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眼中的當代高考生和高考作文:網絡賜予素材和思維的時代寵兒

2020-12-15 成都教育幫幫幫l

我認為高考作文是時代旋律在學生中一個風向標,歷觀每年高考的作文題目,大體無非是當時輿論的摘取和當時事件的選擇,把他們演變成作文題目,既考察學生的文筆和語文素養也探究學生的思維模式和思想深度。所以作文撰題人給考生出題,很少會脫離時代,而網絡上的海量信息,正是時代思想的體現,當代考生也非常擅長於「網上衝浪」。

網絡時代產生出的事件和輿論多如繁星,當代考生實際上很容易獲得素材。早在零幾或者再往前幾年,「網絡時代」的說法就已經出現了,但是我認為「網絡時代」真正出現在普羅大眾身邊卻是近幾年的時間而已,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自媒體平臺的誕生等才讓人們在網上得到海量的信息,人們的思想也在虛擬世界進行著比現實世界更為深入的交流碰撞,很多高中生早就通過智慧型手機化身為萬千網民中的一員,在網絡世界獲取信息或者建立信息。早些年上高中的那一代人,在寫作文的時候素材是比較缺乏的,他們寫作文的時候大量會用到重複性很高的素材,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千篇一律,素材的匱乏嚴重限制了他們的寫作水平。

和書本不同的是,網絡上的事件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和思考,天南地北的學生會在同一件與他們相關的事件新聞下面留言討論,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見。同齡人的思想交流會產生更加奇妙的效果,以前學生沒有手機,上不了網絡看不了新聞,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圈子只局限在一個學校甚至一個班級,能夠有共同話題的人相對來說很少,很多人的看待世界的思維被局限了,等到他們上了大學情況才會好轉。而現在,就算一個小縣城的學生,都會在網上找尋到自己的興趣圈子,其中不乏喜歡時事新聞、喜歡文學創作的。網絡帶來學生與學生之間跨地域的交流機會,拓寬了他們的見聞,激發了他們的思維,面對和時代緊貼的作文題材,他們顯得更加遊刃有餘。

經常有人會說,網絡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是碎片化的,不成體系的,所以這類片面的消息影響我們的思維判斷。我認為,對於成年人來說,網絡上的信息的確要警惕的獲取使用,但是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能夠在網上得到的大部分信息都對他們有益處,因為他們本來就是獲取信息的年紀,正是建立知識體系的階段,碎片化的信息正好可以彌補他們知識的空缺,只要師長正確的引導,網絡信息對於他們來說是無窮無盡的寶藏,這種好處首先就會體現在作文當中。2019年高考滿分作文《和而不同》中,我看到這位同學寫道:

客廳的電視裡正放著新聞,中美貿易戰的硝煙隔著屏幕似乎都能聞到。在大洋彼岸,那個與世界為敵的人,正為了自己的利益,揮舞著大棒四處樹敵。「川普是個反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懂得利他,這樣的人是不會有朋友的,也是註定要失敗的,他應該向稻盛和夫學學利他哲學,更應該向中國哲人學學和而不同的為人處世之道。」

這篇高考作文裡面將時政的簡單敘述、川普的性格描述作為了「和而不同」思想的素材支撐,這些素材的來源和文章立意,正是網上的信息和聲音,但是這位同學能夠精準把控,將之利用到自己的高考考場上並拿下滿分的成績,這就是這一代人獨有的「福利」。

時至今日,新生代們生活的世界因為信息的發達而變得更有趣味,他們必將受益於這個信息通達的世界,只要社會一直在進步,他們的思想會更璀璨,未來更有光明!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2020年十大網絡熱詞!附高考押題12個作文素材
    童鞋們好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流行語,每一年的網絡熱詞,其實是當年人們生活的一種反射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網絡熱詞大火,在我們的生活中呈現,當然,學姐最關心的是網絡熱詞多次出現在高考作文中
  • 聚焦高考作文:38年高考作文題見證時代變遷
    這道作文題的命題者是已故北師大中文系教授郭預衡。1977年,中央做出恢復高考的決定後,亟須出高考題和改卷的老師。教育部找到當時在北師大當老師的郭預衡教授,要求他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來出高考題。當時,與郭預衡教授一起出題的還有北大、首師大的老師。教育部將他們「隔離」在一個賓館裡,直到高考結束。
  • 高考作文主題:「審美教育」類作文怎麼寫?熱點素材帶你一起演練
    近年的高考作文題都有對這一能力的考查:如2020年高考全國新高考卷Ⅱ作文題「帶你走近_____」,意在通過地域性的文化記憶,達到興於物,發於聲,感於時,動於事之目的,這其中就飽含了對中華文化、鄉愁情感等的審美情趣。
  • 高考作文主題:「審美教育」類作文怎麼寫?高分論點熱點素材,帶你一...
    近年的高考作文題都有對這一能力的考查: 如2020年高考全國新高考卷Ⅱ作文題「帶你走近_____」,意在通過地域性的文化記憶,達到興於物,發於聲,感於時,動於事之目的,這其中就飽含了對中華文化、鄉愁情感等的審美情趣。
  • 2021屆新高考:英語作文素材積累~第8篇!附十大英語寫作萬能模板
    哇咔咔高中的童鞋們晚上好哇,高考和期末考將至,泥萌的英語寫作還好嘛?有木有看完作文題目後,沒思路,沒想法,沒素材,不知道寫什麼,更不知道怎麼寫作為高中生,想寫好一篇英語作文,寫作素材很重要作為高考生,想高考英語寫作高分,寫作模板很重要
  • 老梁推薦:2021年高考作文素材備考策略
    首先,從教材中獲取經典素材。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成熟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不僅僅限於語文教材,政治、歷史、地理等教材中,都有大量的名人軼事、生活趣聞,古典的,現代的,東方的,西方的,包羅萬象,應有盡有,是高考作文素材的「天然糧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2018高考作文預測及最新作文預測 附2018安徽高考作文熱點素材範文...
    2018高考作文預測及最新高考作文預測,附2018安徽高考作文熱點素材範文分析,供考生學習揣摩,對預測準確率不做保住,希望學生可以從中找到自己心目中的高考作文熱點素材,來看看具體情況吧!
  • 2018高考作文預測:附經典素材和範文
    綜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其在落實「立德樹人」「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時,都在考查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以此糾正學生「重視做題,忽視閱讀」的求學弊病。2016年高考全國卷Ⅱ作文題「語文素養提升的三條途徑」(其中一條為「課外大量閱讀」)、天津卷作文題「我的青春閱讀」、北京卷作文題「神奇的書籤」,都在引導考生重新審視讀書的樂趣和價值,倡導「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風尚;2017年高考全國卷Ⅱ作文題「化育後世的名句」、浙江卷作文題「人要讀三本大書」、山東卷作文題「24小時書店」,直接考查考生的閱讀經歷和感受,考生如果沒有豐富真切的閱讀經歷和感受,
  • 高考語文,積累新鮮素材,及時更新觀念,讓作文得高分更有把握
    三天前發布了一篇文章關於如何寫好中考作文的文章:《初中語文,即使沒有新穎獨到的素材,也擋不住你寫出高水平作文》,這幾天有留言問我,這樣的理論是否同樣也適合高中生?高考是否也可以這樣應對?今天就要回答一下這樣的問題。看著是對大家的應答,其實是更想告訴大家寫作文的思路,學習寫作文的方法,乃至於我們整個語文學習的方法。
  • 高考作文裡的時代氣息
    而這樣的作文才能夠「接地氣」。當然,作文好壞與否並非一個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需要人們進行客觀的評價才能獲得最終的回答。透過本次高考作文題目,我們可以清晰看到一個時代氣息的映照,這樣的相輔相成,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表達。對於學生們來說,可以清晰了解時代的特徵;對於高考作文來說,也是一次檢閱學生的機會。  關於規則意識。規則意識,其實就是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文明的表達。
  • @高考生 2020年高考語文和數學試題特點的權威分析(新高考I卷)來啦
    辯證思維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在思維領域的鮮活表徵,要求學生用聯繫、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試題加強了對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的考查。比如全國Ⅲ卷作文「如何為自己畫好像」,通過設置充分的思辨空間,由淺入深地考查了學生對這兩項能力的綜合運用。
  • 如何快速積累高考作文素材?
    提到素材積累,學生們搬出了山一般的參考資料:主題從愛崗敬業、國富民強,到追逐夢想、zan美家鄉;每一個主題下又依次羅列諺語名言、優美篇章……素材積累是走捷徑,為何偏要反其道而行?到頭來不得章法,未尋得要領,卻道素材積累是苦功夫、大工程。那麼,高考作文如何積累素材呢?
  • 衡水中學校長國旗下演講稿,全是高考作文素材,語文老師為你整理
    沒有正式開學,衡水中學進行了一場網絡升旗儀式。包括一開始的網課「開學第一課」,到老師們紛紛給學生寄語,儘管老師和學生沒有在教室裡相遇,但是我們通過網絡也在一起學習。小島老師看了衡水中學郗會鎖校長的國旗下的演講稿,非常有感觸。校長引經據典,指導同學們如何正確認知我們的正在經歷的事。生命比成績重要,我們該如何為開學做好準備?
  • 寫給鍾南山院士的一封信,可能成為高考題,高考素材大全
    五個月之後就是高考,個人認為高考作文很有可能與鍾南山有關。為什麼呢?因為鍾南山做出巨大的貢獻,完全配得上出現在考卷上,不論是語文作文還是英語作文,以鍾南山及其事跡為題目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使不出現在作文題上,閱讀題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今天我就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鍾南山院士的作文素材,希望可以在高考中有所幫助。
  • 2020高考語文精講,高考作文押題三連中,名師硬核解析來了!
    2020年高考語文結束後,鵝會長的朋友圈被「楊小晴」三個字刷屏了...原來,咱們的語文主講老師楊小晴在今年高考中押中了3套作文題,這光榮的戰績成功引起了鵝會長的注意!也許這就像一個錦囊,在若干年後,你會回想起,自己當年高考的試題,想著,正是這份試卷,啟發了我更多的思考。(當然,還沒高考的你,可能現在並不這麼想)總之,高考語文試卷是最能體現出時代強音的,從閱讀語料的選擇到作文命題設置,無不引導考生綻放屬於自我的思維火光與智慧色彩。
  • 高考滿分作文已經出現!揭開閱卷規則,分享作文備考乾貨
    高考作文年年都是重頭戲,因為每年的作文都不一樣,不僅體現了對考生思維的新要求,還是社會動態、價值觀念的指向標。而且,對於高中畢業很久的普通大眾而言,作文題可能是唯一一道咱們能看懂的高考題了。總之,到目前為止,山東省、北京市高考作文已經出現了滿分作文。
  • 3個妙招解決作文素材難題,他的高考作文從42分漲到53分
    在每年高考大軍中有不少復讀者的身影,而他們為了在復讀中考上理想的大學,在高考作文的備考上也下了不少力氣。本人輔導過的學生今年成功考上了吉林大學,而他的作文也從去年高考時候的42分漲到了53分。儘管有不少人認為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難度較往年偏低,但是他能夠憑藉個人努力考到50+以上的分數,也是非常優秀的成績了。而他在高考查分結束後第一時間復盤了個人的學習心得,其中重要的一項體會是:合理應用作文素材,作文漲分真的不難。
  • 2020高考語文作文人物事例作文素材
    湖北高教網訊: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始終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高中語文,在高考語文試卷中,作文所佔試卷分數的比例較大,而且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小編整理了一些對於語文作文有幫助的素材,供大家參考。
  • 人肉「作文素材原型」,「網絡暴力」何時休?
    原標題:人肉「作文素材原型」,「網絡暴力」何時休?   高考大幕落下,而備受關注的作文題再起波瀾。在全國16套高考題目中,有一套作文題因選用新聞報導為背景材料,而導致「原型」遭到網友「圍攻」。(6月10日新京報)   「導火索」是高考全國語文卷卷一,該題目引用的是一則真實新聞報導:一位父親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打電話,旁邊的孩子「小陳」一再提醒後仍不聽勸,最後孩子向交警舉報父親。要求以此材料寫一封信。由於原報導中稱舉報父親的網友名為「@愛心菇娘」,使得網友人肉搜索到了「相關博主」並進行大量評論。其中多數評論為對「舉報行為」的不滿。
  • 高考作文,巧搭關鍵詞生成最佳立意,再用鮮活素材錦上添花
    下面,來看兩個標題:《不斷追求,不斷進取》《知足雲天淡,進取風雨行》這是2012年江西高考的考生作文。而《不斷追求,不斷進取》,則只講了進取的方面,雖然有追求一詞,但是追求和進取是同義詞,所以仍然是同一個方面。之前講過提煉素材的方法,先提煉出元素,再理順關係。然後只取一個的選擇關係。在作文當中我們把它簡化為「OR」,兩者或者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