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的流量爭奪戰開始了,這次是在國家物流樞紐城市上。
上月24日,國家公布了212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涉及127個城市。
越是超級城市,越能匯集各方資源,虹吸效應越大;越是超級物流樞紐,吸附力和輻射力越強,匯集的商品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越是巨大,槓桿效應越強。每個上榜城市都迫不及待地官宣自己被選中。未來,誰又能在這份這份「國家隊」榜單上加冕,成為中國的孟菲斯?山東的位置又在哪?
圖為2018年12月24日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共同發布《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該規劃中涉及的六大類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名單。
大家都在拼,都在PK
這份涉及到127個城市的榜單,勢必會引發各種情緒——
南京、武漢、重慶三座城市集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五大樞紐為一體;
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杭州、青島、西安、鄭州、貴陽、成都、長沙、哈爾濱這12座城市集「四大」為一身。
大連、寧波、廈門、南寧、合肥、太原六座城市集「三大」為一體。
同樣入選商貿服務型國家樞紐,義烏人驕傲自己以「唯一一個縣級市」身份上榜,臨沂人有些憤憤不平——明明百度百科上「中國物流之都」是山東臨沂,為什麼臨沂才獨中一元?
誰是中國頂級物流樞紐城市?是五大樞紐類型為一體的南京、武漢、重慶?還是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這樣鐵打的老霸主?還是在地理位置和高鐵網絡擁有「兩顆心臟」的鄭州?
沿江通道、米字型高鐵網絡、中歐班列、國際航線、水陸空全齊……哪個是最大加分項?
看看這個國家樞紐榜單上幾個「大熱門」的GDP增速:2018年前三季度,西安GDP名義增速16.5%,鄭州GDP名義增速12.5%,武漢GDP名義增速12.6%,成都GDP名義增速11.1%……
「大家都在拼,都在PK。」傳化智聯副總裁,西北大區董事長李尚青說。傳化智聯現在大力布局的西安,正是打造中國版孟菲斯攻勢最猛的城市之一。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親自擔任推進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促進物流業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聯動發展。
這個在2018年新晉的國家中心城市,不光有16.5%的GDP名義增速傍身,仰仗的還有海航這隻資本巨鱷的布局。去年海航集團整合旗下40餘家企業,成立了總資產超過1800億的海航現代物流,要在西安打造物流4.0,而2018年開行超1000列的「長安號」中歐班列也在挑戰重慶的「渝新歐」全國第一中歐班列的王座。
傳化智聯在西安布局了服務大型西安、輻射大西北的「一平臺兩中心」項目,其中東部城市物流中心項目已開工建設。中西部的崛起,在這些物流龍頭企業的排兵布陣上可見一斑。
國家物流樞紐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它撬動巨大的流量:物流、資金流、人流,還有隨之而來的商貿、消費和稅收。18年來在全國交通樞紐城市布局了150個公路港的傳化智聯的「流量故事」就很有代表性——
傳化成都公路港一手締造了「全國最賺錢加油站」。這個加油站每天要給2000輛車加油,這樣的「免費流量」全部來自於成都公路港每天往來的貨物車輛。這個聚集大西南85%以上貨源信息的巨大樞紐,成為西南地區連結上「一帶一路」南下大通道的發動機,連通了東南亞昆曼大通道,使西部地區一下從開放的末梢變成前沿陣地。
這個公路港開業至今,為成都地方政府貢獻稅收近10億元。
重慶傳化公路港的一個客戶原本通過海運從白俄羅斯的明斯克進口乳製品原材料,貨物從明斯克出發到派送完成需要60天。傳化公路港為這個客戶提供了從白俄羅斯工廠到中歐班列多式聯運,再到國內末端派送的一站式服務,整合了白俄羅斯奶粉入華的物流通道、倉儲服務,以全程供應鏈服務連接上下遊客戶,使運輸時間縮短到25天,綜合成本比海運還低。
從重慶入關,這意味著俄羅斯奶粉流入中國的分撥樞紐隨之從原來的上海轉到了重慶,這樣的貨源聚集對樞紐打造起了決定作用。中歐班列(渝新歐)的開通,改變了分撥中心,就改變了商品、資本的流向。
這是老牌霸主與新貴的一場PK,但起決定因素的,還是國家對外開放格局發生深刻變化,讓重慶一下成為一帶一路的橋頭堡。這個集五大樞紐類型為一體的橋頭堡,最大可能地連接了中歐班列、海運、公路、航空等各種運輸體系,組成了高效、經濟的多式聯運網絡,才有了拓展更多業務的可能。
孟菲斯的崛起
這僅僅是一個物流龍頭企業驅動的流量——
來自傳化智聯的數據顯示,這個業務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橫跨七個經濟帶的物流企業,它驅動的商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截至2017年底,服務物流企業達17.5萬家,調度車次近10萬車次/日,會員車輛211萬輛,人流量21萬人次/日,支付流量達1786億。
在這個智能物流系統驅動下,「通道+樞紐+網絡」疊加後的化學反應驚人——貨車平均配貨時間降低到9小時,企業綜合物流成本降低40%以上。
倘若用這樣的驅動力倘若去「發動」一個城市呢?來看一個現成的案例——美國的物流之都孟菲斯。
這是美國夜間衛星圖,圖中紅點為孟菲斯。
孟菲斯位於美國田納西州,人口不足百萬,但這座城市卻是全美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運輸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航空物流樞紐。
孟菲斯的崛起,得益於無可比擬的地理位置。孟菲斯位於美國經濟地理中心腹地,從這裡到美國東部城市紐約,到北方的芝加哥、到西部沿海,航空距離差不多;同時鐵路網絡發達,又座落於密西西比河河港,在碼頭停靠分貨,通過鐵路、公路,10小時內即可抵達美國大部分。
美國搞起招商引資,尺度也很大。為吸引聯邦快遞入駐,孟菲斯市拓建了舊機場,儲備土地,還幫助聯邦快遞拿到20年低息貸款。1973年,聯邦快遞將公司遷往孟菲斯,所有70公斤以下包裹都在孟菲斯中轉才發往目的的,僅僅靠航班中轉,孟菲斯機場就承接了大量航班起落,許多快遞公司也將貨運集散中心遷到這裡。
孟菲斯機場上等待裝卸貨的聯邦快遞貨機。Fedex目前有647架飛機,在全球有數百家轉運中心,佔有美國快遞市場份額的46%。順豐目前有47架貨機,數量位居中國快遞公司第一。全球每天航空貨運貨值超過186億美元。
而聯邦快遞這樣的龍頭企業不光為孟菲斯引來物流業的聚集,還帶動了醫療、製造、IT產業的興起,很多電商零售商也在機場附近建起了營運中心。現在,孟菲斯已經是全美最大的醫療器械製造中心、美國的計算機維修中心、美國中南部醫療中心。其航空港東部是高科技產業基地,西部是信息通訊、生物醫藥等產業聚集地。
製造業是壓艙石,生產服務型樞紐城市最具潛力
所以,為什麼那麼多城市夢想成為「中國的孟菲斯」,你懂的。
新華社的稿件中,是這樣描述武漢的——
「武漢地處長江黃金水道與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大動脈的十字交會點,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
圖為鄂州國際物流核心樞紐規劃效果圖。
距離武漢50公裡的鄂州,是湖北與順豐集團傾力打造的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地方政府對這個總投資過1000億元的項目充滿期待,它有望提供20萬個就業崗位,實現200億元/年稅收和2000億元的DGP。
而國家級空港型樞紐是將武漢與鄂州捆綁在一起的,這使鄂州和武漢基本做到無縫連結,也使和武漢鬧了多年緋聞卻未動真格的鄂州併入武漢幾乎成了大勢所趨。倘若合併,大武漢將增加110萬人口,成為擁有12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可以和成都爭一爭了。
所以,成為頂級物流樞紐城市就離超級城市的夢想近了一步,這話一點不假。
去年11月,西安先於重慶、成都,把第五航權的「大禮包」攬入懷中,備受各方關注。
當然,這個夢想離不開巨頭加持。2018年,由於海航激進擴張導致資金鍊出現問題,海航物流出賣旗下資產急歸主業,其在西安的項目久未見大動作,而拿到第五航權的西安朋友圈急速擴大,順豐將西北航空樞紐落在西安,成為打造西安國際航空樞紐的最新主力軍。
李尚青此前在全球最大管理諮詢公司埃森哲諮詢負責物流諮詢。在他看來,物流樞紐的根子還是在產業,樞紐是手段不是目的,是為了一個區域的產業發展。這六大類樞紐城市中,生產服務型樞紐城市最具潛力。
對於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定位,官方文件這樣描述:
依託大型廠礦、製造業基地,產業聚集區,農業主產區等,主要為工業、農業生產提供原材料供應、中間產品和產品成品儲運、分銷等一體化的現代供應鏈服務。
這個定位其實點明了製造業作為社會壓艙石的作用——有了製造業就得有運轉良好的港口道路,有穩定的能源、原料等供應鏈服務,有周邊的居住、餐飲、醫療、教育等配套,當然,還有穩定的稅收和就業。
李尚青說,各城市打造樞紐是為了流量,但要的是有價值,高質量的流量,對產業沒有貢獻,要這個流量有什麼用?
重慶的汽車產業鏈快速發展,筆記本產業做到全球第一,通過對國際分工的參與和產業轉移,把筆記本產業從小做大,這藉助了重慶作為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南下通道樞紐的地理優勢。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度,重慶水陸空貨物運輸量達到115536萬噸。貨物大量流出,意味著這個城市的支柱產業產能向外輸出;貨物大量流入,意味著這座城市的資源集聚能力很強,同樣也要靠產業來吸納,或者商貿流通帶動貨物流轉。
匯集五大樞紐類型的南京、武漢、重慶,都是沿江通道上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陸水空條件優越。不過,與武漢、重慶相比,南京作為中國經濟第二大省首位度低,這緣於長三角地區各城市經濟發展均衡。
不過,從貨物吞吐量這個重要指標來說,南京遠遠低於蘇州,更遑論武漢、重慶、鄭州。
6年前,富士康在鄭州正式投產,將高端手機製造業帶到河南。現在,全球七部手機一部是「鄭州造」。2016年,鄭州手機產值達3000億元,手機產量2.58億部,今年產量有望突破3億部。
幾個城市相比較而言,鄭州是典型的流入型,流出量也很大;南京在貨物流入、流出的量級上,與重慶、武漢相比優勢並不明顯。
過去幾年,中高端製造業(半導體、通信設備、電子元件)不同程度出現了從沿海向中部區域的核心城市遷移的特徵。產業遷移促使中部核心城市的崛起,形成以新興製造為核心的產業鏈基礎,比如鄭州的富士康系、武漢的光谷系,西安、成都的半導體、電子、光電產業等。
產業聚集下自然形成了配套的物流供應鏈服務。傳化智聯在上述區域屯下重兵,而快遞巨頭順豐則把離武漢50公裡的湖北鄂州,圈定為順豐的航空樞紐,圓通投資122億在嘉興建全球航空物流樞紐,中通則在鄭州布局基地。
三大決定因素,區位優勢第一
那麼,誰能成為中國的頂級物流樞紐?相關專家認為決定因素有三。
一看區位優勢。
這就像十三五規劃中,成-渝為何從一幹二線城市中冒頭,成為和京津,上海,廣深並列的四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這得益於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深刻變化,成渝區位優勢凸顯,成為中國向歐洲開放的橋頭堡。「十三五」末,重慶將形成米字型(準)高鐵網(部分「十四五」通車),成為少數幾個全國性超級高鐵樞紐。
而前面提到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所在地鄂州,1000公裡半徑範圍內,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全國90%的經濟總量,80%的人口,還有長江多式聯運基礎,公鐵水控的無縫對接。
從區位優勢看,重慶、武漢、鄭州、西安四地都是得天獨厚。不過,相互而言重慶可能更具潛力。
二看物流樞紐跟產業的關聯度和對產業的貢獻率。
以傳化智聯為例,這18年來布局的公路港,在供應鏈上建立起來的能力不是資本催熟的,也不是頂層設計出來的,而是基於企業自身場景和市場需求,不斷試錯、優勝劣汰的過程。
網友對這些物流樞紐的的大白話評價通俗易懂——搞物流樞紐不是排排坐分果果。遍地開花,還叫什麼樞紐。一切靠市場確定,靠時間驗證結果。別落個物流園建好了,欠了一屁股債,到現在還是空的下場。
三看地方對於物流基礎設施的重視程度,地方主政官員的眼光和格局。
這幾乎是一個決定因素。比如2021年投入運營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就是湖北省和順豐集團共同打造的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專業貨運樞紐,最起碼它從頂層設計上就給鄂州這個GDP只有905億的湖北省面積最小的省轄市開啟了一個巨大的發展通道。小地方由此上演逆襲大戲,2018年上半年,鄂州GDP增長達8.6%,居湖北省第二。
家電第一產能遷到合肥,稅收如何留在青島?
此次,山東共有青島、濟南、濰坊、臨沂、日照、煙臺六座城市上榜,其中青島集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四大樞紐為一體;濟南為陸港、商貿服務型兩大樞紐;臨沂為商貿服務型樞紐;濰坊為陸港型樞紐。
青島是此次山東上榜的唯一的一家生產服務型樞紐承載城市,也是中國家電製造業基地。隨著製造業產能向中西部轉移,現在,中國家電製造第一產能轉移到安徽合肥,海爾、海信在合肥都有製造工廠,海爾把在生產對開門冰箱的全國第九個智能工廠也放在合肥,而青島的產業要往價值鏈的高端轉移。
李尚青說,從全球產業分工來看,這些產業分工和遷移是不以地方意志為轉移的。在這樣的轉型中,青島結合產業轉型的發展方向和選擇的訴求,一步步把配套的物流服務,工業,信息服務,金融服務一步步做起來,也會助力它成為生產型服務業樞紐城市。
裕龍國際中心坐落於青島金家嶺金融區。2017年,金家嶺金融區創造出的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00.32億元,金融業稅收64.05億元,同比增長42.6%。
以海爾為例,它雖然把製造端產能往成本更低的合肥等地轉移,但它在以家電為核心的產業鏈上,上遊聚集了4000家供應商、下遊3萬家經銷商。海爾成立日日順做物流服務,同時還做起了供應鏈金融服務。目前,海爾財務公司在全國200多家財務公司中利潤排名前五,海爾財務公司、海爾消費金融公司入駐的青島裕龍國際中心,以7.8億稅收榮登青島嶗山區億元稅收樓榜首。目前,青島有49座這樣聚集了金融、科技公司的億元稅收樓,青島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上已經連續5次躋身全球前50名。
作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濰坊,早在2009年,航郵和順豐就宣布在濰坊開建航空物流分撥中心,輻射華東、華北、東北、華南的航空物流中心。同時,濰坊也是全國34個高鐵快運節點城市之一。
不過,傳化智聯卻將公路港布局落在了壽光,完全是從產業角度考量的。
在濰坊公布的重點物流企業中,蔬菜之都壽光數量最多。傳化智聯在壽光投資10億建設公路港,運營後每年將為當地貢獻稅收6000萬元以上。
壽光是農業大市,農業生產能力很強,那麼它的農產品物流供應鏈是否與農業產能匹配呢?以傳化智聯布局的商丘為例,商丘是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也是全國六大農產品市場之一,一年交易量600億元。在這個市場,西紅柿、黃瓜、土豆,一兩毛一斤,在城市終端價格是三四元一斤,中間成本耗在各級經銷商、倉儲、運輸、配送環節。壽光立足於產業特點,必須要把物流運輸體系做起來,這就是物流樞紐和產業關聯度的重要性。
京滬高鐵二線打通,物流之都臨沂潛力多大?
這個國家級物流樞紐榜單,也引發了臨沂人的關注。在百度百科上被定位為「中國物流之都」的臨沂,的確有傲嬌的資本,因為有含金量極高的數據支撐著。
2017年,臨沂物流總額達2.8萬億元,僅次於青島,居全省第二。臨沂商城市場和網絡交易額達6074億元,日均貨運配載車輛就達2萬多車次,貨物發送量20餘萬噸,全市直接、間接從事物流行業的30餘萬人。
這也是徐州人想不通的,為什麼徐州擁有更發達的交通,最後卻是臨沂卻成了物流之都?
臨沂有全國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場,商城本土產品貨運量巨大,有三條臨歐國際鐵路專線八條國內專線,總量居山東第一;臨沂物流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0%,物流「批發價」讓臨沂成為全國的物流窪地,一大波城市願意將商品先運到臨沂再中轉以節約運費,幾萬臨沂人在全國跑出了2000多條公路配載專線,覆蓋1800個縣級以上城市。
臨沂還擁有兩大含金量極高的特權:旅遊購物5萬美元以下免稅,指定商品15萬美元以下出口免稅。
臨沂還是山東面積最大,唯一一個人口千萬量級的城市,作為山東的南大門,未來,魯南高鐵和京滬高鐵二線在臨沂交匯,臨沂南下通道打通,臨沂的前途在高鐵時代將展開新篇章。
對於山東省此次上榜的六個城市,網友的評論也很精彩——
A.棗莊這個地方要資源有資源,要交通有交通,人口密度全省最大。歷史上也是很發達地區,怎麼到現在反而落後了呢?!蘇魯豫皖交界地帶,不能總被邊緣化吧?
B.應該打造連雲港(蘇北)+魯南物流樞紐城市。
C.我大淄博怎麼錯過了!
……
當現代物流體系成為新的社會基礎設施,哪家巨頭加冕?
沒有誰願意錯過這場盛宴。
沿著國家政策風向標看——一個多月前,在李克強主持召開的一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鼓勵民企參與到物流樞紐建設運營中,要多舉措發展「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確保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明顯下降。
國務院喊話民營資本,投入到「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中,不光是提質增效,撬動產業升級,更是要動用市場的力量,在寒冬期激活經濟活力。
一場新的鐵公基建設勢必會掀起,但這和之前的「4萬億投資」大不一樣,這個號召民企和社會力量參與的中國現代物流體系的建設,將和電子商務、行動支付、雲計算一樣,成為新的社會基礎設施。
而配套的物流供應鏈服務,倉儲、運輸、金融、車後服務……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是一個千億級市場,都站著一個巨頭,從傳化、蓋洛普、到京東、順豐、菜鳥物流……
在這個新的社會基礎設施上,必將崛起頂級物流樞紐城市,也必將崛起智能物流巨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壹點號 桔子財經)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