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臺灣誠品集團宣布,全球首間24小時書店—臺北誠品敦南店因為租約到期,將於2020年5月31日閉幕關張。
▲ 誠品敦南用3000本書打造的「時光之冊」。
1989年,臺灣誠品公司於臺北仁愛敦南圓環開出第一家誠品書店。6年後,敦南店遷址到現在的國泰大廈,並於1999年開始實行24小時營業,開業界之先河,成為全世界第一家24小時開門的書店。各國媒體都曾先後報導,CNN還將誠品敦南評為「最酷書店」。
▲ 敦南誠品,全球第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
在網絡還不發達的年代,大家獲取潮流資訊主要還是依賴紙媒,很多國外最新的書籍或雜誌都依賴誠品選書進入臺灣。誠品書店成為那一代臺灣年輕人培養審美與閱讀習慣不可缺少的部分。
當時在敦南店門口,還有自發組織的小攤,售賣從國外帶回來的各種小物和紀念品,這也被看作是如今臺灣文創集市文化的起源。
▲ 誠品除了賣書,更是生活方式推廣的場所。
後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誠品慢慢從一家人文藝術書店向生活方式綜合店拓展,每家誠品除了圖書,還能看到大量文創、雜貨和餐飲業態,甚至還開出了酒店,實現了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 第一次了解誠品,是跟著白巖松的節目。
不過,那時候去臺灣旅行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比去歐洲都難,我也就逐漸淡忘了。後來,在2010年時看了電影《一頁臺北》,女主工作的書店讓我又想起了誠品,店員穿著深色的圍裙在書架前忙碌的場景重新燃起了我對臺北和誠品書店的熱情與嚮往。▲ 電影《一頁臺北》劇照。
2011年,我終於有機會去臺灣啦!如今翻看我當時的博客,還能感受到那會兒自己激動的心情。誠品之於我,是僅次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存在,是臺灣人文情懷的名片。▲ 漂洋過海來看你。
自此,誠品成為我每次去臺灣必打卡之地,從信義到臺大店,再到松煙文創園,路過一家新店總想進去晃晃。不過,最愛還是敦南,畢竟它是我關於臺灣的第一個具象,是我熱愛誠品的原點。
▲ 臺北信義商圈的誠品旗艦店。
除了書籍和文創商品,各種特色活動與展覽也是誠品的一大特色,經常都是城中爆款,要排隊打卡的那種,比如今夏為慶祝誠品30周年打造的「100 colors 光譜漫遊」。▲ 法籍設計師Emmanuelle Moureaux為敦南店打造的「100 colors 光譜漫遊」。
這個月,作為敦南店倒數200天的活動之一,誠品將首次特別展出託爾斯泰、大仲馬和左拉的親筆手稿,盧梭《愛彌兒》未刊稿真跡,以及帕斯特奈克的《日瓦戈醫生》打字稿。屆時在臺北的朋友,不要錯過一睹文學巨匠手稿的機會哦,展出時間為12月21-29日。告別是有些傷感,不過誠品已經官宣,未來還是會有新的24小時店,預計將在明年4月公布新的24小時書店地址。「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7x24小時,是誠品不變的態度。▲ 敦南店外的誠品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