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開霞滿天——杜鵑花的栽培管理

2020-12-10 沐花人

每當春回大地,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的杜鵑花,就透著昂然的春意,帶著洋洋的喜氣,怒放在遊人雲集的公園和園林,盛開於許多庭院或陽臺,令人賞心悅目。

我國是歷史上最早栽培杜鵑花的國家,其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唐代。當時稱杜鵑花為「山石榴」、「映山紅」、「紅躑躅」等,它和報春花、龍膽花共稱中國三大名花,而且列舉其冠。

「曄曄復煌煌,花中無比方。豔夭宜小院,條短稱低廊。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唐代詩人白居易這首詩,不僅描述了杜鵑花灼然如火的形態,而且告訴人們,杜鵑花是由原先的「山頭物」,經過人工培植,才成為「砌下芳」的。

杜鵑花的民間傳說頗多,再加上歷代文人墨客詩畫的渲染,更為杜鵑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傳說古代有一種同鷹相似的杜鵑鳥,黑色的羽毛中帶著白色橫斑,它自己不會做巢,常把卵產在地上,然後銜入其他鳥巢,請別的鳥代為孵化養育。每年仲春,杜鵑鳥由各處飛聚於南方山林,鳴叫啼喚,催開滿山遍野的「山石榴」。因此,「山石榴」被稱為杜鵑花了。

「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唐代成彥雄的詩,便是吟詠其事。據《廣群芳譜》記載,至少在唐代就被引栽至庭院觀賞。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長期來對栽培杜鵑花已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

分類及形態:

杜鵑花為杜鵑科常綠或半綠灌木,是著名的觀賞花卉。它品種繁多,全世界有1000多種。其中我國佔有600多種。

杜鵑花按產地分,約可分為中國杜鵑、日本杜鵑和西洋杜鵑三大類。

中國杜鵑花,有毛白杜鵑、映山紅等。它們原來分布在長江流域和四川、雲南、臺灣等省的山區,為自然群落,平地較少,後來,被普遍移種到城市地栽和盆栽中去。在海拔2000多米的四川峨眉山高處,據說有一種杜鵑花,其植株像大樹一樣,高達五米以上。

日本杜鵑花,常見的有石巖杜鵑、皋月杜鵑和琉球紅等。其中春、夏鵑都有,花期也較長,色彩多變。我國已有種植。

西洋杜鵑花,其花形較大,色彩鮮豔,花瓣兒除單瓣、復瓣之外,還有很受人們喜愛的千層瓣。西洋杜鵑花源於我國。1680年引種到荷蘭,1830年移動到英國。後來,英、法、比利時等國,經過人工雜交培育出不少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就是現在的西洋杜鵑花。西洋杜鵑花在比利時品種為最多。我國東北的丹東,江蘇的無錫,蘇州和上海等地也廣為種植。

(杜鵑花的品種,在作者《老八種與我們常見的杜鵑花品種》一文中已經詳細記述,在此不做贅述)

杜鵑花的習性:

杜鵑花的習性,喜歡通風、陰涼、溼潤、溫暖而又半陰半陽的環境。夏天要防止烈日直曬和悶不透風,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

杜鵑花種植需在酸性土壤(如山泥),切不要用鹼性重的粘質土。要注意土壤排水暢通,忌積水,否則容易爛根而死。

杜鵑花,既好肥,又忌濃肥。這是因為它根須較細,有的細如髮絲,吸收肥料的能力比較差,如果施入濃肥就吸收不了。特別在夏季,施濃肥或生肥會導致植株死亡。

杜鵑花花開時,滿枝花團錦簇,十分絢麗,但開花又是先後有序的。剛開花時,花朵數量不多,這是早花期。不久,花朵陸續怒放,密密層層,疊錦堆秀,這是進入中花期,又稱盛花期,是開花最茂盛的時候。

中花期開的花逐步凋謝後,尚有一些稀疏的花蕾繼續開花,這就是晚花期了。從這三期的花來看,早花和中花色彩較為鮮豔,而晚花就稍差了。為了不過多消耗植株的養份,保持它的再生能力,一般到了晚花期宜摘去晚花的花蕾,不讓它繼續開放。

栽培管理:

杜鵑花對水分的要求,和一般的花木差不多,在生長期、開花期,需要水分多一些;而生長緩慢或處於休眠期的冬季,需要水分就少一些,只要保持盆土微溼即可;夏天陽光強、氣溫高,水分容易蒸發,澆水時應特別注意,過幹過溼都會引起落葉。

總的說,可掌握這條原則:盆土幹了就澆水,不幹不要澆。遇高溫天氣,水要澆足澆透,澆到根部能全部吸到水,甚至水從盆底孔漏處為止。

施肥管理:

要使杜鵑花多開花,首先要讓它多長花蕾,花蕾長得多了,花就繁茂了。而多長花蕾,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掌握合理施用肥料這一條。杜鵑從花蕾形成到開花,約需八、九個月的時間。這一段怎樣合理施肥呢?

一、花謝以後,應該及時深入以氮肥為主的肥料二至三次,每次間隔時間七天左右。

二、陽曆八月開始,新長的株條呈木質化了,新葉也由嫩綠變成了青綠。這時,是多數杜鵑花進入花芽分化、孕育花蕾的關鍵時期。從這時起,就應該施入以磷肥為主的肥料,每隔半月一次,一直施到十月中旬為止。

三,冬季休眠期,不需要施肥。過冬後,花蕾漸漸地長大了,為了促使花蕾長得飽滿,以後開的花大而豔麗,春鵑在開花前的陽曆三月前後,應追施稀薄的磷肥一至二次(這叫「長蕾肥」),夏鵑因開花比春鵑遲,長蕾肥宜在陽曆四月左右施下。應特別注意的是,長蕾肥一定要以磷肥為主,而不能以氮肥為主。因為氮肥主要用於長葉的,如果氮肥為主,必然促進新葉猛長,而花蕾所需的磷肥反而供應不上,這勢必造成花蕾萎縮、變焦、脫落,幾個月的辛勤栽培也就白費功夫了。

病蟲害管理:

1、黑斑病:症狀是葉片中間出現黑斑點兒,嚴重時全株老葉都會脫落,這主要是因為環境過分悶熱和潮溼,由病菌引起的一種病狀。特別是在八月間,放在不通風處的杜鵑花,這種病害更為常見。

防治方法:一方面應及時改變盆花放置環境,搬到通風涼爽的地方;另一方面,可噴射波爾多液或託布津等藥物防治,每隔十天噴一次,連續噴兩、三次。

2、軍配蟲和紅蜘蛛:軍配蟲是危害杜鵑花葉子、破壞葉綠素的一種害蟲,夏、秋之間發生較多。紅蜘蛛大多是因為盆花放置的通風環境不佳,或盆與盆間隔太密不透風引起的。

防治方法:除改善盆花放置環境外,還可噴射1500倍的樂果,效果較好。

「園林莫道香飛盡,嫩綠枝頭不用多。」是看每當百花凋零時,杜鵑花卻迎春吐豔,五光十色。希望這篇關於杜鵑花的文章能讓你受益,歡迎關注、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杜鵑花文化,以及杜鵑花和杜鵑鳥的優美離奇故事
    而杜鵑花的栽培歷史,則至少有一千多年。 在唐朝時,則出現了供人觀賞的杜鵑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不僅對杜鵑花情有獨鍾,而且還寫下了不少讚美杜鵑花的詩歌,同時他還親自移植栽培杜鵑花。 白居易第一次移植栽培杜鵑花沒有成功,從而寫下了「怎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的詩句。
  • 掌握杜鵑花繁殖栽培管理方法,常年綠枝綠葉,花色鮮豔、鮮豔
    以「花中西施」著稱的杜鵑,由於其價值和生物生態特性,常被人們廣泛種植,無論是家庭園藝還是大規模栽培,都是人們的首選,它不僅作為花卉裝飾來美化生活,而且作為藥材來使用,是一種應用價值很高的花卉。經改良的杜鵑花可供觀賞,四季常青,其品種繁多,花色十分絢麗,可作地栽或盆栽。
  • 杜鵑花的日常養護管理方法
    土壤的選擇杜鵑花在栽培時,土壤的要求以酸性土壤為主,pH必須在6以下為好,土壤要肥沃、透氣,在栽培前,土壤最好經過烈日翻曬數遍或者用藥液消毒,以達到消除泥土中殘存的病蟲害。杜鵑宜用腐葉土栽培,充分腐熟、發酵,高低溫交替處理後才能用。
  • 杜鵑花的8個栽培管理技巧,種花的人不一定會教你
    杜鵑花是世界三大名花之一,也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素有「花中西施」的美稱。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要推杜鵑花了。目前, 我國栽培杜鵑花園藝品種絕大多數為近代國外改良常綠性灌木品種,如西洋杜鵑。
  • 杜鵑花的分類與栽培,美麗的杜鵑花讓人賞心悅目
    杜鵑花的分類與栽培,美麗的杜鵑花讓人賞心悅目相信很多喜歡養花的朋友都對杜鵑有所了解,杜鵑的種類有很多,每種的種植方法都不一樣,不過在大體上卻有著高度的相似,杜鵑花的美總是讓人賞心悅目,如果養殖杜鵑來陶冶心情是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
  • 四川現罕見品種杜鵑花,已野外滅絕枯魯杜鵑重新被發現,且僅一株
    在花卉植物中,杜鵑花以其鮮紅色花冠成為觀賞價值的植物,在中國十大名花中榜上有名,但杜鵑花是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通常所說的杜鵑花並不是單一品種,而是杜鵑屬約960多種植物的通稱,也有很多罕見品種的杜鵑花。
  • 杜鵑花裡的珍品—五寶杜鵑,曾經很貴,現在物美價廉,你值得擁有
    《花·聲盆栽日記·第3076期》來帶大家欣賞杜鵑花裡的「珍品」——五寶杜鵑花。今期主角杜鵑花原產於中國西南地區,是我國傳統名花,栽培歷史已有一千多年,後來流傳到世界各地,到了近現代衍生了許多園藝觀賞品種,成為世界名花,廣受各地人們追捧。杜鵑花品種諸多,今天來認識一種獨特的品類——五寶杜鵑。
  • 杜鵑花
    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 杜鵑花盆景花後管理技巧,少不了3步,杜鵑花年年開花爆盆造型美
    敲重點:杜鵑花4月正是開花爆盆的時期,很多花友都分享了杜鵑花爆花的靚照,看起來真的是眼饞,杜鵑花很難養,不過看到開花除了有些成就感以外,主要是有花賞,每年的4月,我都會一些野生杜鵑花植物園走一走,拍下些美照,當然今天特殊些。
  • 要想延長植株壽命,高山杜鵑應該如何進行栽培與養護?
    威海七彩生物高山杜鵑種植基地杜鵑花素有花中「西施」之稱,而作為杜鵑花屬的一員,高山杜鵑尤以其耐寒抗凍、植株豐滿、色彩鮮豔、葉大花美著稱。那麼,我們在種植高山杜鵑的時候,應該如何對其進行養護,延長植株壽命呢?雖然高山杜鵑具有很強的適應力,能在不需要特別設施的情況下耐-20℃的低溫,四季常綠不落葉,但是在栽培過程中也有一些事項要注意,要根據其喜陰怕陽、喜酸性土壤、耐冷怕熱、怕旱忌澇的特點來養護。
  •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記住這3點,枝繁葉茂,花開不斷!
    杜鵑花作為中國的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杜鵑花種類繁多,花朵豔麗,極具觀賞價值。按照花色花期花型等,杜鵑又可分為許多種。杜鵑花生長環境杜鵑喜陰,不耐寒也不耐旱。生長適溫為12℃至25℃,適合生長在涼爽、溼潤、且通風的環境中,若溫度過高,將導致其新葉生長緩慢。此外,杜鵑喜酸性土壤。杜鵑花栽培方法杜鵑花栽培常用播種、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壓條和分株。
  • 如何才能養好杜鵑花?
    養好杜鵑花的第一步首先我們要選擇一個合適的花盆。花盆的種類非常多,適合杜鵑花的花盆,我們一般選擇透氣性好的盆,如瓦盆,紫砂盆或者是陶盆等。外表有土右的盆,因為透氣性差,雖然美觀,但盆土的乾濕不易掌握,栽培必須有相當經驗,在家庭養護上不建議使用瓷盆,因為完全不透水,也不容易養活杜鵑花。
  •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灣,盤點與杜鵑花有關的詩詞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灣,多美麗,像村家的小姑娘,這是讚美杜鵑花的歌兒,杜鵑花是我國十大名著花,深受人們的喜愛。杜鵑花盛開之時,恰值杜鵑鳥啼之時,古人留下許多詩句和優美、動人的傳說,並有以花為節的習俗。被很多省市定位省花、市花,可見杜鵑花的魅力不凡。
  • 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大樹杜鵑
    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大樹杜鵑花木君杜鵑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享譽世界的著名觀賞花卉,在我國有著近兩千年的栽培歷史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被稱為「羊躑躅」,當時記載為藥用,到了唐代,杜鵑作為觀賞花卉在民間庭院廣為栽培。在唐代杜鵑還有名字叫「山躑躅」、「山石榴」,這在白居易的詩詞中有明確記載。
  • 在北方如何養好杜鵑花,注意這些技巧,養好杜鵑很容易
    北方養護杜鵑花,因為空氣乾燥、土壤偏鹼性,這是養護杜鵑最難的地方,所以在北方養護杜鵑最關鍵的要注意這兩點,一般杜鵑花喜歡溫暖、溼潤、相對散射光的環境。下圖我盆栽的藍櫻杜鵑,一季花。杜鵑花喜歡潮溼的環境,我們看南方的杜鵑花,往往樹幹上都會有青苔,就說明了杜鵑花的生長環境溼度有多大,一般從南方郵寄過來的杜鵑,樹幹表面都是青苔,在北方是很難做到如此之高的溼度的,因此需要人為的增加溼度,一般來說夏季過於炎熱,最好放在溼潤的泥地上,然後散射光照射,不要曝曬,這樣泥地的溼氣就可以滋潤杜鵑,而不會葉子乾枯、發黑,當然也有人在地上鋪石子,然後經常給石子噴水
  • 最近武漢一賞花地火了,十裡長的原始杜鵑林蔭道,絢爛如霞
    由於地勢起伏、海拔高低的差異和品種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座山上的杜鵑花,花期也不盡相同,有的開花早,有的開花晚,盛花期可以從3月中下旬持續到5月中旬。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傳說杜鵑花是由布穀鳥吐血染成的,故有:杜鵑啼血之說, 「杜鵑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鵑花的花色品種繁多,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絢麗,花、葉兼美。
  • 最近武漢一賞花地火了,十裡長的原始杜鵑林蔭道,絢爛如霞
    杜鵑花栽培與研究在我國由來已久,最早可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其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了。到唐代,就出現了觀賞型的杜鵑花,那時杜鵑花已移栽至庭院。唐代詩人白居易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可見從古至今人們對杜鵑花的喜愛。
  • 柔毛杜鵑,杜鵑花屬植物用途
    皺皮杜鵑、大白杜鵑、黃花杜鵑、秀雅杜鵑、美容杜鵑等,花開時色彩豔麗,花落時枝葉繁茂。加之又是灌木類型,因此適宜栽植在城鎮作為行道樹來美化和綠化環境。木裡杜鵑、剛毛杜鵑、千裡香杜鵑、樹生杜鵑等植株低矮,適於盆栽觀賞,便於管理。黃花杜鵑、腋花杜鵑、柔毛杜鵑、芒刺杜鵑和團葉杜鵑等,花繁葉茂、萌生力強。
  • 最值得入手的杜鵑花,栽培容易,觀賞性強,三季開花,是盆栽佳品
    今日主角杜鵑花是我國傳統名花,位列中國十大名花第六位,被江西、安徽、貴州、長沙、無錫、九江等多個省、市定為省花、市花,在園藝界地位頗高。然杜鵑花養護不易,很多花友都吃過虧,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漂亮又好養的杜鵑花。
  • 杜鵑花怎麼種植呢 杜鵑花種植養護小知識
    杜鵑花是很多人喜歡的花卉,那麼種植杜鵑花需要注意哪些呢,杜鵑花喜肥應該選擇肥力適中有腐殖質的栽培土壤,養護春秋正常光照沒事,夏季注意防曬,一般半陰就行了。杜鵑花種植方法採集杜鵑種子杜鵑因為品種不同,種子也是不一樣的,一般10月份-1月份,種子都能夠成熟,種子成熟果皮會從青綠色變為黃褐色,種子會自然開裂掉下來,這個時候證明種子完全成熟了,可收取種子,在低溫乾燥處保存,3-4月種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