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美國反智主義興起的政治原因

2020-12-12 金臺資訊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從拒戴口罩、拒絕封城的任性而為,到「炒掉福奇」、調查比爾·蓋茨的情願抗議,美國社會上下出現的種種反智言行令人瞠目。在促成反智主義流行的諸多因素中,政治原因尤其值得關注。

何謂反智主義

一般認為,「反智主義」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初期的美國,但真正讓反智主義名聲大噪的是歷史學家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20世紀60年代初,他的《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一書出版後廣受關注,並獲得了普立茲獎。根據霍夫施塔特的理解,反智主義是一種「對精神生活以及那些被認為精神生活代表之人的不滿,是一種不斷貶低精神生活價值的傾向」,其本質是反理性主義。在霍夫施塔特的基礎上,知識社會學學者裡格尼(Daniel J. Rigney)總結了美國三種類型的反智主義,即宗教的反理性主義、民粹的反精英主義和粗淺的工具主義。

綜合來看,反智主義並非單一化、體系化的理論,它更多是一種對理性精神、科學知識、知識分子質疑或蔑視的情緒和態度。反智主義並不限於特定文化,它會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存在於不同文化中。在一些情況下,反智主義也可能發展成社會思潮,甚至轉化為政治運動。對於統治者來說,反智主義還可能是一種統治策略,甚至作為愚民手段而被用於合法性的確立與政權的鞏固。

反智主義在美國

作為現象的反智主義在美國有著很長的歷史。有學者指出,在北美殖民地早期,反智主義便已開始出現。美國反智主義的出現與流行有多重原因,實用主義的浸染、宗教信仰的影響、基礎教育的失衡、大眾傳媒的誤導等都是重要成因。

歷史上,美國的兩大政黨都曾使用反智主義來削弱對方的可信度。為了獲取選票,政治人物在競選中頻出各種反智言論以迎合民眾的反智情緒。美國學者利姆(Elvin T. Lim)收集了42位美國總統的演講,通過分析他們的語言藝術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1)美國總統的演講中存在一貫的反智主義傾向,對理性、知識及知識分子有著刻意的詆毀和貶低;(2)美國總統的語言藝術呈現日益墮落、平庸、空泛的狀況,多數人更願意表現得沒有實際上那樣聰明和智慧。

在現代西方,反智主義更多與右翼政治聯繫在一起。在美國,政策立場更為偏右的共和黨更擅長利用反智主義。1953年美國大選中,美國共和黨副總統競選人尼克森用「蛋殼腦袋」來打擊書生氣的民主黨對手史蒂文森,使得知識分子一度淪為美國民眾調侃的對象。甘迺迪當選美國總統後,這種狀況略有改善。但進入21世紀後,反智主義再次在政界抬頭。2016年,川普在總統大選中及執政後的反智言論刷新了外界對美國政治人物反智的認知。

從歷史的長角度觀察,共和黨擁抱反智主義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撈取選票的策略,沒有證據表明共和黨領導人比民主黨領導人愚蠢。但由於反智主義者拒絕科學和理性,因此很容易被利用,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國內的政治極化現象愈演愈烈,最鮮明的表現便是界限越來越分明的政黨政治。政黨政治在現實社會中的投射便是民眾的分化,一些美國民眾因而形成了「系統性偏見」,甚至難以在基本事實上達成一致。例如,儘管世界上主要的專業科學組織都發現了氣候變化的切實證據,但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的一項調查發現,民主黨人對氣候科學的信任與否取決於教育程度,兩者呈正向關係;而對共和黨人來說,則與所受教育程度無關,他們多將氣候變化問題視為意識形態問題,而非科學問題。因此,民主黨執政下的柯林頓政府和歐巴馬政府分別籤署了《京都議定書》和《巴黎氣候協定》,而其後的兩屆共和黨政府則分別退出這兩個重要的氣候協議,其中的重要原因便源於認知上的差異。

在不斷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政爭依舊。民主黨的支持者更多地選擇支持醫學專家的建議,而共和黨的支持者則正好相反。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7月的調查數據表明,85%的民主黨人及其支持者將新冠病毒視為美國公共衛生的主要威脅,但只有46%的共和黨人及其支持者這樣認為。正是因為這種認知差異,美國國內才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中呈現出五花八門的別樣圖景。

美國反智主義的影響

近些年來,美國的反智主義情緒一直在滋長。這給美國社會及世界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影響。

首先,非理性學說得以廣泛傳播,「陰謀論」大行其道。在「後真相」時代,充斥著偽新聞、偽科學、偽知識甚至偽宗教。反智的公眾或是缺乏必要的技能,或是因為宗教及政治偏見,無法區分對知識的虛假認知與客觀現實。更有甚者,反智主義者把對專家學者的普遍不信任轉變成各種「陰謀論」,科學事實則被曲解為「陰謀」。因此,面對新冠病毒的大流行,相當多美國人認為以福奇為代表的衛生專家別有用心,其專業建議是阻止川普連任的「陰謀」,而熱衷於慈善事業的比爾·蓋茨甚至被一些人視為新冠病毒的製造者。

其次,損害美國社會的共同福祉。反智主義拒絕科學和理性,而這兩者恰是現代文明的基礎。在西方的選舉政治中,當反智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哪怕明知其不理性、不科學,政府也會在洶湧的民意前縮手縮腳,甚至被裹挾其中無法自拔。如果沒有理性的公眾參與,醫療保健、財政稅收、持槍控槍等美國熱門的公共政策討論是不可能順利實現的。而非理性的聲音往往使得相關政策調整成為新的「美國內戰」。近年來,反對接種疫苗在美國已成為影響頗廣的運動,一些州甚至出臺了疫苗接種的「豁免條例」。這使得本已近乎消失的麻疹捲土重來,導致不少青少年死亡。凡此種種,反智主義者的思維和做法勢必損害美國的共同福祉。

再次,給世界帶來動蕩和不安。根據《國家地理雜誌》2006年的一項調查,在18—24歲的美國人中,38%的美國年輕人認為掌握一門外語「一點也不重要」,只有14% 的人認為「非常重要」。在2014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衝突後,《華盛頓郵報》就美國是否應該進行軍事幹預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僅有16%的美國人能在地圖上識別出烏克蘭。然而,受訪者越是不知道烏克蘭的實際位置,卻越希望美國進行軍事幹預。這種「無知者無畏」的心態著實讓人憂慮。川普上臺之後,儘管其提倡的本土主義、孤立主義、反貿易自由等議程幾乎沒有得到多少嚴肅學者的支持,美國依然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巴黎氣候協定》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條約或國際組織。美國正在「去全球化」的道路上漸行漸遠,這對世界秩序的維護、全球公共產品的供給都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作為一種理論形態鬆散、行為主體多樣、形成原因各異的「主義」,反智主義在當下的興起到底是歷史老人短暫的感冒發燒,還是如新冠肺炎一樣的新型傳染性疾病,還有待於進一步觀察。

(本文系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美國白人勞工階級崛起的機理、動因與影響研究」(20YJCZH048)階段性成果)

相關焦點

  • 認為美國「反智主義」愚蠢,才是愚蠢
    自從唐納·川普就任美國總統,美國就呈現出一種強烈的整體性的「反智主義」社會形態。由總統「帶頭」,美國處於一種反建制、反理性、反常規、反「知識」的狀態。所謂「反智主義」,是美國人多年前為自己起的名字,是美國常有的一種社會形態。
  • 對美國反智主義的研究
    為什麼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在戴口罩這個簡單的問題上那麼糾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受了反智民眾的影響。進入7月以來,美國官方公布的每日新增病例數連創新高。於是,有人表示這只是因為檢測量大,還提出要通過放慢檢測速度來控制病例數增長。這種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言論,在美國也有一定的市場。
  • 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面臨如此不堪的國內疫情形勢,美國領導人卻公開給自己的抗疫成績打A+,稱若非他的功勞,病亡人數不止這個數。如此「邏輯」,令人啼笑皆非!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反智主義。而反智的最大問題不是無知,是將政治凌駕於科學之上,將謬誤當作真理,將謊言當作真相。
  • 西方「反智主義」的本質特徵
    自從由美國歷史學家理察·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於1962年出版的《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一書提出,反智主義概念就進入了人類社會意識層面。根據反智主義的定義,反智主義存在於許多國家、許多文化、許多領域、許多人群和許多層面中,以上任何一條不同,都有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廣義上來講,它是在基於清晰立場和不同思維的基礎上,不同階層或人群中產生的分歧與矛盾的產物,它是對矛盾對分歧的總結,對大眾的思想做出的思考。
  • 嫦娥之父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
    細究之下,不得不讓人憂心,在美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反智主義」,在中國也開始泛濫了嗎?1何為反智什麼是反智主義?大英百科全書給出的定義是:「反智主義描繪的是一種態度,它敵視,或者說不信任知識分子和對知識的追求。
  • 疫情下的反智主義 讓新冠流行更嚴重?
    疫情下,這種反智主義在全球盛行,很多人認為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合成,目的是作為生物武器;部分英國民眾曾懷疑5G技術可以傳導新冠病毒,由此燒毀了數座信號塔。在這篇文章的作者看來,美國的反智主義可部分歸結於社會體制,正如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指出,「民主便意味著我的無知和你的博學一樣優秀」。他還認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並不是 「黑天鵝」 事件,而是反智主義推動的。至於為何近年來反智主義得以快速滋長?
  • 「新天地」等邪教異端泛濫背後:警惕教會內的反智主義
    據歷史記載從1848年到1856年,楊秀清自詡為聖神風(聖靈)附體,假借「天父」下凡,共「傳言」近三十次,而且絕大多數是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這些「傳言」內容龐雜,包括「信仰」、政治他們雖然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有些人在加入教會後,被反智主義的氛圍所感染,久而久之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 餘鵬鯤|西方高校瀕臨破產:教育產業化是主因,反智主義是助力
    相比之下,美國的大學更多,因此出現財政危機的絕對數量也比澳大利亞要大得多。根據筆者初步的統計,疫情至少摧毀了近40所美國大學,其中就包括已經存在了174年的麥克莫瑞學院。對於建國僅僅244年的美國來說,這已經可以算是歷史相當悠久了。
  • 西方民粹主義政治興起的社會經濟根源
    西方民粹主義政治興起的社會經濟根源 2020年08月05日 14: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郇雷 字號 內容摘要:近年來,西方民粹主義政治的興起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話題
  • 亞馬遜美國海外倉興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0-12-12 11:42 亞馬遜美國海外倉興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美國式愚昧」更是讓你眼界大開
    相當一部分美國民眾不配合防疫規定,不願意接種疫苗。即使研發出了疫苗,沒有足夠的接種率,病毒依舊會繼續傳播。疫苗疫苗固然重要,改變民眾的思想更關鍵。「反智主義」這個詞,最早由美國歷史學家理察·霍夫斯塔特於1962年出版的《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一書提出。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反對理智,反對知識,否定知識分子的重要性。美國的現狀,可以說是反智主義最好的樣本。
  • 美國寡頭政治日益興起民主只為1%人口服務?
    美國最高法院(US Supreme Court)想必是認為無害的。未來幾周裡,美國最高法院可能廢除「水門事件」之後對競選資金所作限制的僅存部分。2010年,美國最高法院取消了這方面最大的限制,賦予公司與公民一樣的言論自由。如今,它似乎要取消個人向候選人和政黨捐款的最高限額了。在一個不平等程度較低的社會,這麼做的負面影響將是有限的。
  • 解讀美國的「反智主義」:為什麼有人不相信科學?
    原創 PUPChina 普林斯頓讀書匯Editor's Note美國的公共生活中充滿了關於科學判斷的問題:牛羊肉真的會導致癌症和心臟病嗎?氣候變暖真的如科學家們所說的那樣存在嗎?全球變暖的影響是什麼?
  • CNN調查:61%美國被訪者認為美國打壓華為是政治原因
    (觀察者網訊) 「你認為美國打壓華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近日,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向美國民眾提出了這個問題。 19日,CNN在推特上公布了最終投票結果。61%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打壓華為是出於政治原因,僅24%的人認為是出於安全考慮,還有13%的人選擇商業因素。
  • 簡析一下美國搖滾樂的興起與演變
    它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一經產生,便受到青少年群體的熱捧,繼而形成一股強大的音樂流,衝擊著美國主流音樂,風靡世界,影響至今,成為世界音樂文化的重要資源。原因不僅僅在於其音樂表達形式的新奇,更有超越音樂的更深層次的文化根源和某種政治訴求。它呼喊出的自由、平等的聲音以及敘述生活的共同體會所引發的共鳴,不僅道出了他們的真實想法,而且也引發了社會的集體思考。
  • 美國政治的極化之勢
    2017年川普就任美國總統,由此揭開了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之間愈演愈烈的政治博弈。他們之間的戰爭體現了美國國內政治日益極化下的意氣之爭、府會之爭、兩黨之爭所表徵的政治僵局,深刻地揭示了美國政治極化之勢。美國政治極化危機加劇的原因,不僅在於民主程序無法對階層分裂的政治訴求作出體制性改革回應,也在於建制派主流意識形態神話破滅後的道德權威祛魅和衰微之苦。
  • 油管某短片頻頻被刪,什麼內容讓自由民主的美國放棄立場?
    這種現象叫做「反智主義」。比如,在魔幻現實主義的當下, 美國成為了全世界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儘管如此,很多美國人卻不慌張,不僅不戴口罩出門曬太陽,甚至還搞起了集會。相信看到這些真實的新聞截圖,大家和我一樣,現在都是這個表情:而這些原因,究其根本,都是因為「反智主義」。
  • CNN 民意調查:61% 美國群眾認為打壓華為是政治原因
    近日,美國CNN發起了一場民意調查投票:你認為美國打壓華為運動背後的原因是什麼?CNN電視臺Quest Means Business節目官方推特昨日播出了最新的調查結果:61%美國群眾認為美國打壓華為是政治原因。僅24%的群眾認為是出於安全考慮,13%群眾認為是商業原因。
  • 「嫦娥之父」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而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
    細究之下,不得不讓人憂心,在美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反智主義」,在中國也開始泛濫了嗎?1何為反智什麼是反智主義?大英百科全書給出的定義是:「反智主義描繪的是一種態度,它敵視,或者說不信任知識分子和對知識的追求。它可以通過許多種途徑表達,比如攻擊科學、教育和文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