怖之處讓人這麼害怕?
  • 清朝時將官員發配到寧古塔 它僅僅是一座塔嗎
    清朝的執政者為什麼這樣去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寧古塔在哪?什麼是寧古塔?關於寧古塔的話我們姑且可以一分為二,倒不是說我們非得把寧古塔拆成兩個部分,只是因為當時的歷史原因導致寧古塔有兩個。但是伴隨著後期清朝的不少皇帝對寧古塔的多方規劃,寧古塔所控制的土地越來越少。而在最早期的時候,寧古塔還源源不斷地給八旗子弟提供兵源,與此同時,也是一個屯糧的重要地方。在康熙王朝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一個地名,名字叫盛京,其實盛京和寧古塔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清朝心目當中的重要性幾乎可以齊名。
  • 古代的犯人經常被發配到寧古塔,那到底是個什麼地方呢?
    有關清朝的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皇帝處罰犯罪的大臣和皇子經常說發配寧古塔,那麼寧古塔究竟是什麼地方呢?寧古塔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的重鎮,也是滿族人的發源地,那裡氣候惡劣,人煙荒蕪,除了寧古塔附近有人外,到處都是沼澤森林和野獸。
  • 黑龍江的古城村,在清朝時,這裡就是人間煉獄,太殘忍
    看電視劇時經常會看到發配邊疆,流放「寧古塔」,那這個「寧古塔」在哪裡為什麼清朝人一聽到這個地方都會不寒而慄?據《研堂見聞雜記》寫道,當時的寧古塔,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惡獸吃掉,甚至被餓昏了的當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來的不多。這也是為什麼清朝人都不願去寧古塔的原因,那就是個虎狼之地。
  • 「人間地獄」寧古塔,到底為何如此可怕?
    清朝學士方拱乾全家被流放寧古塔時的一句話道出了寧古塔的恐怖。寧古塔是什麼?很多人可能認為寧古塔是一座塔,專門用來關押犯人,就像雷峰塔鎮壓妖精一樣。這是一種誤解,寧古塔在古代是指一片區域。具體來講,古代的寧古塔位置在現今黑龍江省牡丹江中遊,圖們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
  • 「人間地獄」寧古塔,一個關流放女犯人的地方,為何如此可怕?
    清朝,有個地方,叫寧古塔,是滿族的龍興之地。但這裡成了滿清流放女犯人的噩夢所在,更是文人謂之的黃泉之路。沒有奈何橋,卻是十年生死兩茫茫,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這個地方就是是清朝人心中談起來無比害怕的「人間地獄」。
  • 清朝為何把罪犯流放寧古塔?寧古塔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
    根據清朝官書記載,當時的發遣地還包括瀋陽盛京、遼寧、鐵嶺、尚陽堡,後來還有吉林的烏拉、寧古塔,最後是黑龍江的璦琿、齊齊哈爾。當然,在這些東北地區的戍所中,尤以盛京、尚陽堡、寧古塔為清初關內漢族文士最常被流放之地。
  • 清朝人為何談起寧古塔都色變,「人間地獄」寧古塔到底有多可怕?
    寧古塔(今黑龍江海林、寧安)是清初著名的流放地之一。 在清初遣戍制度之下,那些因反抗清朝統治、或觸犯刑律、或因其他種種原因遭受懲處而被遣戍到這一地區,以備屯種、築城、置驛的人(包括犯人及其親屬) 。這些流人中有高官大吏,也有文人學者、名卿碩彥。
  • 清朝皇帝為何把罪犯流放到皇族的老家?
    清朝期間,發配到寧古塔的「名門望族」也不計其數。 尚陽堡:流犯的另一個去處 清朝發遣罪犯的場所除了寧古塔外,還有尚陽堡。尚陽堡在遼寧省開縣東20公裡處。順治四年,深秋季節,秋風瑟瑟,秋雨飄飄。在清軍佔領的南京守軍,正查進出城門的行人。忽然,在一個欲離寧南下的廣東和尚函可的行囊中發現了違禁品——一本記錄抗清志士事跡的書稿,名叫《變記》。
  • 「寧古塔」是什麼意思?為何清朝人寧願去赴黃泉也不願意去
    大型影視劇《甄嬛傳》中,在甄嬛去寺中帶髮修行時,她們全家都被皇上處罰,流放寧古塔。一定有很多朋友們認為寧古塔只是一座普通的關押犯錯的罪犯的一座塔,那就大錯特錯了!寧古塔可不是各位想像的那樣,相反,他還是清朝的一處很重要的地方。
  • 古代犯人常被流放寧古塔,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
    小華說史事:古代犯人常被流放寧古塔,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在好多古代的影視劇中,王公大臣犯了重罪,常常被皇上發落寧古塔,遭受流刑之苦,並給披甲人當奴才,沒有皇上的旨意,永世不得回朝,實際上,在古代的律法中,犯重罪之人發往寧古塔,遭受流刑是真的,並不是謠傳。
  • 寧古塔是什麼塔,為什麼很多人寧死都不願去
    寧古塔不是一座塔,也沒有塔。據說寧古塔的氣候極其惡劣,常年冰峰,野獸遍布,幾乎不是人間世界。 披甲人字面意思是披著鎧甲的人,指被俘虜的人在戰爭時候為統領部族披著鎧甲衝鋒上陣。清朝時期,披甲人幫助清王朝鎮守東北邊疆,世代居住在這裡。清朝也經常發配犯人和犯人家屬到寧古塔當差或為奴穩定邊疆。 流放寧古塔是一種流刑,古代五大酷刑之一。
  • 東漢,西漢,南漢,北漢,前漢,後漢,漢不僅是民族,更是國號
    而漢既有東漢西漢,還有南漢北漢。另外漢還是歷史上用過次數最多的國號。東漢東漢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一共傳了十四位皇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東漢始於25年,劉秀稱帝,定都雒陽,延續「漢」的國號,史稱東漢。
  •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犯人的地方,到底為何如此可怕?
    在清宮電視劇中,經常聽到皇帝動怒時的一句經典臺詞:將某某發配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那麼什麼是寧古塔呢?寧古塔又在哪裡呢?其實,寧古塔不是「塔」,而是一個地名,是清朝時期在關外流放罪犯的一個地方,在今天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
  • 東漢對西域的戰爭
    西漢開闢「絲綢之路」,密切了與西域(約今新疆及其與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鄰境一帶)的關係。西域諸國附漢後,朝廷設置西域都護府進行管理。王莽建立新朝後,匈奴趁機控制西域。東漢初,劉秀無暇西顧,匈奴得以加強對西域的控制,並不斷脅迫西域諸國侵擾河西郡縣。漢明帝時,朝廷遵循西漢「擊匈奴,通西域」的戰略思想和「以夷制夷」的策略,用兵西域。
  • 號稱人間地獄的寧古塔,真的有那麼可怕?事實上應該稱它流人天堂
    一、寧古塔的溯源清順治十年(1653)於寧古塔設立副都統,康熙初改設寧古塔將軍。寧古塔即今黑龍江省寧安縣。「相傳有兄弟六個,各有一方。滿洲稱六為寧古,個為塔,其言寧古塔,猶華言六個也」,所以寧古塔「雖以塔名,實無塔」。
  • 清朝有一支駐守寧古塔軍隊,流放的女犯人非常忌憚,這是為什麼?
    然而大家並不知道流放的可怕性,電視劇裡常出現的一句話,便是將犯人發配到寧古塔。那寧古塔到底是什麼地方呢?其實這個地方位於東北,在黑龍江省的一個管轄地內,在這個地方非常的寒苦,那些罪無可赦但罪不至死的人便會發配到寧古塔。
  • 「人間地獄」寧古塔,女犯人的流放地,到底為何如此可怕?
    那麼,這個寧古塔到底在哪兒,它又是為什麼讓犯人談之色變呢?首先,寧古塔並不是一個塔,也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監獄。它是清朝時期一個古城的名稱,這座古城位於海林縣舊街古城村附近。順治年間,寧古塔作為清朝的邊陲重鎮,統轄面積非常大,基本上涵蓋了黑龍江以東、以南的大部分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