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沙米中的綠色夢想

2020-12-21 中華兒女

本刊記者 王碧清

「在這裡,白天你會看到滿地的水鳥,到了晚上,蛙聲一片,看到的、聽到的人都會覺得震撼。」滕飛說道。「這裡」不是別處,而是內蒙古科爾沁沙漠。五年前,如果和當地人說起「沙漠種水稻」,多數人可能會搖搖頭,而自2013年起,滕飛帶領團隊由50畝試驗沙地開始,一步步實現了5000畝、12000畝、32000畝的水稻種植,如今,綠意拂過,滿目生機。這裡生長的稻米有一個略顯俏皮的名字——「沙米」。

滕飛皮膚黝黑,豪氣中透著一份果斷和堅毅。這位東北漢子在商海沉浮多年,創辦過金融投資公司、網際網路企業、廣告公司,都做得有聲有色,在業界享有口碑,無論跨界哪一行業,他始終堅信,只要認準一件事就一定要做成。談及沙漠種水稻,他說:「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有一種使命感在其中,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誓把沙漠變良田

其實,在沙漠種水稻並非新鮮事。上世紀90年代,一批農業專家研究出用於沙漠種植的土地覆膜技術,儘管當地政府提供技術支持,但當地農戶的種植面積有限,規模化、機械化種植難以實現,在沙漠種植水稻始終難成氣候。

帶著一份好奇和憧憬,2013年2月,滕飛來到內蒙古奈曼旗科爾沁沙漠,親眼看到了上一年秋收後的稻茬,「多年的商業感覺告訴我,這事能成,到時候把水稻種子換成最好的品種,一定好吃」,隨即,滕飛便租了50畝試驗田。

滕飛團隊選擇的是有零星植被的、並不是完全的荒漠,這意味著,地下水源豐富。「沙漠本身含有機質,而且晝夜溫差大,利於稻米夜間營養沉澱,澱粉含量高。我們也不會去拋光,最大程度保留營養。另外,這裡直徑170公裡範圍內沒有大型化工企業,我們種植施肥都用糞。因此,種出來的是有機的、好吃的、沒有汙染的大米!」滕飛說道。

2014年,滕飛成立內蒙古億利新中農沙地農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億利新中農」)。何為新中農?滕飛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新時代的農民代表,帶領當地百姓種出最純淨的大米,「農業是經驗行業,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要想在沙漠中種植,首先要平整沙漠,將高低不一的沙堆一點點進行平整,然後在沙漠約一米深的地方覆上一層特殊的膜,防止滲水,如此便可以實現機械化插秧、收割。為了綠色環保,滕飛團隊堅持人工拔草,每當上百人浩浩蕩蕩地在除草時,田間流動的顏色是滕飛看到的最動人的色彩。為了解決風沙問題,團隊建立了育苗大棚,將秧苗種植在塊狀土地上,等到長得壯實一些後,再一塊塊移植到露天的沙地上;同時,還會在田地周邊建立防風帶,以減弱風沙的侵害……

在滕飛的影響下,原本從事建材行業的李紹華也轉行加入了億利新中農,成為沙漠裡的一名園丁,他自學農藝,掌握了多項專業技術。為了說服家人,李紹華還將自己的父親帶到沙漠,當家人親眼看到了稻穗之後,便不再反對。

種出優質沙米並非易事,最初的拓荒隊員經歷了沒水、沒電、沒路的艱難,40多人擠住在60平米的鐵板房內,颳大風的時候,出門上廁所都要繞著房邊走,進屋後一嘴的沙子。提及過往,滕飛頗有感慨,團隊的年輕人因為夢想聚在一起,不管條件怎麼惡劣,大家總是熱火朝天地討論著如何向目標進發,轉眼到了2015年春,房子已經蓋好了,還建了生活區、修好了路。

成立公司後的一年時間,滕飛團隊十分低調,專心攻克技術難關,獲得了20項專利、4項發明,2014年10月,沙米終於破繭而生,那一年,1萬多斤來自沙漠的有機大米被銷售一空。2015年11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上,「沙米」奪得「2015年度全國食品安全管理創新案例優秀獎」,並被授予2015年度中國食品安全年會指定用品。2016年12月19日,我國商務部下屬的全球商品採購中心發布了「銀飯」標準,並公布首批符合「銀飯」標準的國產大米入圍產區及品牌,首批入圍「銀飯」的稻米產區和品種中,來自內蒙古通遼奈曼旗的沙米名列其上。

▲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左)與滕飛參加沙米開鐮儀式

網際網路思維助力精準扶貧

儘管最初是商業嗅覺的敏銳和理性判斷,但這份讓滕飛不斷投入熱情和精力的「新中農」事業,漸漸改變了他的心境:「過往的從商經歷更多的是一種生意,而讓沙漠變回耕地,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甚至偉大的事,這是值得我們奮鬥終身的事業,當中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所以我非常堅定,會一直堅持下去!」

新中農成立之後,滕飛設定了五大發展維度:品牌農業、科技農業、金融農業、網際網路農業和合作社農業。「現在很多農業企業發展困難,是因為沒有形成品牌,所以品牌一定要放在第一位,這是提升農業附加值的一個重要方向;科技是用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所以我們有自己的專利技術,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打造百姓吃得起、吃得放心的有機大米;我們會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形成的態勢和趨勢,解決銷售問題以及去提升品牌價值;金融是原始動力,我們的企業一定會上市,這樣也可以在整個行業起到示範作用;合作社農業用來解決勞務、種植問題,這樣我們的種植面積可以不斷擴大,惠及更多農戶。」滕飛堅信,自己的種植模式和商業模式是未來新農業的發展方向。

關於種植操作流程,滕飛進一步解釋道:「我們第一步是要進行沙漠改造,改造成符合我們標準的良田就可以種植了。我們會將地直接承包給當地的農民合作社,統一技術輸出、統一農資採購、統一插秧、統一收割,大米收完之後,我們負責銷售,這就是典型的『公司+農戶+訂單』的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滕飛團隊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渠道來塑造品牌,積極參加大型會議,不斷挖掘產品價值。在不同的場合,滕飛總願意多提一下沙米,「讓別人知道我們在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2014年至今,有上千人次在中國北方,在內蒙、在奈曼、在希勃圖嘎查、在沙米種植基地,認種了屬於自己的一方稻田。新中農的投資人也在不斷增加,治沙專家的億利資源集團就是新中農的大股東,對於未來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到沙漠耕地化的隊伍當中,滕飛信心滿滿。

「沙米」項目自運作以來,累計投資達到3億元,成立種植合作社10個,完成沙米及甘草等經濟作物種植近30000畝,直接幫助近百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2018年上半年,億利新中農正式成為奈曼旗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實訓基地,教授當地牧民先進的農牧業生產養殖技術。

滕飛並不止步於水稻,他及團隊不斷完善「1+N」體系,去輪作植物,讓沙子高效變成土壤。公司圍繞荒漠化生態還原建立了企業生態圈,下設三大版塊:以沙米、沙米黃酒、甘草、紫花苜蓿為主的生態還原版塊,以紅山草豬為主的生態養殖版塊,以鮮稻屋為主的智農終端版塊。未來兩年,億利新中農計劃將沙米庭院經濟扶貧數量擴充到10000人,擴大沙米種植面積到50000畝。「從長遠角度看,希望可以通過我們的專業與高效,讓更多農民致富,讓更多的沙漠區變綠洲。」滕飛如是說。

編輯|安吉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梁

相關焦點

  • 小小一粒沙
    第一次在女兒的舞蹈課堂上聽了一首名為《小小一粒沙》的音樂,除了旋律優美,歌詞的內容更是深深的吸引了我「你從哪裡來,是來自大海嗎?請你快快告訴我,大海裡有啥?小小的一粒沙,海是它的家,我用小手繪一幅最美的童話......」歌詞裡的一粒沙多麼的幸福啊,被小夥伴們召喚著回答有關大海的神秘問答,多麼令人羨慕啊!
  • 蒼茫中的一粒沙
    蒼茫中的一粒沙 網絡上雖然鋪天蓋地盤點今非昔比 如夢幻泡影 而我卻在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裡看到 堅持與成長 正如 世界是非紛亂一刻未停 而我們依舊滿懷希望 我們清醒的知道自己是蒼茫中的一粒沙
  • 【庫布其的呼喚】我是一粒沙
    庫布其的風沙抗不過高毛虎的倔強,創造綠色家園始終是他的夢想。隨著沙漠一點點變綠,高毛虎承包的工程也開始從幾百畝到上千畝。  高毛虎:沙漠治理了,人們打工也賺了錢,最起碼有一個成就感,我這個汗水沒白流。
  • 從一粒沙看不斷擴大的中國綠色版圖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題:從一粒沙看不斷擴大的中國綠色版圖新華社記者胡璐、李琳海、李雲平綠色,是美麗中國的底色。林場第一代職工用柴草、秸稈、樹枝在流動沙丘上做成沙障,削弱風蝕後先種沙蒿、檸條等固定流沙,再種上楊樹、柳樹。第二代造林人開始種植適合在沙地生長的樟子松。如今,第三代造林人利用優良樹種和先進技術造林。林場負責人許廣重說,林場採取平衡根系容器育苗技術、雨季造林技術等開展科技造林,利用推土機、旋耕機、開溝機等平整沙地、挖掘樹坑、種植樹苗,還利用無人機預防森林病蟲害和管護林場。
  • 大山裡的「黃金海岸」 | 一粒海沙的成長日記
    海沙「長汀」   我是一顆平平無奇的海中砂石,但我有大大的夢想!   8分鐘前   ••   ♡支部黨員小李,藍克明書記   支部黨員小李:終於把你們送到家啦   海沙「長汀」回復支部黨員小李:辛苦啦~   海沙「小王」:我酸了   2014/01/01   天氣:小雨
  • 溫源寧:一粒沙中看世界
    文|朱小棣  財新文化專欄作家  一粒沙中看世界,這是英國著名詩人威廉•布萊克(1757-1827)的佳句,當年詩人梁宗岱曾把它翻譯成「一顆沙裡看出一個世界」,多了兩個字,文採上稍有減色,不過卻更加容易理解。
  • 你是我眼中的一粒沙
    大漠的風吹的很強勁它抬手揚起一層細沙用力打向我的面頰長發黑裙蹁躚飛舞在沙丘的眉鋒天色有些黯然帶著落寞的惆悵突然有一粒沙它隨風滑入我的眼帘望著這茫茫的沙海我的淚忍不住流了下來無邊無際的沙啊你搖曳在黃昏的夏與天地共舞與狂風鳴和掀起我的紗裙吹亂我的長髮
  • 我只是凡塵中的一粒沙
    若放不下,就選擇藏起,把一段似真似假的感情收起來,等到暮年之後才能發現現在是如此的珍貴,好好地活著,為了自己,好好的愛著,為了自己,別把自己想的過於偉大,因為我只是凡塵中的一粒沙。
  • 沙與沫—一粒沙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是一粒沙
    我的一生中,認識了一位聽覺敏銳的人,但他已經不能開口說話,因他在一次戰場上失去了舌頭。在巨大的緘默之命運降臨他之前,他所參加的那些戰爭,我都有所了解,並為他已經離世而感到高興。世界雖大,卻容不得我倆在一起。
  • 一粒沙,世間流浪的故事
    一粒沙在這個世界之中的存在偶爾下雨,躺在樹葉的懷抱中睡著若是遇到狂風驟雨弱小的身軀,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有時落入山谷,隨溪水的腳步前行順道可以欣賞山間景色幸運的時候也能駐足山頂日出的宏偉,日落的雄壯,盡收眼底即使如此,也難以擺脫命運的玩弄也曾上過大雅之堂,聆聽智者講學步入高樓豪庭,見識非凡的雍容華貴時代的腳步太快,早已將其擋在大門之外沙也就只能流落街頭
  • 這一粒沙,是不是像極了你我,和他?
    他每天都在趕路,他的夢想就是走遍世界上所有的路。他很不幸的,從走路的一開始便穿了一雙不合腳的鞋子,這使他走起路來總不能十分如意。然而剛開始走了不久,他的鞋便挑進一粒沙。路既是世上的路,而這世上又遍地是沙土,跳進一粒沙,本來也極其平常。
  • 中國最值錢沙漠:每一粒沙都是錢,日本人說一斤米換一斤沙被拒!
    而且這個沙漠是我們中國最值錢沙漠:每一粒沙都是錢,日本人說一斤米換一斤沙被拒!因為尾砂的價值是很高的,所以日本人想換,但是被我們國家的周總理拒絕了,所到時候我們有技術了就可以提煉,對此你是怎麼看的?
  • 中國最金貴的沙漠:每一粒沙都是錢,日本人用一斤米換一斤沙被拒
    一直以來呢這個沙漠就被稱為是中國最金貴的沙漠,每一粒沙都是錢,日本人說用一斤米換一斤沙,但是被拒了,因為等到以後我們自己有技術的時候可以提煉,這個尾砂也是很好的材料。現在這個地方也是一個很出名的旅遊景點,很多人都去旅遊,也算是一個很好的賺錢工具,確實是一個很金貴的沙漠呢,怎麼樣,你覺得這個沙漠是不是最金貴的沙漠呢?
  • 秦韻詩社文友關注 我是一粒沙
    我是一粒沙 文/彭建功 南來的暖流,總是帶來 一些風言風語,燕子來遲 祁連山脈,有些急躁 忍耐失去理智,派沙南下迎接一程 水流百裡自清,戈壁的沙 清理一路的瘟疫,順河西走廊 沙塵暴的脾氣,揭穿嶺南 霧霾籠罩下的恐懼 沙沉澱瘟疫
  • 你是一粒沙,也是萬裡江山
    為自己舞動有時候就是會莫名其妙的感傷,感傷自己被迫的工作學習,很多人初始是為了掙錢到後來實現自我價值有了人生成就感,有些人到老了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開始學習畫畫到後來成了美學大師,如果說這些人都是機緣巧合下成就的夢想
  • 夭折在塵埃裡的林夕:我願化為塵世的一粒沙……
    夢想 源於心中所想,而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被認可和實現的,最主要取決於意念。願化為塵世的一粒沙,走在城市的路人甲,平平淡淡,逍遙自在,也算不負此生,不負韶華!
  • 一粒沙的夢想如約而至——2020《雲南好人》頒獎晚會即將舉行
    「每粒沙都有能量, 春天的風叫醒我,張開雙手 就是希望。」如果你是都市頻道的粉絲,這幾句詞你肯定不陌生,如果你感到陌生,那請你繼續往下滑。這是《雲南好人》主題曲《一粒沙》當中的歌詞。就是這樣「一粒一粒」的小事,匯聚成了「雲南好人」。2020年11月2日都市頻道,開始今年的《雲南好人》展播,我們認識了奶奶縫紉隊,也看到了女兒眼中的駐村幹部--袁明磊,聽到95歲奶奶姜厚坤的故事。除了他們,還有更多平凡人的堅守,勇敢者的執著,熱心人的付出在這個冬天溫暖你我。
  • 遼寧卷 材料作文:我是一粒沙
    ——題記 我命不好,投胎時誤作了一粒沙,不過佛祖答應我六世輪迴時,可連作兩次珍珠,倒也划算。 現在我要做的,便是將我這「沙生」快快熬過去。 有一天我正與眾沙友曬太陽,當然我是不屑於同這些命中注定為沙的朋友們交談的,我正迷迷糊糊犯困,忽然聽見一個年輕人的聲音: 增分理由:排比句式娓娓道來 「我做人做事盡心盡力,可為什麼得不到承認與尊重?」是一個沮喪的男人的聲音。 我剛想回答說:「因為你太平庸啊。」話還沒出口,就被一顆珍珠砸中,疼死啦!我連忙召集周圍的沙友上前,將嫌疑人捉拿!
  • 我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我在尋找我一個準確的定位!
    我是社會中普通的一員,我也像很多人一樣在尋找著自己的夢想,可是夢想總是在我們走過了很多路,碰了很多壁才能知道自己的夢想很多是沒有辦法實現的,最終才會委曲求全,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而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有夢想才會有奇蹟我們就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都在尋找自己準確的定位我們想要生麼樣的生活就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每個人得到的回報都會比所承擔的責任要少,這是一定的,晚上回家的時候照照鏡子問問自己你到底想要怎麼過這一生人生最多不過三萬六千五百天你已經走過了多少年華不要讓你的悔恨成為你下半生所有的事情
  • 草堂讀詩|賞析:維斯瓦娃辛波斯卡《一粒沙看世界》
    一粒沙看世界我們稱它為一粒沙,但它既不自稱為粒,也不自稱為沙。對它而言,這和落在其它地方並無兩樣,不確定它已完成墜落或者還在墜落中。窗外是美麗的湖景,但風景不會自我觀賞。它存在這個世界,無色,無形,無聲,無臭,又無痛。