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冬病夏治的日子,7月16日即將迎來今年的三伏的頭伏。
一場疫情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提高人體抗病能力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2020年從五運六氣來說屬於金運太過之年,受疫情的影響,再加上今年的雨水偏多,冬病夏治和往年相比會有什麼不同?需要注意什麼?
想要在這個充滿變數之年裡改善體質,應該從哪裡著手呢?又應該避開哪些呢?
什麼是冬病夏治?
簡單來說,就是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於夏天疾病沒有發作時進行治療。
比如說:鼻炎、哮喘、咳嗽、支氣管炎、反覆過敏、風溼痺痛等等,都是陽氣虛於內而陰寒擾於外所致。夏天陽氣充沛,會暫時安然無事,一入秋入冬之時,受外寒相引容易復發。
就像最近一個月來,汛期嚴重,多天多省雨水不斷,澇重於旱,溼氣瀰漫,很多人的老風溼老寒腿,又開始疼痛了。
如果我們提前在夏天助長旺盛的陽氣,來克制和驅散冬天陰寒之邪,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這就是冬病夏治的道理。
一年養陽看春夏,春夏養陽看三伏。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2020年受大運的金運太過影響,金主收引,若收斂過度,即會影響陽氣的生發。
如果想像往年一樣,達到冬病夏治的治療效果,三伏天是一定要利用上的,此時是天地陽最旺盛,乃四季高峰,且人體的毛孔向外開散,張的最開,最易發洩到體表。
尤其對肺部寒症治療效果更佳,因伏日是庚日,庚日五行屬金,與肺相應。
2020年金運太過
三伏天的太陽光,扶正祛邪,防抑鬱
2020年極端事件偏多,受大運的金運太過影響,金旺則克木,導致木弱而生發無力,肝木受鬱,人的情緒起伏比較大,還容易產生抑鬱情緒。
庚年總體殺伐太過,但正氣內旺者可保無病。
中醫認為,在防治包括疫病在內的所有疾病,都主張要扶正祛邪,扶助正氣可以提高防禦邪氣的能力,陽氣正了,病邪自然也就被趕跑了。
扶正祛邪,這是《內經》中重要的治療思想:「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點擊播放 GIF 0.7M
我們想要健康,想要提高免疫力,就要在三伏天裡多接天地的陽氣,借天地之力以補人身之陽,能讓人體陽氣的圓運動變大變圓,能讓人更健康,更有活力,陽旺則陰邪自退。
三伏天的太陽,就是扶正的良藥,是上天賜予我們改善體質的靈丹妙藥。
如果您想要改善體質,給自己儲存多點陽氣,更多正氣護體,今年可千萬別錯過。對於剛剛經歷疫情的我們,借天地之力以養生護體,這是目前最為高明的方法。
三伏天曬太陽,
不但能治病,還能治大病。
如何把這天賜的良藥應用到自身呢?
最簡單的辦法恐怕要數「曬背」了,去年我們就組織大家曬了一輪三伏,大家都說,好舒服好舒服,感覺比艾灸還舒服,又環保還省事。
今年還想分享一下,這個不花錢的好方法,這裡繞不開這位號「天休子」的神秘人,在《修崑崙證驗》一書中,傳下「曬法」,告訴後人:三伏天曬太陽,不但能治病,還能治大病。
分享原文如下:
「凡男婦頭風、腦漏、牙疼、耳腫、腳氣、臁瘡、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風寒、溼熱、虛弱、酸軟等症,於三伏日巳、午、未時,赤身於烈日中曬之,不論新舊大小病症,概能痊癒除根,即婦女月事,亦可曬,通天地化育神工,難以殫述。第不可遮蓋著衣,乃致受熱也。」 「有人傳以曬法者,伏天赤身於烈日中曬之,汗如水流,風來涼爽,不覺其熱也。」
翻譯一下,大概的意思就是:
有人傳下了一種方法,在三伏當天的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9點~11是巳時,中午11點~1點是午時、1點~3點是未時),赤身在烈日中暴曬,有點像歐美流行的裸身日光浴。
古人發現,三伏這一天做足日光浴,不但能祛男男女女的陳年舊疾,也可醫新病,效果好到飛起,就算女人在月事期間,也可以曬。
總之呢,有病治病,沒病養生,提高正氣,提高免疫力,讓身體更有精氣神。對於還在疫情恐慌情緒下的我們,曬太陽一舉兩得,不僅可以提高免疫力,還可以防抑鬱。
今年是我曬背的第三年
分享一下曬背的要點和禁忌
我前年看到這個方法的時候,號召身邊的朋友和我連續曬了三個伏天,果然如天休子所說,剛曬的時候,也許會感到一陣熱、燙、煩躁,但是曬完回到家裡,反而覺得身輕體爽,內在一股清涼油然而生,瞬間從一個夏日油膩青年變成乾爽的小清新。
曬完第一天就發現自己後腰暖暖的,像個小火爐一樣,無需借用空調電扇了,身體自帶調節冷熱功能,反正就是感覺裡外都很通透。
今年是我曬背的第三年,結合自己及身邊朋友們的經驗反饋,曬背有以下好處:
1、驅寒保暖:陽虛體質導致的女性手腳冰冷、痛經、鼻炎、腹痛、拉肚子等寒症都有改善。
2、更耐寒熱:增強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多人都有反饋越曬太陽反而越不怕熱,很多人都放棄了空調風扇,冬天也不怕冷了。
3、改善膚色:尤其是後背有寒氣,經絡淤堵的人,皮膚會有很多粉刺、疙瘩。曬背後,能打通督脈,加快身體的代謝,皮膚變得光滑細膩,臉上也紅潤有光澤,不再晦暗。
4、緩解抑鬱: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調節中樞神經,從而使人體感到舒展而舒適。就普通人來說,連續10天半個月陰雨天后,心情也會變差,而碰上豔陽高照的時候,心情很容易變得愉悅。
曬背雖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想跟大家再強調一下曬背的要點和禁忌:
第一次曬背,該注意些什麼?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2020年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8月24日
曬背最佳體驗日期:
7月16日、7月26日、8月15日
1、曬背時間和時長:
曬背最佳體驗日期即三個伏日:7月16日、7月26日、8月15日
曬背最適宜人群:虛寒體質、寒溼內盛的人,經常便溏腹瀉、四肢寒涼怕冷的人群。
第一次曬背,不必太長,20分鐘起,主要了解一下自己身體的耐受性,如果覺得舒服還能接受,可以循序增加時間,一般體質推薦曬30~60分鐘為佳。應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千萬不要貪圖功效,把皮膚曬傷曬痛,會影響後續的日子。
第一次曬背,應該選擇早上8~9點的太陽光,或者下午3點以後的陽光,此時陽光溫煦,既有溫度,又沒那麼灼熱,更適合新手體驗。
2、曬背裝備、姿勢:
曬背是直接與太陽光接觸,男士可脫去上衣,女士可以選擇小背心小肚兜,可以坐著也可以選擇趴在瑜伽墊上,不需要抹防曬霜,赤裸裸地吸收太陽光效果是最好的。
點擊播放 GIF 0.2M
忌:不可以直接暴曬頭部,頭部屬陽,曬久了會頭暈、中暑、胸悶。建議打傘或者用屋簷、帽子遮擋。
3、曬背飲水、飲食、藥品:
飯後建議休息半小時再曬,有的小夥伴夏天沒啥胃口,選擇不吃早飯或者午飯就去曬背,這是絕對不可以的!若不吃午飯,曬背出汗加上氣溫高,很容易低血糖,出現頭暈心慌,緩不過氣等。
曬中會流很多汗,請及時補充水分,飲水推薦:常溫酸梅湯、綠豆湯、淡鹽水。同時攜帶溫水及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應急之用。
曬背禁忌
這些錯誤千萬不要犯
1、體質禁忌:
紫外線過敏者不能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不可以曬;氣陰兩虛或陽盛體質的人禁曬;年齡大的慎曬,需家人陪同;孕婦不可以曬;喝完酒不能曬。
2、曬完出汗期間,禁止吹風、直接進入空調房:
很多朋友中午曬背,下午2點趕著上班,剛曬得熱火朝天,一進入空調辦公室,整個陽氣就會被閉著,立馬胸悶噁心嘔吐。也是暑熱閉阻而無出路導致,可立馬刮痧、放血洩熱。
所以,曬完後最好在蔭涼處避強風冷水,一定要等汗停了,準備一件外套,再進入空調屋。
3、曬背避免長時間曬頭:
頭部屬陽,曬久了會頭暈、中暑、胸悶。不可以直接暴曬頭部,建議打傘或者用屋簷、帽子遮擋。
4、曬背切勿玩手機:
曬太陽時要定神,讓自己安靜、定神,精神內守最為重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靜靜地曬,或者聽一點清淨典雅的音樂,手機需要保持靜音或關機狀態。切忌打電話、玩手機、興奮地聊天,做激烈的運動,這樣不但無效,反而漏精漏氣漏神。
曬傷後,如何快速處理
1、曬傷了、曬過了、皮膚火辣辣地疼怎麼處理?
在戶外曬,尤其是男士容易曬傷,會起水泡,然後脫皮,自愈恢復時表皮會癢。所以想長時間曬背的同學,還得有心理準備,保證寧少勿多的原則,就可以完整曬完整個三伏天。
如果很痛很介意,擦一點蘆薈膠可以止痛消腫。
三伏天馬上就到了
不知道你那裡的天氣怎麼樣?
【來源:中科血康血液病醫學研究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