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高考作文是時代旋律在學生中一個風向標,歷觀每年高考的作文題目,大體無非是當時輿論的摘取和當時事件的選擇,把他們演變成作文題目,既考察學生的文筆和語文素養也探究學生的思維模式和思想深度。所以作文撰題人給考生出題,很少會脫離時代,而網絡上的海量信息,正是時代思想的體現,當代考生也非常擅長於「網上衝浪」。
網絡時代產生出的事件和輿論多如繁星,當代考生實際上很容易獲得素材。早在零幾或者再往前幾年,「網絡時代」的說法就已經出現了,但是我認為「網絡時代」真正出現在普羅大眾身邊卻是近幾年的時間而已,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自媒體平臺的誕生等才讓人們在網上得到海量的信息,人們的思想也在虛擬世界進行著比現實世界更為深入的交流碰撞,很多高中生早就通過智慧型手機化身為萬千網民中的一員,在網絡世界獲取信息或者建立信息。早些年上高中的那一代人,在寫作文的時候素材是比較缺乏的,他們寫作文的時候大量會用到重複性很高的素材,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千篇一律,素材的匱乏嚴重限制了他們的寫作水平。
和書本不同的是,網絡上的事件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和思考,天南地北的學生會在同一件與他們相關的事件新聞下面留言討論,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見。同齡人的思想交流會產生更加奇妙的效果,以前學生沒有手機,上不了網絡看不了新聞,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圈子只局限在一個學校甚至一個班級,能夠有共同話題的人相對來說很少,很多人的看待世界的思維被局限了,等到他們上了大學情況才會好轉。而現在,就算一個小縣城的學生,都會在網上找尋到自己的興趣圈子,其中不乏喜歡時事新聞、喜歡文學創作的。網絡帶來學生與學生之間跨地域的交流機會,拓寬了他們的見聞,激發了他們的思維,面對和時代緊貼的作文題材,他們顯得更加遊刃有餘。
經常有人會說,網絡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是碎片化的,不成體系的,所以這類片面的消息影響我們的思維判斷。我認為,對於成年人來說,網絡上的信息的確要警惕的獲取使用,但是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能夠在網上得到的大部分信息都對他們有益處,因為他們本來就是獲取信息的年紀,正是建立知識體系的階段,碎片化的信息正好可以彌補他們知識的空缺,只要師長正確的引導,網絡信息對於他們來說是無窮無盡的寶藏,這種好處首先就會體現在作文當中。2019年高考滿分作文《和而不同》中,我看到這位同學寫道:
客廳的電視裡正放著新聞,中美貿易戰的硝煙隔著屏幕似乎都能聞到。在大洋彼岸,那個與世界為敵的人,正為了自己的利益,揮舞著大棒四處樹敵。「川普是個反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懂得利他,這樣的人是不會有朋友的,也是註定要失敗的,他應該向稻盛和夫學學利他哲學,更應該向中國哲人學學和而不同的為人處世之道。」
這篇高考作文裡面將時政的簡單敘述、川普的性格描述作為了「和而不同」思想的素材支撐,這些素材的來源和文章立意,正是網上的信息和聲音,但是這位同學能夠精準把控,將之利用到自己的高考考場上並拿下滿分的成績,這就是這一代人獨有的「福利」。
時至今日,新生代們生活的世界因為信息的發達而變得更有趣味,他們必將受益於這個信息通達的世界,只要社會一直在進步,他們的思想會更璀璨,未來更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