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建築美荷樓「活化」為青年旅社

2020-12-13 東方網

原標題:香港歷史建築美荷樓「活化」為青年旅社

  新華網香港12月20日電 由香港歷史建築美荷樓「活化」而來的YHA美荷樓青年旅社20日舉行落成典禮。這也標誌著香港特區政府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6個項目全部落成供市民享用。

  美荷樓是特區政府在1954年興建石硤尾邨時所建。石硤尾邨共有八座「H型」、俗稱為徙置大廈的建築物,是香港最早期的公共房屋,美荷樓是這類第一型徙置大廈中目前僅存的一座。特區政府發展局於2008年推出第一期「活化計劃」,通過與非牟利團體合作,活化特區政府所擁有的歷史建築,同時為這些建築物注入新生命。

  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隨著旅社的落成並受到市民熱烈歡迎,顯示有創意地將歷史建築「活化」並注入新生命的保育方式,是市民大眾所喜愛的。

  陳茂波還說,美荷樓將成為深水埗的歷史文化地標,與毗鄰原為北九龍裁判法院的薩瓦納藝術設計(香港)學院產生協同效益,為推動地區的就業和經濟活動出一份力。恰逢今年是香港公營房屋發展60周年,美荷樓青年旅社及生活館的投入使用,不單為旅客提供舒適實惠的住宿,而且將帶給他們一個難得的本土歷史文化之旅。

  本月16日,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名單公布,特區政府邀請非牟利機構為景賢裡等4處古建築尋找「活化再生」的方案。

  分享到:分享到:

  【關閉】【列印】【糾錯】

[責任編輯:白羽]

  集成閱讀

  熱點推薦

  盤錦2013令人瞠目奇葩事年度10流行語年度表情:為誰歡喜為誰憂

  新華網首頁

  頻道推薦

  點擊排行

全球最貴自行車什麼樣

《爸爸》雪鄉搶先看

  熱帖排行

  博文排行

趙本山小姨子性感照

宋祖英的真實學歷

  真正大虎!公安部副部長李東生被調查(圖)

  解放軍某大隊對拔高標準說不!(圖)

  貪官何以能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

  全民高收入還需要多久企退還漲工資嗎?

  2013年「打老虎」引發六大震動效應!

  廣州政府高官落馬圖酒泉高官與多女有染

林彪三個親生子女今何在

華國鋒孫女個個貌美如花

  震動!中央2013年"打老虎"引發六大效應

  中央因何批幹部修建豪華墓誰過世可開追悼會?

  七常委為何為名伶紅線女送花圈?追憶最美瞬間

  王岐山"打虎"目標很清晰中紀委對誰"撕"破臉?

  "八項規定"讓誰過年笑女公務員離職洩啥機密

  鄧小平五子女今何在?圖劉伯承給華國鋒的遺囑

  推薦視頻

國際代表團訪開城工業園

範偉葛優錄製春晚導視

曝"爸爸"內幕王詩齡被黑

辣媽大賽變失足少女大賽

  推薦圖片

中國男子因美貌爆紅韓國

驚豔 國腳攜孕妻拍寫真

地鐵漲價眾人吐槽

準模特備戰2014藝考

  來源:百度新聞新聞熱搜榜

  Copyright 2000 - 2013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 版權所有 新華網|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我要連結| 版權聲明| 技術服務中心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香港如何「活化」歷史建築
    「活化」為青年旅社的香港美荷樓。   通過「活化」實踐,香港不但較好地實現了文物保育,也使歷史建築重煥生機,在當代發揮出經濟、社會、教育等價值。   原址修復展出舊日物件   香港歷史建築雷生春堂由九龍巴士創辦人之一雷亮先生於1931年建成,位於香港九龍旺角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高4層,底層原為雷生春醫館及藥店,上層為雷氏家族住所。雷生春藥品在當時廣受香港市民歡迎,並且行銷海外。
  • 遊香港,住在「活化」的歷史建築裡(圖)
    吳玉潔攝代表香港人集體回憶的公屋美荷樓被「活化」為青年旅社。吳玉潔攝   空氣中瀰漫著清香,綠樹掩映青瓦紅牆,間或有幾聲鳥鳴,入眼所及,尖頂的平房建築皆有近百年的歷史,身處在饒宗頤文化館裡,不禁感嘆香港鬧市還有如此清雅的所在。  這是香港歷史建築「活化」工作的一個剪影。
  • 遊香港,住在「活化」的歷史建築裡
    而同時,寸土寸金的香港,每一寸地皮都代表著一個商機,空置的古蹟該如何保護,才能不被經濟發展的浪潮所破壞?敢於挑戰的香港人在不斷探索中,將古蹟「活化」成旅館、超市、文化中心等現代建築,古為商用,探索出一條古蹟保護的「新出路」。 古為商用 百年古蹟「化身」文化旅館 饒宗頤文化館坐落在香港荔枝角山崗上,前身是荔枝角醫院。
  • 他山之石,香港活化歷史建築見聞
    一座具歷史價值、原本要面臨清拆的居民樓,經過翻新「活化」後,近日成為香港旺角花墟的新地標,命名為「GoodPoint優點」,提供零售、藝術文化活動等服務,滿足不同人士的需要,也為社區增添新氣象。  香港致力在發展和保育並重之間取得平衡。將歷史建築活化,是香港保育文物採取的其中一種手段,也就是在保留一些具歷史價值建築物的同時,善用這些建築物,為它們注入新生命,供市民大眾享用。  「以前全都講錢和發展,這是以前的思維。新一代的思維,大家都重視(在發展和保育之間)找到平衡。」
  • 香港美荷樓青年旅舍正式開業
    12月20日,兩位服務生在新開業的香港美荷樓青年旅舍一間懷舊客房整理床鋪。當日,由香港首座徙置公屋—美荷樓「活化」改建而成的美荷樓青年旅舍正式開業。美荷樓建於1954年,最早是政府安置住房困難群體的公共房屋(徙置公屋),後被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列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進行開發再利用。新華社記者 李鵬 攝
  • 香港活化歷史建築:老味道 新體驗
    一座具歷史價值、原本要面臨清拆的居民樓,經過翻新「活化」後,近日成為香港旺角花墟的新地標,命名為「GoodPoint優點」,提供零售、藝術文化活動等服務,滿足不同人士的需要,也為社區增添新氣象。  香港致力在發展和保育並重之間取得平衡。
  • 去香港購物?不如逛逛這些歷史建築
    香港近年來的嘗試令人驚嘆:早期公屋變青年旅社、廢棄法院變藝術學校、鐵打藥鋪變身中醫診所、精神病院變為文化館……2014年3月,我以遊客的身份參觀訪問了香港活化歷史建築的部分項目。一起來欣賞這些建築。(當年的美荷樓)  2009年2月,香港青年旅社協會獲選為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夥伴機構,負責保育及活化美荷樓為青年旅社,為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
  • 是歷史建築,也是青年旅舍—香港美荷樓青年旅舍
  • 香港活化歷史建築:讓老建築煥發新生命
    6月4日,香港市民在石屋家園懷舊冰室享受美食。石屋家園前身為侯王廟新村31-35號,二次大戰後,石屋一帶成為寮屋區。2010年石屋通過「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得以活化,並於2015年開始營業成為市民喜愛的懷舊冰室。
  • 香港徙置大廈美荷樓「活化」成青年旅館
    10月21日,在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主持下,位於深水埗區的「活化歷史建築」香港美荷樓青年旅舍及「美荷樓生活館」正式開幕,並於24日開始試營業,讓這個香港市區內的第一間青年旅舍不單性價比超乎公眾的預計,加之濃鬱的歷史氛圍及設施環境,一夜之間成為眾多港人以及遊客關注的焦點。
  • 見證港人打拼史的美荷樓,大導演吳宇森也曾在此蝸居
    美荷樓的故事源於1953年12月25日發生在石硤尾寮屋區的一場火災。火災令58萬人無家可歸。由此催生了香港第一代公共屋邨——石硤尾徙置區,落成於1954年的美荷樓是其中一幢。從1954年至2006年,美荷樓一直用作住宅,也是香港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公屋。
  • 香港「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將展開
    香港「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將展開 2008年01月16日 10: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16日電 香港發展局未來三個月將舉辦一系列文物保育活動
  • 格物 | 民間力量與社群關係:香港文化遺產保育之旅(上)
    香港文化遺產保育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1997年回歸以後加速發展,實現了從保育單一建築物擴展到歷史環境,從保育宏偉建築擴展至有歷史意義的普通建築,從保育建築物擴展至保育社區網絡、生活模式,從政府主導轉變為大眾市民的訴求,從政府保育轉變為鼓勵私人業主參與保育(林中偉,《建築保育與本土文化》),香港的文化遺產保育在政府與民間力量共同承擔保護責任上探索出了一條屬於香港特色的道路。
  • 香港文保官員談香港歷史建築的「活化」
    「活化」  作者 張曉曦  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蕭麗娟近日在內地出席活動時,發表題為《歷久彌新:細說香港古建築的活化利用》演講,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於2008年推出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是香港活化歷史建築工作的裡程碑,並介紹了在該計劃下實現「活化」的香港建築實例。
  • 不容易,香港終於有了青年旅舍
  • 香港旅遊|是歷史建築,也是青年旅舍之美荷樓
    美荷樓,完全保留老香港風情的冰室一般來說「二級歷史建築」的名號往往能帶來不少歷史的感覺。而當你走進美荷樓時卻完全沒有「古舊」的痕跡——畢竟現在這裡是一家非常前沿的青年旅舍。美荷樓青年旅舍,主題大床房想要說清楚我們現在身處的地方,我們需要先走遠一點,從100多年前的德國說起——那裡有青年旅舍的起源。
  • 香港前粉嶺裁判法院活化為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香港3月31日電由香港前粉嶺裁判法院活化而成的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31日開幕,將歷史建築保育和青年人才培育結合起來。樓高兩層的前粉嶺裁判法院建於1960年,是新界第一所裁判法院。隨著新的粉嶺法院大樓於2002年落成,舊法院完成其歷史任務,並於2010年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其後舊法院通過特區政府發展局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由香港青年協會保育活化為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活化後的青協領袖學院保留了前粉嶺裁判法院原有的典雅建築風格,大堂樓梯、二號法庭等均呈現昔日原貌,讓市民參觀;拘留室原址保留,其中部分活化成多用途會議室,可舉行會議和課程訓練等活動。
  • 香港第一代公屋十平米蝸居五成人 苦過方知甜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美荷樓變身青年旅社,即將開門營業,同時開幕的還有樓內的「美荷樓生活館」,館內還原了上世紀50至80年代香港公屋的典型陳設。
  • 香港第1代公屋"美荷樓"變青旅 街坊細味舊時生活
    簡介:  10月22日,座落在香港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的「美荷樓」前排起了長長的人龍,其中有不少白髮蒼蒼、相互攙扶著的老人,對於他們來說,這棟煥然一新的H型大樓既熟悉又陌生。這座曾經留下他們生活烙印的大樓,如今變身成為一家乾淨整潔的青年旅舍。
  • 香港"活化"歷史建築 培養本地居民的歸屬感
    人民圖片   閱讀提示  香港開埠一個多世紀裡,留下了1444幢歷史建築,它們默默見證著城市的成長。由於各種原因,這些建築大多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長期閒置。  2007年起,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保育措施,包括對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推行「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為保存私人歷史建築提供經濟誘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