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成為首批山東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試點示範城市

2020-12-14 央廣網

2020年7月,根據山東省地震局制發的通知,明確將濟南市列為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試點示範城市,在省內首先開展地震預警設備安裝,提供地震預警信息服務。

· 地震預警系統有什麼意義?

根據地震預警時間和人員傷亡關係的理論預測,提前3秒預警,人員傷亡比將減少14%;提前5秒,傷亡比將減少22%;提前15秒,傷亡比將減少53%。

5秒鐘即發布地震預警,可謂「生死時速」。地震預警搶出的是地震波和電磁波的時間差,時間差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了幾秒到幾十秒的預警時間,距震中越遠預警時間越長,越可以為群眾逃生贏得時間。

· 「地震預警」與「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是指在地震發生前作出預報,使人們可以防備。地震預報是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目前在國內外都處於探索階段。

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後,利用地震波傳播速度小於電磁波傳播速度的特點,提前對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進行預警。

「地震預警」 ≠ 「地震預報」

· 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

「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於2015年6月獲得發改委批准。2018年6月,項目完成初步設計,進入實施階段。項目工期共5年,計劃2023年完成。

項目完成後,華北、南北地震帶、東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拉薩等五個重點區將擁有秒級的地震預警能力和基於鄉鎮實測值的烈度速報能力;其他地區將實現分鐘級的遠場大震預警能力和基於縣級城市實測值的烈度速報能力。

山東省是預警工程項目建設的重點省份,山東子項目將完成基準站、基本站、一般站等共計1468個站點的建設任務,其中我市承擔98處站點的建設任務。

2019年底,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已完成轄區內所有地震預警站點的勘選及改造,為設備安裝做好充分準備;完成地震臺網中心網絡升級,更新了臺網中心大部分網絡設備、伺服器,為地震預警項目濟南信息中心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科技監測處就濟南轄區基準站改造開展現場勘查

按照項目規劃,預計我市2020年基本實現地震烈度速報能力,2022年實現地震預警信息服務。

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表示,接下來我市將充分謀劃,全力配合省地震局做好儀器設備安裝、預警終端布設等工作,主動加強同通信運營商、科技企業的對接,做好試點示範探索實踐。爭取早日建成覆蓋學校、醫院、大型商超及軌道交通、輸油輸氣幹線、大型燃氣等重點場所的預警體系,真正打通地震預警項目「最後一公裡」。

相關焦點

  • 率先在全省開展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設備安裝調試
    原標題:率先在全省開展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設備安裝調試6月21日~24日,省地震局率先在我市開展基準站和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終端的設備安裝調試工作。據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四川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統籌部署、先行先試的總體安排,我市作為全省第一批進行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設備安裝調試的市(州),預計今年底前投入使用。
  • 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四川巴中項目)通過現場驗收
    11月20日,省地震局組織專家組赴巴中市應急管理局、恩陽區、平昌縣等地,對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相關建設內容進行現場驗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包涵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88九寨溝」災後恢復重建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等,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覆,於2015年正式啟動,是我省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項目之一。建設內容包含新建或改建基準站、一般站,新建數據處理系統、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系統、通信網絡系統、技術支持與保障系統等。
  • 512防災減災日談地震烈度速報
    震後地震烈度速報被緊急提到日程上。隨著地震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地震烈速報已進入實用化階段。在防災減災日我們再談地震烈度速報,使更多的公眾了解地震烈度速報的知識。這個標準對於烈度的評定給出了儀器測定的峰值速度、加速度和地震烈度的對照參考值,根據近年來大地震的烈度評定經驗,儀器測定的速度和加速度值已經成為評定烈度的重要參考值。
  • 帶你了解地震烈度圖
    呼喚國家地震烈度速報系統 汶川地震之後,中國地震局在烈度速報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開始在大地震後第一時間公布烈度速報信息。如今年4月15日,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發生5.8級地震,兩天後的4月17日便發布了地震烈度圖,貴州劍河縣發生5.5級地震也在震後第3天發布地震烈度圖。
  • 甘肅省地震局完成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甘肅子項目緊急信息...
    根據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甘肅子項目總體進度要求,甘肅省地震局於2020年9月中旬完成了項目中緊急信息服務終端的安裝部署工作。緊急信息服務終端安裝完成後,相關單位可在震後第一時間獲取地震信息,為甘肅省儘快形成烈度速報與預警能力、有效提升地震信息服務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一步,項目實施組將繼續開展緊急信息服務終端設備試運行及驗收等工作,穩步推進,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全部建設任務。
  •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正建設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介紹,國家層面正在建設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據了解,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後,利用地震波傳播速度小於電磁波傳播速度的特點,提前對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進行預警。一般來說,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是每秒幾公裡,而電磁波的速度為每秒30萬公裡。
  • 唐山地震電視彈出預警!咱山東的全面預警系統也快建成了
    山東省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殷海濤介紹說,根據地震預警時間和人員傷亡關係的理論預測,提前3秒預警,人員傷亡比將減少14%;提前5秒,傷亡比將減少22%;提前15秒,傷亡比將減少53%。地震後5秒內即發布地震預警,可謂「生死時速」。「地震預警搶出的是地震波和地震信息傳播的時間差。」
  • 全國首批!雲南三地上榜全國示範試點城市名單
    日前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  聯合發布通知並公布了  全國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  示範城市、試點城市名單  (文末附完整名單》(文旅產業發〔2020〕71號)要求,在各省(區、市)(包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同)積極申報的基礎上,經綜合研究,確定了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以下簡稱「示範城市」)、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以下簡稱「試點城市」)名單,現予以公布。
  • 陝西防災減災規劃出臺 20分鐘速報地震烈度
    按照規劃目標,陝西省將建成救災物資儲備可同時保障35萬受災人口的基本生活救助;創建60個以上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全省防災減災人才資源總量達到6萬人左右;全面實施農村危房改造,逐步解決農村困難群眾的居住問題,切實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十二五」期間基本完成44萬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實施陝南3市地質災害隱患區群眾移民搬遷工程;到2015年,地震監測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形成多學科、多手段的綜合觀測系統
  • 首批山東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名單公布!共7家入圍
    4月16日,記者從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獲悉,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首批山東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公示的通知》,《通知》對首批山東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名單進行了公布,其中濟南市、淄博市各有2處入選,青島市、煙臺市
  • 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入選首批「山東省體育旅遊示範基地」
    近日,從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獲悉,首批「山東省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名單公布。
  • 中國地震局:6月起多地試運行秒級地震預警
    今年將加快建設中國地震預警網,確保6月份在京津冀、四川、雲南實現預警功能建設目標,推進高鐵預警試點 ,加快形成預警服務能力。會議指出,本著邊建設邊發揮作用的原則,將於今年6月份優先完成京津冀、四川、雲南等重點地區工程建設,提前開展試運行並通過電視、手機、預警終端等多種手段,面向社會提供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信息服務,為當地減輕地震災害提供技術支撐。 目前,福建、四川、雲南等作為工程建設「先行先試」省份,已實現部分地區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的能力。
  • 濟寧一地入選首批「山東省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名單
    15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首批「山東省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名單。前期,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省體育局對各市上報的省級體育旅遊示範基地申報材料進行了初步審核,並組織文化旅遊和體育領域專家進行了評審,經過公示無異議,決定命名濟南雪野航空科技體育公園等13家申報單位為首批省級體育旅遊示範基地。
  • 煙臺兩家景區入圍山東省首批康養旅遊示範基地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公布首批「山東省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名單的通知各市文化和旅遊局、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為推動旅遊產業和醫養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強化要素集約,打造康養山東產品體系,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省衛生健康委依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建設指南》(DB37/T4210-2020),對各市上報的省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申報材料進行了初步審核,並組織文化旅遊和衛生健康領域專家進行了評審,經過公示無異議,決定命名濟南房幹森林康養旅遊基地等18家申報單位為首批省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
  • 關於首批「山東省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名單的公示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要求,推動醫養健康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強化要素集約,打造康養山東產品體系,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省衛生健康委依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建設指南》(DB37/T 4210-2020),對各市上報的省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申報材料進行了初步審核,並組織文化旅遊和衛生健康領域專家進行了評審
  • 首批「山東省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名單公布
    ,並組織文化旅遊和衛生健康領域專家進行了評審,經過公示無異議,決定命名濟南房幹森林康養旅遊基地等18家申報單位為首批省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 首批「山東省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名單 濟南市 房幹森林康養旅遊基地 青島市 青島海泉灣康養旅遊基地
  • 2020年底前 成都城市具備綜合抗禦6級地震災害能力
    規劃提出,2020年底前,成都城市綜合承災能力顯著增強,城市具備綜合抗禦6級地震災害能力。規劃對地質災害防治、防汛抗旱防治、氣象災害防治、防震減災防治等六大方面的工作進行了明確。在防震減災方面,成都將完善地震烈度速報臺網和地震預警系統建設,形成集地震烈度速報、地震預警、誘發地震監測為一體的立體地震監測網絡,力爭3分鐘完成市域內地震烈度速報圖。
  • 臺灣宜蘭海域6.4級地震 福建爭取到30秒至81秒預警時間
    汶川地震後,中國地震局持續推進地震預警技術攻關和試點示範,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於2017年2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覆項目可研報告,2018年開始建設,預計2022年前完成。該項目計劃在全國建設15000餘個地震站點,主要在我國多強震的南北地震帶、華北、東南沿海、新疆等地區,以及主要鐵路幹線、核電站等重要設施形成地震預警能力。
  • 強震過後才收到速報 日本地震預警系統為何在大阪地震中「失效」?
    這次地震在撼動了日本城市老舊的基礎設施的同時,也引發了外界對日本地震預警系統局限性的關注。在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日本氣象廳會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向事發地點附近民眾發送「緊急地震速報」,以便在劇烈震波抵達之前提供幾秒鐘的時間進行躲避。
  • 18家景區入圍山東省首批康養旅遊示範基地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公布首批「山東省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名單的通知各市文化和旅遊局、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    為推動旅遊產業和醫養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強化要素集約,打造康養山東產品體系,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省衛生健康委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