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 李玲玲 綜合報導
誠品是書店,但又早已不再是書店,而是中國臺北文化地圖上的一個地標,一枚記號。
誠品也的確成為了其創始人吳清友想要的那樣——一個美好的空間。
所以,「誠品敦南店明年5月31日謝幕」,這個消息引無數人感慨,因為不少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誠品故事。尤其,這又是誠品的創始店,已陪伴讀者30年,成為臺北市民青春的一部分,它還是首家24小時書店,是遊客到臺北的打卡點。
該店為什麼要關門,以後的計劃是什麼?
誠品董事長吳旻潔給出明確表示:原因是租約到期,確保24小時書店一定會繼續,但至於在哪一家延續24小時,還在討論中。
「熄燈倒數」2020.5.31
事實上,因為租約到期問題,關於敦南店會關門的消息,在幾年前就被傳過。
1989年,誠品書店敦南店在臺北市的仁愛圓環附近開業,6年後搬至目前所在的敦南金融大廈。
敦南店是從1999年開始實行24小時營業制的,嗜好讀書的夜貓族,不再無處可去。
「無數個深夜裡,不論是剛剛下班的店鋪職員、餐廳廚師,還是拖著行李箱匆匆抵達的旅人,都有一盞燈為他們徹夜點亮,讓他們感覺到溫暖。」第一份工作就在敦南店,一幹就幹了10多年的店長陳儀芳說。
深夜有溫暖也會有浪漫。
很多人都記得,有一部叫《一頁臺北》的電影,講的就是在深夜的敦南誠品書店裡相遇的男生女生之間的故事。
故事從書店裡開始,在書店裡結束。
影片最後,在誠品書店裡,大家一起跳的一段搖擺舞,那些群眾演員也是誠品的工作人員。
這樣一段文藝的、浪漫的、不合常理的故事,發生在誠品書店裡面, 在大家看來,卻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網友調侃,如果囊中羞澀,你也可以像電影《一頁臺北》中的男主角那樣,蹲坐在書店的一角,只讀不買,看上一天半日,絕不會有人來催促或幹擾你。
目前,在敦南店的入口處,3000本圖書搭建起「時光之冊」,象徵書店陪伴愛書人留下的思想痕跡。通往書籍區的樓梯上方,垂掛著用紙片剪裁成年份數字的「光譜漫遊」,從1989年到2020年,正好構成彩虹的顏色。
陳儀芳介紹,敦南店策劃了「熄燈倒數」期間的主題活動。
其中,「清風似友——2019臺北古書拍賣會」,是致敬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這個活動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進行過,旨在喚起民眾對紙本書的關注與熱愛;「老物市集」、「嗎啡老物展」、「再見,一卡皮箱」等充滿古早味的戶外展賣,將邀請民眾一起重溫敦南昔日美好。
總會有一盞燈,在深夜亮下去
打卡誠品敦南店,一直是「去臺灣必做十件事」的熱門之選。
微博網友@Starryyee這兩天剛好就在那邊,她發微博說:那裡「非常適合消磨時間」。
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書架分類的翻譯:十分有意思。british literature翻譯的是「英倫書寫」,american literature是「美洲文蹤」,japanese literature是「扶桑物語」,chinese literature是「華文筆影」……
上海網友@軒轅劍玉上次去臺灣,就住在敦南附近,她說相對於臺北101信義誠品等分店,一直更喜歡敦南誠品。
@孤獨的美食男經常往來上海和臺灣中間,他喜歡尋找各地的美食。他喜歡臺北的花月嵐拉麵,大蒜味的拉麵讓他念念不忘。
豆瓣網友@種瓜得瓜在2011年就慕名去過。他當時的體驗非常好:「在書店總是最能消磨時光的,不知不覺間已兩點多,因為一早要開年會,不得已只能回酒店眯瞪一會。拎著兩大袋書,回頭看見,竟是《遊園驚夢》。」
對於敦南店的關門,一位林姓女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臺北市民來說,24小時書店猶如一種生活方式,「聽說它要熄燈了,心裡很捨不得。」
「期待誠品24小時書店可以『無縫連結』,這樣就總會有一盞燈,在深夜亮下去。」林女士說。
背著書包的王姓學生說:「每次來都覺得充實美好,認真讀完一本書,抬頭發現天亮了……感覺真好。」
而對於很多學設計的人,誠品的活動海報是可以獲得靈感的來源。
大陸的誠品書店有兩家
離杭州最近的誠品在蘇州,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
2015年11月29日,誠品在大陸的首家旗艦店——誠品生活蘇州開業,其中誠品書店部分跨越兩層,約15000平方米。其中獨特的大階梯設計印記在無數遊客的鏡頭裡。
誠品在大陸的另一家店在深圳,在華潤萬象天地,2018年12月開業。
悅覽樹·青年路旗艦店位於老城區,在社區裡。有網友將悅覽樹評價為杭州的誠品書店。
悅覽樹已經第6個年頭了,它帶給主理人蔣瞰很多收穫,最讓她暖心的是朋友以及客人們的認可。「我們有很多熟客已經可以自助了,甚至在忙的時候幫助我們招呼客人。」
蔣瞰說,作為24小時書店,它和誠品一樣,最大的特點就是和街區、城市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