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正建設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

2020-12-18 紅星新聞

6月18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召開「四川長寧6.0級地震專家集體訪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介紹,國家層面正在建設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

據了解,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後,利用地震波傳播速度小於電磁波傳播速度的特點,提前對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進行預警。一般來說,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是每秒幾公裡,而電磁波的速度為每秒30萬公裡。

蔣海昆介紹,地震預警原理上來講,應該說是在地震發生以後,那麼根據震中周圍的一些密集觀測臺網,拾取一些地震波的初至信息進行快速評估,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發布預警信息。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王海濤補充道,「我們利用電磁波和地震波的時間差,我們可以使在外圍地區的人跑到地震波之前,預判地震波什麼時候能到達。」

對於我國地震預警發展的水平,王海濤表示,我國地震預警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在未來5年,國家將投資18.7個億,在全國包括華北、川滇、新疆、東南沿海在內的四大地區布設密集臺網,力爭在2022年之前,形成預警能力。

他介紹,長寧6.0級地震震源機制解結果顯示為走滑型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因為這次地震首先深度比較深,再一個我們能夠求解出這次地震的破裂機制,這都屬於構造地震的典型特徵。」

紅星新聞記者 張炎良 北京報導

編輯 汪垠濤

相關焦點

  • 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含4大重點預警區,秒級速報
    「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下簡稱工程)項目建議書在2015年已經國務院批覆,目前為止建設進度如何?建設完成後能達到何種預警效果?建設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8月1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上述問題專訪了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副總設計師李山有。
  • 一分鐘獲取地震信息 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啟動
    那麼這個「重慶市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到底如何建設?它將怎樣應用於服務公眾上?大渝網帶你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新建和升級改造405個地震臺據重慶市地震局副局長王強介紹,「重慶市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建設啟動後,通過國家和重慶市兩級投資,將在「十三五」期間,新建和升級改造405個地震臺站、1個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中心,最終將建成一個由臺站觀測系統、通信網絡系統、數據處理系統、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系統、技術支持與保障系統組成的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臺網。
  • 江西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一、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建設實施背景與主要內容中國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交匯地區,是全球地震活動最強烈和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破壞性地震多發,四川汶川、青海玉樹、四川蘆山、雲南魯甸等大震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借鑑日本、美國等國家先進經驗,建設全國範圍內的分鐘級烈度速報、秒級地震預警系統就變得十分必要。
  • 濟南市成為首批山東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試點示範城市
    「地震預警」 ≠ 「地震預報」· 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於2015年6月獲得發改委批准。2018年6月,項目完成初步設計,進入實施階段。項目工期共5年,計劃2023年完成。
  • 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四川巴中項目)通過現場驗收
    11月20日,省地震局組織專家組赴巴中市應急管理局、恩陽區、平昌縣等地,對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相關建設內容進行現場驗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包涵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88九寨溝」災後恢復重建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等,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覆,於2015年正式啟動,是我省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項目之一。建設內容包含新建或改建基準站、一般站,新建數據處理系統、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系統、通信網絡系統、技術支持與保障系統等。
  • 記者探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信息化助力提升監測速報
    提起地震臺網中心,你會想到什麼?是枯燥的數據表格還是枕戈待旦的緊張?近日,人民網記者探訪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業務樞紐和地震監測預報預警的國家級業務中心——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王海濤說,臺網中心牽頭組織西藏局、青海局、新疆局在中國測震站網規劃的基礎上,結合近年來多個工程項目建設現狀,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提升措施,建設綜合野外站,還將在青藏高原地區建設測震基準二類站。
  • 512防災減災日談地震烈度速報
    1、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有著不同的表述,目前比較一致地認為,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對地表及工程建築物影響的強弱程度,或者說是對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在國家標準GBT17742-2008裡這樣描述地震烈度: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及其影響的強弱程度。
  • 濉溪縣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基本站完成臺址測試工作
    原標題:濉溪縣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基本站完成臺址測試工作 據淮北市政府網消息,3月28-29日,省地震局監測中心4名專業技術人員來到淮北市,對濉溪縣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基本站進行臺址背景噪聲測試分析。
  • 5個地震重點預警區將實現「秒級預警」
    「四川長寧6·17地震」發生後不到一天,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地震預警」火了。但鮮為人知的是,福建省作為「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的先行示範區,已逐漸形成官方推廣樣本的「福建經驗」,並自2018年起,正式對外發布預警信息。
  • 甘肅省地震局完成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甘肅子項目緊急信息...
    根據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甘肅子項目總體進度要求,甘肅省地震局於2020年9月中旬完成了項目中緊急信息服務終端的安裝部署工作。技術人員嚴把工程質量關,嚴格按照施工規範進行安裝、布線和調試,確保了設備正常穩定運行。緊急信息服務終端安裝完成後,相關單位可在震後第一時間獲取地震信息,為甘肅省儘快形成烈度速報與預警能力、有效提升地震信息服務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一步,項目實施組將繼續開展緊急信息服務終端設備試運行及驗收等工作,穩步推進,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全部建設任務。
  • 2020年四川將實現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
    2020年四川將實現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因為處於南北地震帶上,四川屬於地震多發地區。近日,四川省地震局介紹:到2020年底,四川將建成2003個監測臺站,屆時全省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並可在震後數分鐘內快速獲取縣城和鄉鎮的實測地震烈度,快速確定災情分布等信息。
  • 2019年國內地震正式速報比2018年減少88秒
    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記者孝金波)「地震速報時效和精度不斷提升,國內地震正式速報平均用時572秒,比2018年減少88秒。」近日在京舉行的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上,應急管理部副部長、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介紹說。
  • 全國防災減災日|南京地震臺每月監測全球兩三百個地震
    紫金山記者 翟羽 攝通過多種手段的配套觀測,可以測定地震活動的各種參數,監視地殼內部的物理、化學動態變化,獲取地震孕育和形成過程的異常信息,為地震速報、地震預測研究、地震災害防禦、地震緊急救援以及地震科學研究服務。《中國地震動區劃圖》是地震長期預報成果很多小夥伴都是很關心地震預報的研究現狀。
  • 2020年四川將實現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
    因為處於南北地震帶上,四川屬於地震多發地區。近日,四川省地震局介紹:到2020年底,四川將建成2003個監測臺站,屆時全省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並可在震後數分鐘內快速獲取縣城和鄉鎮的實測地震烈度,快速確定災情分布等信息。
  • 率先在全省開展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設備安裝調試
    原標題:率先在全省開展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設備安裝調試6月21日~24日,省地震局率先在我市開展基準站和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終端的設備安裝調試工作。此次省地震局對我市東興區白合鎮、隆昌市石碾鎮2個基準站、5個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終端進行了設備安裝調試。同時,在內江各縣(市、區)開展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終端集訓工作,通過現場講解、實操、演示等方式,使各單位受訓人員快速掌握終端的使用方法。
  • 唐山地震電視彈出預警!咱山東的全面預警系統也快建成了
    據悉,世界上墨西哥和日本分別是第一、第二個具備地震預警能力國家,我國是全球第三個具備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目前已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世界領先的地震預警成果,系統平均響應時間、盲區半徑、震級偏差等關鍵核心技術均優於日本,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截至目前無誤報。
  • 帶你了解地震烈度圖
    呼喚國家地震烈度速報系統 汶川地震之後,中國地震局在烈度速報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開始在大地震後第一時間公布烈度速報信息。如今年4月15日,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發生5.8級地震,兩天後的4月17日便發布了地震烈度圖,貴州劍河縣發生5.5級地震也在震後第3天發布地震烈度圖。
  • 臺灣宜蘭海域6.4級地震 福建爭取到30秒至81秒預警時間
    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孟植良)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8月8日5時28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52度,東經121.96度)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 李山有 馬強:地震預警,不忽視、不神話—資訊—科學網
    嘉賓:馬強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強震動觀測研究室副主任 地震預警實質上是一種地震發生後與破壞性地震波賽跑的超快地震速報,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目標地之前發布警報信息。 破壞性地震波到來前預估目標區的可能影響是預警信息發布的準則,屬於地震動預測的範疇,也是地震預警技術的核心之一。 日本、美國、義大利、墨西哥等國家的地震預警系統都是依託專業地震臺網和利用震中附近幾個臺站的P波到時信息和振動信息來估算地震位置和震級,面臨的共性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震級估算精度和避免誤報。
  • 預警!今日頭條將開通緊急地震速報功能
    (原標題:預警!今日頭條將開通緊急地震速報功能) 最新消息,今日頭條宣布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合作,將地震臺網測定的緊急地震速報消息及時推送至地震受影響區域的用戶。用戶開啟今日頭條系統推送功能,即可在地震波來臨之前收到通知,為自己留出逃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